更新时间:2020-05-28 18:25:07
封面
版权信息
关于作者
抚平心理创伤——EMDR征程在中国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致谢
引论
第一单元 EMDR疗法的基本概念
第1章 EMDR疗法的历史与演变
当代理论与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治疗
催眠术
心理动力学疗法
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理论
情绪信息加工的认知行为学模型
阶段定向的共识模型
简要历程:从EMD到EMDR
发现与调查
对EMD的定义和测试
EMD试验性研究的设计与程序
EMD试验性研究的结果、局限性和贡献
标准EMDR疗法流程的演变、阐释和验证
对研究员和临床治疗师提供EMDR培训
双侧刺激的其他方式
经过同行评议的EMDR疗法的文献明显增多
把EMDR扩展为心理治疗通用模式
小结
第2章 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
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The AIP Model)
记忆网络
创伤对信息加工的影响
早期发展性缺陷对信息加工的影响
治疗作用机制假说
双重注意
临床变化的神经生物学相关性与因果关系
正念内观、旁观者立场、注意灵活性与元认知
增强半球沟通、记忆检索和REM模拟假说
定向(探究)反应
双重注意:通过兴趣感脱抑制效应克服羞耻感(信息加工抑制)
工作记忆
通过时间绑定的信息加工——EMDR治疗对丘脑功能的影响
阿片类拮抗剂(纳洛酮或盐酸纳曲酮片)对提高EMDR情绪信息再加工效果及对暴露-消退的抑制的差异性影响
通过增强复杂性减少过度一致
因应性:他人的作用
根据理论和研究数据预测刺激方式的效果
第3章 EMDR疗法标准8阶段模型及三叉取向流程概述
阶段1:患者的既往史、筛选和治疗计划
解离障碍
抑郁症
成人依恋关系状况、情感变化及其强度的耐受性
非适应性图式、情感恐惧症和僵化的防御
治疗计划和三叉取向流程
阶段2:准备
阶段3:评估
阶段4:脱敏
阶段5:植入
阶段6:身体扫描
阶段7:结束
阶段8:再评估
第二单元 个案概念化,治疗计划,对患者做EM再加工的准备
第4章 个案概念化与治疗计划
概述
EMDR疗法新手治疗师出现信息超载的潜在原因分析
制订和执行治疗计划中所面临的困难的原因
个案概念化的基本要素
既往史采集
既往史采集和治疗计划的标准化工具
开始搜集制作治疗计划的信息
个案概念化的要素
询问A类标准的事件和其他伤害性生活事件
通过桥接技术从当前记忆网络搜索相关联的记忆内容
情感、身体感觉和防御性冲动的桥接技术
桥接技术对临床既往史采集提供技术补充
更早的靶目标通常是更有用和高效的靶目标
关于被恢复的记忆与使用桥接技术的关系问题
记忆的可塑性
依恋类型
陌生情境下儿童依恋状况评估
成人依恋工具
成人依恋访谈问卷
成人依恋投射
关系问卷
《亲密关系经历问卷修订版》(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Questionnaire Revised ECR-R)
成人依恋状况临床评估
个案概念化中成人依恋类型的含义
持有全局观:患者为何来求治
依据症状信息的治疗计划模型
治疗计划的第一个原则:从较早的记忆开始
治疗计划的第二个原则:从最糟糕的症状开始
治疗计划的第三个原则:选定被激活的记忆
治疗计划的第四个原则:治疗计划是一种合作
决定如何处理与治疗相关的担心和恐惧
EMDR再加工靶目标的选择和排序
一位24岁强暴幸存者的治疗计划样板
EMDR治疗计划的主要内容
第5章 评估对再加工的准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