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与学生谈能力培养(“四特”教育系列丛书)
《“四特”教育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著更新时间:2021-05-30 20:58:32
最新章节:第7章 学生的空间力教育培养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从专家心理学研究出发,以新教师到专家教师这一成长过程为线索,剖析了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阶段性特征,动态性是展现了教师成长的内在原因与实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新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系列化教学理念、观点与方法,这有助于教育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深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在观念层面上树立科学的教师人才观,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方法与措施。
品牌:中版集团
上架时间:2012-04-01 00:00:00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版集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四特”教育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发展政治学学科地图
本书介绍了发展政治学学科的理论流派、发展历史、核心概念和术语、研究方法和学科前沿等内容,描绘了该学科的整体图景,旨在为政治学相关专业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青年学者以及考研人员等提供一本实用性的学科指南。社科33.1万字 - 会员
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民族地区的调研
本书从构建民族地区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概念框架出发,基于民族地区教育治理能力建设的现状调查,对教育治理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并结合研究对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主要目标,试图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丰富我国教育治理理论以及区域教育发展理论的内容。社科14.9万字 - 会员
1958—1966:东方文学学科之起步——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中心
本书记述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大学中文系(文学院)率先创立东方文学学科(包括编写教学大纲和讲义)的过程,并用今天的眼光审视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与21世纪编写的同类教材进行比较,论证当年所取得的成绩及其不足之处,以便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社科25.6万字 - 会员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促进
本书分为八章,以大学生的适应和发展为着眼点,以对情绪概念和情绪调节的深刻理解作为心理健康的核心技能,以自我、学习、恋爱、人际、压力、情绪、生命教育等专题为主要章节内容。本书以学生适应和发展为着眼点,以积极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学为理论支撑,以发展性问题(学习、恋爱、人际、压力、生命教育)指导为重点,以情绪和情绪调节作为心理健康的核心概念,以心理健康作为学生美好人生的核心素养,践行“知识学习+技能提升”社科19.2万字 - 会员
陶行知教育文集(下)
陶行知先生,这位在中国教育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倾其一生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躬身实践。本书中凝聚了陶行知先生先进且极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从“生活即教育”到“社会即学校”,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扎根于社会现实土壤,使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晦涩文字,而是鲜活于日常点滴中的感悟与成长。在书中,我们将跟随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认识到中国大众教育问题、文化解放等教育问题,了解中国普及教育方案的探讨与社科4.2万字 - 会员
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实证研究
本书基于代际视角制订了规范完整的定量研究框架,创新构建了系统集成的定量研究思路,通过多角度的描述性分析、多模型的解释性分析和多维度的宏观分析,深入、系统地探讨了我国社会成员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的总体状况、不平等变动和影响逻辑。本书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社会成员代际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具有重要的理论阐释意义,同时,对于今后改善我国教育不平等状况、提升教育公平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社科12.9万字 - 会员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通关21条(AI赋能版)
本书针对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精心总结了常见的21个误区,并相应提炼了21条实用计策,旨在通过AI助力教师避开备赛误区,提升教学创新水平。本书内容涉及AI在分析、生成、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以“实际案例+误区分析+避坑计策+实施要点+AI解决方案”的方式来帮助教师拨开认知迷雾,打造优质备赛材料,完美展现教学风采。无论你是初次参赛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本书都是你不可或缺的备赛宝典,能切实帮助你以社科8.8万字 - 会员
医学课程整合:汕头大学新教学模式20年
《医学课程整合:汕头大学新教学模式20年》是一本系统总结汕头大学医学院课程整合改革经验的学术专著。该书全面回顾了汕头大学医学院20年来在医学教育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本书共分为五篇20章,包括理论篇、实践篇、回顾篇、评价篇和展望篇,以及附录部分。这本书不仅是汕头大学医学院20年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示,也为全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社科27.1万字 - 会员
仕学之间: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研究
为仕有绩,治学有声,是中国传统知识人一直以来的追求。清朝末年,伴随着书院数量的空前繁荣,大量学人涌入书院肄业,他们以“书院生徒”之名,一如既往地思考和处理仕与学的关系。时运国运之下,适逢科举停废、新学西学冲击,传统知识人围绕价值判断所生之困境则如影随形:科举停废,何以出仕“西学东渐”,治何之学本书将清末书院生徒置于三层相互交织的历史语境,注重从独立精神活动主体和社会主体的视角,利用诸多私人化记录的社科1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