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糖尿病地图
吴静 郭立新主编更新时间:2025-03-15 08:05:27
最新章节:致谢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本书首次全面回顾了中国历年具有全国代表性和省级代表性的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根据中国人群现状分析绘制了第1版中国糖尿病地图。书中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解析了中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趋势,展示了近40年来糖尿病患病率的变化。其核心内容包括:流行病学数据:涵盖1980年至2019年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全国及各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变化趋势。性别和年龄差异:揭示了不同性别、年龄段的糖尿病患病率变化,尤其是老年糖尿病的高发趋势。地区差异:分析了不同地区的糖尿病流行情况,指出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并发症与治疗现状:探讨了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情况,以及治疗率和控制率的现状。防治策略:基于流行病学数据,提出了针对性的糖尿病防治策略,以应对中国糖尿病高发的现状。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2-10-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静 郭立新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辅导读本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和《“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求,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支撑保障和组织实施。《“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辅导读本》分为六部分。前三部分分别介绍"十三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十四五”面临的形势以及“十四五”时期国民健康发展主要目标和指医学11.7万字中国鼠疫生态结构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氏菌感染导致的烈性传染病,具有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范围内,曾发生过3次鼠疫大流行.导致至少1亿6千万人死亡。在我国鼠疫被规定为甲类传染病之一。我国共发现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这些疫源地都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宿主、媒介和生态因素。对我国不同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学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掌握各类型鼠疫源地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鼠疫在自然界中延续医学55.3万字公共场所卫生系列标准实施指南
为便于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公共场所经营者和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公共场所系列标准的理解,推动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实施应用,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环境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产品安全所组织专家编写了《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实施指南》。本书针对新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公共场所卫生系列标准》逐条解读。对标准条款中无法一一呈现的每个指标医学17.6万字医防合作模式下结核病防治现场评价手册
总结近年来,医防合作模式下,疾控机构(结防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防控模式与机构职责,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开展现场工作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编写面向不同基层单位的评价手册,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总结现场评价工作的实践经验,编写面向基层定点医院、疾控中心、实验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对象单位的现场评价指导和质控程序和办法,提供经典督导与技术指导案例。总结推广国际合作项目医学4.3万字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技术指南
该书从指导全国结核病控制工作技术为出发点,包括中国结核病控制策略、疾控机构结核病防治技术要点、医疗机构结核病诊疗技术要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核病治疗管理技术要点等,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的标准化操作及技术规范培训。医学19.3万字学校消毒隔离操作图解
消毒隔离是传染病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托幼机构日常预防性消毒和传染病发生后的终末消毒是否做到位,往往会影响到托幼机构传染病传播和暴发。由于托幼机构消毒灭菌对象众多,消毒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加上卫生保健人员及消毒人员平时接触消毒知识较少,仅仅通过消毒理论知识的培训对于提高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的消毒实际操作水平提高有限,因此有必要编写一本针对性强的消毒隔离操作图解帮助广大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学会和提高消毒隔离操作医学2.5万字社区公共卫生管理
随着城市大社区建设的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也随之深入。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方便社区群众就医,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本书的编写旨在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自身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有大卫生大健康的概念,公共卫生工作在社区日常诊疗工作中的更好地融合及应用,管理工作精细化,充分开展群众健康素养提高工作。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脑医学16.5万字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标准(第2版)
本书为世界卫生组织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标准,包括监测概论及霍乱、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白喉、流感嗜血杆菌、甲肝、乙肝等22种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监测标准。每种疾病包括:疾病与疫苗特性,监测的理由和目标,建议的监测类型,病例定义和最终分类,病例调查,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数据收集、报告和使用,监测绩效指标,临床病例处理,接触者追踪和管理,暴发情况下的监测,调查和应对,特殊考虑,参考文献。本书可供传染病监测和防医学20.2万字甜味剂安全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甜味剂的科学和管理证据,阐述了三种不同性质的甜味剂(糖醇、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的理化性质、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各国使用和批准情况。另外,特别重点介绍了甜味剂的安全性和健康益处的科学证据。本书将甜味剂相关关键信息进行了归纳整理,为专业人士和消费者阅读提供了借鉴。随着全世界游离糖摄入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相关证据的增加,将减糖作为各国膳食指南和健康政策的重要措施。甜味剂作为赋医学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