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类文献研究
刘天振更新时间:2025-04-28 13:16:39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明代文言小说中汇编类作品为研究对象,立足文献考证,从文体类型与文献类型两种维度透视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现象,选择志怪体、世说体、博物体、小说丛书等汇编类型为代表,清査其文献家底,提炼其审美特征,阐释其文学成就,探究其学术贡献。在个案研究基础上,对明代文言小说汇编之兴盛背景、体例样态、价值及阙失等做了整体观照。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天振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先秦汉魏六朝叙事诗研究
先秦汉魏六朝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本书试图对这一时期的叙事诗进行系统的梳理。全书确定叙事诗的内涵,分析叙事诗产生的原因以及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等不同阶段的叙事诗的基本情况。围绕不同时期叙事诗发展的内在理路,就热点与焦点问题展开研究,描述与把握这一阶段叙事诗的演进轨迹。并借鉴西方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模式上总结先秦汉魏六朝叙事诗。文学24.3万字 - 会员
独孤及研究
本书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独孤及的思想及文学地位,指出独孤及是其时代弘扬儒家思想、将纸上谈兵的儒学主张贯注于具体事务的经世致用型文人的缩影。独孤及理充而气足的奏议文风、序文和记述文中精致的叙事写人技巧、碑志文黜华录实的写实特征、哀祭文的怨天主题与“缘事而发”的抒情特点,都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唐文创作的“大手笔”。其部分诗歌“以文为诗”的特点显现出诗人对生活记录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于诗味儿的追求,而另一部分诗文学24.1万字 - 会员
当代作家十六谈
作家、批评家的公共言说总能在不同层面上传播文学,潜在影响社会。本书会集韩东、徐则臣、王祥夫、李浩、弋舟、王春林、何平等十多位作家、批评家相关访谈十六篇,力图还原他们在不同场合的对话交锋。如韩东对乡土小说与前辈作家的阐释;徐则臣幽微而又深刻地绘制自我文学地图的雄心;王祥夫、李浩、弋舟对书画艺术或诸多现实的不同表意;王春林、何平对技术时代或城乡变革的坦诚言说;等等。这些现场感十足的灵动对话在不同意义上文学16.7万字 - 会员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人论美国文学
本书主要以文献汇编的形式呈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人如何认知和想象美国文学。上编全文收录了10篇从不同维度综论美国文学的文章,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段中国文人对美国文学的基本判断。下编节录了鲁迅、梁实秋、施蛰存、杨昌溪等60位不同政治和审美倾向的文人论述美国作家作品的相关文字,便于呈现中国接受美国文学的多元图景。文学25.5万字 - 会员
清末民初小说语体研究
本书以清末民初小说语体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全面系统地论证清末民初小说语体在汉语书面语文白消长过程中独特的历史价值。本书对清末民初的小说语体进行比较详尽的分类,探视小说语体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分析清末民初小说语体演变趋势特征背后的文体观念、雅俗审美观念以及士人复杂心态,探讨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如何加速白话取代文言的质变过程。在清末民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文白的兴衰交替沿着其历史轨迹进入转型时期,自然的语文学22万字 - 会员
中外文论(2017年第2期)
本期内容共分为6个专栏。“基础理论研究”栏目立足中国文论研究,对西方文学理论的中国旅行进行反思,既从宏观的学科建设或长时段的文学史角度思考问题,又以具体文论家为例,厘清其中国旅行的诸种影响。“西方文论研究”栏目则兼顾了欧陆与英美两股不同的文论传统,既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注,又聚焦媒介-符号等方面的前沿思想。“古代文论研究”栏目则专注于古代文论研究。本期论文既以人为纲,把握个体文论家的思想,例文学30.3万字 - 会员
文化·心理与政治:多维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本著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现象进行梳理,内容涉及鲁迅、郭沫若、沈从文、张爱玲等现代重要作家,也涉及赵树理、杨沫、王安忆、马原等当代小说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从文化社会学、文艺心理学、叙事学等诸方面展开论述,通过现代文学史及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重要现象讨论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变迀问题。文学22万字 - 会员
“自我”迷思: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小说与民族性建构
本书以美国“自我”为圆点,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10部美国小说为半径,从宗教信仰与传统价值观、民族神话与“美国梦”、移民身份认同与种族问题、“9·11”创伤与世界主义愿景等方面探讨美国小说对民族性的建构、解构和重构,论述冷战结束后美国“自我”的危机及其引发的自我反思、拯救和展望。本书将文学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有机结合,剖析文学建构世界的能动性和美国民族性的动态性,为理解当代美国文学和理解美国提供了文学19.3万字 - 会员
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六卷):颓废主义
本书以颓废主义的诸多关键问题为依托,在话语建构、范式方法、理论视域等层面展开系统研究,指出其作为在工业革命后遽然加速的西方社会现代性历史进程的产物,既是对这一社会历史进程的反映,更是对社会巨变的反应;既是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艺术表现,更是对社会巨变的精神-心理补偿。文学2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