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过半的大时代(下) (3)
2.4:以不变应万变
在经济思想上,中国的企业家们从未比一个农民走得更远。
如果一个农民家中的粮仓存有几年的余粮,有那么几匹粗布,再养上一些家禽家畜,有了果树、丝蚕、桑树、鱼塘……那么这些基本的物质财富,足可以保证他全家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即便是遇到灾荒年景,也能平稳过渡。
生活有了保障,就难保不会做非分之想,就难免会羡慕富家翁的生活方式,于是就会学着人家做生意,认为应该弃农从商,钱庄要开,酒坊也要开,甚至不吝代价,把田地丢得一干二净。
然而,将实物换算为金钱,对于农家的富足生活来说,意味着一个沉重的打击。
无论是牛羊还是稻谷、或者是丝绸、鸡鸭,这些东西加在一起,还抵不上一个钱庄一天的财富流量,类似这样的计算方法,彻底否定了农家的生存价值,得出来的结果卒难令人接受。
比这更难以接受的,是新经营模式本身,农产品的利润低微,哪怕是要进行一次最基本的借贷,都需要用实物财富来交换,三掏五掏之下,农家的实物储备就被掏空,几年的生活保障就此付诸东流,所换回来的货币财富,还不够进行一次小规模的经营。
现在,当我们站在经济危机下重新审视中国经济时,就会发现这两者有着何等的相似性。
当我们的经济繁荣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射到更远的地方;当我们的经济增长有了保证时,就会想着发展金融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当我们的就业刚刚出现起色时,就会想着赶超发达国家,把实业经济抛之脑后,弃而不顾。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大部分都存在着这样的观点,当它们刚刚完成、或是尚未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时候,就已经不再专注于制造业、不再愿意从事土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而把有限的资金注入到房地产、金融领域去寻找高利润。
诚然,这些领域的利润是惊人的,然而当我们的城市化、工业化远没有完成的时候,这些领域就是危险的。
实业能提供的利润有限,而且绝不可能在短期产生大量现金流,特别是我们的实业基础并不发达,也就没有资格在资本市场上从事更大规模的运作,所以,以小小的绩效,并不能支持金融扩张所需要的资金流量,一旦金融市场出现微小波动,为了支撑庞大而高息的融资平台,我们的企业就必须从实业中抽取资金,向金融领域输血。
就这样,我们从踏实经营中所得到的利润,一元一元地全部送给了资本市场,而且还要被迫赔入更多的资金,最终包括我们的老本。
在资本市场的搏杀,无疑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残酷过程,它甚至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风光于国际资本市场的摩根集团,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而更为神秘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家族,其资本积聚早在二百年前的拿破仑时代就已开始,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无数企业与金融机构死掉了,能活到今天的资本玩家,无一不是脚踏尸体浴血而来。
也许,我们的经营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国经济来说,这样的思路实在过于超前,过于大胆,想要实现在资本市场掘金的目标,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只能以倾家荡产、孤注一掷的方式来融资,换取倾身一搏的筹码,如此的行为方式,无异于在钢丝绳上闪转腾挪。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来看,我们仍然是后来者,在这个发展阶段,踏实地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运作,其实并无不妥。
或许有人认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经济与中国的大国面目严重不符,血汗工厂只能让我们越落越远。然而我们可曾想过,经济的真实含义在于经世济民,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经济增长,脱离了这些,即便用钱买来了短暂的风光,也绝不可能长久。
经济危机中的资本大逃杀已经表明,没有了实业,国家的经济也就失去了基础,针头线脑总要有人来制造,粮食总要有人来种,不变的东西未必是守旧与停滞的象征,实际的情况却是不变可应万变——沃尔玛直到今天,仍然是首屈一指的世界级企业,雷曼兄弟曾经风光无限,下场却无尽凄凉。
或许,直到我们真正失去的时候,才会知道那些一度被我们轻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们的发展与稳定是何等宝贵。
(3)大时代规律:经济模式变换,点燃新的经济增长点 (1)
假如拉动内需的含义是将民众手中的财富吸引出来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是通货膨胀,而非鼓励消费,用一次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其效果要远大于单纯的市场手段。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的“鼓励消费”,重点并不在于鼓励老百姓寅吃卯粮,将银行的钱取出来花掉,把腰包里的钱掏干净,而是建立一个让民众敢于主动消费的体系。
主题介绍:模式变在何处——”内需说”的误区——民富论——增长引擎在何处——未来的零负增长时代
3.1:模式变在何处
我们每天都在谈到改变。
改变的含义很简单,今日与昨日的区别,就叫做改变;当我们的境遇好于昨天时,这种改变就被称为发展;当我们的境遇变得糟糕,这种改变就叫做倒退。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境遇变得更好,经济学也恰恰是一门让人更幸福的学问,然而真实的市场却总是变幻莫测,往往与人的判断背道而驰。
在过去的10年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也许就是经济模式的变化了。
当我们谈论到模式的变化时,往往会联系到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或者是外向型经济与内向型经济,其实,对于经济模式的真正含义来说,前者讲的是体制,后者讲的是手段,一个概念过大,一个概念过小。
所谓的经济模式,是经济体内外部的机制,打个比方来说,体制是我们积累财富的环境,手段是我们积累财富的工具,而模式则是我们积累财富的方法。
从经济学的理论来说,积累财富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扩大生产。
生产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手段,对于经济学而言,创造财富的概念,就意味着农民种植的稻谷,工匠制造的产品,技师发明的技术,矿工挖掘的矿石,除此之外,无论是商人的倒买倒卖,还是公务员的政务处理,以及社会其他成员的经济行为,要么归属于交换,要么归属于分配,唯独不属于生产的范畴。
历史上的中国,经济正是基于生产而逐步发展,可以说,生产是我们经济模式的最大特色。
然而,单纯的生产还不足以让每个人都拥有财富,当我们用全局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财富时代的来临。
每个生产者的视角都是有限的,而市场的视角却是全局的,流通的价值就此显现了出来。
有的地方遍地煤炭,有的地方却急缺燃料;许多地方山上的树木只能烧火,但拿到木料市场上就价格倍增,水边的渔民对鱼类不屑一顾,但内陆地区却情愿以真金白银来进行交换。
同样的物品与资源,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格,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价格,对于不同的交易对象也同样价格不同,而这三点正是决定价格的三大要素,也是构成商品交换的社会基础,更是财富增长的整套机制。
无论由国家承担经济的主体,还是任由市场发挥作用,只要将稀缺的资源流通开来,那么经济体内部的资源总数没有发生变化,但社会财富却交互增长。
因此,生产—消费的经济模式,无疑是经济体内部,以及经济体之间最理想,最稳妥,同时也是唯一的财富累积方式。
然而,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这种传统的经济模式却正在被打破,组成社会的各个方面,不再着力于旧的财富累积模式,转而将精力投放在对社会已有财富的分割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证券市场的发展,正是经济模式转变的最典型体现。
当金融机构在股市中翻云覆雨、不断进行金融扩张的时候,靠的并非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利润,而是幕后无法言说的技术操作;当我们的上市企业在股市上不断增发的时候,靠的也并非是自身的良好绩效,而是浮夸的企业财务报表、产业发展的虚假利好消息。
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证券市场,从来都未曾有过足够的实物财富作为支撑,当我们的民众为看似繁花胜锦的行情所迷惑,将毕生积蓄投入到证券市场中时,就意味着拿出自己家的木料钢筋,来为一座虚幻的空中楼阁添砖加瓦,当这座空中楼阁轰然倒塌的时候,被抽走的永远是那些实心实意为其输血的人们。
同样的,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也经历着同样的过程,在房价一高再高的过程中,上涨的并非是建筑物的材料成本,也远非建筑所需的人力成本,而是少数资本大鳄别有用心的炒作成本,当我们倾一生之财买下一套房子之后,拿到的实物财富,要远远低于它的交易价格,因此当楼市崩盘的时候,最终的受损者只能是房子的购买者。
这些看似不断增生的财富,实际上完全不是生产所创造出来的,而是一场对民众财富的全新分配,金融产品、房地产商品价格中每一分钱的上涨,都是从民众财富中抽取出来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过去的10年中,经济模式最大的改变,就是财富分配格局的改变,这其中既包括强势者对人类多年积累的现有财富的洗劫,也意味着一场对未来财富分配体系、财富分配规则的改变,正在我们身边悄然进行着。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原因只有一个:通过分配来取得财富的速度,要远远快于生产。
资本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钱四脚,人两脚”,这句话的含义是,用钱来赚钱是最快的,由人来进行生产活动,永远也比不上资本滚动的利润产生速度。
当一种经济模式容忍资本运作导致普通民众无法守护自己的财富时,就意味着这个模式开始了对民众的奴役,这样的情形是任何人都无法容忍的。
尽管国家可以将经济发展赋予市场来完成,但当面临着经济模式背离绝大多数民众利益的时候,市场的主体功能就迅速地削弱,于是,政府的职能就此显现了出来。
3.2:“内需说”的误区
在生产——消费——分配的经济链条上,想要将经济模式的重点从分配重新拉回到生产上,就势必要经历消费环节。
正因为如此,国家才不惜代价地实施四万亿资金的投资计划,旨在以拉动内需的方式,促进经济模式的回归。
然而,当我们的主流舆论集中在”拉动内需”的话题上时,这个并不为普通民众熟知的概念,正在静悄悄地走入误区。
对于人性而言,欲望是永无止境的,除掉少部分清心寡欲者,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向往着更加富足的生活,而这就决定了人们无穷无尽的消费欲望;然而,我们手中掌握的财富是有限的,现实的购买力更进一步约束了这种无限的消费欲。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明白,在现时的经济模式下,想要让我们收入普遍再上一个台阶,实在是难上加难的事情,特别是当绝大多数企业都沉迷于分配财富的资本游戏时,这种想法就更加难以实现。
正因为如此,当媒体频繁提出”人人多消费一点,经济会变得更好”的说法时,实际上便已经将拉动内需的概念引入了歧途。
政府所实施的“拉动内需”,其用意无非是消耗掉过剩商品,从而推动新一轮的财富创造,而这些商品之所以过剩,并不是因为民众没有需求,而是这些商品的价格相对于消费者的收入来说,本身已经处于一种虚高的状态。
当我们的房价飙升到惊人数字时,倾一生的积蓄,也无法购买一套商品房,然而住房的需求却永远不会消失,这也正是为什么民间舆论大声呼吁,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