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心理学入门——18岁以后必知心理学常识(2)

韦老师给自己定的对晓晶的咨询原则是:不要忽略她、忘记她,而要重视她、记住她。在咨询的过程中尽可能认真地听晓晶说话;在手机上设置闹钟,闹钟在晓晶咨询前一小时响;长假期间保持一周两次电话联系;等等。总之,要让晓晶从骨子里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重视她、记得她,她也有一个人可以记住和想念。

在最后一次咨询中,晓晶告诉韦老师,她暗恋一个男孩。韦老师听了很高兴,因为,一个人心里能够装着另一个人和已经装了另一个人,那以后的路就会好走多了。她默默地祝福晓晶。

韦老师针对哓晶性格的治疗,也是改变晓晶命运的措施。童年时期家庭关系对人的影响就像是在白纸上描画的底色,要修改真的不容易。好在晓晶、韦老师都做得很好,至少晓晶变得快乐了,而且开始有了一些人际交往。

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影响终身。因此,请相信性格的力量: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生活和命运的,相信我们的性格决定着我们的事业前程与生活质量,相信培养一个良好的性格将使我们终身受益,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相信改变性格就能改变命运。

心理“自尊”:你对自己满意吗

有一次,斯大林牙齿坏了,于是想让克里姆林宫医院的医生给他镶牙。

斯大林对牙医说:“我想镶颗牙齿,你看镶金牙好呢,还是镶玉牙好呢?”

牙医脱口而出:“镶玉牙好。金牙只是显得高贵与好看,而玉牙让人在感觉上舒服,适用。”

斯大林笑了笑说:“我如果想镶颗金牙呢?”

牙医说:“还是玉牙用起来方便。”

斯大林严肃了,沉下脸来对牙医强调说:“斯大林同志想镶一颗金牙,而不是一颗玉牙!”

牙医有点害怕,嗫嚅着说:“那好,那好。”

尽管如此,牙医给斯大林准备了两颗牙。牙医先让斯大林戴上金牙,让他体会一下金牙给他的感觉。然后又让他戴上玉牙,让他感觉一下到底两种牙齿哪一种更好。

斯大林试戴之后,笑了笑说:“还是玉牙的感觉好,不过我想要的还是金牙而不是玉牙。”

牙医说:“金牙与玉牙都放在这里,你试着多戴几次,一周后我再来给你固定下来。”

斯大林踅回办公室的时候,心情坏到了极点,他怒气冲冲地拨响了电话,让克里姆林宫医院的院长亲自听他的电话。

斯大林说:“让那个牙医马上离开克里姆林宫,今天晚上就走,走得越远越好,我永远不想再看到他!”

这是一个关于自尊心的故事。斯大林的自尊心,使他不顾及科学事实的客观存在;而牙医的自尊心,使他在坚持科学事实时忽略了“一国之君”拥有对所有人生杀予夺的权力。结果,牙医就落了个被扫地出门的下场。

自尊,是自我评价的一部分。

心理学上的自尊与平时我们所说的自尊心不同,心理学上的自尊是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自尊涉及个人对自己是否有积极的态度,是否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或是有价值的。我们经常说某人自尊心很强,但不代表他有高水平的自尊。

当我们体验成功或者受到表扬时,自尊水平就会上升。高自尊的人总是很自信、自豪和自重,他们的行为动机主要来自对自己的高度关注,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欣赏和尊重。与他们相反,低自尊的人则常常感到不安,缺乏自信并且不停地自我批评,因此产生焦虑和不快乐。他们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丢脸,常常使自己变得孤立。

故事中的斯大林,他的自尊中还包含着要求别人服从自己的权威;牙医的自尊则是希望医学中的科学道理能够被斯大林所认可。

心理学家詹姆士提出了一个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一个人的意义。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我们要提高自尊水平,可以通过增大成功或是减小抱负来实现。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要是一个人过去的每一次努力,几乎都能获得成功,这样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种认识——“只要我做事,一定能够成功”,所以他变得很自信,自尊水平就会提高。又或是,他在生活中降低自己的成功标准,将目标放低一些,也能达到提高自尊的目的。

当朋友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时,彼得决定要成为最优秀的赛车手。因为他从小就喜欢车,从小就比其他的孩子更懂车。

彼得的目标只是冠军。从一开始他就准备造一辆惊人的赛车。他花了数月时间寻找摩擦最小的、最轻便的、空气动力性能最好的车身。他花了一部分钱在发动机、驾驶培训和轮胎上。然后他开始跟最好的赛车手教练学习驾驶课程。但是,尽管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赛场上却从来没有赢过一次比赛。彼得很丧气,渐渐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行业。

彼得的训练师注意到了他的情况,语重心长地对彼得说道:“什么在阻止你进步?最大的障碍,就是你的目标给你太大压力。其实,你现在需要定的目标只是能够站在领奖台上。”

彼得听从了训练师的建议。这次,他给自己定了进入前八名的目标。结果呢,他完成得相当漂亮。彼得很高兴,认为自己可以发挥出更大的潜力。这也使他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一行干出点儿成绩。

不在于目标定得多么高,而关键在于这个目标能起到激励作用。当彼得将目标定位在冠军的时候,因为总达不到目标,而变得不安、灰心丧气;当目标为前八时,彼得不仅顺利完成了,同时也恢复了自信。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投环实验:投掷距离由被试者自己确定,距离越远,投中的得分越高。实验结果表明,凡是抱负水平高的人,多选择在中等距离投掷;而抱负水平较低的人,则多选择很近或很远的距离投掷,即他们或者要求很低,或者孤注一掷。由此可见,真正具有高抱负水平的人,他自己定的目标总是适度的,既要做到有足够的把握,又得是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够达到目标;他既不会选择毫无把握的冒险,也不会选择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轻易达到的目标。

很多时候的半途而废,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目标设置不当导致倦怠而失败。

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把远目标分解成近目标,把模糊的目标变成具体的目标。提高自尊心的工作就像赛车,学会分解目标、将目标具体化的人,更容易激发出进取心,增强自己的信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尊心的提高。

美国积极心理学大师阿兰·科尔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自尊:

(1)技能训练。个人可以通过学习和培养问题解决、社交、自信心、学业、工作等提高自尊;

(2)环境改变。可以通过居住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环境等的改变来提高自尊。例如,工作培训、变换工作、搬迁地点等;

(3)认知治疗。认知治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是利用心理咨询方法;第二是利用积极心理学中的一种自我心理、思维和心态调整的自我身心保健方法,例如目前在世界各地风行的简快心理方法:NLP,通过自我调适帮助个体提高自尊;

(4)学会从可以提高自尊的生活转折点中获利。只有当个体掌握了可以应对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和关注积极反馈这些技能后,个体才会接受积极的自我反馈,才可以认可由新掌握的问题解决技能和社会技能产生的成就价值。

提高个人的心理自尊,最关键的还在于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和情绪,以及对幸福的认知和体验。一个对幸福没有理解的人,不可能有积极的情绪和正常的自尊评价。

社会角色:演好自己的角色

陈明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他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与外商谈判中,表现一直都非常出色。相比之下,陈明的主管就显得很逊色,不仅个头比陈明矮,其学历、水准和能力也没有陈明高。

有一次,在与外商谈完业务后的宴会上,陈明得意地跟外商频频碰杯,潇洒倜傥,用英语跟外商海阔天空地聊天,把自己的主管冷落到了一旁。在跟外商告别时,陈明竟然抢在主管前面跟对方握手告别,使得主管心里很不高兴。没过几天,陈明就被调到另外一个不重要的部门。

后来,陈明才听说是这个主管向经理打了自己的小报告,说陈明太浮躁,不适合做业务员。经过朋友提醒陈明才知道自己犯了个重大错误——越位,即没有找对在职场上适合自己的角色。

在社会上,人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我们所扮演角色对我们的社会地位、责任和义务等有着规范作用。

“角色”一词最先是戏剧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戏剧舞台上剧中人物及其行为模式。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入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

社会学家们在分析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舞台与戏剧舞台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把戏剧中的“角色”概念借用到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来,产生了“社会角色”概念。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当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是婴儿,是个受呵护的角色;

我们上学后,扮演着学生的角色,需要做的事情是学习;

当我们工作了,我们扮演着员工的角色,需要做的事情是努力工作,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我们结婚,我们扮演着爱人的角色,需要做的事情是享受爱情,呵护爱人与家庭;

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扮演着父母的角色,需要做的事情是培育好下一代……

每一个角色都赋予了我们特定的责任和内涵。

并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候都能清楚并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的。比如故事中的陈明,只是一个业务员,受主管的领导,在各种场合他应该以主管为中心,凸显主管的领导地位。如果喧宾夺主、旁若无人,在公共场合“抢镜头”,就会置主管于尴尬境地,自己自然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角色失调,并且将角色失调分为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以及角色失败。陈明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障碍、乃至遭遇调换部门,就是因为角色失调。

很多年轻人,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认知,缺乏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不能很好地理解人生角色的内涵,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年轻人对社会角色认识得越清晰,越全面,才能越快速、越顺利地实现角色的转换。只有我们的角色越符合社会的期望,才能越好地立足于这个社会。

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架,丈夫赌气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到卧室,见大门紧闭,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想都没想就回答:“我是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女王生气了,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女王答道:“我是维多利亚。”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无奈,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这次学乖了,柔声说道:“我是你的妻子。”

这一次,丈夫把门打开了。

在整个国家,女王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但在生活中,对她的丈夫而言,她是丈夫的妻子,和丈夫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如果她把国君的权威带到自己的家里,恐怕无论是谁做她的丈夫都忍受不了。

如果不能在复杂的情景之间,自如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可能会陷入麻烦、尴尬的境地。有时候,角色转换是有一定困难的。

例如,在既有主管又有下属的场合中,由于无法同时做出下属和主管的角色行为,我们的言行就容易出错。再比如,我们正以一个服务人员的身份接待一个前来咨询的顾客,这时我们的部下来了,但他和这个顾客是好朋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免会有些尴尬。

总之,如果我们不能在需要的时候,自如地转换自己的角色,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会感到不自在。为了使日常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这种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即敏锐地观察出我们在各种情境下,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并作出相应的角色行为。

角色定位:我塑造角色还是角色塑造我

1973年,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著名的“监狱模拟实验”。他和助手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招募大学生自愿来充当实验者,并且提供一定的报酬。前来报名的大学们自愿通过掷硬币的方式确定自己扮演的角色,有的充当狱警,有的充当犯人。津巴多原本打算用两周的时间来进行实验。在实验期间,被测试的这些学生都穿着和现实生活中的狱警和囚犯相同的衣服,扮演狱警的学生每人还配发了一支警棍。出乎津巴多预料的是,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扮演狱警的学生逐渐变得性格暴戾,并且想出各种办法羞辱和控制“犯人”,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学生则变得无助,甚至是沉默。

尽管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一项心理学实验,但角色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被角色所控制,失去了他们原有的面貌。最后,津巴多不得不在第六天就结束了实验,并且在此后的数年跟踪辅导这些学生,以消除实验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的伤害。

案例中所提到的实验听起来似乎有些毛骨悚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在被社会、家庭等因素所规定,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与其说人们是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不如说我们是一个角色的动物,每天我们都在按照社会文化所规定的角色行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曾提到:性别的社会化给了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同的角色。社会赋予女孩子“根”,赋予男孩子“翅膀”。的确如此,尽管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有时会很大,但是在任何一种文化中,女性都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和养育后代的工作,而男性则更多地在外面的世界中闯荡。对于我们来说,上面所说的这些已经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事实上,这是我们的社会为男性和女性规定的性别角色。

安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为在家里有哥哥姐姐,什么都让着她。家里每个人都把她当成小孩子,安吉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孩子。从小到大在班里年龄也是比较小的,同学也把她当成小妹妹看,很多方面也都让着她,于是她对别人有了很强的依赖感。平时和家人或者是要好的朋友一起出去的时候通常她只是个陪同,很少开口说话。妈妈常常说她太内向,经常发愁她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长大成人了,安吉找了个疼爱她的男朋友,恋爱、结婚,后来,做了母亲。

刚开始,安吉总也不愿承认这是个现实:原来一切都围着自己转,现在一切都围着这个“小不点”转;原来自己经常看看电影,找好朋友逛街,现在只能趁孩子睡觉时看看影碟;自己想回单位上班,因为孩子没法照顾,遭到老公的坚决反对,所以只能窝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