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0章 曾宪梓借鸡生蛋

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的老板曾宪梓是广东梅县人。

1968年夏日的一天,曾宪梓带着7000元港币积蓄和一家六口返回香港,开始了创业的苦斗。

那时的香港居民有400多万,男子多是西装,不少人竟有好几套。以至市面上有“穿西装捡烟头”的口头禅。西装如此盛行,却没有一家像样的领带厂,曾宪梓就是冲着这一点回香港的。

他把租来居住的小屋挤出一部分当工厂,动手缝制低档领带,经营方针是以廉价求发展。每打领带的成本是38元,他就把批发价定为58元,一条领带赚不到2港元。他心想,便宜一定会有销路,利润也会积少成多。谁知买主狠劲压价,产品脱手很难。

低档没有出路,他又转向高档。他买来4条外国高级领带,从用料、款式到制作过程逐一研究。随即仿制4条,一并交给行家鉴别,结果8条领带分不出真假高低,曾宪梓欣喜万分,认为发财的日子来了。他四处借钱,大批生产,结果又劈头泼来一盆冷水:商店不相信小作坊的产品质量,不相信杂牌会有销路,他们不肯进货。

曾宪梓真是气得要吐血了。他牙一咬,心一横,把领带寄存在旺角的一家百货公司里,声明不赚一分钱,条件是放在显眼的位置,让顾客随便挑选。老天有眼,这一招灵验了。曾宪梓的领带质量被消费者认可了,款式、图案恰好与流行的步调相一致,销量之好可谓一抢而空。各家商店也找上门来订货。

吃一堑,长一智。曾宪梓明白自己的优质领带一开始所以被拒绝,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牌子和商标,尽管眼下已经有了销路,但每打价格只有45港元。今后要扩大销路、占领市场、提高售价,非得要有一个叫得响的牌子和独具魅力的商标不可。他自己设计了好几种标牌,看看都不满意。后来他想到了“金狮”,它的英文字母是“Goldlion”,而后面的“lion”正好广东话的“利来”谐音,“利来”在香港是一个好口号,人听人爱。他决定就用“金利来”,后来还把它称之为自己的“得意杰作”。

标牌定下,他便在香港注册成立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好标牌带来了好效益。第二年就使每打领带的价格上升到100多港元。他在九龙塘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厂。他还考察了法国、西德、瑞士、意大利、奥地利的名牌领带厂,取来众家管理之长,引进技术、设备,步步提高“金利来”的质量和声誉。到1974年,“金利来”保住了30%的年利润增长率。

“金利来”从此当仁不让地占领了香港名牌货的头位,进而成为亚洲的总代理,雄踞港、台、东南亚各国的首位。它以“设计快、制作快、投产快、上市快”而销经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突破2亿港元。它每年用100万港元的广告费让“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去感染整个地球,致使白皮肤男士也义务传播“美国总统访华前选择的领带是金利来”的内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