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个看似普通,名叫达尔文·E·史密斯(Darwin.E.Smith)的人当上了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此前的20年中,这家墨守成规的纸品公司的股票已跌至低于市场36%的水平。
史密斯是该公司的常年内部律师,性情温和的他似乎也不能确信董事会的这一决策是否正确——当一位董事将史密斯拉到一边,提醒说他缺乏担当此重任的资格时,这种感觉更强烈了。但是他确实成了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连任了20年。
这是怎样的20年!在此期间,史密斯创造了令人震惊的转变,将金佰利-克拉克转变为世界一流的纸制品生产公司。在他的任期内,金佰利-克拉克的累积股票收益率是市场平均的4.1倍,一举击败其直接竞争对手斯科特纸业和宝洁公司,并取得了比诸如可口可乐、惠普、3M和通用电气这样令人尊敬的公司还要骄人的业绩。
这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业绩,是20世纪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跨越的最佳范例之一。但即便是这样,也很少有人——包括学管理和公司历史专业最勤奋的学生——知道史密斯的任何事情。也许他倒乐于这样:史密斯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人,他喜欢与管道工、电工们结伴。他的假期都是在威斯康星州的农场上度过的:驾驶一辆锄耕机轰隆隆地绕着农场转,挖坑,搬石头。他从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英雄或知名企业家的形象。当一名记者问及他的管理风格时,他只是透过那笨拙的黑框眼镜盯着那名记者。他当时的穿着就如一个农场男孩第一次穿上从J·C·潘尼服装店买来的西服一样不自在。在一段漫长、拘束的沉默之后,他仅仅说道:“特立独行。”《华尔街日报》也没有为史密斯写过任何引人注目的专访。
但如果你就此认为达尔文·史密斯就是个温顺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于笨拙害羞和不事做作中流露出一种强烈的、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决心。史密斯从小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农场上长大,家境贫寒,因此他半工半读念完大学:白天在国际收获者农场(International Harvester)打工,晚上在印第安纳大学上课。一天,他在工作中失去了一个手指。据说他那天晚上去上了课,第二天照样工作。虽然这可能有些夸张,但他确实没有因为失去一个手指而放慢毕业的进度。他依然白天工作,晚上上课,并获准进入哈佛法学院。后来,在他成为首席执行官两个月后,医生诊断出他患有鼻咽癌,并预言他活不过一年。他将病情告知了董事会,同时声明他还没死,也不准备马上死。史密斯依然坚持完成满满排在日程上的工作,同时每星期往返于威斯康星和休斯敦之间接受放疗。结果,他多活了25年,而且大部分时间担任首席执行官。
正是凭着这种决心,史密斯重塑了一个金佰利-克拉克,特别是当时他做了该公司历史上一个最不寻常的决定:卖掉所有的造纸厂。走马上任后不久,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得出结论:传统的核心业务——铜版纸——注定会走向平庸,因为这一行业经济不景气,竞争也不激烈。但他们认为,如果金佰利-克拉克投身到纸制消费品这一行中来,世界级的竞争对手如宝洁会迫使金佰利-克拉克要么走向辉煌,要么走向毁灭。
当史密斯决定破釜沉舟,宣布卖掉所有造纸厂的时候,一位董事会成员称,这是他所见过的首席执行官作出的最有魄力的决定。所有的工厂,甚至包括在威斯康星州与公司同名的金佰利工厂也被卖掉了。所得的收益全部注入消费品行业,投资到像好奇(Huggies)和舒洁(Kleenex)这样的品牌上。
商业媒体称这一举措愚蠢之极,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们也给他们的股票降了级。但史密斯毫不动摇。25年后,金佰利-克拉克收购了斯科特纸业,并在8个产品系列中有6个超越了宝洁公司。退休后的史密斯回想起他创造的非凡业绩时,仅仅说道,“我从未放弃试图胜任这项工作的努力。”请见图2.1、图2.2。
图2.1 达尔文·史密斯上任之前
在金佰利-克拉克1美元投资的累积收益(1951——1971)
图2.2 达尔文·史密斯任期内
在金佰利-克拉克1美元投资的累积收益(1971——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