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爱学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我是为父母学习的!——让孩子明白他为谁而学习

常有父母这样训斥孩子:“你是为谁学习?你为的是你自己!你不是给我们学的!”

但孩子却经常这样认为:“我学习好了,爸爸妈妈和老师就不会骂我,所以我就是在为他们学习。”

为谁而学,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的确是个问题。

有一群孩子经常在一位老人的家门前大声嬉闹,喜欢清净的老人觉得很是难以忍受。

一天,老人站在门口给了那些来玩闹的孩子每人25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的活力让我觉得自己也年轻了不少,这些钱是为了感谢你们让这里变得热闹。”

孩子们非常高兴,第二天继续来嬉闹,老人依然站在门口,这次只给了他们每人15美分。老人说,他没有收入,所以这次少给一些。孩子们觉得既然有钱拿,少一些也无所谓。

但到了第三天,老人却只给他们每人5美分。这群孩子不高兴了:“一天才5美分,我们每天来也很辛苦的!我们发誓,再也不为你而玩了!”他们生气地离开了,老人门前自然也就恢复了平静。

这一群孩子最终变成了为了钱而玩耍,聪明的老人显然已经颠覆了他们玩的初衷。可仔细想一想,现在许多孩子的学习不是也和故事中讲述的一样吗?他们为了能得到父母的夸奖而学习,为了不被老师责骂而学习。

故事里的孩子不是为自己而玩,所以他们失去了玩的乐趣;现实里的孩子若是不知道为了谁而学习,那么他的学习也将会失去意义。

可见,让孩子明白为谁而学习是决定他能否学有所成的关键,那么父母要如何做呢?

▲教孩子明白“知识改变命运”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教育家。她在1岁半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变得又聋又哑。后来,母亲为她找来安妮·沙利文老师,老师带着她走入了知识的殿堂。海伦努力学习着,她不仅学会了说话,还掌握了5种文字。24岁的时候,海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女子学院。后来,她将毕生的经历都投身于慈善事业中。

海伦的命运是不幸的,但她却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通过学习大量的知识来使自己的命运得到改变,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人曾统计过,每个犹太人一年平均要看300多本书,书籍带给了他们丰富的知识,也给了他们无穷的智慧。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犹太民族都被公认为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不想一生都碌碌无为,那么就不能放弃对知识的努力学习。这一点,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要让他看到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不“逼”着孩子苦读书

许多父母经常用这样的话来要求孩子:“再不好好学习,看我不打断你的腿。”于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许多孩子变成了不得不读书,否则就会被“暴力”对待。父母这样的做法就是在逼着孩子苦读书,这样他自然就会觉得是在被逼着学习,而且还是在为父母而学习。

逼着孩子苦读书,只能一时管用,一旦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也许就不再认真学习了。所以,父母应该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能力,让他自愿去读书。

▲别让孩子停下努力的脚步

著名画家达·芬奇曾经提醒年轻人:“趁年轻力壮去探求知识吧,你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老时才不至于空虚。”

孩子的努力奋斗,是为了他将来能够成才。父母高兴与老师夸奖,只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而已,孩子不能因为得不到鼓励与夸奖就不去努力。如果在小的时候没有尽己所能地去学习,将来长大后总有一天会因为知识的匮乏而后悔。所以,告诉孩子,如果不想让未来变得空虚,那么就趁自己年轻努力求知吧!

▲告诫孩子“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有的孩子认为:“虽然我不学习,但我家有钱,我父母有能力,我只等着吃就好了。”而有的父母也抱有这样的观点:“这么小的孩子哪儿能吃那么多苦?我们挣钱也是为了他。”这些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父母自己首先要扭转观念,然后告诫孩子,不学无术的人在未来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想要不劳而获、坐吃山空的人也会很快被社会淘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自己将来能够生存,人应该努力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提醒孩子也应该理解老师与父母

尽管父母不能靠逼迫来让孩子努力学习,尽管孩子不能将“为老师学习”当成目的,但是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长辈们无不是想要他生活幸福的。

父母与老师都是带着殷切的希望的,要让孩子理解这种心情。天下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哪位老师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好成绩呢?父母应该提醒孩子,让他摆正学习的态度,将父母与老师的教诲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亲子阅读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910年的秋天,位于沈阳市的东关模范示范学校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他是从江苏省淮安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转来的,这年刚满12岁。

一天,老校长在上课前问同学们:“请大家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来读书呢?”看着老校长期待的目光,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有的同学说:“我为了家父而读书。”

还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光耀门楣而读书。”

听到这些答案,老校长都笑而不答。他环顾四周,看到了那位浓眉大眼的新同学正在若有所思,于是便走过去,亲切地问道:“小同学,你呢?你为了什么而读书?”那位新同学站起身,略加思索之后,很是郑重地说:“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话音刚落,老校长眼睛一亮,他大声地说:“好!很好!这话讲得好!”

所有同学都用钦佩的目光看着这位新同学,老校长转而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周恩来。”新同学轻轻地回答。

后来,“周恩来”这个名字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很快就在全校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