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珞巴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珞巴族概况

珞巴族是居住在西藏南部的古老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喜玛拉雅山脉东段南侧,雅鲁藏布江的珞渝地区及米林、隆子、墨脱、察隅等县,另有少数散居在拉萨、林芝、山南等地。他们勤劳、勇敢、热爱自由,长期以来,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开发藏东南地区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境内的珞巴族共计3340人,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有2778人,其中米林县1134人,墨脱县1580人,察隅县64人,米林县珞巴族占珞巴族总人口的34%。由于我国的珞巴族绝大部分生活在被印度非法占领的广大地区,所以对其总人口尚不能进行精确统计。

“珞巴”意为“南方人”,是藏族对居住在珞渝及附近广大地区的人们的惯称,因其居住的地域而得名。“珞”在藏语中还有“不开化的人”之意,故另有解释认为因珞巴族长期生活在丛林地带,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而称其为“珞巴”有一些负面含义。在珞巴族内部,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称谓,而是以不同的部落名称相称,如:博嘎尔、德根、米辛巴、米古巴、达额母、希蒙、坚波、崩尼、崩如等20多个,由于大部分部落都生活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印度占领区),无法做全面调查。近一个世纪以来,英、印等国学者也对珞巴族进行了一些研究,称其为“阿巴达尼人”或者“阿迪人”,意为阿巴达尼的子孙或大山人。

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部方言、土语复杂,部落间有较大的语言差别。由于常年生活在深山峡谷之中,交通极为不便,与外部联系极困难,但各部之间的联系也极为困难,各部落之间处于相对独立封闭的状态之下,这种地理环境、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极大地影响着珞巴族社会文化的发展,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种对整个珞巴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制约的自然环境,使得珞巴族在民族文化上始终保持着纯朴、古老的充满原始理性的特点。

在部落的分布上,自东向西依次为:靠近东部察隅的丹龙曲河流域住着义都部落,向西为巴达姆部落,历史上称作白玛岗地区(即现在的墨脱县地带)。自北向南散布着的是米辛巴、米古巴、达额姆、希蒙等部落。其中:米辛巴、米古巴两部落在现在的墨脱县境内。在白玛岗以南的雅鲁藏布江两岸及其底抗河流域住着的是阿因、伯西、卡姆卡、潘其、波摩、坚波、卡可等部落,在马尼岗、梅楚卡及其以南地区住着博嘎尔、博日、凌波等部落,在凌波部落以南直至传统边界线住着的是民荣部落,民荣部落以西为加隆部落。在博嘎尔部落的西南和西巴霞曲河流域东北地区是德根部落,在德根部落的西北部一带至山南隆子县境内,杂居着巴依、玛雅、纳等部落,再往南部和西南部是崩如、崩尼、迦龙、登尼等部落。在靠近西部门隅地区还有鲁苏、达姆美、布根等一些小部落。这些大大小小的30多个部落,散居在群山深谷之中。由于交通极度不便,相互之间极难沟通交流,形成30余种不同的方言,构成独特的珞巴文化。

表1:珞巴族各部落名称

在喜马拉雅山东段南侧,有一片广袤的区域——珞渝地区。“珞渝”是藏语音译,意为西藏的“南方之地”,是珞巴族的故乡,与之北缘毗连的墨脱、林芝、米林、隆子等县也有珞巴族居住。珞渝地区北依喜马拉雅山脉,与藏区相望;西衔西巴霞曲河,与门隅相连;东以丹龙曲河为界,与察隅接壤;南抵布拉玛普德拉河流域北缘,与印度毗邻,总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群山、河流星罗棋布。北部耸立着闻名遐迩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常年白雪覆盖,蔚为壮观。由北向南,海拔逐级递减,北部谷地,属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珞渝南部接近平原地区,常年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上。珞渝地区每年4~9月为雨季,来自印度洋的季风由于受喜马拉雅山的阻隔,降雨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每逢雨季,海拔低的地区常常大雨倾盆。而每年10月到次年3月,北部的高山地区降雪量很大,常常大雪封山。整个境内群山纵横,河流密布,垂直气候带呈现出来的奇异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环境,养育了这一方独特的人文景观。由于复杂的地形,珞渝及附近地区的气候往往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珞巴族人用非常贴切的谚语来形容这种气候:“隔沟如隔世,一山有四季。”

气候的多样性必然会孕育丰富的自然资源,珞渝及周边地区想当然地成为动植物繁衍生长的理想家园,因而这里成为富含资源的自然宝库。

珞渝的森林和植物资源令世人瞩目,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森林中有丰富的药用植物,如天麻、五味子、当归、黄芪、灵芝、鸡血藤等,还有高山寒温带和高山寒带的贝母、虫草、雪莲花、小叶杜鹃、胡黄莲等也是可以入药的珍贵植物。已发现的菌类多达200余种。该地农作物资源也很丰富,主要有水稻、玉米、鸡爪谷、马铃薯等,除此之外还有多种蔬菜水果。

珞渝地区的动物资源亦很丰富,是众多珍禽异兽栖息的地方。除了常见的家禽畜牛、猪、鸡、羊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其中不乏国家各级保护动物。

珞渝地区的水利资源也甚为丰富,以雅鲁藏布江为主干的河流湖泊星罗棋布,主要有丹巴江、金珠河、西洛木曲、西巴霞曲等,水流多险急,成为养育这片土地的生命之源,珞巴族在此世代繁衍生息。

该地还富含矿产资源。

珞巴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对其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珞巴族的农业长期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自然环境的影响无疑是重要的。珞渝地区地处深山峡谷,平地较少,耕地一般都是在相对较缓的山坡上,人走都困难,因此难以推行牛耕和犁。而且那里草木茂盛,采用烧荒无疑是最省力的方法。第二,由于山高路远,藏族社会的变迁很难深入地影响到珞巴族聚居的地区,除了与藏族相邻而居的个别部落外,珞巴族的社会始终没有受到较大的冲击。第三,珞巴族聚居的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山峡谷区,气候呈现多样性,因而生物资源丰富,为他们的采集和狩猎生活提供了天然的场所,这给珞巴族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如珞巴族的主食之一“达榭”,就是从野生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淀粉。可见,在这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民族中,自然环境对其经济起着支配性的作用,这也使得其文化中包含了许多与自然环境相关的要素。第四,特殊的地理环境还大大阻碍了相互的交流,许多部落各自独立发展,虽然有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但是仍表现出各自的特性,换个角度看,这种交通上的滞后,也使得珞巴族许多传统的文化得以保存下来,虽然没有文字来记载,但是传统文化却以惊人的生命力代代相传。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环境,是珞巴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源泉,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珞巴族的社会生活、文化特性,乃至审美情趣和精神气质等。珞渝地区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很早就为珞巴族先民所开拓、利用,珞巴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第一节 族称族源

一、族称

藏文的一些典籍,如《红史》《贤者喜宴》等中对珞巴族已经有了一些记载。“珞巴”是藏族人对居住在珞渝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的习惯性称呼。“珞巴”是藏语音译,有不同的含义,一译为“南方人”,另有译为“未开化的人”,在历史上的封建农奴制统治时期,由于实行歧视性的民族政策,故多被理解为“未开化的人”。

196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珞巴族为我国单一的少数民族,并批准了“珞巴族”这一族称。“珞巴”在藏语里意为“南方人”,抛弃了其歧视性的含义,也如实反映了其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事实,可谓一举两得。在藏族的口语中,还把珞巴族分为“卡珞”和“丁珞”,“卡珞”意为“邻近的珞巴”,这部分珞巴族与藏族的交流比较频繁,深受藏文化影响;“丁珞”意为“远处的珞巴”,这部分珞巴族的文化则较为独立,保留明显的特色。

在珞巴族内部,对本民族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称谓,而是以不同的部落名称相称。珞巴族的部落除墨脱地区的米辛巴、米古巴、达额姆、希蒙等,米林及附近地区的博嘎尔、德根、坚波、迦龙等,珞渝地区的崩尼、崩如、苏龙等20多个部落,多分布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印度非法占领区。

在国外相关文献中,对珞巴族的称呼也莫衷一是,除上文涉及的还有博日、阿卡等,此外还把下察隅的珞巴族义都部落的人称为“米什米”,把墨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两岸的德根、博嘎尔等部落统称为“阿波尔”,把隆子县以南的崩尼等部落统称为“达夫拉”,归结起来可以发现这些称呼多带有歧视性的含义。以上多种称呼都只涉及珞巴族中的一部分,因此,藏语中的“珞巴”作为涵盖范围最广、含义最为贴切的称呼被定为珞巴族的族称。

二、族源

由于珞巴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几乎没有本民族的历史文献,而藏文、汉文及国外的相关记载也极为缺乏,珞巴族究竟是当地的原住民族还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迁徙而来的仍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墨脱、米林县南伊河流域附近等地先后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这些发现证明在此之前,此地就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据考古研究的资料判断,珞巴族的祖先很可能是从喜马拉雅山北侧逐步向南迁徙的,但是这些发现仍不足以勾勒出珞巴族族源及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因此对其族源和历史的回溯目前只能从口头流传的民间传说中寻找线索。

关于族源,博嘎尔人在史诗《创世纪·达尼和达若》中提到:远古时代,世间一片混乱,没有生命,天父麦冬冬德和地母色京京德相结合,创造世间万物,他们生了三个儿子:色京京崩崩德、色京京冬达尼、色京京若达若。老大擅长狩猎但不喜欢吃熟的肉,打到的猎物都生吃,因此成为后来的虎;老二聪明调皮,也善于狩猎,不喜欢种植,后来成为珞巴族的祖先,珞巴人称其为阿巴达尼;老三忠厚好学,不喜欢杀生且善于种植,后成为藏族的祖先,珞巴人称其为阿巴达若。阿巴达尼有三个儿子:当邦、当坚和当日,每个儿子又都分别有两个儿子。当邦的两个儿子叫邦姆和邦蒙,当坚的两个儿子叫坚洛和坚博,当日的两个儿子叫日古和日杨。一开始阿巴达尼和子孙们生活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带,后来因为南迦巴瓦峰坍塌,堵塞了雅鲁藏布江,阿巴达尼便率领子孙们逐渐南迁到珞渝地区,当邦带着两个儿子往西经龙山沟又往南到达了今天的德根地区,他们的子孙就是今天的德根部落人。当坚带着儿子顺雅鲁藏布江往东行,到达墨脱一带,他们的子孙就是今天的希蒙、民荣部落人。当日带着儿子们经纳玉山沟进入马尼岗以南的地区,他们的子孙有今天的博嘎尔人、迦龙人等。今天的珞巴族就是这些由北方迁徙而来的先民的后裔。这是珞巴族各部落普遍认同的关于珞巴族族源和迁徙的说法。

墨脱的米古巴部落中流传的一个传说提到,他们是从喜马拉雅山北侧的波密迁来的,很久以前波密的一个村子里有珞巴族两兄弟,哥哥叫央色,弟弟叫嘎嘎,由于不满藏族头人的压迫,他们决定离开,向南翻越了呷龙山,兄弟俩便用射箭来决定要定居在什么地方,哥哥的箭落在卡布,变成一块大石头,他就迁到那里,他的后代就是后来的波觉氏族。弟弟的箭落在桑巴提钦,变成一片竹林,他就迁到了那里,他的后代就是后来的嘎窝氏族。

另外,义都、达额姆、迦龙等部落中都流传着其祖先由北向南迁徙过程的传说,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很难在短期内对其进行考证,但是这些传说的一致性也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民族迁徙的历史。

综合珞巴族的神话传说、藏族的文献记载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大部分学者认为珞巴族是珞渝地区古老的土著居民与西藏东南部数支古老群体融合而逐渐形成的。大概在青藏高原父系氏族社会形成之时,有若干以狩猎为生的部落群体,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向珞渝地区迁徙,融入了珞渝地区原有的土著群体,开始了南北群体的大融合,他们的后代子孙,可能就是珞巴族的祖先。

珞巴族人的新生活

藏文文献《红史》《贤者喜筵》《门隅教史》及五世达赖喇嘛所著《西藏王臣记》等,都多处提及珞渝的历史地理、珞巴族的族源与历史。尽管有的记载不甚明了,但都具有一致性即认为珞巴族是外来群体与珞渝地区原住群体长期融合繁衍而来的。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珞巴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由于没有民族文字,加上地理位置的局限使其与外界联系较少,因而很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我们也能对其历史沿革有一个粗略的把握。

一、传说中的母系氏族社会

由于缺乏史料,我们对远古时代珞巴族的认识只能从其丰富的神话传说中获取,以此还原出远古时代珞巴族先民生活的图景。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群的组织松散,群体成员不稳定,实行杂乱的性关系,珞巴族的远古先民也不例外。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排除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性关系,进入到血缘家族时代,此时盛行兄弟姊妹婚,珞巴族的传说中也流传着关于兄妹婚的传说,如博嘎尔部落中达蒙达宁姐弟成婚的传说:相传达蒙达宁是天父地母的子女,达蒙是姐姐,达宁是弟弟。达蒙主要负责采集,达宁则主要狩猎,把打来的猎物交给姐姐驯养。日子久了,弟弟对姐姐产生了感情,便向姐姐说明想在一起,被姐姐拒绝。有一次,太阳把达蒙达宁召到跟前,对他们说虽然他们是兄妹,但因为地上没有别的人了,因此要结婚然后繁衍后代,于是把他们关在了鸡笼里,强迫他们成婚,结为了夫妻。在今天珞巴族的亲属称谓中仍能读出珞巴族曾流行血缘婚的些许信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血缘家族已不能适应社会生产,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开始盛行族外群婚。族外群婚的兴起标志着母系氏族社会的开始,男女双方仍从属于各自的血缘集团,孩子从小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属于母方家族,妇女在氏族内享有很高的地位,世系由女系下传。这些推测与一些珞巴族部落传说中的“女子村”“始祖母”相吻合。例如,崩尼部落流传着女子村的传说:在深山里,有一个地方叫“米育门”,那里全都是女人。村里年轻的女人和年老的女人分两地生活。如果有其他地方的男子误入这个地方,她们就会把他强行留下让他过夜。当这个男子要离开时,她们会送给他们珍贵的珠子和宝剑。她们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吸引更多的男子到她们这儿来。等有人怀孕了,生出孩子,如果是女的就会很高兴,但如果是男孩就要被处死,从中可以读出珞巴族曾经历过的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女性拥有至高的地位。在崩如部落里则流传着“始祖母”的传说:相传他们部落的始祖母猎德罗登住在天上,但是天上没有花草树木,很多动植物都无法生存,于是她派一只鸟到地上去看看、找找有没有地方可以住。这只鸟到地上后发现有树木但就是没有草,于是它飞回去汇报。猎德罗登听了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有树却没草,就又派一匹公马去看看究竟,公马到地上后发现已经长出了草就返回汇报。于是猎德罗登带着天上的牛、羊、马到地上,并嫁给了阿巴达尼,生了六个孩子,这六个孩子后来发展成为六个部落。另外,珞巴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巫师的角色十分重要,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许多珞巴族部落中,女性巫师很常见,这也能充分证明历史上珞巴族曾经历过母系氏族时代。

二、父系氏族社会

我们对珞巴族地区曾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的推测无疑与远古时代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即采集和狩猎有关,因为主要由女性来完成的采集是珞巴族先民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所以女性的社会地位较高。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的使用加速了原始农业的发展,随着采集、狩猎和原始农业的大发展,男子因具备体力优势而成为谋取生活资料的主导力量,这促进了珞巴族社会从母系向父系的转变。在珞巴族父系氏族社会里,氏族是构成部落的基本组织,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氏族组织在珞巴族各部落中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珞巴人也十分看重自己与氏族之间的隶属关系,例如,一个人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会在名字前加上氏族名称,以此表明自己与某个氏族之间的关系。

由于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开始占主导地位,所以世系也改由男系计算,例如珞巴族神话中的祖先阿巴达尼就是男性,而父子联名制成为维系父系氏族社会的重要纽带,父子连名制即一个人的名字由父亲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两部分组成,一般是父名在前,以此类推,父亲的名字则由祖父名和父亲名两部分组成。以父子连名制,人们仅凭名字就可以断定出两方或多方的血缘与亲属关系,因此熟记系谱是每个氏族成员的职责。

父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地位低,隶属于男子,体现了两性关系的对立,实行氏族外婚制,同氏族的人通婚被认为是可耻的,一般都会受到惩罚,甚至被杀死。与此同时,还实行部落内婚制,即同属一个部落的不同氏族,体现了一种等级关系,高等级的人与低等级的人通婚就会被降低等级,且无法再回到高等级。这也可能是因为各部落之间械斗频繁,为了防止外部落人混入本部落或者本部落的人外流而采取的隔离手段。总之,珞巴族社会所呈现出的特征与其他父系氏族社会没有多大区别,也是男性的社会地位高于女性。

一般珞巴族的各个氏族都有自己固定的居住区域,该区域内的所有自然物都归该氏族所有。氏族之间往往以河流、山水等作为界限,氏族内的土地是不允许被其他人私自占用的,否则会引发冲突甚至械斗。氏族一般都有首领,氏族首领一般都有一定的财产、号召力和指挥能力,对外要能够组织谈判、交换、械斗等,对内则要有调解纠纷、主持宗教仪式、节庆场合的能力。

与氏族社会相联系的还有氏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义务,在大大小小的生产生活中,氏族成员间有义务相互支持和提供帮助。

三、西藏地方政权对珞渝地区的管理

珞巴族聚集的地区虽然较为闭塞,但仍与周边其他民族尤其是藏族有较多的往来。早在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时期,珞渝地区就归吐蕃王朝管辖。藏文典籍《红史》中就有记载:“吐蕃分为四如、东岱。南自珞与门,西自香雄,北自霍尔,东自咱米西米等均予征服……”吐蕃王朝时期,珞巴族与藏族交流频繁,藏文化的流入为珞巴族的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到了15世纪,藏族人不断进入珞渝地区,两个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频繁。例如15世纪中期香巴噶举派高僧汤东杰布曾到珞渝的马尼岗一带传教,自那时起藏传佛教就成为两个民族交流的重要纽带。

明末清初,格鲁派势力在西藏兴起,五世达赖喇嘛受清王朝册封,逐渐掌握了西藏的地方政权,对珞渝、门隅地区的统治也大大加强。1860年五世达赖喇嘛在发给梅惹喇嘛洛朱嘉措的文书中,就明确记载“珞隅人等亦入我治下”。

约在18世纪,西藏地方政府将拉鲁庄园赐给八世达赖喇嘛的父亲掌管,后来又将珞渝、米林一带赐给其家族,拉鲁家族在今米林地区设立嘎加宗政府,下辖两个庄园:杂宇溪嘎(今米林县扎绕乡彩门村)和巴让溪嘎(今米林县里龙乡巴让村),并在这两个庄园设立机构代行管理珞渝税收事务,西藏地方政府在珞渝地区的行政建制更趋于完善,这种管理大约延续到了19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珞渝地区的居民由于不堪忍受重税,爆发了抗差税斗争。玛尼岗珞巴族连续数年的抗差斗争引起了西藏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原西藏地方政府的直接主持下,则拉宗政府委派米林贵族桑博等代表寺庙、官家、贵族,组成“萨捏卡”(地方基层办事机构)与由萨及氏族基洛姆和海多氏族基诺等组成的博嘎尔部落代表进行谈判,并规定:玛尼岗沿线博嘎尔各部落要按照一定的地域和氏族,分别向寺庙、贵族、官家交付合理的差税;西藏地方领主保证前来交换贸易的博嘎尔人的人身安全和贸易公平。双方订立盟约,保证互不侵犯:即便是个作为手杖的棍子,藏族人也不能从珞巴族人手中强行取走;即便是藏族人的手指伸到珞巴族人嘴边也不能去咬。从此,西藏地方政府对珞渝地区的管理由“聂卡松”代行。至1959年前,分别由南伊聂卡(南伊村贵族,寺庙代表,负责管理博嘎尔部落海多和能腰两个氏族)、拉噶聂卡(才召村贵族,代表贵族,负责管理萨及氏族)、米林聂卡(米林村贵族,代表官家、负责管理东鸟氏族)、东多聂卡(东多村贵族,代表贵族,负责管理达芒氏族)管理,这就是珞巴族人常说的“聂卡松”“根卡额”,意为三道关口、五个辖区。

19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府把珞渝地区封赐给波密土王作世袭领地。波密土王曾于1881年在地德村(今墨脱境内)建立地德宗,辖五个“错”(卡布、背崩、荷扎、达岗、撒卡)六个寺。此后,波密土王为了进一步统治珞渝地区,于1905年将地德宗的达岗错扩大为一个宗,即噶朗央宗,北起更邦拉山南至仰桑河一带,含情那、都登、林根、阿迷、聂仁、月儿冬、扎西岗、马勇等较大的村庄。波密土王先后在此委任过8位宗本,历时20余年。19世纪80年代以后的约半个世纪内,波密土王管理广大下珞渝地区的门巴族、珞巴族两族的事务。1928年,西藏地方政府打败了波密土王的割据势力,把墨脱交由色拉寺管理,色拉寺决定撤销噶朗央宗,将其管辖范围划归地东宗,恢复达岗错建制。此后直至1959年以前,西藏地方政府对珞渝地区的管理都由寺庙、官家、贵族代表组成的“聂卡松”代行。

四、家长奴隶制社会

珞巴族自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来,生产力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先进的铁制生产工具从藏区输入,个人对集体的依赖大大减弱,这也促进了氏族部落社会的解体。铁器的广泛使用和交换的发展繁荣,促进了珞巴族生产资料私有化的进程,土地也渐渐从氏族公有转向个人私有,生产和经营的管理也逐渐过渡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但这种转变并不彻底,仍保留了一些集体的残余。

与奴隶制社会相适应的家庭形式是家长制家庭,成员一般包括家长、已婚儿子的小家庭、未婚子女、若干奴隶及其家庭,因此这种家庭人口较多,一般共同住在一所长房里,长房由若干火塘分为多个隔间,将小家庭分开,家长是生产生活的主持者,有较高的威望,掌握财产的处置权,主妇一般掌管全家的日常生活。在家长制家庭里,父权至高无上,男性家长不仅支配整个家庭的经济,还对家庭中的任何成员拥有绝对权力,妻子完全是丈夫的附庸。奴隶则是“贱骨头”,完全依附于主人,男女奴隶分别居住,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衣服也极少,包揽田间劳动和家务劳动但劳动果实全部归主人所有;奴隶终身没有自由,任由主人买卖、转让、关押甚至杀死,有的女奴隶除了繁重的劳动外,还会受到男主人的侮辱,苦不堪言。如果奴隶本人有手艺,利用生产的空余时间搞副业,积攒了钱财,自己娶了妻子,育子成家,那么他的妻子和子女就不再是奴隶。奴隶的来源主要有俘虏、买卖、孤儿、奴隶的子女等。

珞巴族的家长奴隶制是在父系氏族制度走向没落、原始共产制家庭走向瓦解的过程中日渐发展起来的,尽管奴隶仍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不同等级的划分仍十分严格,依靠血统划分为“高骨头”和“低骨头”。

五、历史上珞巴族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

(一)珞巴族反抗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斗争

珞渝地区历来属于我国,接受我国西藏地方政府的管辖。18世纪中叶英国以孟加拉地区为跳板,打着传教、采集标本、商业活动的口号屡犯我国边境。西藏东南部的珞渝、门隅和察隅,是从印度进入藏区的必经之路,因而成为英国侵略者的目标。1911年,英国派官员威廉姆森和乔治森到珞渝南部活动,被珞巴族阿迪部落的人处死,珞巴族人民还狠狠反击了前来报复的“阿波尔远征军”。1914年,在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背着中国政府设定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将门隅、珞渝、下察隅等约9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属印度范围,英国方面派出探险队等假借各种名义深入我国珞渝地区,不断挑拨珞巴族各部落的是非,妄图蚕食侵占我国的领土。英国殖民者的侵略本性暴露后,珞巴族人民开始了反抗侵略者的斗争,用弓箭、大刀对抗洋枪洋炮,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1944~1945年,英属印度阿萨姆当局又数次派人到珞渝地区刺探情报,都遭到珞巴族人民的顽强抵抗。到了20世纪40年代,英国殖民者借所谓的“巴力巴拉开发计划”蚕食了我国珞渝地区的部分领土,西藏地方政府虽然表示抗议,但始终没有采取有力的保卫行动。随着清朝末年大批侵略军进入珞渝地区,加上清王朝统治已岌岌可危,这次珞巴族的抗英斗争终因孤立无援而宣告失败。1956年以后,大批珞巴族人民为寻找新生活,不断从麦克马洪线以南迁到以北的墨脱、米林等地,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妥善安置。

(二)珞巴族反抗印度扩张势力的斗争

20世纪40年代后,刚摆脱英国殖民的印度政府趁中国内战无暇顾及中印边界问题之际,强行占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含珞渝、门隅地区在内的广大领土。1947年印度独立后宣布我国的门隅、珞渝和下察隅南部地区为“印度东北地区”,后改名为“东北边境特区”。1952年又将印度的“吞山边区”并入该区。1954年,将全特区划分为六个边区(卡门、苏班西里、西安、鲁西特、吞山、蒂拉帕)。1957年,吞山边区和那加边区合并,东北边境特区就只辖五个边区,其中卡门、苏班西里、西安和鲁西特4个边区系我国门隅、珞渝和下察隅的南部地区。印度为了强化对该区的统治,长期霸占我国的领土,1965年9月1日,印度政府将各边区改为县,并直接隶属于印度内政部。1972年又把东北边境特区改为阿鲁纳偕尔邦,印度国大党的势力已经完全控制了该邦的各级行政组织。这些非法侵占行为激起了珞巴族各部落的愤慨,他们用原始的工具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斗争,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珞巴族各部落与印度侵略者之间斗争的高峰期。

1951年,印军占领德根地区、梅楚卡地区,破坏西藏地方政府一年一度到梅楚卡收差的制度,并用各种手段妄图使非法占领合法化,这个消息很快被仰崩村的牙莫头人宁包知道了,他便同德根人商定,坚决抵抗印度人的入侵。当100多名印军进入德根地区时,德根人的青壮年男子在首领达尼的领导下,拿着武器上山埋伏起来,而妇女们则用大量酒饭招待印度兵,趁他们喝酒时,妇女们把枪收了起来,男子们就立刻冲下山包围了印军,把大多数印军砍死,但有一人逃脱,这个人回去后向政府报告了被德根人埋伏的消息,印度政府随即派飞机轰炸德根地区,同时调兵到那里,欺骗德根首领说如果投降就不予杀害,并给与官职,达尼听信了印度人的谎言,放下武器,结果德根人大部分都被杀死,反抗失败了。与此同时,印军也通过恐吓、欺骗的手段占领了梅楚卡地区。

1961年1月,马尼岗、珞巴岗考曾作为珞巴族代表去新德里请愿,要求印度政府允许珞巴族人到工布地区交换,印度当局唯恐再一次激怒珞巴族群众,作了一些让步,开放了纳玉东拉,但还是进行了多方的限制和刁难。

1970年,印度人企图向阿朗、巴西卡地区大量移民开荒种植,这也激起了珞巴族人民的反抗,据说马尼岗普洛木村的头人还组织了100多名武装人员前去支援,迫使印度政府让步。

六、新中国的珞巴族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境内的珞巴族人民也得以翻身,拥有了和其他民族同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196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珞巴族为我国单一的少数民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珞巴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珞巴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对其给予了特别的照顾,1988年分别在西藏林芝地区的墨脱县和米林县设立达木珞巴民族乡与南伊珞巴民族乡,又于2010年11月增设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改革开放以来,珞巴族社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珞巴族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以居住在南伊河两岸的珞巴族为例。1959年,南伊河两岸的珞巴族人民和藏族人民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推翻了三大领主的封建统治,获得了翻身解放。那些世代为奴的珞巴族人砸烂了身上的枷锁,成为新社会的主人。他们分到了房子、土地、农具、种子,穿上了新衣服,吃上了政府的救济粮和盐巴酥油,再也不用忍饥挨饿。珞巴族传统的刀耕火种,对国家的森林资源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党和政府为帮助珞巴族改变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派出工作队深入珞巴族地区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从1963年后刀耕火种的现象逐渐减少。当地珞巴族在驻藏部队和附近藏民的帮助下,开始在平坡上开荒种植,接受了新的耕作方法。1963年后,政府还为珞巴族无偿发放了一批铁质农具,珞巴族还学会使用马、牦牛等拉犁,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963年以后,南伊乡的珞巴族人民成立了互助组,在集体的协作和互助下,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珞巴族人民的卫生条件很差,有病就请巫师占卜,还要宰杀大量的牲畜,严重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派遣当地驻军的医务人员深入珞巴族村寨进行巡回诊疗,引导珞巴族人民形成有病找医生治疗的观念,现在驱鬼治病的现象正在逐渐减少。

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珞巴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开办夜校等方法帮助珞巴族和藏族青壮年学藏文和汉语,培养了一批批珞巴族人才。1965年,拉萨军分区就在米林、林芝、墨脱等县的门巴族、珞巴族聚居区分批招收了两个民族的青年成立了青训班,组织他们学政治、文化、军事,青训班毕业的学生,有的成为当地干部、有的被培养为医生、有的到内地高校学习、有的参了军等,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三大领主在珞巴族地区推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广大珞巴族人民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在农奴主的挑拨下,珞巴族和藏族之间常常闹矛盾。民主改革后,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被彻底推翻,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深入人心,珞巴族与藏族的关系也大为改善,他们在藏族等兄弟民族的帮助下,学会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南伊乡的变化是西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后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珞巴族人民创造着更美好的未来。

第三节 人口状况

珞巴族以氏族、部落为组织分散居住,聚族而居是其分布特点,个别部落与藏、门巴等族大杂居小聚居。由于我国的珞巴族绝大部分生活在印度非法占领的广大地区,所以尚无法对其人口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境内的珞巴族共计3340人,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有2778人,其中米林县1134人,墨脱县1580人,察隅县64人。珞巴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从行政区划来看,主要分布在西藏山南地区的隆子县,林芝地区的米林、墨脱县。1965年,珞巴族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单一民族,1988年分别在西藏林芝地区的墨脱县和米林县设立达木珞巴民族乡与南伊珞巴民族乡,又于2010年11月增设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除此之外,其他珞巴族人或散居或与藏族、门巴族杂居。

一、人口分布状况

珞巴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以3个珞巴族民族乡为例,其人口分布状况大致如下。

(一)达木珞巴民族乡

达木地区位于墨脱县东北部,东以巴扔河与那巴为界,北有达果河和竹村毗邻,西邻雅鲁藏布江与乌朗相望,南有黑日河与马地接壤。达木珞巴民族乡于1988年挂牌成立,总面积800多平方千米。达木珞巴民族乡下辖达木村、卡布村、珠村、贡日村、巴迪村。2003年,全乡人口占墨脱县总人口的15.7%,约1580人,其中珞巴族人口占55%。2007年,全乡总人口为818人,其中珞巴族495人、门巴族283人,其他民族40人。达木地区原本有3个自然村,即达木、卡布和金登,现在只有达木和卡布2个自然村。

珞巴族儿童

(二)南伊珞巴民族乡(乃玉珞巴民族乡)

从珞渝地区迁居过来的珞巴族博嘎尔人散居于米林全县8个乡镇的22个行政村,总体分布上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人口发展上,1959年民主改革前夕,在米林的珞巴族人约为58户120多人(数据根据才召村亚夏老人、琼林村老纽布亚崩老人、达果老人的回忆综合),随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民主改革的深入,西藏代表寺庙、官家、贵族的三大领主的统治被彻底粉碎,珞巴人不再受“上不得超过白登村,下不得越过雪卡村”的旧俗约束,可以自由地迁徙至米林各地,因此20世纪60年代是博嘎尔人迁徙的最集中的时期。据米林县1976年的统计,当年米林珞巴族分布在南伊、米林、派、羌那、扎绕、里龙、卧龙七个区(当年丹娘还未设立区政府)的20个行政村,人口为142户609人。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和归家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人口在稳步发展,从1976年到2007年31年时间里,米林县珞巴族总户数由原来的142户增长为2007年的265户;总人口由1976年的609人增加到2007年的1311人,增长一倍多。人口约占全区珞巴族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其中南伊乡是珞巴族的聚居区之一,全乡有3个自然村:琼林村、才召村、南伊村。南伊珞巴民族乡于1988年挂牌成立,据2008年统计,全乡现有101户共476人,其中珞巴族85户共376人,门巴族1户19人,藏族15户78人,汉族3人。

据2007年统计,除了人口的增长,分布区域也有所扩展。珞巴族人在米林县具体的人口分布情况如下表。

表2:米林县珞巴族分布表

数据来源:米林县民族宗教事务局2007年边远少数民族人口统计

(三)斗玉珞巴民族乡

西藏民主改革后,于1988年5月设立斗玉乡,后调整合并,2003年8月又重新恢复设立。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0年11月18日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审核批准设立山南地区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斗玉珞巴民族乡位于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东南部,海拔3100米,乡政府驻斗玉村,全乡面积333平方千米,现辖3个村民委员会、9个自然村,属一线边境乡、村。该乡总人口170户共581人,其中,珞巴族46户共19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3.7%。

除了上述西藏境内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以外,其余的珞巴族多以氏族、部落为组织聚居在一起。以下列举珞巴族各部落的大致分布情况:义都部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下游东岸的主要支流丹巴江两岸;达额姆部落原来主要住在墨脱境内,后因与当地门巴族起了纠纷被迫南迁至仰桑曲流域;达额姆南边为希蒙部落,希蒙部落是一个较大的部落;希蒙部落的南边为巴达姆部落,分布较广泛;民荣部落主要分布在墨脱以下的雅鲁藏布江西岸;博嘎尔部落主要分布在米林县境内;坚波部落主要分布在米林以南、墨脱以西的地区;德根部落主要分布在西巴霞曲流域;迦龙部落主要集中在民荣部落以西和德根部落以东的地区;崩尼部落主要集中在西巴霞曲和卡门河的流域,也是个较大的部落。此外还有崩尼、崩如、苏龙、阿卡等部落。目前,在西藏的珞巴族主要分布在“麦克马洪线”沿线各地区,比较集中的地带为林芝地区的米林县。

二、人口从业情况

传统的珞巴族社会行业分工并不明确,男性一般兼职猎手、篾匠、牧业、农业、交换等几个行业,妇女则兼职农业种植、牧业、纺织、染布、竹编等行业,这些行业又是相互交错,相互兼容。

自民主改革以来,珞巴族社会从刀耕火种的原始耕猎社会跨入到现代农业社会,这就需要打破这种模糊的行业观念。为此,一方面珞巴族人自己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业观念,学习藏、汉民族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新的生产要求。另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不断改善教育条件,通过教育来改变行业意识。这种教育和学习,极大地促进了新兴行业在珞巴族社会中的产生、发展,以南伊珞巴民族乡为例,目前主要行业分布情况和职业状况如下。

国家公务员:目前,全乡珞巴族总人口357人,据2008年在职人数显示其中5人为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等。目前学校在职教师为6人,医院为2人。

运输业:个体运输3人。

个体户:个体商户经营者7人。

养殖业:养殖户9户,27人。

上述统计中没有包括目前还在各类学校读书的青少年,单从上述简单的调查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教育对传统行业所带来的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体现在人们择业的态度上,年轻人越来越多的选择外出,或者按着现代的理念从事农业和畜牧养殖,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珞巴族整体素质的变化和提高。

第四节 生态资源

珞渝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东段南侧,“珞渝”是藏语音译,意为西藏的“南方之地”,是珞巴族的故乡。珞渝地区北邻喜马拉雅山脉,南与印度毗邻,西连门隅,东望察隅,这个地方层峦叠嶂,森林茂密,四季常青,群山连绵、河流星罗棋布,素有“西藏的江南”之美称。北部耸立着闻名遐迩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常年白雪覆盖,蔚为壮观。由北向南,海拔逐级递减,北部谷地属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珞渝南部接近平原地区,常年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上。珞渝地区每年4~9月为雨季,来自印度洋的季风由于受喜马拉雅山的阻隔,降雨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每逢雨季,海拔低的地区常常大雨倾盆。而每年10月~次年3月,北部的高山地区降雪量很大,常常大雪封山。由于复杂的地形,珞渝及附近地区的气候往往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气候的多样性必然会孕育丰富的自然资源,珞渝及周边地区想当然地成为动植物繁衍生长的理想家园,因而这里成为富含资源的自然宝库。

烟雨南伊河

一、山林资源

(一)植物资源

珞渝地区群山连绵,森林覆盖率很高。该地海拔3800米以上的属于高山寒带,主要植被是针叶林和高山灌木;海拔2400~3800米的地区是高山温带,多为针阔混交林,主要有云杉、冷杉等;海拔800~2400米的属于山地亚热带气候,森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有楠、樟、桂等珍贵树种;海拔800米以下的为热带气候,河谷两侧森林蔽日,生长着各种珍贵植物:有油用植物如核桃、油渣果等;还有众多的药用植物,如天麻、五味子、当归、黄芪、灵芝、鸡血藤等,还有高山寒温带和高山寒带的贝母、虫草、雪莲花、小叶杜鹃、胡黄莲等也是可以入药的珍贵植物,已鉴定的菌类多达200余种。

(二)动物资源

珞渝地区的动物资源亦很丰富,是众多珍禽异兽栖息的地方。除了常见的家禽畜牛、猪、鸡、羊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其中不乏国家各级保护动物,例如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孟加拉虎、长尾叶猴、羚羊、野牦牛、白唇鹿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猕猴、金钱豹、黑熊、斑羚、岩羊、麝、穿山甲等;尖舌浮蛙、虎纹蛙、黑耳蛙等珍稀两栖类动物;巨蜥、变色树蜥等珍稀爬行动物;啄木鸟、画眉、梅花雀、鱼鹰等珍稀鸟类。

二、水利资源

珞巴族聚居地区的水利资源也甚为丰富,以雅鲁藏布江为主干的河流湖泊星罗棋布,主要有丹巴江、金珠河、西洛木曲、西巴霞曲等,水流多险急,水能资源丰富,这些河流湖泊成为养育这片土地的生命之源,珞巴族人民在此世代繁衍生息。

养育着珞巴族博嘎尔人的神秘的南伊河

三、珞巴族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

天然的植被覆盖率为珞巴族提供了极佳的生态环境,他们世世代代在密林中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珞巴族聚居的地区地多人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也相当可观,但也有许多地肥力不高,因此,粮食产量并不是很高。

以前珞巴族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占重要地位,一块耕地一般只耕种三年就丢荒,然后再选一片林木茂盛的山地焚烧耕种,待丢荒的地上又长出了茂密树林后再来耕种。现在,很多珞巴族已经摒弃了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但是村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燃料仍来自于草木等植被,例如柴火。另外,珞巴族居住的地区野菜野果十分丰富,人们一般不用花钱买,只要到山林里就能摘到新鲜的且十分有益于健康的绿色食品——水果和蔬菜;药材也是如此,深山密林孕育了众多的动植物资源,许多都是可以直接药用或作为入药引子的,珞巴族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些简单的草药治病的方子。

民主改革后,珞巴族对水利资源的利用也有了跨越式的进步。以琼林村为例,自1998年琼林村遭受洪灾后,县乡两级政府在琼林村旁修建了一座水坝和一条导流灌溉渠,根本解决了琼林村的水灾和灌溉农田的问题。与此同时,南伊河上修建的发电站为琼林村的家家户户送来了电,电饭锅、电视机也成了一些村民家中的家用电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琼林村为例,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琼林村村民一度对周边的原始森林大量砍伐,90年代末,这种行为受到遏制,但之前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已形成了许多荒地,从2003年起,地方政府已经要求村民在这些荒地上种植树木,政府则给予一定的补贴,这一措施收效显著。

四、珞巴族的生态保护意识

过去珞巴族人民对“生态”这一现代词语没有多大的认知,但是在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却从不缺少保护生态环境的潜在观念。珞巴族历来崇尚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的原始哲学理念。在他们的观念中,植物是人类各种食物的主要来源,同人类一样,都是天父地母的后代,具有灵性;山川既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地方,也是各路鬼神聚集的地方;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的象征等。这些观念使得珞巴族人民不会轻易砍伐森林、污染水源、猎杀动物,也保证了该民族世代的繁衍生息。

现在相关法律的日益完善以及政府大力推行的退耕还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珞巴族人民的环保意识,它们与传统文化相互补充,共同守卫着珞巴族的家园。

群山环绕下美丽的琼林珞巴村

第五节 语言文字

珞巴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目前中国境内使用范围最小,使用人数最少的语言。内部方言、土语复杂,无文字,直到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珞巴族各部落仍处于刻木结绳记事的原始阶段,数字观念也比较差。由于常年生活在深山峡谷中,交通不便,因此珞巴族与外部联系甚少,甚至在本民族内部的各部落之间联系也极为困难,这种封闭的环境,使得珞巴语内部也呈现多样性。珞巴族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语言:义都语,流行于察隅一带;崩尼—博嘎尔语(现改称博嘎尔语),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与门隅之间的广大地区;苏龙语,流行于西巴霞曲以西至门隅一带。本节中以博嘎尔部落的语言为例,揭开珞巴语的神秘面纱,介绍珞巴语的全貌。

博嘎尔人将自己的方言称为博嘎尔语,他们在相互交流和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近年来,珞巴语中借用了不少藏语和汉语的词汇。

一、语音

(一)声母

单辅音声母共有31个:p、pj、ph、b、bj、m、mj、w、t、d、n、tsh、l、r、ʨ、ʨh、ʥ、、ɕ、j、、s、sp、k、kj、ɡ、ŋ、x、

例词

(二)韵母

1.单元音韵母

共有16个:i、iː、e、eː、ɛ、ɛː、a、aː、o、oː、u、uː、ɯ、ɯː、ə、əː。

例词

2.复元音韵母

共有7个:iu、au、aɯː、aoː、ui、əi、ɯə。

例词

3.带辅音韵尾韵母

共有-r、-m、-n、-ŋ、-p、-t、-k7个,组成38个带辅音韵尾韵母。

例词

(三)音节

珞巴语的音节结构可分以下9种类型:(F表示辅音,Y表示元音)Y、FY、FYF、FYY、FYYF、YY、YF、FFY、FFYF。其中,FYYF、FFY、FFYF出现频率很低。

常见例词有:

(四)音调

1.音调高低

声调虽然无音位价值,但音节有习惯性的高低,大体相当于节奏。

2.音调变化

音调在语流中的习惯变化具有不稳定性,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高平调变中平调。例如:

taː55“听”,taː 33poŋ55“听见”

(2)第二音节元音的长短可以通过音调来辨认。读降调的是短元音,读高平调的则是长元音。例如:

(五)语音变化

博嘎尔语最常见的音变现象是逆同化。此外还有少数顺同化和音节合并的现象。

1.逆同化

相连两个音节中,前音节元音是低元音,后音节元音是高元音。在语流中前低元音的舌位被后高元音高化。例如:

2.顺同化

前一个音节的韵尾同化后一个音节的声母。如表示“小”的ɦo→ko→ŋo等,又如rokɦo→rokko小鸡,joŋɦo→joŋŋo绵羊羔,ɯɦo→ɯɦo 小马。

二、词汇

珞巴语的词汇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多音词占优势,双音节词较多,单音节词较少;二是宗教词语少,借词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途径,主要借自藏语和汉语。

(一)珞巴语的构词法中一般词语分单纯词和复合词两类。以名词为例:

1.单纯词

从意义上无法再分析的多音节词。多音节词多,单音节词少。单音词如:i弓、ːt oɕː杓子等;双音词如:t huɕpa种牦牛、ikiː狗等;三音或多音词如:əu 鹦鹉、kjum bi bi马腹部的两侧、dʑŋdʑŋkuʑŋpɯ蝌蚪等。

2.复合词

用派生和合成两种方法构成的词。

(1)派生词 在词根上加上前缀或后缀的方法构成的词。使用这种词的情况占多数。

韵母前缀有a、i、e、o、u、ɯ、ə7个。

辅音加元音的前缀有pa、po、ta、tə、su、ɡu 6个。

(2)合成词 指词素与词素合成的词。词素与词素之间有以下三种关系:

第一,修饰关系,指一个词素为中心成分,另一个词素为修饰成分。

第二,联合关系,指两个词根不分主次,两个名词或动词或形容词皆可以。如:

第三,表述关系,指前面词素是名词性的,后面词素是动词性的。如:

有时候两个词素合成时,前缀或(和)后缀有脱落的现象。如:

(二)借词

1.藏语借词

珞巴族在较早的时期就与藏族有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民主改革后,相当一部分人学会了藏语文,这样借词的机会也就多了。珞巴语中有部分词与藏语是同源词,部分词是藏语借词。但哪些词属于同源词,哪些词属于借词很难分。例如:

2.汉语借词

珞巴语中有一部分词是直接从汉语借入的。如:minpiŋ“民兵”、kutɕi“会计”等,还有一部分词是汉语通过藏语转借入珞巴语的。例如:

三、语法

(一)词类

珞巴语语词可分为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和叹词10类。

1.名词

名词的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谓语。如:

2.代词

代词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1)人称代词 有单数和复数。代词的三种语法标记手段:助词、序位和语义。

①助词 助词ka表示领属关系。代词作定语时加助词,也可以省略。如:

②序位

③语义

(2)指示代词 分远指和近指两类。

①近指ɕiː或dːi 这solo 这边 ɕiːpə 这样 ɕːɯə 这些

②远指aː或bəː 那aːlo 那边 ɦəpə 那样 ːaɯ 那些

(3)疑问代词 有ɦɯ“谁”、ɦekolŋ“什么”、ɦələ“哪里、哪一个”、jiɯ“多少”、jiti“何时”、ɦar“多”、ɦɯdi(aku)“几、多少”等。例句:

3.数词

数词有十进位制和二十进位制两种。

常用的数词是一至十,十一至二十不常用。序数、分数、倍数等词一般不用。

数词放在名词后面作定语,放在动词前面作宾语。数词和动词之间要加结构助词ɡo的,也可不加;序数词可以作存在动词和判断动词的宾语。

例如:

kami ɡo.两间房。ŋː ɦum ɡo daː(dəna).我有三个。

koː pɯŋo(apɯoŋo)do ɡə nɛː.他吃五个。koː tŋ pu bo.他是第一。

4.量词

(1)量词基本上来源于名词,专用量词少,使用频率也不高。可直接加在量词或名词之后,修饰和限制题词或名词。分为三类:一是度量衡,如bo“斗”、aŋpɯr“升”等;二是专职量词,如apɯ“只”、adoŋ“棵”(树)、ɦaŋo“根”(火柴)、dokor“步”等;三是临时借用名词,如ɡam“箱子”、lo“天”等。

(2)珞巴语没有动量词。动作的计量直接在动词后加数词表示。数词也可以加在动词前计量,但前缀要换成la-。例如:

5.动词

(1)范畴 动词有“体”的范畴。“体”主要由动词加助词来表示。基本有四种“体”:一般体、现行体、完成体、将行体。

①一般体 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有da或dana、jo、ɛːbo、na等。例如:

②现行体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现行体助词dəna、da表示。例如:

有时为了强调动作的正在进行,可在动词后加副词tɯm ɯmɯ“正在”。例如:

③完成体 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④将行体 表示将要进行的动作。动词加助词dəbo或dabo表示。例如:

(2)动词功能 主要作谓语,少数动词可作补语和状语。例如:

①作谓语

②作补语

③作状语

6.形容词

(1)功能 可以作定语、表语、谓语、状语、宾语和主语。

①作定语 形容词作定语直接放在中心语之后。如:

②作表语 形容词作表语时后面要加一个助词na o。如:

③作谓语 形容词作谓语,后面不加助词。如:

④作宾语 形容词作宾语时要加“宾格”的结构助词nam先名物化。例如:

⑤作主语 形容词作主语时,要加结构助词na先名物化。例如:

tː pənaː ŋ daː atɕp na poː joŋ dapeː?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大助好 助(比较级)小 助好 助(比较级)

7.副词

副词可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

珞巴语常用的程度副词有xatɕa“很”、joŋtɕup“最、非常”、joŋ“比较、越”;范围副词有lakopo“一起”、talː“尚”、kəba“大家”等;时间副词有kəjum“以前”、pjŋ“先”、ɦaɕa“现在”等;否定副词有moŋ“不、没有”、ram“不(用)”、jo“别”三个;语气副词有dʑiɕː“究竟”“到底”“其实”“真的”一个。

在珞巴语中副词常常作状语,修饰和限定动词和形容词。其形式有两种:一是单音节副词多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二是双音节副词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

(二)句子

珞巴语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间宾—直宾—状语—谓语。句子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6种。

1.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谓语前,如果是双宾语,间接宾语又在直接宾语前。如:

2.定语 用形容词、数词、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后;名词、人称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词前加领属助词,有时不加。指示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后均可。例如:

3.状语 在形容词后或在中心语前加bo,也可以在中心词后。主要是名词、形容词、动词、双音节副词、数量词。例如:

4.补语 在作中心词的动词之后,说明动作的结果、状态或趋向。例如:

3.复杂谓语的结构

指谓语包括一个以上的动词,动词可直接连用,也可在中间加关联助词,动词有主次之分。主要动词与主语的关系保持一致。

(1)不加助词的,可分为三类:

①动宾关系 指先后两个动词中,前面的动词一般无限制;后面的动词只有少数几个,如tɕen“知道、会”、mɯŋ“想”、moː“让”等。例如:

②条件关系 前后两个动词中,主语与前面的动词保持一致关系。前面的动词一般无限制,后面动词只有少数几个。如oːen“能、可以”、kaŋ“敢”等。后一动词之后加moŋ“不”,后一动词之后加助词da。例如:

③补充关系 后面的动词对前面的动词在意义上起补充作用。主语与前面的动词保持一致关系。前面动词无限制,后面动词只有少数几个。如pɯŋ“来”、me“完”、ɡə“是”等。例如:

(2)加助词的 后面的动词是主要的,主语与后面的动词保持一致关系。前后动词均无限制。可分为三类:

①目的关系 前后两个动词之间加关联助词nabo、nə等。例如:

②状态关系 前一动词后加助词jin,并可重叠,表示连续进行。例如:

③连续关系 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前后动词间加关联助词əŋo。例如:

4.复句

复句一般只连用两个分句之后有停顿。复句分并立和主从两种。并列复句的分句之间可用nɯŋ“……话”之连词,也不用连词,而主从复句的分句之间一般都有连词。并立复句的分句之间有联合、并列、选择、承接、转折等关系;主从复句的分句之间有因果、条件、假定、让步等关系。

(1)并列复句

牛是牛,马是马,两种不是一样的东西。

(2)主从复句

第六节 珞巴族民族乡

1965年,珞巴族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单一民族,1988年分别在西藏林芝地区的墨脱县和米林县设立达木珞巴民族乡与南伊珞巴民族乡,又于2010年11月增设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除此之外,其他珞巴族人或散居或与藏族、门巴族杂居。关于三个珞巴民族乡的情况简介如下:

1.达木珞巴民族乡

达木地区位于墨脱县东北部,珞巴族是墨脱县的原住民族。东以巴扔河与那巴为界,北有达果河和竹村毗邻,西邻雅鲁藏布江与乌朗相望,南有黑日河与马地接壤。达木珞巴民族乡于1988年挂牌成立,总面积800多平方千米。达木珞巴民族乡下辖达木村、卡布村、珠村、贡日村、巴迪村。2003年,全乡人口占墨脱县总人口的15.7%,约1580人,其中珞巴族占55%。2007年,全乡总人口为818人,其中珞巴族495人、门巴族283人,其他民族40人。达木地区原本有3个自然村,即达木、卡布和金登,现在只有达木和卡布2个自然村。达木地区的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米林县的珞巴语为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达木地区的珞巴族现今有5个世系,即波觉、嘎窝、雅西、米日、米辛巴。达木地区海拔约1700米,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5月到10月为雨季,11月到次年4月为旱季,这里气候闷热多雨,植物茂盛,物产丰富,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黄谷、鸡爪谷等,盛产香蕉、柠檬等热带瓜果、豆类和蔬菜,特色产品有野花椒、野木耳、野生蕨菜等,2007年,全乡农作物播种面积1720.08亩,农作物总产量114.41万斤。近年来,墨脱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广东、福建两省的援藏干部也筹备了大量的援藏资金投入基层农牧区建设,促进了达木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达木地区交通不便,道路险峻,现在已有较大改善,但人背马驮仍是最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达木是波密、察隅进入墨脱的必经之路,但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总处于大雪封山期,这个时段的达木是“与世隔绝”的。

2.南伊珞巴民族乡(乃玉珞巴民族乡)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聚居的南伊乡政府位于米林县东南5公里处,东连米林镇,南面与印度非法占领区玛尼岗相邻,西北衔里龙沟,1962年以前,还是传统的边贸小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南伊珞巴民族乡人民政府。居住着珞巴、藏、门巴、汉等多个民族,乡政府下辖南伊、琼林、才召3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648.4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积5.87万亩,草地面积2.1万亩,耕地面积1244.5亩。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南伊乡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民俗旅游业初具规模、森林的保护和林下资源的充分挖掘利用更为群众带来可观的现金收入。据2008年统计,有101户计476人,其中珞巴族85户共376人(占全乡人口的79%),门巴族1户19人,藏族15户78人,汉族3人。全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5174元,农牧民现金收入为388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84.82万元。现有乡级卫生院1所,乡完小1所。水、电、路,广播电视、移动网络通达覆盖率100%。

南伊河谷

地处喜马拉雅山东段北麓的南伊沟资源丰富,景色宜人,美丽的南伊普曲河由西南向东,贯穿整个南伊乡后注入雅鲁藏布江,沟内植被茂盛,动植物品种繁多。如果说林芝是西藏的江南,那么米林就可以被称为生物基因宝库,而南伊沟则是园中之园,是生态保存完好的天然生态公园。在这个生态公园中,主要的林木资源有楠木、松、云杉、雪杉、桦树、柏树、竹子、青冈等;药材有冬虫夏草、雪莲、贝母、红景天、灵芝、当归、党参、天麻、黄芪、三七、七叶一枝花、雪山一支蒿、黄连、黄精、秦艽等;林下菌有牛肚菌、獐子菌、羊肚菌、松茸、木耳、大腿菌等多种可食用菌类。除了丰富的林木和林下资源,动物资源也非常的丰富,虎、豹、熊、獐子、水獭、野猪、野牛、豪猪、獾猪、角羚羊、喜马拉雅猕猴、麝、猞猁、四不像、小熊猫等稀有动物出没其中;雕、山鹰、鹦鹉、斑鸠、隼、喜鹊、画眉、杜鹃鸟、野鸡、褐马鸡、鹌鹑、啄木鸟、猫头鹰、绿头鸭、黄鸭等珍惜禽鸟觅食于山间河畔。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保护野生动物等政策,历代以狩猎为生的珞巴族博嘎尔人放下手中的弓箭,从事农牧业,这就进一步使这一地方的人和自然更加地和谐了。

3.斗玉珞巴民族乡

西藏民主改革后,于1988年5月设立斗玉乡,后调整合并,2003年8月又重新恢复设立。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0年11月18日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审核批准设立山南地区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斗玉珞巴民族乡位于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东南部,海拔3100米,距离县城129千米,边境线全长29千米,乡政府驻斗玉村,全乡国土面积333平方千米,现辖3个村民委员会、9个自然村,属一线边境乡、村。

该乡总人口170户581人,其中,珞巴族46户、19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3.7%。“斗玉”是藏语“山口之下”的意思,因该地风季较长,有一条甲波河纵穿斗玉境内。该地森林资源丰富,有各种飞禽走兽,山林中生长着竹笋、野菜等可食的野生植物。这一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每年10月到次年2月为寒冷季节,3~11月为雨季,适宜生长多种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荞麦、青稞、早稻、土豆、红薯、芋头、油菜、豌豆、蚕豆、南瓜、冬瓜、辣椒、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