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道教养生思想的精髓(1)
国教、国医、国药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是最能体现和代表本土化和民族性的宗教。
道教以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最高目标,是世界上唯一将实现长生作为主要修行的目的和内容的宗教。其在追求长生久视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家文化,丰富并发展了中医养生思想的内容。因此道家也可以说是养生家,这就决定了作为道教经书总集的《道藏》,其内容几乎包罗万象,收入了天文、地理、诸子、杂家、术数、医家、易类之书。其中收录的医药书籍,占《道藏》内容的70%以上,有些医书还属于孤本、珍本、秘本而仅存于《道藏》中。《道藏》中的医书内容全面、系统,是中医药学领域的重要著作,对保存和发展祖国传统医药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道教的修炼术与中医关系至深,上古巫、医不分,由巫发展升华而成的道教,与同由巫发展而来的中医,可谓同出一源。而且,中国的医学哲学思想中一向有“医乃道之绪余”、“医道通仙道”等论断,进一步表达了医道相通的哲学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相互借鉴和融合。
道教的行医施药是修道者“立仙基”、积功德的重要方法。道教直接继承了中医的气功养生方法,导引行气、跷摩等气功医疗方法,都被道教所采用、发展。中医的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说,及其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说法,基本上都为道教所承袭发挥,作为修炼中关于人体生命的基本理论,渗透到导引、存思、服息及以后成熟化的内丹学中。
另一方面,道教的养生修炼学,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医的发展。如道教中的行气攻病法、存思治病法、六字诀治病法、导引治病法、咽津治病法、发气治病法、意念治病法,以及各种气功诊病的方法,均被医家使用。许多道教中人又身兼名医,在修道中身体力行发展了中医学,并结合练功的机制,对中医学的阴阳、气血、经络、三焦、精气神,以及辨证施治和理法方药等理论及实践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其中的大家为世人皆知、为人称道,例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
从这些意义上讲,真可谓医道不分了。唯一不同的是,医家多具严格的科学态度,他们采用道教的养生修炼方法,只是把它当作祛病健身的手段,而不是追求“长生不老”和“羽化成仙”。但是,追求延年益寿是医、道共同的理想和价值取向,是医道相通的纽带,道家所论的养生方法、医药知识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学、医药学的发展。在这里,我们也只讲述道教中那些对现代人养生有益的知识,道教在与天争寿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一些有益的养生修炼方法,这样同样可以指导现代人更加科学地做好养生保健。
道教养生思想的精髓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不是每位中国人都信仰道教,但是,道教的思想却是根深蒂固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道教的养生思想便是如此。道教以长生成仙为终极追求,长期以来,在寻求长生成仙过程中,形成了道家独特、丰富的养生思想,道教文献中大量的养生著作和道教养生方术,便是他们努力研究和不断实践的结果和最好的证明。这充分表现了道教热爱生命、渴望永生的热忱和探索精神。
那么,道教的养生思想主要有哪些呢?
1.重人贵生——道教养生思想的出发点
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视现世生命存在的宗教。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因此,在道教徒看来,人生最为重要的任务和最大的目标,是要努力养护自己的生命。道教学者葛洪就曾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可见,道教将身体的养护与延续置于一个极高的价值尺度之上。对于如何获得长寿,《太平经》提出了“自爱自养”的主张,即只有通过自我养护和锻炼,才能求得生命的长存。这是道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特有的、积极的养生观。
2.“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动养生思想
“我命在我”是中国文化的宝贵的传统思想。道教继承了这一思想,在人生态度上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如魏晋时期出现的道家重要经典《西升经》中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道家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强调了个人主动不懈地修养以臻长寿,而否定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这种生死观看似“反乎自然”,实质上是最高层次的“顺应自然”,这也是道家注重养生术的发展应用的重要思想基础。
3.“形神相守”的养生思想
道教将人的生命看做是精神生命体和肉体生命体的有机组成,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如《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葛洪将形与神的关系比做“堤与水”、“烛与火”,十分形象地点明了道教形神观的核心思想,有助于我们对道教形与神的理解。《南华真经·知北游》认为:“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神能守形,形就长生。因此,道教始终认为神形相依,而在养生实践中,既注意锻炼形体,又注意精神的健康。
4.“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
“天人合一”也是道教养生术的重要思想。它以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论为核心,反映了道士们在养生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太平经》指出:“人者,乃象天地,四时、五行、六和、八方相随,而壹兴壹哀,无有解已也。故当豫备之,救吉凶之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理不忘乱,可长久矣。”道教将“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的宇宙观,并将养生实践放在这一基础上,追求人的生活同自然的和谐,注意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在一些丹家的著作中,甚至将人身视作一个小宇宙,追求小宇宙同身外的大宇宙的配合一致,并将大小宇宙的统一作为“返归自然”的目标。
5.元气论
元气论是道教养生的基础。《太平经》认为,气分为“天气”、“地气”与“中和之气”,三气“交而为合”,“相亲相爱”,以养万物众生。人是天地中和之气的产物,人欲长生不老,就应修其根本,以养气、炼气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道教养生无论是导引行气、服食药饵、房中补导还是日常卫生,其目的无不在于炼气、养气,使人体元气充实,精神旺健,最终达到健康长寿。由此可以看出,道教养生学之所以在世界同类文化中独具特色,并在基本思想、理论、方法上自成体系,其根源在于它是以元气论为基础的。
在养生手段和原则方面,道教又形成了不少修炼观点。大致说来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1.清静无为的养生观
清心寡欲、清静无为是道家所追求的修身目标,并认为“十二少”是养生的基本法则,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并以此反对“十二多”,即多思、多念、多欲、多事、多语、多笑、多愁、多乐、多喜、多怒、多好、多恶。认为如果这“十二多”不除,势必伤身、丧身。
2.运动养生观
道教养生学既强调运动养生,又主张运动要适度。孙思邈说得最明白:“养生之道,无作搏戏强用气力,无举重,无疾行。”“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这一运动养生的观点,极大地促进了道教各种导引术和内炼方法的发展,至今仍具有养生健身价值。“生命在于运动”就是其实质的集中体现。
3.内修外行养生观
这指的是道教徒在为修炼自己形、神,以求长生成仙的时候,也要求具备积善立功的道德修养,并将忠孝、和顺、仁信作为道德修养的核心。它将养生方术同人的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并且认为道德行为同养生实践有密切关系,对于今天也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4.众术合修的修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