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匈奴西迁何处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骁勇善战,终日与马为伴,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也许是居无定所的原因,这个民族四处扩张,这是他们的本性,也是他们的无奈。中国古代历史中,总有匈奴的影子,或是抗击匈奴或是与匈奴结盟,于是汉人与匈奴人的故事被记载在诗歌、史书和百姓的口头流传中。
匈奴人长期以来与中原人民有着经济、文化的联系。自汉武帝大规模抗击匈奴后势力衰落,公元48年,匈奴分裂,南匈奴逐渐归汉,北匈奴继续盘踞在漠北。公元89年,东汉联合南匈奴一起夹击北匈奴,取得大胜。又过了几年,东汉的军队在今天的阿尔泰山附近大败北匈奴,他们落荒而逃,从此,北匈奴在东方销声匿迹。一个剽悍民族的消失自古以来就是吸引人们追寻的谜,况且这个民族还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匈奴人的结局如何?这一直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追问的一个话题。有人说,他们逃往了西方,在我国的史书上还有一些零星的记录,但是他们究竟走的什么路线,到了什么地方,长期不得而知。好奇的人们一直想揭开这个谜底。
一种说法是融合于其他民族,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历史上一度十分强盛的匈奴,在中国北方、中亚乃至欧洲各地不断地进行争战、迁居、再争战、再迁居,经过几个世纪与当地居民的混杂、通婚和民族融合,作为民族的匈奴在公元6世纪后基本消失,渐渐同化到其他民族之中,其所经地区其他民族或多或少都带上了匈奴“因素”。
■鹰形金冠 匈奴
这件鹰形金冠灿烂夺目,为匈奴王的金冠。金冠由冠顶和额圈组成。冠顶作半球面形,花瓣状,浮雕四组狼吃羊图案,上面傲立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用绿松石作鹰头和颈;尾部可以活动。额圈由三条半圆形的绳索式金带并合而成,带头分别浮雕伏虎、卧羊、卧马。
其实,在内外交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匈奴人或南迁,或西迁(近则中亚,远至欧洲),或滞留草原,通过婚姻、吞并、臣服、迁居等形式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的做法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现在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大多数。专家们说:虽然匈奴作为一个民族消失了,但其文化习俗仍部分保留下来了。以现在主要流行于蒙古国、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内蒙古与新疆的“胡笳”为例,胡笳虽为匈奴乐器,但其传播、继承却早已超出了匈奴。
关于匈奴族的迁徙,中国史书记录得并不详细。考古学家证实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统万城,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的匈奴都城遗址。相比之下,欧洲学者对北匈奴西迁这段历史的记载更为翔实:公元91年,匈奴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是乌孙的地盘,即现在的伊犁河上游一带,第二站是康居,也就是锡尔河上游东部,第三站为阿兰聊,已经到了欧洲边缘。在公元91年到290年长达两百年的历程中,这个北方的苍狼为了梦中的家园,在雪地中、沙漠里艰难跋涉。当《波斯史》中提到公元3世纪末匈奴出现在阿兰聊时,北匈奴人已经对他面前弱小的西方民族露出了爪牙……公元4世纪中叶,阿兰聊灭国,西方震动。从此,匈奴在西方的活动开始频繁起来。公元433年,在匈奴历史上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阿提拉,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匈奴史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辉煌的一章。他使罗马人蒙羞,使日耳曼人丧胆,具有令西方人沮丧而无奈的强大力量,以至于他和他的匈奴铁骑都被称为“上帝之鞭”。
■短剑及鞘覆 匈奴
■鹿石 匈奴
关于阿提拉本人各方面的记载,西方史书上有很多生动具体的描写:阿提拉年轻时作战勇猛,登基之后则更主要的是依靠他的头脑而不是他的武功,完成了对北方的征服。他具有勃勃野心和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而且为人狡猾、残忍。据传说,他曾自称拥有战神之剑,所以当部下晋见时,如若正面直视他则必须同时后退,否则会烧坏自己的眼睛。他有一个凶猛地转动眼珠的习惯,好像他乐于欣赏受他惊吓的人的恐惧。阿提拉在生活上崇尚简朴,却很能容忍部下的奢侈。他的臣民对他极其敬畏,在他外出巡查的时候,凡见到他必向其欢呼,以示服从,进出宫殿必有华盖迎送,逢宴会还有专为他谱写的赞歌。他甚至还有罗马人赠送的私人秘书。阿提拉的长相似乎令人不敢恭维。据记载,他身材矮胖,双肩很宽,短粗的脖子上长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头颅,有粗硬的黑发和稀疏的胡须,鼻子扁平,一双黑眼睛锐利而阴鸷。尽管这种描写似乎有些不太恭敬,但有一点毫无疑问,这肯定是一个东方人的形象。也许这说明经过300多年的西迁后,匈奴人并没有被其他民族混血得失去了原来的体质特征。
■君权神授壁挂 匈奴
壁挂出土于俄罗斯阿尔泰地区,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时的匈奴艺术品。图中女君主坐于椅上,手持开满石榴花的生命树(也称宇宙树或圣树),右侧骑士卷发高鼻,身披大氅,腰挂弓矢。整幅画面表现了君权神授的场景。
还有很多学者提出当今匈牙利人的祖先就是匈奴人。他们举出了许多的证据:比如,匈牙利人吹唢呐和剪纸的情形和中国陕北的一样,他们说话的尾音也与陕北口音很相似。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一首诗中曾经这样写道:我们那遥远的祖先,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来到多瑙河边建立起国家的?很多匈牙利学者都认为这个国家与匈奴后裔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以上的几种推测都是后人的猜测和美好的愿望,至于匈奴人是否就是现在匈牙利人的祖先,匈奴人是不是融合在了欧洲各国,目前还没有更充分的证据,但这并不会阻挡人们想象的翅膀,这一美丽的设想给东西方文化盖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恐怕是遥远的匈奴人当初并没有想到的。
■狩猎纹金带板 匈奴
金带板出土于俄罗斯远东的西伯利亚地区,为公元前3世纪时的匈奴制品,表现了东方森林地带猎人的狩猎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