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篇章阅读
近年的联考都没有出现篇章阅读题,甚至国考从2004年到2016年都没有考过,但其考查点已逐渐过渡到片段阅读。那么对于考生来说到底需不需要复习篇章阅读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联考趋势的增强,加入到联考阵营的省份越来越多,而热衷于考查篇章阅读的省份依然存在,如北京、上海、江苏、河北等,因此,考生仍要对这种题型有所把握。
篇章材料多集中在人文社科类和科技说明类。考查题型主要有词句理解题、代词指代题、细节判断题、标题填入题、逻辑填空题、病句辨析题。篇章阅读的备考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阅读过程。阅读时必须全神贯注,尽量从材料中获取最大的有效信息,将它们印入脑中。阅读时可通过标注、默念强化等方式加强记忆。二是做题顺序。因为人的瞬时记忆是短暂的,建议考生做篇章阅读时首先阅读题目要求,带着问题到原文中去寻找答案。像词句理解题、代词指代题、细节判断题等,完全可以根据标注准确定位、及时解答,而不需要从前往后作答。三是阅读策略。在阅读文章时重点注意几个位置:文章、段落的首尾句,由关联词引出的主题句和观点,特殊标点符号引出的语句,表明作者意图的正面援引,人名、地名、数字、英文、年份、括号等可用来快速定位的信息。总的来说,每篇篇章阅读的作答时间宜控制在5—7分钟之内,以5分钟为最佳。
第一部分 经典真题
2016年真题精选
(江苏•篇章•36—40)
为什么要保护自然?近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实质上已经变成两种观点之间的辩论。一些人认为保护自然是为了自然本身,即自然的内在价值;另一些人则认为保护自然是为了人类自己的利益,即自然的使用价值。
自然使用价值的支持者们认为,为了本身的利益而保护自然并不能有效阻止物种灭绝的趋势,自然环境的保护应当通过和产业界合作产生最大化的影响,通过让人们更直接地关注和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食品和饮用水安全),进一步扩大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支持;而内在价值的倡导者们则坚持认为,关于保护自然的伦理道德论据已然充分,和产业界合作会将环境保护工作出卖给环境问题的始作俑者,况且社会已经非常关注环境保护了。
然而不幸的是,这一开始时尚且理性温和的辩论,逐渐沦为一场在大学、研究机构、环境保护组织、学术会议以至媒体中广泛进行的尖酸刻薄的个人论战。这种情况可能在扼杀有益的言论,影响环境保护的经费筹措并使实践层面的环保工作停滞不前。
另一个问题的存在有一点_____,那就是争论由少数人主导,且几乎都是男性。这说明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性别和文化的偏见,也在不断阻碍实际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展。
环境保护时常会遇到现实世界中各种观点和价值观的挑战。为了处理和吸纳这些观点和价值观,在描绘这一领域的未来时,需要科学家和实践工作者更加包容的态度以及处理环境问题时更加包容的方式。
在对环境保护科学家的科研训练中,应当更加精确地描绘这一领域悠久的、全球的共同参与的历史进程,介绍数个世纪以来人类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各种方法。还需要在会议和媒体上举办更多的论坛,让人们听到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的环境领域科学家和实践工作者的声音。同时,要动员环保科学家及实践工作者积极参与媒体的相关活动,使得媒体报道能够反映全面真实的观点,而非少数人的一家之言。环境保护组织和科学家们应当欢迎所有的环境保护执行机构,无论是公司、政府机关,还是宗教组织、有志之士,无论有功利目的的,还是纯公益的,和衷共济地将环境保护工作推向前进。不要让环境保护停留在学理辩论的层面,而是对工作的有效性进行精细严格的评价,从而建立起能容纳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年龄和不同价值观的环境保护规范。
1.填入文章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迫在眉睫
B.雪上加霜
C.不寒而栗
D.不吐不快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两派论争的问题是( )。
A.是否可以为筹措经费而与产业界合作
B.是否应当进一步强化环保的社会关注
C.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大吸引民众的力度
D.是否为改变性别失衡而鼓励女性参与
3.文中所说“将环境保护工作出卖给环境问题的始作俑者”,“始作俑者”指的是( )。
A.制造了环境问题的企业
B.各类自然环境的破坏者
C.自然使用价值的支持者
D.自然内在价值的倡导者
4.文中作者担心的最主要问题是( )。
A.倡导者们在保护环境的目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B.观点不同者之间的论争逐渐演变为相互攻击
C.不正确的沟通方式影响实际的环境保护工作
D.恶性争论可能会导致有创见性的观点被遮蔽
5.下列选项中,属于作者为改变自然保护现状提出的对策是( )。
A.对公众进行科普宣传,让其了解环境保护的历史和各种工作方法
B.通过会议和媒体举办论坛,倾听来自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的公众声音
C.环境保护组织和科学家们应接纳所有环境保护执行机构共同参与
D.鼓励专业人士进一步展开论争,以提升环境保护认识的理论高度
(北京•篇章•46—50)
纽约曼哈顿城区是全世界高楼密度最大的地方,狭窄的街道却能看到阳光;这里是世界上行人密度最高的地方,但行人却不会感到拥堵。曼哈顿城区林立的高楼大都是竹笋般的退台式建筑,保证了阳光的照射路径,街道对行人也非常友好,摩天大楼纷纷将宝贵的底层镂空,作为行人行走、休憩的公共空间,狭窄的街道事实上被拓宽了。是什么原因,让阳光从高楼的狭缝中打在纽约的街道上,让开发商奢侈地放弃建筑底层,“好心”考虑行人的需求?
20世纪初,纽约市迅猛发展,地产商纷纷投资曼哈顿,诸多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黄金地段自然价格不菲。出于经济考虑,地产商对建筑师提出了在当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要求——建造高度更高、面积最大的摩天大楼。从审美角度来说,这是一场灾难——曼哈顿城市用地被臃肿、庞大的建筑体块占满,狭窄的街道终年不见阳光,阴暗、逼仄,空气非常浑浊,城市环境日渐恶化。著名的丑陋项目恒生大楼,就是当时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容积率惊人,体量巨大,不仅阻挡了周边地块建筑的采光和通风,1.3万人的容量也给交通和服务造成不小的压力。冬季,恒生大楼形成面积高达2.6公顷的阴影,相当于 自身面积的6倍,直接造成周边地块办公楼出租率下降。
纽约市敏锐地意识到这种问题。1916年,纽约出台了区划法案,旨在遏制这种贪婪攫取空间的趋势。法案明确规定了地块中建筑高度和体量的标准——地产开发者可以在一定的高度限制范围内,在用地上保持100%的建筑密度:超过这一高度,则应让出临街一侧的空间;如果更高,则继续让出面积。只有建筑体量出让到一定程度,即主楼的平面面积少于用地面积的25%时,才不必继续后退。这部分改善了曼哈顿的街道环境,此后的建筑形体也变得稍微克制,美观起来,从平顶、方盒子形状,向山坡般跌落式转变,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等就是退台式建筑的代表。这种建筑形态,被人们戏称为“婚礼蛋糕”或“巴比伦塔”。区划法案颁布后的近40年中,纽约新建成的摩天大楼无一不层层后退,街道上因此保留了一些阳光。也就是说,纽约的早期法案有效地缓解了城市高楼病。
如果一直如此,类似帝国大厦的建筑早就应该占领曼哈顿了,相似的退台式建筑会成为纽约统一的建筑风格,纽约的立法者应该感到欣慰。直到1952年,一名富有创造性的建筑师用全新的方案,巧妙地糅合法案要求、建筑美感、商业需要于一身,引领了20世纪中期曼哈顿的建筑时尚。他的作品就是利华大厦。
6.退台式高楼看起来不像( )。
A.多层蛋糕
B.竹笋
C.方盒
D.山坡
7.关于恒生大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积率很高
B.占地面积小
C.改善了周边采光
D.扩大了公共空间
8.1916年,纽约出台区划法案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足够的建筑间距
B.限制建筑用地的扩大
C.改善街道的整体环境
D.满足地产商的商业需要
9.根据本文,接下来最可能介绍( )。
A.区划法案的修订
B.一位著名的建筑师
C.中国的摩天大楼
D.新建筑时尚的代表
10.这篇文章的主题是( )。
A.美国纽约的经典建筑
B.美国摩天楼管理经验
C.二十世纪美国的建筑师
D.法律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北京•篇章•51—55)
器官捐献率在各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太乐观,然而一组来自欧洲的数据引起了人们注意。这组数据显示,欧洲各国人口中签署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的比率,分别如下:匈牙利99.997%,奥地利99.98%,法国99.91%,葡萄牙99.64%,波兰99.5%,比利时98%,瑞典85.9%,荷兰27.5%,英国17.17%,德国12%,丹麦4.25%。统计结果呈现出显著的两极分化,前七个国家的同意率都很高,在这几个国家之后,器官捐献的同意率_____,是什么因素让那些国家有如此高比例的人同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呢?
英国和法国教育、经济水平相当,可英国仅有17%的人同意捐献器官,而法国却接近100%;另一组比较则更能说明问题,德国和奥地利接壤,也同为德语国家,然而德国只有12%,奥地利却为100%,说明以上这些因素还不足以解释。
会不会是宣传的作用呢?在荷兰,全国对器官移植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每个家庭都能收到关于器官捐献的信件,在电视、广播中也时常能看到宣传广告,甚至还有一档极具争议的综艺节目,让亟待器官移植的患者选择想要谁做他的供者。做了这么多活动,钱也花了不少,然而荷兰器官捐献的同意率却只有28%,与邻国比利时一比就相形见绌:人家没花过一分钱做宣传,器官捐献的同意率却高达98%。
原因究竟是什么?当研究者排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后,他们将目光聚集在一个极其细微的环节上,那就是人们签署的那张器官捐献的知情同意书。在那些低同意率的国家中,知情同意书是这么写的:“如果您想参与器官捐献计划,请在这里画勾。”而在同意率高的国家中,知情同意书里只有一个地方不同,那就是:“如果您不想参与器官捐献计划,请在这里画勾。”器官捐献率如此悬殊,原因就在于知情同意书中的那一个词:“想”或“不想”。
这是两种不同的“默认选项”。第一种默认的情况是所有人都不参与器官捐献计划,因此参与者需要做出行动改变——“画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默认选项,因为在潜意识里这被看做是推荐的方案,而“画勾”做出改变则需要费力气,付出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投入,以换取改变默认选项后的收益。同样的,在第二种默认选项中,默认的情况是所有人都在器官捐献计划内,这也是默认的推荐,不捐献才需要人们去做决定和做出行动改变,而这需要花费人们更多的精力。也正因此,在两种情况下,“画勾”的都是少数,而接受“默认选项”则是大多数人的决定。
11.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词语是( )。
A.急转直下
B.大起大落
C.天壤之别
D.平淡无奇
12.文中画线的“这些因素”不包括( )。
A.教育水平
B.经济状况
C.地理位置
D.宗教信仰
13.宣传不能提高器官捐献率,这一点在哪个国家得到了验证?( )
A.英国
B.荷兰
C.比利时
D.葡萄牙
14.作者认为应该( )。
A.立法以强制推行器官的捐献
B.对器官捐献者给予物质奖励
C.修改知情同意书的默认选项
D.改变器官捐献的流程和环节
15.这篇文章意在( )。
A.指出器官捐献的瓶颈
B.揭示一个心理学规律
C.比较中外的医疗水平
D.反对过度的夸大宣传
(北京•篇章•56—60)
通常,濒海国家的人民对于自己的海军,都是以历史愈久而倍感骄傲,纵是自己的海军曾经遭遇过大的失败,也通常会从失败的黑暗中寻找、提炼可贵的光芒,抑或是歌颂悲壮的牺牲,以期永志不忘。然而中国的北洋水师,却处于被国人习惯性的羞辱之中。
海军是西方大工业背景下诞生的彻头彻尾的洋事务,建设海军也由此成为清末进行近代化建设的一个难得的突破口。但在当时占主流的中国知识阶层看来,北洋水师的大部分军人连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和国学功底都不具备,却获得了普天下多少寒窗苦读的士子孜孜以求而不得的前途,其收入也比同级陆军军官要高得多。
甲午战争时,一些人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上,催促北洋水师作战,却对当时的战争走向全无了解。北洋水师固守军港,被视为畏葸避战;北洋水师出发巡海,则被骂为畏敌远遁,总之进退皆不是。
_____,如此不仅可以一释之前对北洋水师所积郁的怒火,也可以证明建设海军及其相关的洋务活动都是错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北洋水师的甲午海战,更像是一场内战。
战败后,保守势力对那支海军取得了报复式的反攻胜利,大量未经证实或是出于不了解海军而出现的关于北洋水师的负面信息层出不穷。民国时期对北洋水师的抹黑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外部压力,国内社会批评军队腐化、政治腐化时,习惯性地将北洋水师拖出来作标本。而新时代对北洋水师的抹黑,很多时候其用意和百年前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在于借古喻今,在寻找负面典型时,可以将任意的歪曲故事嫁接在北洋水师身上。
当把甲午战争这场举国大失败的责任推给北洋水师时,实际上真正的罪魁祸首已经逃脱事外,甚至洋洋得意地扮演起对这支军队进行道德裁判的角色。
实际上,在封闭黑暗的清末,北洋水师是照亮通向近代化之路的一缕微弱火光,虽最终不幸熄灭,但其所指引的方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在120年后的今天,这个方向应该看得更为清楚。
16.下列哪项最接近当时的保守势力对甲午海战失利的态度?( )
A.幸灾乐祸
B.义愤填膺
C.虽败犹荣
D.痛定思痛
17.下列哪项最接近文中所述北洋水师当时面临的处境?( )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B.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C.进退路穷,腹背受敌
D.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18.填入文中画线处最恰当的是( )。
A.其实,时人普遍对于北洋水师是漠不关心的,认为战败战胜都无所谓
B.当时人们的心情很复杂,既怕北洋水师战败,又怕赢了之后自己的见解被嘲笑
C.当时人们虽然不满于北洋水师西化的做派,但还是希望他们能打一场扬眉吐气之仗
D.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实则很多人内心里其实更希望北洋水师上阵的结果是战败出洋相
19.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
A.空谈误国的文士
B.被抹黑的北洋水师
C.近代中国的明灯
D.甲午海战的反思
20.纵观全文,最后一段划线部分“这个方向”指的是( )。
A.建设现代化的海军
B.形成知识型的社会
C.借鉴西方先进经验
D.打破闭关锁国思维
2015年真题精选
(河北•篇章•31—35)
现在有90%的人过于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于营养的理解,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营养问题没多大危害,顶多胖点瘦点”的水平上。事实上因为营养问题导致身体健康严重恶化甚至失去生命的大有人在。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12年7月卫生部发布的报告称,我国慢性病确诊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居民总死亡比重升至85%,慢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而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生活方式错误,食物营养不均衡。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目前高发的慢性疾病,甚至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常见癌症,很多都与营养问题息息相关。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对绿叶蔬菜、各种杂粮薯类等天然食物的安全性过于担心,同时又被各种低营养价值的零点甜点、油炸食品等所诱惑,造成膳食中营养素和保健成分摄入不足,能量和脂肪摄入量过剩,这是很多日常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如果不改变膳食结构,仅仅依赖一两种保健品,很难达到改善健康状况、预防癌症和慢性病的效果。
营养均衡的膳食,同时也会是提高自身安全性的饮食。一方面,减少高度加工食品的摄入量,多吃杂粮、薯类、蔬菜等,合理控制鱼肉蛋奶的数量,能减少蓄积性环境污染物的摄入量,并降低很多毒物的吸收率和致癌作用。另一方面,合理的营养能够保障人体的解毒功能,提高人体在污染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营养不均衡的人,在污染条件下更容易受害,以镉大米事件为例,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南方人,每天的饭桌上都少不了米饭。但为了降低镉超标大米对健康的影响,主食应尽可能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特别是单一米源大米)的依赖。不要餐餐吃米饭。杂粮、豆薯等来自不同产地,即使富集污染,特性也不同,混吃可减少同种污染物长期蓄积的危险,还能改善营养均衡。
膳食内容越丰富多样,受一种污染物蓄积毒害的风险就越小;各种营养越均衡,身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就越强。例如,人体一旦缺钙,镉、铅等二价有害金属的毒性作用就会增强。粗粮、豆类、蔬菜、水果中的各种膳食纤维,都有利于排出重金属。
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食品安全的大环境很难把握在个人手中,但营养均衡安全可以由自己决定。改善营养均衡,既能预防衰老和疾病,又能减少污染危害,是我们在不安全世界中找到生存之道的关键所在。
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营养师制度,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可靠的营养指导,遇到营养问题时,他们不知道该向谁去咨询,只能在网上或报刊上搜索一些相关的只言片语作参考,然而这些信息未必能够符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经常会造成误解甚至误导。在这种未经验证的信息互相矛盾时,他们更是无所适从。对于这种状况,本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建设方面的责任,现如今由“民间科普人士”自发地对民众作营养知识宣传,而这还远不能满足民众对于营养知识的个体化需求。
1.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慢性疾病是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B.别让营养不均衡害了你
C.不必过于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D.我国需要建立营养师制度
2.关于实现营养均衡的方法,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保健品的食用要多样化
B.尽量吃自己栽种的绿叶蔬菜
C.不要相信网络、报刊上的营养知识
D.食用不同产地的主食
3.下列关于导致我国普通民众出现营养问题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营养问题导致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B.不懂得导致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食物营养不均衡
C.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蓄积性环境污染物的摄入量大
D.缺乏相应的营养师制度,常常被网络或报刊上的只言片语所误导
4.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一项是( )。
A.过于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是出现营养问题的原因之一
B.不安全食品对营养不均衡的人危害更大
C.丰富的膳食结构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D.营养越均衡,身体的解毒能力就越强
5.下列最符合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A.营养问题会导致身体健康严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B.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严重后果
C.政府在宣传营养知识方面责无旁贷
D.民众要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营养知识水平
(北京•篇章五•56—60)
科技对学术进程影响巨大,影响中国学术进程的科技活动,有三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纸的发明,二是印刷技术的普及,三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异军突起(古籍数字化为其中之一)。前二者对学术的巨大作用已被历史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左右学术的趋向也初露端倪。
不过,人们在认识科技与学术的关系时,往往关注积极方面。比如人们认为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书籍的出版和文学的繁荣;汉末魏晋时期纸张取代简牍极大地促进了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雕版印刷的积极作用也被充分认识。两宋时期的刻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教育文化传播,并且作为一种产业加速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都市文化的布局,对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_____。不讲或少讲并不等于不存在。事实上早在北宋,苏轼等人已经开始思考印刷流行对文人的影响。苏轼认为,书籍多且易得,反而使记忆力衰退。对此问题,叶梦得亦颇有体悟,其《石林燕语》指出刻本书籍广泛传播后的两个弊端:一是读书人诵读灭裂,和苏轼的担忧相同;二是刻本流行后,其据以刊刻的抄本反而不被重视,导致讹谬之处无法刊正。
古籍数字化与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一样,虽然也对学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却是历史的必然,无可逆转。根据历史经验预测数字化进程,可能有两个特点:一是数字化古籍最终取代纸本书籍,二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从历史来看,纸书取代简牍,印刷取代抄写,都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经济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改进的支持,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比如纸张起初很稀有,只有特权阶层才能享用,随着技术改进、成本降低,纸张才逐渐普及。二是因为观念的变化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末魏初重简轻纸,对粗糙的纸张并不认同,纸的应用往往与俗文化连在一起。但最终纸张的轻便廉价等好处慢慢为人接受,逐渐取代简牍。纸简替代的完成约在魏晋时期,刻本取替写本则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之后方才完成,均经历了较长的一段时期。可以设想,电子文本全面取代纸本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电子出版物得到官方认可,电子文献征引获得“合法性”,各种电子书籍和电子商品全面普及等等,均需漫长的时日。
6.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很少将学术与政治环境联系起来
B.没有比纸和印刷更重要的发明了
C.科技进步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D.科技对学术的负面作用却鲜少提及
7.下列哪项属于科技对学术的消极影响?( )
A.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成文化普及
B.两宋刻书作为一种产业加速商业经济的发展
C.印刷术的推广促进教育文化传播
D.刻本流行使得据以刊刻的抄本反而不被重视
8.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苏轼的观点?( )
A.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B.世既一以板本为正,而藏本日亡,其讹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
C.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
D.轻于蝉翼薄于纱,栏画乌丝整又斜。不用文人愁纸贵,淡黄遍种瑞香花
9.下列哪项与最后一段的内容不符?( )
A.数字化古籍最终可能取代纸本书籍
B.成本降低是纸张取代简牍的重要前提
C.纸简替代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后方才完成
D.电子文献合法征引是电子文本取代纸本的必要条件
10.文章接下来最有可能探讨的是( )。
A.古籍数字化有无必要
B.古籍数字化对学术的影响
C.科技对当代文化传播的新影响
D.纸本与电子文本共存时代的特点
(北京•篇章六•61—65)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的最南部,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仅在北部有狭长地带与乌克兰大陆相连,东部与俄罗斯相邻。克里米亚自古就有“黑海门户”之称,对于俄罗斯来说,几百年来,黑海都是其通向地中海的重要通道,通过克里米亚可以遏制与之隔海相望的土耳其,染指东南欧门户巴尔干,南下地中海、印度洋。
今天的俄罗斯版图是400年扩张的结果。16世纪中叶,由于北方海域冰冻期长,俄国是个地处东欧平原的内陆国家。当时在位的伊凡四世强烈意识到俄国需要出海口。他提出:“海水的分量是值得用金子来衡量的。”
18世纪初,彼得一世通过吞并大体上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领土,获得了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出口,得以“瞭望欧洲”。到了18世纪后半期,沙皇叶卡捷琳娜瞄准了黑海,她的目标就是克里米亚:“它是俄国和土耳其领地的钥匙,当它属于土耳其时始终是危险的,当它属于俄国时,俄国的安全就可靠而稳固,亚速海和黑海也会处于俄国的统治之下。”
由于处在东西方交汇的十字路口,克里米亚在历史上从未获得过长久的平静。考古发现认为,克里米亚半岛最早的居民是凯尔特人,即今天苏格兰、爱尔兰人的祖先。公元前7世纪,中亚和南俄草原上的斯基泰人取代凯尔特人。希腊人随后抵达,陆续建立了一些城邦殖民国家。公元前15年,罗马人征服了克里米亚半岛。此后随着罗马帝国分裂,哥特人、匈奴人、保加尔人、可萨人、钦察人、蒙古人如潮水般先后占领过克里米亚。成吉思汗西征后,克里米亚归其长子术赤一系所建的金帐汗国所有。1430年,术赤的后代建立信奉伊斯兰教的克里米亚汗国,臣属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在那个时候,鞑靼骑兵经常深入东欧大草原,捕捉白人并卖给土耳其人为奴。
16世纪,当莫斯科公国逐渐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时,奥斯曼帝国已经开始衰落。从1676年开始的200多年中,共爆发了11次俄土战争。在沙皇叶卡捷琳娜的主导下,1768年,通过第五次俄土战争,沙俄强迫土耳其签订《凯纳尔基条约》。其要求之一就是让土耳其承认克里米亚汗国独立。接着又通过第六次俄土战争迫使土耳其在《雅西合约》中正式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国。1787年,叶卡捷琳娜为了宣示对克里米亚的主权,特意邀请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二世一同前往克里米亚半岛“度假”,她甚至赞美说,克里米亚是她的“嫁妆”。
11.第二段中伊凡四世说“海水的分量是值得用金子来衡量的”,意思是( )。
A.海上贸易非常重要
B.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C.海水中富含多种矿物质
D.海洋是天然的安全屏障
12.关于俄国觊觎克里米亚半岛的原因,文中未提到的是( )。
A.为了此地丰富的油气资源
B.俄国深处内陆缺少出海口
C.占据有利的国际地理位置
D.为了维护自身的边疆安全
13.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
A.最早在克里米亚建国的是希腊人
B.克里米亚汗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C.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克里米亚正式归属俄国
D.《雅西合约》中土耳其承认克里米亚汗国独立
14.下列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是( )。
A.叶卡捷琳娜的“嫁妆”
B.“黑海门户”的坎坷史
C.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汗国
D.走向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15.文章接下来最可能描述的是( )。
A.叶卡捷琳娜对国内的统治及对外扩张
B.克里米亚在归属俄国后直到现代的历史
C.奥斯曼帝国失去克里米亚后的应对策略
D.俄土战争后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
(北京•篇章七•65—70)
斑头雁冬天的栖息地与海平面齐平,为了飞到夏天繁殖地,斑头雁至少要飞到海拔5000米的高度,才能飞越横亘其间的喜马拉雅山脉。在这个高度,空气密度大概只有海平面的一半,鸟通过振动翅膀产生升力,就要消耗更多能量,更难获得飞行中需要的氧气。然而研究发现,它们通常一天之内就可以飞越喜马拉雅山。这些鸟本可以充分借助白天吹上山脊的南风来减少能量消耗,然而它们却要等到相对平静的夜晚,完全靠体力完成这一飞越。在飞行中,后面的鸟通常飞在前一只鸟的侧后方,形成“人”字队形。关于这种队形,有两种观点比较流行。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字队形与定向有关。斑头雁飞越喜马拉雅山时,需要找到和穿越几个高海拔的通道。斑头雁一生中会多次迁徙,通常由年长而有经验的斑头雁在前面带路。但为什么鸟要保持人字形,而不是一只紧跟一只?另外,似乎只有斑头雁这种体形较大的鸟才保持队形,小型候鸟成群迁飞时,通常是没有队形的,虽然它们也需要定向。
第二种观点认为,这与速滑团体项目类似。为了减少因克服空气阻力而产生的体能消耗,速滑运动员会以一种紧凑队形前进,一名运动员在前,另外三名依次紧随其后。开路的运动员由于需要克服全部阻力,很容易筋疲力尽,因此他们会轮流在前。与之类似,带路的斑头雁也会不时与后面的鸟换位,但是为什么斑头雁不以直线队形飞行?飞行运动除了要克服水平方向上的空气阻力,还需要产生上升力以保持飞行状态。也许飞行时稍微偏移位于前面的同伴,虽然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空气阻力,却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为保持升力而消耗的体能。
事实上,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一推断。飞行中,鸟的翅膀会形成一股涡旋状的循环气流。来自右翅的涡流逆时针旋转,来自左翅的涡流则顺时针旋转,在鸟正后方,两股涡流都是向下的,两侧的气流都是向上的。如果鸟飞在同伴的正后方,则将处在向下的气流中,这会增加维持飞行状态的能耗;当位于同伴的后侧方时,则可利用向上的气流,得到升力。因为鸟的翅膀上下振动,所产生的涡流会随时间、空气不断变化。若想从空气涡流中获益,飞行时所处的位置必须非常精确。有人认为,这可能解释了为何只有体型较大的鸟类才以一定队形迁飞,因为鸟拍打翅膀的频率与体型成反比。体型较小的鸟不太可能准确跟踪涡流。
16.关于斑头雁从冬天的栖息地到夏天的繁殖地的迁徙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会利用喜马拉雅山所独有的山风来飞行
B.至少需要飞行两天才能越过喜马拉雅山
C.需要克服因空气稀薄而增加的能量消耗
D.更倾向于在白天飞越高耸的喜马拉雅山
17.下列哪项说法被用来反驳第一种观点?( )
A.由于迁徙路途遥远,斑头雁一生只会迁徙一次
B.在队伍中领头的斑头雁是年轻而且强壮的公雁
C.体型小的候鸟在迁徙时无需定向也能找到目的地
D.体型小的候鸟在迁徙时往往不会保持固定的队形
18.根据本文,速滑团体项目与斑头雁迁徙活动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前者需要不时更换领头者,后者无需更换
B.前者是滑行,后者是飞行,还需维持升力
C.前者追求速度的均衡,后者需迅速提升到某一速度
D.前者需最大程度地克服空气阻力,后者是最大程度地利用
19.第四段中的“这一推断”是指( )。
A.人字队形可最大程度地降低体能消耗
B.直线队形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空气阻力
C.直线队形更有利于斑头雁的迅速迁徙
D.速滑运动模仿了斑头雁迁徙时的队形
20.本文主要说明了( )。
A.斑头雁的迁徙旅程
B.鸟类迁徙时最省力的队形
C.地理环境对迁徏的影响
D.人类从鸟类学到的本领
2014年真题精选
(河北•篇章•11—15)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现在人们所吃的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味道,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数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速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在0.5%以内。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安全的。
1.下列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表述,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食品添加剂是指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B.一般来说,在安全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对健康是有益的
C.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因此应尽量减少使用
D.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2.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功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延年益寿的功能
B.改善食品外观和味道的功能
C.防病抗病功能
D.防腐保鲜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只有约3%的食品中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
B.苏丹红、三聚氰胺、苯甲酸钠都属于非法添加物
C.山梨酸钾作为食品防腐剂,过量食用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
D.腐乳红曲、甘草甜味剂、玉米木糖醇等对健康有益
4.根据原文内容,不可推知的一项是( )。
A.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存在疑问
B.现在人们所吃的食品已经不是其本来的味道了
C.食品添加剂已经绑架了现代食品工业
D.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不如美国的严格
5.下列哪项最适合做本文的标题( )。
A.食品添加剂的用途
B.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C.食品添加剂的前世今生
D.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工业的关系
(北京•篇章二•46—50)
网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迅速快捷,此时,传统语言的表达已不足以将信息转变成最简洁的形式输入输出。于是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种语言以轻松活泼、幽默风趣、戏谑调侃的面目出没于传统媒体,让人耳目一新。比如“美眉”指年轻漂亮的姑娘,“灌水”则指没有实际内容的聊天。
人们天生有一种追求新奇的心理,构成网络主体的年轻人尤其难以坚持使用传统语言固定完整的本义:汉语本身具有一字(词)多义、适用语境宽泛等特点,方便人们随意改造词语,或将英文字母和网络符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新词表新义或新词表旧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新词汇。同时,传统的、固定的现有语汇系统有时也缺少能准确表达网络概念的新词汇,于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如“猫”(modem)指调制解调器等,丰富了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
近年来,许多主流媒体都在互联网上开辟了自己的网站,并设立读者在线交流的论坛,网民(也是读者们)就各种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传统媒体因此也经常将一些有见地的发言经过编辑加工后发表,但来自网上的语言会或多或少地留下痕迹。由于网络人际交流匿名、隐匿的独特性,又由于网民主体是追求新潮和前卫的年轻人,因此网络语言会不可避免地偏离传统语言。如果网络语言仅是对规范的主流语言做适度的、局部的、非系统性的偏离,传统媒体对此会做出有选择的接受;但如果有些网络语言完全丧失语言的本来面目,将传统规范的语汇彻底变乱,其概念的意指和符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比如那些数字加符号或字母的表达方式和让大多数人群完全不知所云的“去踩一下”等,恐怕就只能限于网上而且仅限于在“小众”之间的交流,很难登上传统媒体的大雅之堂。因此,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尽管有一个渗透的过程,但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的吸收不会不分良莠地全盘接受,它有一个甄选、保留的过程。
一般来说,传统媒体注重对规范语言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而网络语言则强调对规范语言的偏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继承和偏离的相互交融会使一些精辟的网络语言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传统媒体,并在媒体的表达中与规范的主流语言并存。
6.根据本文,下列哪项不是网络语言盛行的主要原因?( )
A.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B.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
C.网络时代迅速快捷的交际要求
D.汉语字词的多义性
7.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文中提到的网络新词形成的方式?( )
A.新词表旧义
B.旧词表新义
C.数字加符号
D.使用方言词
8.作者批评了以下哪种网络语言?( )
A.美眉
B.灌水
C.猫(modem)
D.去踩一下
9.作者预测未来的网络语言在媒体中会( )。
A.替代传统语言
B.与传统语言融合
C.与传统语言并存
D.逐渐走向消亡
10.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
A.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B.网络语言的优势与弊端
C.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区别
D.迅速快捷的网络人际交流
(北京•篇章三•51—55)
从花粉到花生,让人类产生过敏变态反应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变态反应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变态反应”这一术语是儿科医生冯•皮尔凯和贝拉•锡克在20世纪首先提出的。几乎同一时期,“过敏症”使生理学家查尔士•里歇声名远播并荣膺1913年诺贝尔奖。此后多年,变态反应研究始终将过敏视为一种病态或障碍,极少有科学家探询究竟为何存在这种严重而有潜在危险的免疫反应,更不用说免疫系统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对貌似无害、却经常充当过敏原的物质作出反应。
上世纪60年代有关多细胞真核寄生物引发免疫反应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如果受到蠕虫这种寄生虫的感染会导致高含量免疫球蛋白E的生成,而引起变态反应的正是这一抗体。从那时起,有种观点盛行不衰:在进化中,人体为抵御寄生虫,发生变态反应,但却把免疫反应的目标弄错了。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吉•普罗菲特在1991年对变态反应作出了一种非主流理论解释。她推测,在进化中,变态反应的形成是为了启动免疫系统,保护我们不受环境毒素(例如有毒的植物化学物质和毒液)的伤害。过敏原在多数人看来是无害的,但有很多事实上就是毒素。所以,与其把变态反应看成对蠕虫目标锁定有误的反应,倒不如视之为一种有益的反应,目的在于防御环境中的有毒物质。
虽然“毒素假设”至今仍不受生物医学界重视,但是其仍有一定合理性。首先,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可以理解为身体力求摆脱过敏原的一种尝试,类似于食物和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类似的驱逐反应。其次,变态反应往往发生在接触毒素后的几秒钟或几分钟内,与需要一定时间方才显现的蠕虫感染相比,有一定差异。此外,患有过敏症的人常对过敏原变得极度敏感,环境中稍有微量便立即反应。考虑到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反应都不能如此灵敏,对蠕虫表现得如此敏感就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了。最后,充当过敏原的物质多种多样。“蠕虫假设”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多的物质都能造成变态反应,但“毒素假设”却预料到这些过敏原可能共同具有一种造成伤害的能力。“毒素假设”也无法直接解释面对环境中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过敏原,肌体为什么有时候会作出如此严重的、潜在致死的过敏反应。
过敏症的多数患者会发现,变态反应可能有益的说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反应的好处可能类似于疼痛的好处:疼痛固然给人带来不快,但这种不快会帮助我们避开损害我们肌体的环境原,从而使我们更有幸存的可能。
11.关于变态反应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古以来一直受到重视
B.“过敏症”这一术语是由冯•皮尔凯提出的
C.最初将过敏视为对身体有害的变态反应
D.贝拉•锡克因在该领域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
12.第2段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 )。
A.变态反应的产生机制
B.人体过敏的反应类型
C.导致变态反应的基因
D.对人体损害最严重的过敏原
13.玛吉•普罗菲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 )。
A.对引发过敏原的毒素进行了系统整理
B.将变态反应视为身体的一种有益反应
C.扩大了会导致变态反应的过敏原的范围
D.界定了导致变态反应的免疫系统的缺陷
14.“毒素假设”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 )。
A.一接触过敏原即发生变态反应
B.为何存在多种多样的过敏原
C.变态反应类似于驱逐反应
D.微量的过敏原会致死
15.这篇文章暗示我们( )。
A.变态反应并非对身体一无是处
B.“蠕虫假设”略胜“毒素假设”
C.有些过敏是可以主动避免的
D.过敏症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
(北京•篇章四•56—60)
2500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说,孙武和孙膑都确有其人,孙武生于春秋末期,孙膑则晚100多年,生于战国,各有兵法传世。由于孙武是春秋末期吴王的客卿,孙膑在战国中期的齐国担任过军师,因此班固在《汉书》中把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把孙膑的兵法叫《齐孙子》。《吴孙子》就是一直流传于世的《孙子兵法》,而《齐孙子》《孙膑兵法》,在魏晋时已无记载。
唐宋以后,有人对《孙子兵法》及作者提出疑问,认为此书源于孙武,却完成于孙膑;也有人认为先秦著作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唐代杜牧说,孙武的兵法原有数十万言,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等不但怀疑《孙子兵法》其书为伪,甚至怀疑孙武、孙膑为同一人。
孙武与孙膑是否同为一人?他们各自是否都有兵书留世?此谜在20世纪70年代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被解。1972年,临沂地区偶然发现一座汉墓,陪葬品中有大量竹简,其中包括《孙子兵法》(105枚)、《孙膑兵法》(232枚),这批竹简经刮削、烤炙而成,做工精细,两端平整,无刀削痕迹,系先用锯锯成而后锉磨而成。银雀山汉简的形制、书写格式、篇题的处理及各式符号的运用等,均符合汉代的简册制度。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还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全貌以及《孙膑兵法》十六篇。经专家整理分析,银雀山竹简中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这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大约成书于西汉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为校勘和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价值非同一般。竹简本《孙子兵法》计2300余字,现存内容与宋代版本相比,有100多处不同点,十分值得研究。
竹简本《孙膑兵法》整理出222枚,共计6000字以上,该兵法在消失了上千年后,失而复得。该书整理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共十五篇;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这些实物证据揭示了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孙膑兵法》确有其书。
16.唐代杜牧对《孙子兵法》的观点是( )。
A.现存版本是根据原著缩减而成的
B.是由多位作者合著而成的
C.是后人以孙膑的名义写成的
D.前部分由孙武完成,孙膑完成后续成书工作
17.关于《孙子兵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曾经失传上千年
B.班固称其为《吴孙子》
C.作者生活于战国时期
D.魏晋之后的史书中已无相关记载
18.银雀山汉墓竹简不能用来证明( )。
A.《孙膑兵法》的作者是谁
B.司马迁相关记载的可靠性
C.《孙膑兵法》是否确有其书
D.孙武、孙膑是否为同一人
19.根据本文,确定银雀山汉墓竹简年代依据的是( )。
A.书写文字
B.陵墓特征
C.陪葬物品
D.简册特征
20.最适合本文的标题是( )。
A.银雀山汉墓整理出土大批竹简
B.银雀山汉墓简:为孙武、孙膑正名
C.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的发现和破译
D.20世纪的考古大发现——银雀山汉墓竹简
2013年真题精选
(河北•篇章•11—15)
在大学里讲美学,我不太会用到“竞争力”。美可能是一朵花,很难去想象如果我凝视这朵花,跟竞争力有什么关系。
我曾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八千年前的一个雕刻:一个女孩子从地上捡起一朵落花闻。这个季节走过北京,如果地上有一朵落花,很可能一个北京的女孩子,也会把它拣起来闻。这是一个美的动作,它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八千年前的艺术品里就有。所以我在大学上美学课不谈竞争力,就谈这朵花。
那时,我在台湾中部的东海大学。校园很大,整个大度山都是它的校园,校园里到处都是花,每年四月开到满眼缭乱。教室的窗户打开,学生们根本不听我讲课。刚开始我有一点生气,可是我想,要讲美,我所有的语言加起来其实也比不上一朵花。所以我就做了一个决定:“你们既然没办法专心听课,我们就去外面。”他们全体欢呼,坐在花树底下。我问:为什么你觉得花美?有说形状美,有说色彩美,有说花有香味……把这一切加起来,我们赫然发现:花是一种竞争力。它的美其实是一个计谋,用来招蜂引蝶,其背后其实是延续生命的旺盛愿望。植物学家告诉我,花的美是在上亿年的竞争中形成的,不美的都被淘汰了。为什么白色的花香味通常都特别浓郁,因为它没有色彩去招蜂引蝶,只能靠嗅觉。我们经常赞叹花香花美,“香”和“美”这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字,背后隐藏着生存的艰难。
后来我跟学生做一个实验,我们用布把眼睛蒙起来,用嗅觉判断哪是含笑,哪是百合,哪是栀子,哪是玉兰……这个练习告诉我们,具体描述某一株花“香”是没有意义的,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含笑带一点甜香,茉莉的香气淡远……美是什么?另一种物种没法取代才构成美的条件。我问学植物的朋友:如果含笑香味和百合一样会怎样?他说:“那它会被淘汰了,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所以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美是回来做自己。
1.对“花是一种竞争力”的理解,不符合短文原意的一项是( )。
A.白色的花不参与竞争
B.花在生长过程中必然经历激烈竞争
C.花经历了千百年的优胜劣汰
D.花需要吸引蜂蝶传授花粉
2.关于“美是回来做自己”,最符合短文原意的一项是( )。
A.人需要自我观照
B.美是生物生存的需要
C.一个美的动作可以跨越千年
D.凸显个性的需求
3.最符合本文主旨的是( )。
A.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
B.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
C.美在心灵
D.美是天人合一
4.具体描述某一株花“香”是没有意义的,对这一说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比较没有意义
B.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无法量化
C.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人的嗅觉难以具体判断
D.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各具特色
5.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无法从文中看出( )。
A.作者十分重视美学教育
B.作者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
C.作者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
D.作者将生命体验引入教学
(北京•篇章一•41—45)
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定部署,是“十一五”时期的一项约束性指标,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抓节能减排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期性、艰苦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实现国家和省政府下达我市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根据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有关要求,积极做好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和督查工作,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将能耗与减排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核内容,作为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考核和约束力度,对不能如期完成省、市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县和企业,不得参加年度的评先选优,不得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按照省政府《关于印发(2007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严格准入管理。对新上工业项目做好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源头上把关预防。发展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产业,同时压缩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产业。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切实抓好宏桥工业试点园和泰岳公司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使之成为全市循环经济典范,并引导企业改变只靠自身“单打独斗”式的内部节能减排,走多企业、跨行业、区域间循环经济之路,推进企业之间消化工业废物的“循环链”,通过行业成员之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达到工业废物全面得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提升节能减排的成效。切实抓好省政府年初确定的我市6家公司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帮助重点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建立和推行严格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职工节能的积极性。强化基础工作特别是统计工作,配备专职人员,将节能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跟踪、指导和监督,定期公布重点企业能源利用情况,督促企业围绕降低重点产品能耗单位的目标开展工作。加大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力度,逐年将污染源纳入限期治理,实施工业园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或实现零排放。
6.本文主要是在阐述( )。
A.落实节能减排的工作措施
B.建设节能减排的制度体系
C.规定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
D.实施节能减排的具体步骤
7.下列哪项最适合作为第2段的关键词?( )
A.考核体系
B.目标责任制
C.问责制
D.目标分解
8.下列哪项做法符合本文的政策要求?( )
A.所有工业项目暂缓开工
B.全部关闭“三高一低”产业
C.禁止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D.对新上工业项目实行严格准入制度
9.关于该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区域间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为主
B.参加试点工作的公司只有一家
C.树立全市循环经济的典范
D.把加强基础设施共享作为工作重心
10.根据文意,需在哪方面工作中配备专职人员?( )
A.统计
B.综合评价
C.监督
D.技术改造
(北京•篇章三•51—55)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获得生存与生活的本领。不管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能继续自己的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一种忽视和轻视日常生活的倾向,在教育中一直将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学生的学习与他的日常生活是分离的,他只有学习的任务,而将日常生活交给他人,交给父母去料理。在知识学习与养成教育中,日常的、世俗化的生活更加边缘化。未来、理想、职业、人才,包括财富、明星、时尚等等,在这些传统大词与流行的概念与价值观中,总是难以寻觅到日常生活的影子,嗅不到人间烟火味,看不到油盐酱醋茶的坛坛罐罐。
其实,从人类的延续与个体生命的保障来说,日常生活比什么都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构起了丰富的知识、规范、伦理与精神。由于日常生活的无所不包,它涉及了人与这个世界、与自然广泛的联系。我们知道自己身体的秘密吗?如何使它更健康,更能给我们提供劳动的保障?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安排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如何与亲人相处?我们知道食物来自哪里,它们又分别是在哪个季节与我们相遇,它们的性格如何?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该如何应对?我们了解春夏秋冬,日月晨昏,了解节令的内容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吗?我们该如何才不至于悖逆时日,违反了“规矩”?这些看起来确实平常,以至习焉不察,但从尊重人的生命、从以人为本的最基本的生命伦理来说,它又确实会给人全面的教益,是我们所必需的。
千万不要认为日常生活与精神无关,与形而上无关。一个真正懂得日常生活的人是能够从中发现思想,不断体会到精神的高度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天地,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与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始终交相辉映。这样的精神首先在于人道与人性,日常生活的世界首先是此岸性的,它关乎人的生命,关乎人的幸福。承认日常生活的意义,就是表明人的肉身与感官享受的正当与合理,只有它,才是幸福的确证。
11.文章第1段主要批评了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
A.不利于学生独立性的发展
B.教学内容脱离日常生活
C.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D.教学方法过于死板
12.作者认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在于( )。
A.它是人类及个体存在的保障
B.日常生活包罗万象
C.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
D.它是知识的来源
13.不属于作者认为应纳入教学内容的一项是( )。
A.自然规律
B.风土人情
C.社会伦理
D.艺术哲学
14.最后一段意在说明( )。
A.幸福的评价标准
B.精神生活的重要价值
C.日常生活的哲学意义
D.人生的真正意义
15.下列哪个教育理念与作者的理念相吻合?( )
A.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B.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C.让学生学一点他们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渴望干的事情
D.要解放孩子,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北京•篇章六•66—70)
古代书画以纸或绢为载体,因而也被称为“纸绢画”。不同时代的纸绢会自然而然带有该时代造纸或丝织工艺的特点。
绢是一种平纹组织的丝织物,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最初用生丝织造,质地比较粗疏;通过捶压等整理工序,生绢可以变成密度较大、坚韧挺括、平整均匀的熟绢,这种工艺大概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于丝织业发达的山东一带。从实物和文献记载看,初唐以前书画都用生绢,经纬间并不十分精密,很难画得精细入微。这种生绢直至晚唐仍在使用,韩愈《桃源图》“生绡数幅垂中堂”中的“生绡”就是生绢。盛唐时期,画家开始使用洁白如银、质地平滑的熟绢,材料加工的进步,为丹青与水墨画风的细密精丽提供了保障。不过以生绢作画仍很流行,张僧繇、阎立本等人的画作都用生绢。
五代绘画用绢极粗,质地如布。宋人绘画用绢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上普通画家所用的质地稀薄的绢,一种是为满足宫廷书画需要而特别制作的“细密如纸”的院绢。宋徽宗《听琴图》用的应该就是院绢,质地细密,灰尘不易沾污,加之保存较好,千年后仍洁白如新。
绢有一定幅宽,这是丝织工艺和政治制度双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从工艺角度而言,古代的绢都是人工织成的,绢的幅宽和织布人的肩宽有密切关系,幅面太宽,投梭织纬就会十分困难。从政治角度而言,绢在古代是一种特殊商品,曾长期作为实物货币使用,西汉之后的历代官府都实行“钱帛兼行”的政策,绢帛不仅可以输纳捐税,还可用以偿付债务、俸禄等,因而要求统一规格和质量。西周时期规定绢帛幅宽为2.2尺,约合现在的43.8厘米,这个标准一直沿用到隋朝,但是由于尺寸变迁,绢的实际幅宽总体上呈逐代增长趋势,最宽时约合65.93厘米。唐、五代基本以1.8尺为官方标准,约合55厘米;宋代以2尺(61.44厘米)为幅宽标准。因为绢的幅面是个常数,作画人可在单幅绢面上绘制小型画;若要创作大型画面,通常采用将两幅或三幅绢面拼接起来的方法获得足够的宽度,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郭熙的《早春图》,都画在两幅拼接起来的绢面上;范宽的《雪景寒林》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则是用三幅绢面拼合而成的。
16.下列哪项信息在第2段中没有体现?( )
A.绢的发展历史
B.熟绢的织造工艺
C.唐代书画载体的演变过程
D.战国、秦汉时期书画艺术概况
17.作者引用韩愈诗歌,意在( )。
A.说明晚唐画家所使用的绘画材料
B.赞美唐画家精湛的绘画艺术水平
C.介绍唐人以书画装饰厅堂的习俗
D.展示绢质改进对绘画风格的影响
18.作者提到《听琴图》,主要是因为这幅画( )。
A.知名度很高
B.所用载体质地精良
C.存世历史很悠久
D.艺术水平很高
19.关于绘画用绢,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唐代水墨画多画在熟绢上
B.宋人绘画兼用生绢和熟绢
C.熟绢上的绘画不可能早于初唐
D.绢质随时代发展而趋于细密
20.根据上文,《溪山行旅图》和《雪景寒林》的不同之处在于( )。
A.作者
B.时代
C.创作背景
D.绢面特征
2012年真题精选
(江苏•C类•篇章•6—10)
医生和营养专家都说,黄曲霉素比三聚氰胺更可怕,比砒霜毒性大几十倍。那么有什么食物能消减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呢?有专家撰文说,绿叶菜中的叶绿素能大幅度减少黄曲霉素的吸收率。
一家著名的医学杂志在2007年刊登了一项研究,该项研究发现天然叶绿素可以_____黄曲霉素B1引起的大鼠多器官致癌作用。研究者表示,叶绿素的抗癌机制可能是因为它能大幅度减少黄曲霉素的吸收率,从而降低了黄曲霉素对肝脏DNA的加成作用。他们认为,叶绿素是一种极好的化学保护物质,对抗致癌物的作用非常有效,从减少吸收,到减少致癌物与遗传物质的作用,直到减少各组织的癌前病变出现,各环节都有明显效果。
当然,这只是一项动物研究,对人体来说,叶绿素是不是也有同样作用呢?在大鼠试验的启发下,2009年有学者进行了一项人体实验,该研究证明,在人类志愿者当中,叶绿素一样能有效地对抗黄曲霉素的致癌作用。研究者们给志愿者服用微量标记的黄曲霉素B1胶囊,然后正常进食和饮水,测定他们在72小时之内对黄曲霉素的吸收和代谢情况。若干天后,再给志愿者服用同样的黄曲霉素胶囊,但另加叶绿素或叶绿酸。结果和大鼠实验相当类似,叶绿素和叶绿酸能大大降低黄曲霉素的吸收率。
深绿色的叶菜,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里都价格高昂,难得中国人能吃上品种丰富、价格低廉的绿叶菜。但是我们似乎没有好好珍惜这种罕有的幸福和幸运,总把绿叶菜看成不值钱的东西、低档的食品,没有好好享受它的健康效益,真是太遗憾了。
1.填入文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控制
B.阻止
C.抑制
D.阻击
2.下列有关黄曲霉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剧毒药物
B.能引起动物及人的癌变
C.可以被人体吸收
D.进入人体后可以被排出
3.叶绿素对人体最重要的抗癌作用是( )。
A.减少各组织的癌前病变
B.降低黄曲霉素对肝脏DNA的加成作用
C.大幅度减少黄曲霉素的吸收率
D.减少遗传物质的致癌作用
4.黄曲霉素对人体不利,相关实验之所以可针对人体进行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不包括( )。
A.试验只进行72小时
B.服用的是微量标志的试验胶囊
C.有志愿者愿意参加试验
D.已用大鼠做过相关试验
5.下列作为文章标题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试验证明叶绿素可抗癌
B.多多食用健康食品绿叶菜
C.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
D.专家发现抗癌的新方法
(北京•篇章一•36—40)
关于“起床”,有人总结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研究。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们的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让四肢苏醒。这个过程被称为“切换启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潜意识接收到“醒来”的指令后,它会先检查一下周遭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感很充足,潜意识就满意地准备下班了。于是,意识会接替潜意识逐渐控制大脑,切断梦境。然后,所有休息中的神经系统开始启动。当你的大脑逐渐清醒,它会下命令给四肢:伸展、坐起、揉眼睛、掀被子、下地。这整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安全的环境来启动大脑。
我们很多人,担心叫不醒别人,常会用“锲而不舍”的大噪音来叫别人起床。比如一直对着对方喊“起床了,起床了……”直到他坐起下地才罢休;或者一直摇晃对方的身体,摇到对方起来为止。很不幸,这都属于“杀伤性叫醒”,即用惊醒的方式切断启动过程,让人立即恢复意识。这种粗暴的方式会带给人极糟的影响。
睡眠是由潜意识负责的,睡着时它非常活跃,会接收大量的外界信号,并保留下来,制作成梦境,如果在此时被“粗暴”地惊醒,潜意识就会戛然而止,它还没来得及叫意识来接班,就仓皇逃离,这个时候“惊吓”的记忆和感受,会很容易在潜意识中沉淀下去,形成深层的惊悚,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小则令人起床后迷迷糊糊,把鞋油当牙膏;大则一天浑浑噩噩,头脑不清。长期以来都被“杀伤性叫醒”,会带来一系列神经或心理的问题,比如被坏情绪控制、冲动易怒、心境低落、反应迟缓、注意力涣散,等等。
再有,人在睡眠时,对环境的安全感要求非常高,“杀伤性叫醒”往往会剥夺这种安全感。潜意识在检查环境时,觉得不安全,于是人在极度不安、恐慌、焦虑的环境中醒来,就会出现一些防御行为,比如攻击叫醒人,冷漠麻木,或者情绪崩溃等。
如果希望你的亲朋好友安全地醒来,一定要避免使用“杀伤性叫醒”。叫醒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温柔与耐心,让一个人感到足够的安全。你可以用一些舒缓的乐曲叫人醒来。如果有一些特殊环境音,比如清脆的几声鸟叫、小溪潺潺声等也不错。
6.下列选项中,不一定属于“切换启动过程”的是( )。
A.潜意识切换
B.开始接受外界信号
C.进行环境安全检查
D.启动神经系统
7.关于“杀伤性叫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持续地叫人起床
B.是破坏潜意识的叫醒方式
C.用惊醒让人立即恢复意识
D.是影响人的正常睡眠的叫醒方式
8.关于人的睡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睡眠时人的梦境由潜意识来形成
B.人在睡眠时应减少接收外界信号
C.睡着时人的神经系统依然很活跃
D.睡眠由意识和潜意识来共同管理
9.“杀伤性叫醒”可能会使人因失去安全感而( )。
A.冲动易怒
B.情绪崩溃
C.反应迟缓
D.心境低落
10.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
A.潜意识和意识
B.睡眠中的心理学效应
C.起床时大脑工作原理
D.不能小看的“杀伤性叫醒”
(北京•篇章五•56—60)
当下社会语言中产生了许多新词,“美女”算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已经不是传统语意上的“美女”了,而是几乎泛指一切女性。“美女”一词的滥用,似乎发端于文学界,所谓“美女作家”。当从文学自身寻找价值比较艰难的时候,从语言学角度去寻找,反而显得容易些了,这也许可以算作中国文学对于语言学的新贡献吧。继女作家统统被称为“美女作家”之后,电视上每出现一位女教授,都会被称为“美女教授”。现在到商场去买东西,都会有营业员凑上来问:“美女,买什么?”
在“美女”中,“美”已经成为虚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美女”对语言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那就是需要重新定义“美”的内涵。如果从前称“美女”是对女性美的赞赏的话,现在已经完全沦为一种轻薄了。而且,从前的人含蓄,似乎很少在口语中直呼一个人为“美女”,哪怕她真的是一个美女。这不是审美的个体差异问题,也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特定审美现象,而是“美”字的滥用和“美女”称谓的泛化。就拿文化界来说,百姓对于知识女性的面孔可能是存在着“阅读定势”的,一看没到丑的地步,“美女”一词就脱口而出了,所以,现在大家需要区分的不是谁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而是谁不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了。当特殊取代一般时,人们所做的就不是从一般中区别特殊,而是从特殊中区别一般了。
一个词汇的运用越是被泛化,意义也就越是被抽空。汉语中有很多词已经被用死掉了,属于一用就滥,一滥就死,比如文化、愿景等。在文化界,死掉的词可能还有“大师”和“伟大”。评价一个文化人,动辄就是“大师”;评价一件文化产品,动辄就是“伟大”;一个二流作家可以被称为“大师”,一部三流小说可以被称为“伟大”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恰恰无大师,恰恰不伟大,才导致了“大师”与“伟大”词汇的泛滥。真正在大师辈出的伟大时代,“大师”与“伟大”这两个词反而是很少用的,大家在谦虚认真地思考、交流与商榷,而不是随随便便把“大师”和“伟大”的帽子一扣拉倒。只有目力不逮的人,才会到处乱扣“大师”与“伟大”的帽子。
苏联解体以后,“同志”不好再称呼了,俄罗斯人不知所措,干脆称呼:男人、女人。于是,有人在喊一个人,却能引起半条街的回头率。“男人”和“女人”可以成为一种称谓,似乎是回到了对人的最本质、最普世的称谓层面,但也消解了语言的存在价值,实际上是语言的悲哀。“美女”所显示的,也是语言的滑稽与悲哀,对于用词和称谓的不加节制,有一天也许会导致中国人只能相互称“男人”和“女人”的尴尬境地了。“美女”一词的泛化体现的恰恰是语义的匮乏,以及词语尊严的下滑和人的漫不经心。
11.与第2段画线处“情人眼里出西施”特定审美现象最接近的是( )。
A.爱屋及乌
B.洛阳纸贵
C.买椟还珠
D.程门立雪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美女泛化”的原因的是( )。
A.人们对知识女性可能存在着“阅读定势”
B.现在的人不像以前的人那样含蓄和保守
C.人们失去了认真思考交流和商榷的习惯
D.现在“美女”一词已经带有轻薄的意味
13.下列各项中,和“美女”一词同属称谓泛化现象的是( )。
A.电视主持人将所有节目嘉宾都称为“老师”
B.近年来报纸刊物中频频出现“给力”一词
C.皇帝在朝堂上往往称自己的大臣为“爱卿”
D.某些人到处宣扬自己的“专家”身份
14.对于“美女”一词滥用的现象,作者的态度是( )。
A.愤怒
B.幽默
C.悲哀
D.无奈
15.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女”一词的滥用是词语滥用的发端
B.俄罗斯人互称“男人”“女人”体现了语言泛化问题
C.运用频率越高的词语,其意义也就越抽象
D.现代意义上的大师和传统意义上的区别在于包括了二流作家
(河北•篇章•11—15)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并且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家……
16.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生活中,人生境界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17.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比后者出现得晚
B.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道德境界”中的“自我”已经根本不同于“求知境界”中的“自我”
1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是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
C.“道德境界”中的人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而有意识地不再关注自我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超自然的自由境界
19.原文中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是指( )。
A.具有动物本能行为的人
B.由于生活原因而缺乏求知欲望的人
C.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
D.低级趣味在所有趣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人
20.下列各项中,对全文理解概括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
A.人不仅要生活,而且要活出较高层次的境界来
B.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功用、欲念等世俗的限制
C.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就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
D.在现实的人生中,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第二部分 疯狂训练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连绵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 ]。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的熏陶下,不管走到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两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非但组成了连绵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着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名文化是一种经过数千年积累和演变,蕴涵着丰富内容的独特的文化传统
B.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其他民族和周边地区都产生了影响
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姓名文化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是它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2.对文中画线句子“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家讳”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尊老敬长的传统美德
B.“家讳”是家庭之避讳,体现了“为亲者讳”的原则
C.在各类取名的避讳中,“家讳”是最深入人心的
D.在那个时代,人们取名时一般都避开自己父母长辈的姓名用字
3.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中,几乎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B.连绵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C.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D.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民族伦理精髓
4.下列说法和原文意思不一致的是( )。
A.我国5000多个姓氏大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
B.我国的姓氏文化都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中
C.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喜欢用含贱丑隐疾的字词来命名
D.姓名文化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具有个人色彩
5.文中[ ]处可以填入的最佳词语是( )。
A.寄托
B.依托
C.安慰
D.慰藉
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将颠覆笼罩在世界许多人头脑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盲目崇拜和迷信,一种曾经被灌输给世界人民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那种弥漫全世界的迷信或思潮究竟是什么呢?简言之,它是一种“新蒙昧主义”,也就是一种“美国什么都好”、“代表了人类历史和进步方向”、“全世界都要学习美国,依照美国模式来改造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思潮。
新蒙昧主义是相对于旧蒙昧主义而言的。旧蒙昧主义是指文艺复兴之前的中世纪欧洲,宗教迷信和教会教条[ ]人们思维意识的时代,是罗马教廷企图以他们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时代。历经千辛万苦,通过无数斗士的不懈努力,欧洲终于摆脱了旧蒙昧主义的统治。但是,一种新蒙昧主义也应运而生。
最初也是最持久的理念就是“西方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其核心思想是欧洲(主要是英国)代表着人类的前途,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体制、道德价值、语言文化乃至吃穿住行,欧洲都代表着人类进步的唯一方向。到20世纪,西方中心论或者说新蒙昧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最极端和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精英发明的“历史终结学说”,代表作是美国新保守主义的重要人物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历史终结学说宣称:“美国模式的自由民主制度乃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是人类最后的一种统治形式”。基辛格在回顾20世纪的历史时曾宣称,整个20世纪的历史,就是美国试图依照自己的理想来塑造整个世界的历史,美国要把它的“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以此来构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新蒙昧主义是一个世界现象,已存在数百年了。其表现方式花样繁多,譬如,国际战略领域推行单极世界和单边主义;政治制度领域推行美国式民主、自由和人权;娱乐领域推崇好莱坞和百老汇等。在经济、金融、货币领域则是“华盛顿共识”。这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一套经济、金融和货币政策。其基本目的是将世界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主导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最近30年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一旦世界各国真的依照“华盛顿共识”,完全放开金融市场、彻底取消外汇管制、实施完全的浮动汇率,那么,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对美元的依赖就更加彻底。美国将在更大程度上左右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历史早就证明,这套完全不顾各国实际的极端政策不仅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稳定增长,反而酿成了巨大灾难。当年迫于压力,接受“华盛顿共识”的几个亚洲国家,早就与“华盛顿共识”分道扬镳了。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经验,是对华盛顿共识有力的驳斥。中国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而华尔街爆发的金融海啸已将美元霸权的神秘光环席卷而去,新蒙昧主义也已江河日下。全世界都在反思和批评华尔街模式,重建国际经济、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强大呼声振聋发聩,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狂热推销“华盛顿共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6.下列对“新蒙昧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是新蒙昧主义最初也最为持久的理念;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代表着人类的前途和人类进步的唯一方向,是其理念的核心
B.新蒙昧主义实际上就是美国“什么都好”、“代表了人类历史和进步方向”、“全世界都要学习并依照美国模式来改造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等说法的同义语
C.新蒙昧主义20世纪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新保守主义的重要人物福山等美国精英狂热鼓吹“历史终结学说”,宣称美国模式是人类最后的一种统治形式
D.“新蒙昧主义”是从“旧蒙昧主义”脱胎而来的,旧蒙昧主义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前世界各国人民的思维意识被罗马教廷用宗教迷信和教会教条统治的时代
7.下列对“华盛顿共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国一旦真的依照“华盛顿共识”那一套去做,各国的经济金融对美元的依赖就更加彻底。这已为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中国最近30年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B.“华盛顿共识”是新蒙昧主义在经济、金融、货币领域的表现,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顾各国实际而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一套经济、金融和货币政策
C.亚洲的几个国家当年迫于压力不得不接受“华盛顿共识”,后来又将其抛弃,因为“华盛顿共识”不仅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稳定增长,反而酿成了巨大灾难
D.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极力贩卖“华盛顿共识”,其基本目的是要把世界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左右世界各国经济金融的发展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说的“笼罩在世界许多人头脑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盲目崇拜和迷信,一种曾经被灌输给世界人民的历史观和文化观”,指的就是“新蒙昧主义”思潮
B.新蒙昧主义是一个已存在了数百年的世界现象,“全盘西化”思潮曾在许多国家广泛流行,的确有大量知识精英和各界人士,深信美国模式代表着人类的未来
C.华尔街爆发的金融海啸虽然给了“新蒙昧主义”致命一击,但是我们批判新蒙昧主义,并不意味着要将美国制度和文化的优越性,以及其他宝贵经验全盘否定
D.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经济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走出了一条既完全放开金融市场又具有自己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这是对“华盛顿共识”的有力驳斥
9.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将导致新蒙昧主义的消亡
B.美国精英发明的“历史终结学说”是新蒙昧主义的代表
C.“完全放开金融市场、彻底取消外汇管制、实施完全的浮动汇率”经济政策不适宜在发展中国家推行
D.新蒙昧主义已经江河日下,而中国则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
10.文中[ ]处可以填入的最合适的词语是( )。
A.控制
B.统治
C.操纵
D.把持
在某地区,数百万亩的树木受吉普赛蛾幼虫的大规模侵扰而掉叶,这是一种周期性现象。在研究这些虫害突发现象时,科学家发现受影响的树木将有毒的化学物质,主要是苯酚,释放到叶子中,这些物质[ ]蛾幼虫的生长,并减少雌蛾产卵的数量。同时,苯酚还使蛾卵变小,从而抑制了来年蛾幼虫的生长,因为卵的数量与蛾的个头大小直接相关,而蛾的个头又取决于它在幼虫时期获取营养的程度。因此,树木的防御机制会对吉普赛蛾的生殖力产生影响。
此外,吉普赛蛾也易于受到核酸多角体病毒即所谓萎蔫病毒的攻击,这种病毒在蛾幼虫突发的年份是蛾幼虫的重要杀手。蛾幼早吞食了带有病毒(被包裹在一个蛋白质小球体中)的叶子,便患上萎蔫病,而被摄入的蛋白质小球便溶化,释放出数以千计的病毒或病毒体,经过大约两周时间,繁殖至足够的数量,填满蛾幼虫的整个体腔。蛾幼虫死去时,病毒体被释放出来,并被包裹在一个从蛾幼虫的组织中合成的新蛋白质小球体中,等待被其他蛾幼虫吞食。
苯酚经常通过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活性而发挥作用,因此,科学家重点研究了同时摄入病毒和树叶对蛾幼虫产生的影响。他们发现,含有大量苯酚的橡树叶,其病毒对蛾幼虫的杀伤力远远小于苯酚含量较低的白杨树叶。一般而言,树叶中苯酚含量越高,病毒就越缺乏致命的杀伤力。因此,虽然苯酚可抑制蛾幼虫生长,但也正是这些苯酚能使萎蔫病毒丧失能力,从而帮助蛾幼虫存活。橡树叶含有大量苯酚,能为蛾幼虫提供一个安全庇护所,不受萎蔫病的影响;然而,在以白杨为主的树丛中,处于初级阶段的吉普赛蛾突发态势很快地被病毒流行病所抑制。
深入研究表明,蛾幼虫对萎蔫病毒产生免疫,这与它们赖以生存的树木的愈发严重的掉叶现象相关。树木自身的防御反而提高了蛾幼虫受萎蔫病毒感染的阈值(临界值),致使蛾幼虫种群日趋密集,但与此同时却不会变得更加易受病毒感染。由于这些原因,摄入苯酚给蛾幼虫带来的益处似乎超过了它们付出的代价。
11.下列有关苯酚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苯酚能够降低吉普赛蛾的生殖力,使蛾卵变小,蛾幼虫的数量减少
B.苯酚能够与吉普赛蛾幼虫的天敌萎蔫病毒相结合,从而使萎蔫病毒丧失能力
C.树木受到蛾幼虫侵扰时,会产生防御机制,释放出能改变幼虫蛋白质活性的苯酚
D.树叶中苯酚含量越高,对树木的保护作用就越强
12.下列说法和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苯酚不但能减少雌蛾的产卵数量,还能使蛾卵变小
B.摄入苯酚之后,蛾幼虫会对萎蔫病毒产生免疫
C.幼蛾吞食了带有萎蔫病毒的叶子,短时间内就会停止生长
D.萎蔫病毒进入蛾幼虫体内之后能够大量繁殖
13.对“萎蔫病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萎蔫病毒在蛾幼虫突发的年份是吉普赛蛾的重要杀手
B.只要蛾幼虫不吃带有萎蔫病毒的叶子,就不会患上萎蔫病
C.当苯酚浓度过高时,萎蔫病毒会使蛾幼虫种群日趋密集
D.萎蔫病毒被蛾幼虫吞食之后,并没有消亡,反而释放出更多的病毒或病毒体
1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蛾幼虫体内的萎蔫病毒的生存和繁殖依靠它所寄生的蛾幼虫中的蛋白质
B.在白杨树丛初发吉普赛蛾虫病时,萎蔫病毒的抑制作用超过苯酚的抑制作用
C.萎蔫病毒虽然对吉普赛蛾有致命杀伤力,但它们却无法影响蛾幼虫的种群密度
D.蛾幼虫吞食带有萎蔫病毒的叶子后,有可能种群日趋密集,且免疫力不会减弱
15.文中[ ]处可以填入的合适词语是( )。
A.抑制
B.压制
C.制止
D.控制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2003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15%是耐药菌,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种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此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从某种意思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力地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者,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研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研究人员正在梳理链霉菌之类土壤微生物的DNA,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对于实验中用到的21种抗生素,包括泰利霉素和利奈唑胺这两种全新的合成抗生素,研究人员在链霉菌中都发现了耐药基因。研究发现,这些耐药基因与致病菌中耐药基因有着细微的差异。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
人类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也认识到在牲畜饲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牲畜的生长,但同时也会是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为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抑制耐药菌的传播,世界各国应限制对牲畜使用抗生素。欧盟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
人畜粪便如果流入河道,或是作为饲料的一部分被撒入农田,其中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基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
16.对文中画线短语“付出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种耐药菌的快速传播现状令人担忧
B.现在抗生素无法对付的细菌越来越多
C.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很快
D.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
1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是可以从其体外获得的
B.土壤中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C.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
D.欧盟已经全面禁止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
1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需要不断开发各种新型抗生素来战胜各种不同的耐抗生素病菌
B.土壤中的耐药基因经过多次转移,传播给人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
C.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判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
D.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人们就不会感染各种耐抗生素病菌
19.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抗生素种类和数量的增长
B.很多菌种都可以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C.滥用抗生素不仅危害人类自身的健康,对牲畜饲养也造成严重的危害
D.细菌获得耐药基因的途径不止一种
20.“抗生素滥用造成的DNA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出自原文的一句话,放在原文何处最合适?( )
A.第一段末
B.第二段末
C.第五段开头
D.作为单独段落放在文末
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50年,但近年对塑料袋的指责却不绝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亿到1万亿个塑料袋。废弃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掩埋它们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营养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塑料袋则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人体健康。[A]
一般来说,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科学家用“呼吸运动计量法”来测量垃圾的降解率。他们在一个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放入作为测试样本的垃圾,例如报纸或香蕉皮,使它们暴露在空气中,微生物会一点点地吸收这些样本,并释放二氧化碳,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结果发现,报纸需要2到5个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则只需要几天就足够了。然而当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对塑料袋进行测试时,却发现它毫无变化,根本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学家们还提出,在阳光下聚乙烯内部的聚合链将发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见光分解,但这个过程可能漫长得无法确定。[B]
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首选。然而,制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C]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相当于 生产一个塑料袋的4倍。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耗能更高。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纸袋要比塑料袋多生产70%的空气污染和50倍的水污染。同时,处理垃圾纸所需要的空间也更大。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是将垃圾掩埋并利用水泥隔绝,接触不到空气、水和阳光,纸袋的生物降解过程会极为缓慢。看来,不论是使用纸袋还是塑料袋,要保护环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随意丢弃,而要循环、重复利用。统计材料表明,塑料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比纸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能量要少91%。[D]
目前,科学家们也在抓紧研制廉价易得且能够降解的塑料。我们期望,不远的将来垃圾塑料袋的处理就不再是问题了。
(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学迷思》)
2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垃圾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B.在太阳光照射下,没有微生物的参与,聚乙烯内部的聚合链就不能发生破裂
C.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
D.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比生产一个塑料袋高4倍
22.下列推断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是( )。
A.塑料袋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难以降解性
B.目前尚未找到塑料袋的最佳替代品
C.由于纸袋比塑料袋易于降解,因此使用纸袋的污染要小于塑料袋
D.综合来看,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纸袋节约能源
23.下列有关“运动呼吸计量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运动呼吸计量法”需要微生物的参与
B.“运动呼吸计量法”是测量垃圾降解率的有效方法
C.“运动呼吸计量法”在真空中无法进行
D.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最重要的指标
24.文中认为使用可降解纸袋也要循环重复利用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纸袋比塑料袋更环保
B.生产纸袋需要耗费木材,大量的树木将会被砍伐
C.生产纸袋所需要的能量比塑料袋高
D.制造纸袋造成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程度比塑料袋大
25.“所以,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题。”应填补在文中哪一处?( )
A.[A]
B.[B]
C.[C]
D.[D]
印章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最初是一种征信工具,以后因文人的介入和印纽、印材的多样化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综合价值的艺术品。
中国印章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在帝尧时期,我国先民就用一种刻有图形的陶拍,来拍打制成的陶坯,以形成各种美丽的花纹。这陶拍应是中国印章的雏形。据史书记载,黄帝和尧帝都曾有过印章。
印章在我国古时称“印”和“玺”,之后又有章、阻章、图书、记、图记、铭记、宝、戳子、关防等别称。《说文解字》中说“印,执政所执信也,从爪,会意,爪持节,以表信也”,说明了印的用途之一。而《周礼》中的“凡通货以玺节出入”则是说从事贸易的人,必须持有管理市场的官员所发的玺节。古玺除了标记、凭证作用外,还有“检封”的作用,称“固封玺”,也称“封泥印”。看来玺在古代有很多实用价值。
据说秦始皇有七枚玺,其中前六枚是国家公章,后一枚是国家最高权力的凭信,是皇帝身份的凭证。
汉代玺印特点突出。除了皇帝可以用玉玺之外,还扩延到了皇太后和皇后。此外,各诸侯王用的也称玺,但却不能用玉琢制,是用黄金铸凿而成。汉代还以印章的材质、称谓、钮雕、绶带等来区别官位大小。
魏晋至唐的印章变化明显。因为纸张、布帛的使用,公文、书信等的幅面开始变得较大,所以印章的形制也愈来愈大。由于印章的体积增大,重量增加,不便佩带,改盛于匣。印背铸鼻钮,以便把持钤印。同时,还刻制官名和铸印年月,以防伪造。
宋元时期印章的代表是官印和文人印章,入印文字多为篆体。有趣的是,官印的入印字体均为屈曲折叠的“九叠篆”,叠数多寡,表现官级的尊卑。
文人印章始于唐代。唐代的文人士大夫曾掀起“斋室印”的私人“闲印”热,常将印钤盖在书画、版本和信札上。至宋代文人印章更为盛行。到元代,文人自己摹写印文,然后交付印工镌刻,开了文人介入印章艺术的先河。自王冕以柔而易攻的花乳石为印材后,许多文人不但摹写印文,而且自己操刀镌刻。
明清时期,印文的撰写与镌刻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即篆刻艺术。这是继秦汉以来,以皇玺和官印为主的印章的第一次高潮之后的又一次高潮,其间不断产生出一些有影响的艺术流派。
到了现代,虽然印章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出于习惯,在正式文件、信函、证明材料等的签署处仍需要盖印。激光雕刻等新的制印技术也随之出现,但却少了几许传统中国印的古朴与艺术感。
26.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印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印章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
B.印章是古代钤盖在纸张、布帛等物品上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C.印章最初是一种征信工具,现在也仍然具有凭信作用
D.印章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有综合价值的艺术形式
2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秦汉时期的印章以皇玺和官印为主,并以印章的材质、称谓等来区别官位大小
B.为了防伪,魏晋以后的印章不仅增加了体积和重量,还刻制官名和铸印年月
C.历代官印的入印字体均为屈曲折叠的“九叠篆”,叠数越多,表明官位越高
D.在文人的参与下,印文的撰写和镌刻逐渐发展成为独特的篆刻艺术
2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说文解字》和《周礼》可推知,古玺具有标记、凭证、检封等实用价值
B.由于纸、帛的使用和公文书信幅面的增大,印章发展的总趋势是形制愈来愈大
C.文人印章的产生和盛行与文人阶层特有的生活情趣、审美追求等密切相关
D.随着激光雕刻等新的制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印章的艺术性会逐渐消失
29.下列各项对印章发展的历史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最早的印章是帝尧时期,一种刻有图形的陶拍
B.秦朝时期的皇帝有七枚玺,其中一枚是国家最高权力的凭信
C.唐代开始,文人士大夫掀起了自己募写印文、刻私印的风潮
D.在明清时期,印章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成为中国印章史自秦汉以来的第二次高潮
30.下列对官府印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官府印章不仅用于官府,还可用于其他领域
B.汉代,皇帝、皇太后和皇后及各诸侯王所用玺的材质不同
C.古代可以根据印章来区分官位大小
D.宋元时期,官府官印的入印文字叠数越多,官级越高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宋代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书院教育直接影响了宋代学术的发展,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摇篮。一方面,书院中掌教的“山长”,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以此来聚集生徒,开展讲学活动。书院生徒在聆听山长集中讲学、向山长请教以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这种浓厚的探讨学问的风气为思想和学术的发展留出了很大余地。另一方面,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书院因此而成为各种思想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之间更以学术论辩、讲学交流等形式,促成不同思想和学术的深入研讨和互相影响,从而为宋代理学的成熟准备了条件。此外,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推动了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进程,也促进了理学的传播与深入发展。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曾经受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授《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都很感动,甚至于有听讲者为之落泪。书院交流的盛况以及书院教育推行理学思想所形成的影响,由此[ ]。
31.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书院教育是以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B.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一些思想家宣扬自己思想的需要而出现的
C.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北宋官学及科举要求的范围内,其培养人才的标准和官学基本类似
D.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3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的书院主要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宋代书院和其有着本质的区别
B.宋代书院中掌教的山长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其他书院的思想不易流入
C.宋代书院教育不仅仅是各个思想家宣扬自己的思想,生徒还可以组织自学和开展学术讨论
D.一些理学家掌教各大书院,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对理学的传播和发展也是一种促进
3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作为教育体制的宋代书院,与当时的官学既相区别,又有共通之处
B.宋代书院中的生徒,都是为了修养品性、增长见识才到书院中学习的
C.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以及书院之间的学术辩论、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
D.在书院的讲学交流活动中,不同的学术和思想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和完善
34.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宋代书院中的生徒基本上也能适应当时科举考试的要求
B.没有宋代书院教育,就没有宋代理学
C.由于一些民间思想在书院中得到宣扬,这些思想才逐渐被官方所接受
D.陆九渊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其目的是为了宣扬自己的理学思想
35.文中[ ]处可以填入的成语是( )。
A.一叶知秋
B.见微知著
C.可见一斑
D.滴水知寒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1845年8月,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 ]。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盒子。
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年,DNA限制性的内切酶被发现。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很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他与其他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伯格等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36.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A.伯格信件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D.“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中登上神坛的科学的批判
B.DNA重组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
C.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D.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物新类型
38.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它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伦理的部分
B.只是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C.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D.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3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幸福,也会给人类带来致命的灾难
B.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C.运用基因重组技术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D.如果没有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的建议,伯格有可能继续进行SV40与大肠杆菌的DNA重组研究
40.填入文中[ ]最恰当的词语是( )。
A.崇拜
B.膜拜
C.信仰
D.迷信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纳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泰纳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
泰纳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纳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 ]。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将日益进步。
41.下列对“报复效应”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抑郁病患者服用抗抑郁药之后变得更加抑郁
B.“报复效应”会产生和副作用一样的坏影响
C.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反而使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D.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由于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设施,反而引起核反应堆爆炸
42.文中说“泰纳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这些事实不包括下列哪项?( )
A.服用抗抑郁药希望能够对抗抑郁症,结果让人更加抑郁
B.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运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C.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D.澳洲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43.下列说法和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是抗抑郁药的“报复效应”
B.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和使用不但没有置火蚁于死地,反而促进了火蚁的繁衍
C.在美式足球运动中,如果没有头盔的引入,该运动的危险性就要小很多
D.电脑技术引入办公室的初衷是实现无纸办公室
4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 )。
A.人类创造技术是为了造福自己,最终却让人类走向毁灭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C.为了不再产生致命的“超级虫”,我们应该停止抗菌素的使用
D.所谓无纸办公室就是不需要任何纸张就能够顺利进行日常工作的办公室
45.文中[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劝告
B.忠告
C.警示
D.警告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释放后再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染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局部有炎症反应,一般不发生病毒血症。两周后上皮细胞重新出现和修复。流感病毒偶尔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其病变特征为肺脏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潜伏期1~2天,短者仅数小时。
流感可分几种。单纯型流感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杀伤力不大;第二种是流感病毒性肺炎,少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蔓延累及肺实质,引起肺炎,很多患病者会在5~10日内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第三种是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征候,病死率高。1918~1919年的那次流感属于第二类,因而死亡人数极多。
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而且在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里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这也是它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之一。流感流行除了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每次引起大流行都有变异而造成巨大的杀伤力外,与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另一方面,每次流感流行都与人们轻视这种疾病和没有做好隔离有关。同时流感流行具有隐蔽突袭的特点,颇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特征,来时无影,去时无踪,往往突然爆发,迅速蔓延,危及面广,因而容易造成较大伤害。
而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流感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继发细菌感染,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因为病毒感染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细胞,损害了呼吸道的自然防卫功能,致使致病细菌乘虚而入,并在局部聚积,引起感染。很多人都是从流感开始,继发肺炎,最后导致死亡的。
当然,患过流感和未患过流感的人产生的免疫力不同。一般而言,尽管流感病毒变异较大,但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比如,1977年“俄罗斯流感”,病毒株是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袭1957年以后出生的人,因为他们身上没有对抗这种病毒的抗体。而出生于1957年前的人经历过H1N1型病毒的侵袭,体内会产生抗体,因而对于1977年再次出现的甲型流感H1N1病毒株感染具有免疫力和抵抗力。
46.不属于流感病毒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和良好的复制能力
B.流感病毒变异很大,往往没有有效药物应对
C.流感病毒传播具有隐蔽突袭的特点,让人防不胜防
D.流感病毒常常进入下呼吸道引起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4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人体内,受流感病毒侵害的器官是上下呼吸道
B.流感病毒沿上呼吸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
C.患感冒后,呼吸道的自然防卫能力就会丧失
D.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虽然少见但病死率高
48.根据文章的意思,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重视流感的危害,及时进行隔离防护,就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B.患过流感的人,在相同或相近似的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发生时,不会生病
C.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所以防治流感用的流感疫苗也要不断地更新
D.单纯型流感即使没有进行治疗,流感的症状一般两周后也会自然消失
49.不属于流感流行的原因的是( )。
A.流感病毒变异很大
B.人类一直都没有什么有效对付流感病毒的药物
C.人类对流感的轻视和没有做好隔离
D.流感病毒往往是突然爆发,迅速蔓延,危及面广
50.下列有关“流感类型”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单纯型流感杀伤力不大,因而不会有导致死亡的严重后果
B.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容易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
C.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患者会出现休克及胃肠中毒症状,病死率高
D.流感病毒性肺炎是由于流感病毒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