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药临床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本类药物性质寒凉,清热之中更长于解毒,具有清解火热毒邪的作用。主要适用于痈肿疮毒、丹毒、瘟毒发斑、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虫蛇咬伤、癌肿、水火烫伤以及其他急性热病等。在临床用药时,应根据各种证候的不同表现及兼证,结合具体药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并应根据病情的需要给予相应的配伍。如热毒在血分者,可配伍清热凉血药;火热炽盛者,可配伍清热泻火药;夹有湿邪者,可配伍利湿、燥湿、化湿药;疮痈肿毒、咽喉肿痛者,可配伍活血消肿药或软坚散结药;热毒血痢、里急后重者,可配伍活血行气药等。

本类药物易伤脾胃,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金银花(忍冬藤)

金银花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寒,味微苦、辛、甘;归肺、心、胃、大肠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临床应用】

1.用于痈肿疔疮

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散痈消肿,为治痈疖肿毒之要药,可用治一切内痈外痈。治疗痈疮初起,红肿热痛者,可单用本品煎服,并用渣敷患处,亦可与皂角刺、穿山甲、白芷配伍,如《妇人大全良方》仙方活命饮;用治疔疮肿毒,坚硬根深者,常与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同用,如《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用治肠痈腹痛者,常与当归、地榆、黄芩配伍,如《辨证录》清肠饮;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鱼腥草、芦根、桃仁等同用,以清肺排脓。一般用量为10~30g。

名老中医白清佐治疗乳痈重用银花白酒散(金银花240g,白酒240)。白老认为,乳痈者,多为肝胃郁热,气血壅滞,以致乳络阻g塞,发为乳痈。其治宜用大剂金银花,可期速效。或者以为用量过大,然在初期毒盛邪实,实非小剂量可以济事也。而且金银花不单清热解毒,其性亦补,为治痈最善之品,白酒温散善走,能引药力直达病所,两味合用,药专剂大力强,对初期乳痈,体质壮实者,内消神速,诚良方也。

2.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金银花甘寒,芳香疏散,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常与连翘、薄荷、牛蒡子等同用,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咽痛口渴,如《温病条辨》银翘散;金银花善清心、胃热毒,有透营转气之功,配伍水牛角、生地黄、黄连等药,可治热入营血,舌绛神昏,心烦少寐,如《温病条辨》清营汤;若与香薷、厚朴、连翘同用,又可治疗暑温,发热烦渴,头痛无汗,如《温病条辨》新加香薷饮。一般用量为10~15g。

3.用于咽喉疼痛

金银花清热解毒之力较强,又有利咽、凉血之功。治咽喉肿痛,无论热毒内甚或风热外袭者,均可使用。前者常与解毒利咽药射干、山豆根等同用;后者常与散风热、利咽喉药薄荷、牛蒡子等同用。一般用量为10~15g。

4.用于热毒血痢

金银花甘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效,故常用治热毒痢疾、下利脓血,用于热毒血痢可单用本品浓煎内服,如《惠直堂经验方》忍冬散;亦可与黄芩、黄连、白头翁等药同用,以增强止痢效果,共奏清热解毒、止血止痢之效。一般用量为10~15g。

5.用于热痹

忍冬藤清热解毒,且藤类有疏通经络功效,故用于热痹最为适宜。凡痹证具有关节红肿灼热者,在治痹方中加入忍冬藤30~120g,常收到满意疗效。为加强疗效,常与桑枝、海桐皮、石膏、青风藤等清热治痹药物同用。

民间常以金银花、生甘草适量,开水浸,作茶饮(俗称金花甘草茶),用于夏季防暑抗温、清热解渴。亦有取金银花、滑石、甘草等药煎水外洗,治疗小儿热疮及痱子等。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古籍摘要】

①《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之。”

②《本草纲目》:“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

③《本经逢原》:“金银花,解毒去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但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勿用。”

【现代研究】 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及致病真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金银花煎剂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本品有一定降低胆固醇作用。其水及酒浸液对肉瘤180及艾氏腹水癌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此外,大量口服对实验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本品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连翘

连翘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微辛;归肺、心、小肠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临床应用】

1.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

本品苦寒,主入心经,《珍珠囊》言“连翘之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三也”。其既能清心火、解疮毒,又能消散痈肿结聚,故有“疮家圣药”之称。用治痈肿疮毒,常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解毒消肿之品同用,若疮痈红肿未溃,常与穿山甲、皂角刺配伍,如《外科真诠》加减消毒饮;若疮疡脓出、红肿溃烂,常与牡丹皮、天花粉同用,如《疡医大全》连翘解毒汤。治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可与清热解毒、利咽之品配伍,如《温病条辨》银翘马勃散,以之与金银花、马勃等药物同用。一般用量10~20g。

2.用于瘰疬痰核

连翘能消痈散结,《神农本草经》谓:“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用治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常与夏枯草、浙贝母、玄参、牡蛎等同用,共奏清肝散结、化痰消肿之效,如《医宗金鉴》的海藻玉壶汤。一般用量10~20g。

3.用于风热外感、温病初起

连翘苦能清泄,寒能清热,入心、肺两经,长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常与金银花、薄荷、牛蒡子等同用,治疗风热外感或温病初起,头痛发热、口渴咽痛,如《温病条辨》银翘散。若用连翘心与麦冬、莲子心等配伍,尚可用治温热病热入心包,高热神昏,如《温病条辨》清宫汤;本品又有透热转气之功,与水牛角、生地黄、金银花等同用,还可治疗热入营血之舌绛神昏、烦热斑疹,如《温病条辨》清营汤。一般用量10~15g。

4.用于热淋涩痛

连翘苦寒通降,兼有清心利尿之功,多与车前子、白茅根、竹叶、木通等药配伍,治疗湿热壅滞所致之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如《杂病源流犀烛》如圣散。一般用量10~15g。

5.用于湿热黄疸

连翘味苦、性寒,既可清热邪,又可利水湿,对肝胆之湿热疗效尤著,有很好的退黄作用。临床常与茵陈配伍,其清热作用强于茵陈,而利湿之功不亚于茵陈,故无论阴黄、阳黄皆宜用之。一般用量10~15g。

6.用于水肿

连翘能行三焦而调水道,外开鬼门,内能洁净府,无论阴水、阳水皆可运用。对于湿热壅滞不通,三焦气机不得宣畅,症见小便不利而黄、口渴等阳肿者,可与五苓散等合用;对于脾肾阳虚水泛之阴水,因常常水湿久郁而生热,虚实夹杂者,可与真武汤合用。一般用量10~15g。

7.用于清胃止呕

连翘入胃可清热、利枢机,可使脾升胃降恢复则呕吐自止。小儿食积或成人食积,因食积壅内,从而见低热、腹胀、嗳腐吞酸、恶心呕吐等,连翘善清食积夹热而止呕吐,故保和丸中即有连翘。对胃热呕吐,症见呕吐吞酸、口苦等,常予橘皮竹茹汤加连翘。即使久患呕吐,时作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之胃阴不足者,连翘清热而不伤阴,常与麦冬、玉竹、沙参等养胃阴之品合用。一般用量10~15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气虚脓清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日华子本草》:“治疮疖止痛。”

【现代研究】 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的主要成分为连翘酚及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以及钩端螺旋体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品有抗炎、解热作用。所含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及降血压作用;所含维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其煎剂有镇吐和抗肝损伤作用。

大青叶

大青叶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大寒,味苦;归心、肺、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临床应用】

1.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大青叶苦寒,善解心、胃两经实火热毒,又入血分而能凉血消斑,气血两清,故可用治温热病心胃毒盛,热入营血,气血两燔,高热神昏,发斑发疹,常与水牛角、玄参、栀子等同用,如《医学心悟》犀角大青汤。本品功善清热解毒,若与葛根、连翘等药同用,便能表里同治,故可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口渴咽痛等,如清温解毒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般用量为10~15g。

吾师冯先波先生治疗皮肤瘙痒多从血热论治,在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方的基础上加用大青叶增加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临床疗效甚佳。

2.用于喉痹口疮、痄腮丹毒

大青叶苦寒,既能清心胃实火,又善解瘟疫时毒,有解毒利咽、凉血消肿之效。用治心胃火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者,常与生地黄、大黄、升麻同用,如《圣济总录》大青汤;若瘟毒上攻,发热头痛,痄腮,喉痹者,可与金银花、大黄、拳参同用;用治血热毒盛,丹毒红肿者,可用鲜品捣烂外敷,或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重楼等药配伍使用。

大青叶对于现代医学之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有很好的疗效,不仅能迅速消肿止痛,对于并发的局部淋巴结肿大亦有很好的消除作用。一般用量为10~15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

【古籍摘要】

①《名医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

②《本草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

③《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斑,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

【现代研究】 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青叶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靛玉红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

板蓝根

板蓝根最早载于《本草纲目》,其性寒,味苦;归肺、心、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

板蓝根苦寒入心胃经善于清解实热火毒有清热解毒之功,而更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用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咽痛,可单味使用,或与金银花、荆芥等疏散风热药同用;若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常与玄参、马勃、牛蒡子等同用。

关于板蓝根的运用,贵阳名老中医冯先波先生善用板蓝根治疗咳嗽,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凡属于热或者夹有热象者恒用之,特别是对慢性咽炎感染后引起的咽痒干咳有较好的疗效。对于这类咳嗽,若单纯只敛肺止咳,虽有一时之效,但停药后必将咳嗽,用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解决咳嗽之病源,方能收功。在用量上,冯老亦有心得,一般用板蓝根者,多在10~15g,冯老认为板蓝根性寒无毒,小量运用不能奏效,常用20g以上,对于咽痛明显者甚至达30g,并未见不良反应,而疗效往往3剂则咳止。

2.用于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板蓝根为苦寒之品,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主治多种瘟疫热毒之证。用治时行温病,温毒发斑,舌绛紫黯者,常与生地黄、紫草、黄芩同用,如《温热经纬》神犀丹;若用治丹毒、痄腮、大头瘟疫,头面红肿,咽喉不利者,常配伍玄参、连翘、牛蒡子等,如《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

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常用于流行性病毒感冒及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疣。对于疣的治疗,常用板蓝根、薏苡仁两味配伍运用,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亦可两味做成药粥长期服用。亦可选用板蓝根、马齿苋、木贼草、香附、苦参片、白鲜皮等中药,煎汤趁热洗患处,每天2~3次,用于各种疣,可使皮损脱落。一般用量10~20g。

【使用注意】 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脾胃虚寒者慎用。

【古籍摘要】

①《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毒。”

②《本草便读》:“板蓝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但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

③《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捣汁或服或涂。”

【现代研究】 本品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流感病毒、虫媒病毒、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本品可增强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解热效果。本品所含靛玉红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板蓝根多糖能降低实验动物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从而证明本品有抗氧化作用。

青黛

青黛最早载于《药性论》。其性寒,味苦、咸;归肝、肺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临床应用】

1.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青黛寒能清热,咸以入血,故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斑之效。善治温毒发斑,常与生地黄、生石膏、栀子等药同用,如青黛石膏汤(《通俗伤寒论》);若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与生地黄、牡丹皮、白茅根等药同用。

2.用于咽痛口疮、火毒疮疡

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用治热毒炽盛,咽喉肿痛,喉痹者,常与板蓝根、甘草同用;若口舌生疮,多与冰片同用,撒敷患处;用治火毒疮疡,痄腮肿痛,可与寒水石共研为末,外敷患处,如《普济方》青金散。

中医临床家王海燕治疗肛周湿疹善用青黛。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属传统医学“肛门顽湿”范畴。病因多为下焦湿热,风湿热邪留滞肛周肌肤,或血虚失养所致,也可见继发于痔或肠道寄生虫者。王氏采用青黛油外敷,疗效显著。方中取青黛燥湿收敛、防腐生肌,外用方法操作简便,疗程短,效果好,无不良反应而使患者易于接受。青黛不溶于水,用水调糊外敷难以起效,外用青黛更适合选用油膏,对糜烂、渗液不多者可用散剂。

3.用于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青黛咸寒,主清肝火,又泻肺热,且能凉血止血。故主治肝火犯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常与海蛤粉同用,如《卫生鸿宝》黛蛤散。若肺热咳嗽,痰黄而稠者,可配海浮石、瓜蒌仁、川贝母等同用,如《症因脉治》青黛海石丸。

4.用于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青黛咸寒,善清肝火、祛暑热,有息风止痉之功。用治暑热惊痫,常与甘草、滑石同用,如《宣明论方》碧玉散;用治小儿惊风抽搐,多与钩藤、牛黄等同用,如《小儿药证直诀》凉惊丸。

5.用于口腔疾病

青黛2g,芦荟6g,共研极细末。此方乃仪征已故名中医孙谨臣家传秘方。功效:消炎解毒,止血定痛。主治牙疮、慢性牙龈炎。如治某患者,右下牙龈红肿溃破月余,稀脓血水不止,疼痛难忍,彻夜不宁,饥不能食。前医用抗生素口服及静脉滴注数日无效。遂将药粉搽敷患处,药与疡面凝固如胶,稀脓血水即止,当日疼痛减轻,可进食稀粥。前后用药5天,肿消痛止。也可用于拔牙后出血不止,亦可收到止血消炎之效。

6.用于白血病

青黛及其制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获得成功的病例在1978年已有大量报道,并已研制成功了复方青黛片、复方青黛丸和复方黄黛片等,临床应用更为方便,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例如,黄世林以复方黄黛片(主要成分为雄黄、青黛)为主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60例,坚持用药1个月以上,完全缓解率达98.3%,无明显的骨髓抑制,治疗中无严重的出血及感染,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7.用于肝胆病证

青黛用于肝胆病证,主要取其清泻肝胆郁火之功能。肝藏血,性喜条达,若肝失疏泄,气机内郁化火生风,则可出现中风、头风、胁痛、震颤、眩晕等。青黛可“大泻肝经实火及散肝经郁火”,如此则肝火可清,郁火可散,诸证可愈。如治细菌性肝脓肿,在内服中西药物的同时,配用青黛、乳香、没药、菖蒲、王不留行,共研末,以蛋清调匀后局部外敷能提高疗效。

关于青黛药物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青黛在临床运用前一定要进行水飞炮制,除去石灰杂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水飞炮制的具体方法是:先将青黛筛去杂质,置乳钵内加适量清水,混合研细,复注入清水,轻轻搅动,使细粉悬浮,倾入另一容器,待沉淀后,倒去清水,然后将沉淀之粉末倾倒在铺有白纸的筛内晒干,装瓶备用。

第二,鉴于青黛粉细质轻易漂浮,且不易溶于水的特性,临床运用时一定要选用丸散剂或胶囊剂,用药汁或温开水调服或送服,用量掌握在1.5~3g之间,而不入煎剂,以提高疗效,节省药材。

第三,鉴于青黛成分难溶于水的特性,故在外科疮疡、皮肤病、口腔溃疡及五官科疾病的临床外用时,不管是单方运用或是复方运用都要调制成油膏剂外用或使用散剂,使青黛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

【使用注意】 胃寒者慎用。

【鉴别用药】 大青叶为菘蓝叶;板蓝根为菘蓝或马蓝的根;青黛为马蓝、蓼蓝或菘蓝的茎叶经加工制得的粉末。三者大体同出一源,功效亦相近,皆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作用。相比较而言,大青叶凉血消斑力强;板蓝根解毒利咽效著;青黛清肝定惊功胜。

【古籍摘要】

①《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痫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

②《本经逢原》:“青黛,泻肝胆,散郁火,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

【现代研究】 本品具有抗癌作用,其有效成分靛玉红,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志贺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均有抗菌作用。靛蓝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鱼腥草

鱼腥草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微寒,味辛;归肺经;通行十二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临床应用】

1.用于肺热咳嗽

鱼腥草主入肺经,寒能泄降,以清解肺热见长,可用于风热、痰热、痰火之肺系咳喘。用治肺热咳嗽,痰黄气急,常与黄芩、贝母、知母等药同用一般用量15~30g。

2.用于风热外感

鱼腥草治疗风热外感,取其味辛入肺经之性也,北京名医印会河教授最为善用。印老认为,风热外感,习有邪在皮毛与重在于肺之分,在典型病例上,确有可分与应分之必要,但在临床多数患者身上,常常是既有邪在皮毛之恶风发热,又有邪重在肺之咳嗽咽痛、鼻塞等。见此,就不能再以皮毛与肺来区分,而是根据病情之相兼互见而遣用桑菊、银翘之合剂。热重或久不能退者,则需加用石膏。

印老早年用鱼腥草、山豆根两药,乃循金银花、连翘两药的药理作用而加以发展者,因多年以来,首都市场金银花、连翘供应困难,故即选取鱼腥草、山豆根两药代金银花、连翘。在使用过程中,又发现鱼腥草、山豆根用了较大量以后,其作用又远远超过了原来的金银花、连翘,通过大量观察患者,其疗效不但不见降低,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提高的,效果之快,亦远远超过原来的“银翘散”。一般用量为30g。

3.用于肺痨

鱼腥草辛胜气寒,善入肺清痰热,可用于肺痨的治疗。常与马齿苋、百部、獭肝等杀虫抗痨药同用。近年研究鱼腥草有杀痨虫作用,为中药抗痨佳品,在桑菊饮、小陷胸汤、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月华丸、百合固金汤等辨证方中加用亦有良效。一般用量15~30g。

4.用于肺痈

肺痈是由于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疾病。其病因主要是由风热犯肺,或痰热素盛,以致热伤肺阴,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肉腐血败,成痈化脓所致。鱼腥草清热解毒,辛以散结,又具消痈排脓之效,故为治肺痈之要药。《本草经疏》曰:“治痰热蕴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治痰热壅肺,胸痛,咳吐脓臭痰,用此涤痰溃痈、解毒祛瘀,如《滇南本草》以之与天花粉、侧柏叶煎汤服之,治肺痈吐脓、吐血;亦可与千金苇茎汤合用,以增强疗效。一般用量30~60g,鲜品可倍量运用。

5.用于热毒疮痈

鱼腥草辛散气寒,善宣肺气合皮毛,能疏泄清泻。《本草纲目》称其:“散热毒疮痈”,《日华诸家本草》亦曰:“捣敷恶疮。”本品内服可清泄热毒,外敷能消痈散结,治疗痈肿疮毒,内服外用均可。常与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重楼、金银花、连翘、穿心莲等同用,亦可于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普济消毒饮、甘露消毒丹等方中应用,临床用于红、肿、热、痛之阳性痈疽疔疖,其疗效甚佳。一般用量30~60g,鲜品可倍量运用。

6.用于痔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可用于热毒积聚所致肛周红肿作痛者、鱼腥草可攻坚溃疮、解毒消肿,可单用,如《滇南本草》鱼腥草同酒煎服,外用渣熏洗;亦常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内服或捣烂外敷。一般用量30~60g,鲜品可倍量运用。

7.用于水肿

鱼腥草上能洁水源,开水闸,宣降肺气,通利水道,可用于肾虚水泛,症见腰以上水肿者,可单用水煎服,亦可与五皮饮合用。一般用量15~30g。

8.用于湿热淋证

鱼腥草气寒味淡,善清热渗泄,具有利尿窍、泄湿热之功,且善清膀胱湿热,可用于热淋、石淋、带下、水肿等症,常与淡竹叶、木通、海金沙、金钱草、车前子、黄柏、苍术、薏苡仁等同用。亦可在八正散、导赤散、龙胆泻肝汤、四妙散等方中应用,其效较佳。一般用量15~30g,鲜品可倍量运用。

9.用于食积、泻痢

鱼腥草为气浓味淡之品,有渗湿热、运食滞之功,民间常作为除湿热及健胃消食之品。本品常与薏苡仁、扁豆、白蔻仁、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山楂等同用;亦可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保和丸、大安丸等方中应用,对于食滞、泄泻、痢疾等有较好的疗效。一般用量15~30g。

10.用于皮肤瘾疹

鱼腥草辛腥气浓宣散,能宣肺气合皮毛,可用于外感风热或肠胃湿热客于肌肤之皮肤瘾疹,常与蝉蜕、牛蒡子、薄荷、荆芥、防风、僵蚕、白蒺藜等同用;亦可于消风止痒散、凉血祛风汤等方中应用,有较好的疗效。一般用量15~30g。

【使用注意】 本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虚寒证及阴性疮疡患者忌服。

【古籍摘要】

①《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

②《本草经疏》:“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

③《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臌胀。”

【现代研究】 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用乙醚提取的非挥发物,还有抗病毒作用。本品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有抗炎作用。所含槲皮素及钾盐能扩张肾动脉,增加肾动脉血流量,因而有较强的利尿作用。此外,还有镇痛、止血、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以及镇咳等作用。

蒲公英

蒲公英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临床应用】

1.用于清热解毒、散结消痈

蒲公英苦寒清热,是清热解毒之良药,且擅长消散痈肿,临床上广泛用于热毒证,如乳痈、肠痈、疔疮、疖肿、痈肿不散等。《本草正义》说:“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症,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疖、红肿坚块,尤为捷效。”由此可见,本药为治疗痈疡、疔毒之佳品,尤擅治乳痈。乳痈一症,妇女在哺乳期易于罹患,多系情怀不舒、胃热熏蒸、乳汁不畅,郁结而成。由于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而蒲公英专入肝、胃两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用,故对此症效著,“为开手第一药”。

用治疔毒肿痛,常与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药同用,如《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用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同用;用治肺痈吐脓,常与鱼腥草、冬瓜仁、芦根等同用。一般用量20~60g。

2.用于清胃止痛、健脾化滞

蒲公英为治疗胃脘痛之善品,《本草衍义补遗》曰其:“解食毒,散滞气”,《医林纂要》谓之“补脾和胃,泻火”,《岭南采药录》谓“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由于本品味苦清热,能清胃止痛、健脾化滞,故可用于食滞化热、脾胃湿热、肝郁化火及胃火灼盛等所致的胃脘痛。现代临床上,多用本药配合治疗胃溃疡、急慢性胃炎等疾病,如近贤章次公先生常用蒲公英合小建中汤治疗胃溃疡;国医大师何任教授认为蒲公英治疗胃脘痛是一味难得的养胃阴之品。一般用量10~30g。

3.用于散结、消瘰疬

瘰疬是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多因肝郁化火,气滞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火毒内蕴,结于颈项所致。蒲公英清热解毒、化湿散结,常与夏枯草、牡蛎、贝母等配伍治疗瘰疬痰核,效果明显。一般用量10~30g。

4.用于清化湿热、利尿通淋

蒲公英具有清化湿热、利尿通淋功效,可治淋证。《滇南本草》云:“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淋证初起,多因湿热蕴结膀胱而致,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欲出未尽等。《诸病源候论》说:“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入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其状小便赤涩。”而蒲公英可以清膀胱之湿热,并有利尿作用,使湿热随小便而去。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急性尿路感染,属湿热瘀结膀胱者。若湿热下注,尿液煎熬成石,即尿路结石者,常合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排石消坚药物,每可奏效。另外,亦能治湿热下注之带下病。一般用量10~30g。

5.用于清肝泻火、利胆退黄

肝开窍于目,肝火旺则目赤肿痛,而蒲公英善清肝泻火,用于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及赤脉络目或胬肉遮睛等症,既可内服,又可用蒲公英、野菊花各30g,水煎熏洗患眼,取效甚捷。故前人有“使从皆知其能治眼疾,则天下无瞽目之人矣”之说。本品除清肝泻火外,还有疏肝达郁、利胆退黄之功。前人云:“凡肝寒而郁者,宜用桂枝,肝热宜用蒲公英,临证不可误也。”目前临床上多用本药治疗肝经郁热之肝炎、黄疸、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一般用量10~30g。

6.用于凉血止血、排脓治痢

痢疾好发于夏秋之交,多因湿热积滞蕴结肠中,阻遏气血运行,化为脓血下注所致。而蒲公英苦寒能凉血止血,善清肠中血分之热,且解肠中毒邪,又有缓下作用,可解除下痢后重,解毒排脓。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蒲公英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湿热痢初起,症见下痢红白如脓、后重不爽、肛门灼热者疗效明显一般用量10~30g。

7.用于清热缓泻、解便秘

肠胃积热或肠燥热,耗伤津液,津失输布,不能下润大肠,则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六科准绳》说热秘是由大肠燥热而致。而蒲公英苦甘性寒,入胃经,能清热化滞、缓泻通便而不伤胃,对治疗热秘疗效确切,然其用量成年人必须用50g以上方有佳效。

8.用于补肾益精、强筋壮骨

蒲公英味甘,具有补肾益精、强筋壮骨之功能。《本草纲目》称其能“乌须发,壮筋骨”。《随息居饮食谱》谓其能“舒筋固齿,通乳益精”。由于腰为肾之府,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所以临床上多用于腰病属肾虚者。近代用本品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肾虚症状者,颇具效验一般用量10~30g。

9.用于虫蛇咬伤

蒲公英是应用甚广,且行之有效的中药,《本草新编》说:“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它不仅能用于以上各病证,亦可治疗毒蛇咬伤及刀斧所伤。《本草纲目拾遗》说其能“疗一切毒虫蛇伤”。临床可与重楼等清热解毒之品合用,可内服,亦可外敷。

【使用注意】 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古籍摘要】

①《新修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②《本草备要》:“专治痈肿、疔毒,亦为通淋妙品。”

【现代研究】 本品煎剂或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钩端螺旋体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TMP(磺胺增效剂)之间有增效作用。尚有利胆、保肝、抗内毒素及利尿作用,其利胆效果较茵陈煎剂更为显著。蒲公英地上部分水提取物能活化巨噬细胞,有抗肿瘤作用。体外试验提示本品能激发机体免疫功能。

土茯苓

土茯苓最早载于《滇南本草》,其性微寒,味淡、甘;归肝、膀胱、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祛湿。

【临床应用】

1.用于无名高热

所谓无名高热,是指经现代医学详尽检查仍不能明确其发热原因,并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此类患者往往病程较长,临床用药较杂。中医认为,无名高热乃邪热炽盛之表现,之所以久治不愈,往往与邪热夹湿有关。湿性重浊,与热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而恋于气血,而土茯苓清热祛湿,符合无名高热的病因病机。因此,在辨证方中可加用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治无名高热。一般用量为15~30g。

2.用于杨梅毒疮、肢体拘挛

李时珍认为杨梅毒疮为湿热之邪积蓄已深,发为毒疮,遂致互相传染。而土茯苓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可单用本品水煎服,如《景岳全书》土萆薢汤,也可与金银花、白鲜皮、威灵仙、甘草同用;若因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常与薏苡仁、防风、木瓜等配伍,如《本草纲目》搜风解毒汤。现代亦常用土茯苓治疗各种性病、梅毒等。一般用量为30~60g。

3.用于痈肿疮毒、瘰疬

土茯苓清热解毒,兼可消肿散结,如《滇南本草》以本品研为细末,好醋调敷,治疗痈疮红肿溃烂;《积德堂经验方》将本品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治疗瘰疬溃烂;亦常与苍术、黄柏、苦参等药配伍同用。一般用量为30~60g。

4.用于久泻

久泻责之脾虚湿盛。其病往往由实致虚,因虚感实,虚实错杂,相因为患,遂成顽疾。土茯苓具健脾利湿之功,“为阳明本药,能健脾胃”,因此,临床常合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慢性泄泻,标本兼顾,扶正不助邪,清利而不伤正,闭门而不留寇,较全面地照顾了慢性泄泻时虚实错杂、相因为患的多种病理改变,改变了真人养脏汤原方只扶正不祛邪,补涩有余、清利不足之弊端。一般用量为15~30g。

5.用于淋证

《诸病源候论》提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湿热蕴结下焦是淋证的主要病理基础,湿为黏腻之邪,与热纠结,久羁难消。土茯苓为除湿泄热解毒之要药,故适合于淋证的治疗。当代名医班秀文教授指出淋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分,治之有温、清、补、泻之别,但淋证任何类型均夹有秽浊之邪,蕴结于下焦。土茯苓甘淡,甘则能健脾养胃、调和营卫,淡则能渗湿除毒而利关节,用之既能利水通淋、解毒杀虫,又不损伤正气,是治淋的最好药物,临床常用于急性淋病、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疾病。但用量需30~60g,功效始显。

6.用于痹证

《素问》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中湿邪留著关节在痹证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痹证中医临床辨证多以湿邪为患,唯风寒热易散,湿邪难化,湿邪贯穿疾病的始终,这是由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所致。湿邪重浊黏滞,难于化解,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布达受碍,闭阻气血,故可见肌肤不仁、关节重着疼痛等;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故化湿治疗在痹证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湿邪既去则风无所留,寒无所依,热无所引。土茯苓“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配合薏苡仁、苍术、忍冬藤、防己等除湿通络之品,对湿热痹证有良效。

对于现代医学之痛风亦有佳效,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此乃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中医认为系湿浊瘀阻、停着经隧而致骨节肿痛、时流脂膏之证,应予搜剔湿热蕴毒,故取土茯苓健胃、祛风湿之功。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朱老治疗此症,恒以土茯苓为主药,配用萆薢加强清热化湿之效,屡有效验。但用量需30~60g。

7.用于肾风水肿

肾风水肿多指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肾炎等,其病之成,多系外邪侵袭肺卫,肺失宣降,通调失职,水溢肌肤,而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湿热之邪始终存在,清热利湿应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治则。土茯苓淡渗利湿、消肿利水,临床常与白茅根、茯苓等渗湿利水之品同用。

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善用土茯苓治疗肾炎蛋白尿,认为土茯苓为治肾风湿毒要药,能通经透络、解毒除湿,既能渗利湿浊之邪,又能正化湿浊而使之归清,则湿渗、浊清、毒解,精微固藏,尿蛋白自可消除。任老治疗肾风常重用土茯苓至200g为君,长期大剂量服用并未见不良反应。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者,亦可在辨证方中加用土茯苓化浊解毒,而且还可与大黄、附子等煎汤保留灌肠,对于肠道毒物的清除有很好的疗效,能降低氮质血症,延缓肾功能恶化,有些透析患者可以减少透析频率甚至无需透析,其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8.用于多寐

多寐一症,多与脾虚湿困有关,故治疗每以健脾益气、利湿醒神立法。土茯苓具健脾利湿之功,服之“健行不睡”,临证时常配佩兰、苍术、藿香、半夏、砂仁等。推而广之,大凡临床上只要疾病过程中出现倦怠嗜卧、精神萎靡等属于湿邪困阻者,均可在辨证方中加上土茯苓。一般用量为15~30g。

9.用于头痛

土茯苓治头痛,历代本草所言甚少,现代中药教材亦未论及。但头痛一症,病因繁杂,虽风寒、肝阳之证为多,但痰浊、湿热者亦不少,现代人醇酒厚味、膏粱美食,多致痰浊湿热内蕴之头痛,土茯苓健脾除湿泄热,并可祛风湿而止痹痛,用土茯苓治疗正为恰当。

《外科正宗·卷之三》记载,治头痛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土茯苓30g有效。国医大师朱良春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土茯苓治头痛疗痛风》中指出:“土茯苓所主之头痛,乃湿热蕴结,浊邪害清,清窍不利而作痛,若延之日久,经脉痹闭,则痛势甚烈,斯时祛风通络之剂难缓其苦,惟有利湿泄热,祛其主因,配合祛风通络之品,始可奏功,一般每日用60~120g,随症配伍,多可获效”。余国俊在《我的中医之路》中单用土茯苓120g煎服或泡水代茶饮治疗头痛,亦取得理想效果。

对于脑外伤后综合征亦可应用,此病多属中医瘀血头痛范畴,血瘀脑络,气血不通是其主要病机,病久者尚可兼夹虚证。古今文献中虽未见土茯苓治疗瘀血的记载,然“血不利,则为水”,土茯苓功专除湿、利关节,又能“治拘挛骨痛”(《本草纲目》),取其除湿止痛之效配以活血理气之品验于临床,有较好的祛瘀止痛作用。

四川名老中医余国俊先生善用土茯苓治疗头痛。土茯苓首载于《本草纲目》,未言其治头痛,而后的中医学著作亦未言其治头痛。若此解毒清热、健脾除湿之药,重用120g何以能止痛?余老百思不解,便重温清·徐灵胎关于“药性专长”的一段妙论:“凡药性有专长,此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虽圣人亦必试验而后知之。如菟丝子之主面黧黑,亦其一端也。以其辛散耶?则辛散之药甚多,以其滑泽耶?则滑泽之药亦甚多,何以他药皆不能去,而菟丝能之?”徐氏由此而推论药性之专长曰:“但显其形质气味者,可以推测而知,而深藏于性中者,不可以常理求之……药中如此者极多,可以类推。”故临证者除了熟悉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常规用法之外,还应掌握药物的特殊专长与优势,便于出奇兵而奏绝功。

10.用于湿热带下

土茯苓甘淡渗利,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腥臭等。《滇南本草》单用本品水煎服,治疗阴痒带下。贵阳名老中医冯先波善用土茯苓治疗湿热带下,常在四妙散中加土茯苓50g,疗效甚佳。亦可用本品配合蛇床子、苦参、百部等煎水熏洗外阴。

11.用于皮肤瘙痒

皮肤疾病常与风、湿、热、毒等密切相关。而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皮肤顽疾,与湿邪关系尤为密切。故祛湿解毒是治疗这些皮肤疾病的重要环节。土茯苓既可化湿邪,又可解毒杀虫,常与生地黄、赤芍、地肤子、白鲜皮、茵陈等凉血止痒之品配伍。

现代名医李可在《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乌蛇荣皮汤皮科治验录》中用土茯苓120,煎汤代水煎药,谓“对重症湿g疹,确有覆杯而愈之效”。验之临床,对治疗顽固性湿疹属于湿热内盛者有良效。另外,亦可配合苦参、蛇床子、百部等外洗患处。

【使用注意】 肝肾阴虚者慎服。服药时忌茶。

【古籍摘要】

①《本草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②《本草备要》:“治杨梅疮毒,瘰疬疮肿。”

③《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现代研究】 本品所含落新妇苷有明显的利尿、镇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和炭疽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肝癌及移植性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经动物实验推断:本品可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炎症过程而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此外,尚能缓解汞中毒,明显拮抗棉酚毒性。

射干

射干最早载于《新修本草》。其性寒,味苦;归肺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临床应用】

1.用于咽喉肿痛

射干苦寒泄降,清热解毒,主入肺经,既善清肺泻火、利咽消肿,又有清肺祛痰之功,为治咽喉肿痛常用之品,尤宜于热毒或肺热兼见痰浊阻滞者。《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本草纲目》亦说:“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治热毒壅盛、痰火郁结之咽喉肿痛,可单用,亦可与解毒利咽之品配伍,如《圣济总录》射干汤,以之与升麻、马勃同用;或与桔梗、甘草等同用。若治外感风热,咽痛音哑,常与发散风热药牛蒡子、连翘、蝉蜕同用。一般用量为6~10g。

2.用于痰盛咳喘

射干善清肺火,降气消痰,以平喘止咳,常用于痰壅咳喘。《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治肺热咳喘,痰稠色黄,常与清肺化痰之品配伍,如《痧胀玉衡》射干兜铃汤,以之与桑白皮、马兜铃、桔梗等药同用;若与麻黄、细辛、生姜、半夏等药配伍,则可治疗寒痰咳喘,痰多清稀,如《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一般用量为6~10g。

3.用于腹中瘕结痃癖

对腹中积痰瘀血结成癖块痃瘕(包括肝脾大)等症,可用本品散血消痰、开结消积。常配合鳖甲、莪术、穿山甲、牡蛎、枳实等活血散结行气药物。一般用量为6~10g。

4.用于乳痈

射干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瘀滞所致的乳房红肿疼痛者,用此解毒消肿,如《永类钤方》以此同萱草捣烂取汁,加鸡子白服,治乳痈初起。一般用量为6~10g。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或慎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②《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现代研究】 射干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腺病毒、ECHO11)也有抑制作用;有抗炎、解热及止痛作用;尚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白头翁

白头翁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归大肠、肝、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临床应用】

1.用于热毒痢疾

白头翁苦寒降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尤善于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故为治热毒痢疾之良药。用治热痢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可单用,或配伍黄连、黄柏、秦皮同用,如《伤寒论》白头翁汤;若为赤痢下血,日久不愈,腹内冷痛,则以本品与阿胶、干姜、赤石脂等药同用,亦如《备急千金要方》白头翁汤;若小儿热毒下痢者,常与黄连、石榴皮合用,如《太平圣惠方》白头翁散。一般用量10~15g。或以30~60g煎成100ml,保留灌肠。

2.用于疮痈肿毒

白头翁苦寒,主入阳明,有解毒、凉血消肿之功,用于热盛疮痈肿痛,可取鲜品捣敷或捣汁外涂,或单味煎服;可与蒲公英、连翘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药同用,以治疗痄腮、疮痈肿痛等症。一般用量10~15g。

3.用于瘰疬

气郁所致瘰疬者,白头翁能解郁行滞、豁痰散结,如《本草汇言》以此同当归、牡丹皮、半夏共末,白汤调下,治疗瘰疬。

4.用于崩漏、便血

白头翁入肝,有凉血止血之效,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治血热崩漏下血,可用鲜品捣汁内服;或与凉血止血药配伍,如茜草炭、苎麻根等同用。治大肠湿热便血、痔出血等,可单用,亦可与凉血止血药地榆、槐花等同用。一般用量10~15g。鲜品用量加倍。

5.用于湿热带下

带下病的主要病因与湿邪有关,故前人有“诸带不离湿”之说,又如《傅青主女科》:“带下俱是湿证。”白头翁汤能清热祛湿,据现代药理研究,其还具有杀灭多种病原体的作用,因此常用来治疗带下病见带下量多、色黄、阴部湿痒溃烂、口渴等属肝经湿热者。一般用量10~15g。

四川名医余国俊先生及山东名医张志远教授均善用白头翁汤治疗带下,乃方中主药白头翁能清肝经湿热故也,验之临床确有疗效。

6.用于清肝宁心

肝火为病,或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因外感邪热郁伏肝经。火热属阳邪,善动不居,上扰心神则心悸不宁、心烦不安、脉数或结等。此时应用白头翁清热泻火、疏发肝气,对消除病灶,改善心烦不安等疗效俱佳,火去则心神安宁。临床常用白头翁配伍黄连、苦参、秦皮等,加入对证方中取效。一般用量10~15g。

7.用于清肝息风

肝火易动,动则生风,如眩晕、肢体震颤、痉挛抽搐等,白头翁清肝泻火,故又能息风止痉。《伤寒来苏集》曰:“白头翁临风偏静,长于驱风。”清肝、驱风即所谓息风止痉。临床震颤、挛急诸症,如中风后肢体震颤抽搐,用白头翁加入对证方中,效果较好;对于肝火偏旺,肝风内动之肢体震颤、抽搐、挛急,常配白芍、当归、栀子、秦皮蝉蜕等以清肝泻火息风止痉一般用量10~15g。

【使用注意】 虚寒泻痢者忌服。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

②《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瘰疬。”

③《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

【现代研究】 白头翁鲜汁、煎剂、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杆菌以及一些皮肤真菌等,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品煎剂及所含皂苷有明显的抗阿米巴原虫作用。本品对阴道滴虫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轻度抑制作用。另外,尚具有一定的镇静、镇痛及抗惊厥作用,其地上部分具有强心作用。

贯众

贯众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归肝、脾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凉血,止血,杀虫。

【临床应用】

1.用于风热感冒、温毒发斑

贯众苦寒,既能清气分之实热,又能解血分之热毒,凡温热毒邪所致之证皆可用之,常与黄连、甘草等同用,如《普济方》贯众散。单用本品或配桑叶、金银花等可防治风热感冒;若与板蓝根、大青叶、紫草等药配伍,又可用于痄腮、温毒发斑、发疹等病证。一般用量为10~15g。

2.用于血热出血

贯众味苦性微寒,主入肝经,有凉血止血之功,主治血热所致之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症,尤善治崩漏下血。如《本草图经》治衄血,可单味药研末调服;若与黄连为伍,研末糯米饮调服,可治吐血,如《圣济总录》贯众散;治便血可配伍侧柏叶;治崩漏下血可与五灵脂同用。一般用量为10~15g。

余跟随全国名老中医刘尚义教授临证,刘老善用贯众治疗血尿。刘老认为,贯众味咸,性微寒,具有凉血止血等功效,是治疗风热感冒、湿热斑疹、吐血、便血及崩漏等疾病的常用药。刘尚义教授以贯众为主组方治疗急、慢性肾炎血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中医学认为“血尿”有虚实之不同。实证多因外感风热,湿热主盛,热毒内侵脾肾,或因瘀血阻滞化火而成;虚证多因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或邪毒入侵后迁延不愈,久病入络,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所致。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肾炎血尿多以阴虚内热、脾肾气虚为本,邪毒阻滞为标,刘老认为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火,最终皆与热毒有关,毒邪内侵,热迫血行,症见头面、四肢水肿,尿少色赤,或发热恶风,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针对其病机,治以清热化湿、凉血解毒、利水消肿、滋补脾肾为法,重用贯众,适当配伍一此治疗兼证的药物如虎杖、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墨旱莲、女贞子、玉竹、生地黄、车前子、白茅根、泽泻等,多数患者用药后症状大大改善或消失,屡验屡效。

3.用于虫疾

本品有杀虫之功,用于驱杀绦虫、钩虫、蛲虫、蛔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可与驱虫药配伍使用。

辽宁已故名老中医王钟贤善用生贯众粉治疗钩虫病,并获得满意疗效。《神农本草经》载有“贯众杀三虫”,但未指出具体用法。王老曾试水煎剂治钩虫病,但阴转率极低。经过不断探索比较,并用动物饲以生贯众粉进行试验,未发现毒性反应,但阴转率明显提高。王老临床以生贯众粉10g,日2次吞服,用于钩虫病患者,收到了满意疗效。

【使用注意】 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服用本品时忌油腻。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②《名医别录》:“去寸白,破癥瘕,除头风,止金疮。”

③《本草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鲠。”

【现代研究】 本品所含绵马酸、黄绵马酸有较强的驱虫作用,对绦虫有强烈毒性,可使绦虫麻痹而排出,也有驱除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作用。实验证明本品可强烈抑制流感病毒,对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乙脑病毒等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外用有止血、镇痛、消炎作用。其煎剂及提取物对家兔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绵马素有毒,能麻痹随意肌,对胃肠道有刺激,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及伤害视神经,中毒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症见震颤、惊厥乃至延脑麻痹。绵马素一般在肠道不吸收,但肠中有过多脂肪时,可促进其吸收而致中毒。

败酱草

败酱草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胃、大肠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肠痈、肺痈、痈肿疮毒

败酱草辛散苦泄寒凉,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消痈排脓,且能活血止痛,故为治疗肠痈腹痛的首选药物。用治肠痈初起,腹痛便秘、未化脓者,常与金银花、蒲公英、牡丹皮、桃仁等同用;若治肠痈脓已成者,常与薏苡仁、附子同用,如《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本品还可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鱼腥草、芦根、桔梗等同用。若治痈肿疮毒,无论已溃、未溃皆可用之,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配伍,并可以鲜品捣烂外敷,均奏效。一般用量为10~30g。

2.产后瘀阻腹痛

败酱草辛散行滞,有破血行瘀、通经止痛之功。如《卫生易简方》单用本品煎服,或与五灵脂、香附、当归等药配伍,用于治疗产后瘀阻,腹中刺痛。

著名中医学家沈中理治疗经行腹痛善用败酱草。用于属热因痛经,多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化热,以致火郁血热,阻于冲任二脉而作痛者。实证者,多见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伴有乳房胀痛,或乳头痛,苔薄、脉沉弦,治以和血疏肝、理气止痛法,采用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败酱草。虚证者,多见经行腹痛绵绵,或经后腹痛不止,舌质暗红,脉弦细带数,治以养血疏肝、清热止痛法,采用红酱金灵四物汤,药用四物汤加红藤、败酱草、川楝子、五灵脂、乳香、没药等十味。上述两方之止痛特点在于败酱草,李时珍曾说:“败酱草治血气心腹痛……古人妇人科皆用之,乃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盖未遇识者耳。”再配以红藤之清热消肿,五灵脂之散瘀止痛,用于治疗热因痛经有明显的疗效。

3.用于男性精液不液化症

精液不液化是指射入女方阴道的精液不液化,始终成胶冻状或团块状,在实验室中是指离体精液在室温下或37℃水浴温箱中60min不液化或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这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常见病因。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阴虚火旺、湿热蕴结、痰浊阻滞等所致,属中医“精浊”范围。在治疗精液不液化时,重用败酱草30~60g,主要用于湿热蕴结型。此症表现为精液外观大部分为黄稠状凝块,有腥味。重用败酱草清热解毒、行瘀散结,使精液液化。有报道败酱草有降低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解除前列腺局部肌肉血管痉挛,增加前列腺分泌,奏清热利湿、分清泌浊之功。既消除前列腺炎症,促进其血运以利炎症吸收,又改善精液质量,以达治疗目的。

4.用于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多因年迈体弱,气血亏虚,肾阳衰惫,腐血败精瘀阻膀胱久致腺体增生,州都气化失司所致。本病渐有年轻化趋势。治当补益肾阳、祛瘀通浊为要。《本草正义》谓败酱草:“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笔者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时,重用败酱草30g以上,取其腥臭陈腐直趋下焦,入肝经达阴器,能破瘀消肿,能通浊祛败精,去故生新而窍道畅利。

5.用于制胃酸

中医临床家邵冬珊临床体会,败酱草为一制胃酸良药。泛酸或吐酸为临床常见症状,脾胃肠病证中或以其为主症,或为胃痛、胁痛、呕吐之兼症。夫酸者,肝木之性也,吐酸多与肝、胃相关,且有寒、热之别,《证治汇补·吞酸》云:“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本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但吐酸总以热证多见。故无论病之寒热,凡有吐酸症状者,皆随方加用败酱草,常用量15g,效不显者,可用至20~30g。湿热郁滞于中,随气上逆,则吞酸作矣。败酱草用于湿热之证,此其制酸之理也。

6.用于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是妇科患者常见症状,多由于阴道分泌物增多,或细菌、滴虫等因素刺激外阴所致。中医辨证多属湿热下注,应用败酱草、苦参、黄柏、苍术、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蛇床子、白部解毒杀虫。在实践诊疗中每遇到女性外阴瘙痒症状患者都重用败酱草一药,常取得满意效果。外用60~120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忌服。

【古籍摘要】

①《名医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②《本草纲目》:“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

③《本草正义》:“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

【现代研究】 黄花败酱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尚有抗肿瘤作用。其乙醇浸膏或挥发油均有明显镇静作用。

红藤

红藤最早载于《本草图经》。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肝、大肠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肠痈腹痛、热毒疮疡

红藤苦降开泄,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止痛,又入大肠经,善散肠中瘀滞,为治肠痈要药,也可用于其他热毒疮疡。用治肠痈腹痛,常与桃仁、大黄等药同用;用治热毒疮疡,常与连翘、金银花、贝母等药同用,如《景岳全书》连翘金贝煎。一般用量为10~30g。

上海名老中医张伯臾教授善用红藤配败酱草治疗急性胰腺炎、肠痈等属于实热证者,张老认为,红藤配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对局部炎症的控制有很好的作用。常重用至30g。

2.用于跌打损伤、经闭痛经

红藤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骨碎补、续断、赤芍等药同用;用治经闭痛经,常与当归、香附、益母草等药同用。一般用量为10~30g。局部跌打损伤者,可取适量外敷。

3.用于风湿痹痛

红藤有活血化瘀、祛风活络止痛之作用,广泛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疼痛,关节不利,常与独活、牛膝、防风等药同用。红藤清热解毒,更适宜用于风湿热痹。一般用量为10~30g。

著名中医学家臧堃堂教授从医40余载,善于治疗内科杂病,临证常用红藤治疗多种疾病,每用辄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其一,消痈:红藤清热解毒,历代医家均以其作为治疗肠痈腹痈之要药。临床上常用于急慢性乳腺炎、肝脓肿、皮肤化脓性感染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红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抗菌谱较广。临证要点:肠痈腹痛拒按、发热,便秘,乳痈、皮肤痈红肿热痛或溃脓,舌红,苔黄腻,脉数。

其二,泻湿热:红藤入肝、大肠经,味苦,苦能泻湿、燥湿,加上红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故其有较好的清泻肝胆、肠道、下焦湿热作用。常用于急慢性胆囊炎、病毒性肝炎、急性肠炎、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急慢性盆腔炎等。临证要点:发热、黄疸,或腹痈、腹泻,或尿频、尿痛,或带下臭秽、色黄、量多,舌苔黄腻,脉滑数。

其三,活血:红藤入血,上通下达,无所不到,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之效,临床上既用于瘀血内阻各证,如瘀血性的痛经、闭经、子宫肌瘤、跌打肿痛等,也因其能清泻湿热更常用于瘀血兼夹湿热之证,如慢性盆腔炎、慢性胆道感染、肠粘连等。临证要点:各种病证日久不愈,伴疼痛、肿块,唇舌色暗或舌有瘀点,脉弦涩。

其四,和营:红藤入血分而达营卫,能祛风解肌,可用于营卫不和,肌表不固之伤风感冒,以及变应性鼻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等。临证要点: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为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脉缓。

其五,行气:《图经本草》载红藤行血、治气块因其入肝家而行血分,走而不守,故行气活血止痛效佳,尤善于治疗肝郁气滞疼痛诸症,如胃肠功能紊乱、癔症、气滞痛经、闭经、乳房囊性增生病等。临证要点:证情复杂多变,疼痛时作,肿块时起时消,随情绪增减,脉弦。

其六,宣痹:红藤入血分走经络,既能行气活血,又能泻湿解毒,不失为治疗风湿痹证之良药。《植物名实图考》载红藤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临床上根据配伍定向,可广泛应用于风湿阻络,血脉不通之各种风湿痹痛,如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骨关节炎等。临证要点:关节、肌肉肿痛麻木、活动障碍。

其七,通便:红藤入大肠经,能行气消滞、清热泻湿。临床上可用于胃肠湿热引起的大便黏滞不爽,以及气滞、燥热引起的大便秘结,或单纯性便秘、肠道炎症引起的便秘。临证要点:腹胀、大便黏滞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

其八,杀虫:红藤归大肠经,借其清热解毒之功,能杀灭肠道寄生虫(如钩虫、蛔虫、蛲虫等)。用红藤50g、黄酒100ml,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内服可治疗胆道蛔虫症。临证要点:腹痛、纳差、苔薄腻,大便化验查出肠道寄生虫卵。

其九,外用:虽然红藤多用于内服治疗疾病,但若使用得法,外治亦能收到佳效。如红藤浓煎保留灌肠可治疗肠道寄生虫病、慢性结肠炎、慢性盆腔炎;红藤煎水洗外阴可治阴部瘙痒;红藤用黄酒浸泡后外涂,可消跌打肿痛;红藤浸酒精外涂可治疗皮肤疔疖;红藤煎水温洗患处,可治疗风湿痹痛。

臧老临证应用红藤,既注重病证结合、辨证为本的用药原则,也善于配伍其他药物来提高疗效,以达治疗目的。如红藤配蒲公英、橘叶、广郁金等能提高治疗乳痈的疗效;红藤配大黄、丹参治疗肠痈效佳;红藤配蒲公英、大黄、玄明粉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疗效增强;红藤配蒲公英、萆薢、龙胆等善治急性泌尿系感染;红藤配桂枝、赤芍、莪术、蒲公英、黄芪等治疗慢性盆腔炎。在治疗瘀血痛经、闭经时多配当归尾、制香附、益母草等;用红藤调和营卫时多配桂枝、白芍;红藤用于治疗气滞疼痛多配延胡索、郁金、香附等;治疗风湿痹痛常与威灵仙、秦艽、乌梢蛇等配伍;用于通便时配蒲公英、玄参等。外用配伍多以红藤配大黄、黄连、黄芩浓煎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配百部浓煎灌肠治蛲虫病;配苍术、苦参、地肤子煎水外洗治疗外阴瘙痒;红藤配三七、蒲黄,黄酒浸泡外涂跌打肿痛处疗效显著;红藤煎水外洗治风湿痹痛常与威灵仙、桂枝、细辛、银花藤等配伍。总之,合理的配伍不仅扩大了红藤的治疗范围,且能显著提高红藤的治疗效果。但须注意,孕妇及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禁用红藤。另外,红藤内服用量除了治疗胆道蛔虫症用至50g外,其他病证常用10~30g即可取效,不必盲目追求大剂量。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

【古籍摘要】

①《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

②《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现代研究】 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链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品水溶提取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栓形成,提高血浆cAMP水平,提高实验动物耐缺氧能力,扩张冠状动脉,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最早载于《广西中药志》。其性寒,味微苦、甘;归胃、小肠、大肠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临床应用】

1.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白花蛇舌草苦寒,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用治热毒所致诸症,内服、外用均可。如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治疗痈肿疮毒,也可以本品与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药同用;用治肠痈腹痛,常与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等药同用;若治咽喉肿痛,多与黄芩、玄参、板蓝根等药同用;若用治毒蛇咬伤,可单用鲜品捣烂绞汁内服或水煎服,渣敷伤口,疗效较好,亦可与半枝莲、紫花地丁、重楼等药配伍应用。

临床多以白花蛇舌草为主药,通过适当的配伍治疗痤疮,收效甚捷。痤疮中医学称粉刺,此病多与肺、脾两脏有关。《外科正宗》说:“粉刺属肺,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致。”据此,治疗以清宣肺胃之热为主,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入胃、大肠、小肠经,功擅清热利湿、解毒消痈,配合清热凉血、软坚散结之药可使肺胃热清,气血调和而使皮疹消退。

近年来,利用本品清热解毒消肿之功,已广泛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著名老中医刘继祖认为,白花蛇舌草治疗主症为一切癌肿、疫毒、热毒、郁热、食积。临床指征:各种热毒肿痛、癌瘤。禁忌:阴寒之毒或虚寒证不宜使用,误用则寒毒深甚。其用药心得:一者,本药散结消肿力强,宜用于任何肿瘤;二者,药性寒却不致碍脾胃,反有消积食之功,故用之少有禁忌。一般用量为10~30g。

2.用于热淋涩痛

白花蛇舌草甘寒,有清热利湿通淋之效,单用本品治疗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亦常与白茅根、车前草、石韦等同用。一般用量为10~30g。

北京名老中医祝谌予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不容易治疗,在原来经验方子上,加上白花蛇舌草和川续断,加大黄芪用量,控制蛋白尿的疗效较好。白花蛇舌草控制尿蛋白是学习别人的经验,祝老吸收过来。别人用白花蛇舌草能够治疗肾炎蛋白尿,那么,祝老吸收此经验,加上补肾的川续断,控制尿蛋白的疗效较好,并需加大黄芪用量,尿蛋白则慢慢减低。

北京名老中医倪寄兰在临床上注意将白花蛇舌草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用于各科疾病收到良好的疗效。

白花蛇舌草配龙葵可以增强清热利咽的作用,能治疗咽炎;配鱼腥草可以增强清肃肺金、止咳化痰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配桑白皮有清泻肺热、化痰平喘作用,可以治疗肺炎;配金钱草能清肝利胆、渗利湿邪,治疗胆囊炎;配垂盆草有清肝解毒、利湿化浊之效,用于治疗急性肝炎,效果良好;配石韦能清利膀胱湿热,常常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配葎草有清热利湿化浊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配牡丹皮、玄明粉可以清热凉血、通腑泻下,能治疗急性阑尾炎;配萆薢、莪术能清热利湿、活血消肿,可以治疗急性前列腺炎;配漏芦、穿山甲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疗急性乳腺炎;配穿破石、薏苡仁可清热利湿、散瘀止痛,用于治疗盆腔炎;配草河车、芙蓉叶能清热解毒、散瘀凉血,多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管炎;配蝉蜕、苦参以清利湿热、散风止痒,用于治疗各种痒疹;配生石膏、知母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共奏退热之功;配芦根、葛根能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可以治疗病毒性感冒;配急性子、威灵仙能清热解毒、抗癌利膈,用于治疗食管癌;配砂仁、蜈蚣能解毒抗癌、行气止痛,可治疗胃痛;配鳖甲、水红花子有解毒抗癌、软坚散结之功,可以治疗肝癌;配紫苏子、地龙能解毒抗癌、降逆平喘,可以治疗肺癌;配薏苡仁、白蔹以解毒抗癌、渗湿散结,临床用于治疗宫颈癌;配黄药子、山慈菇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瘿,可以治疗甲状腺肿瘤。

倪老认为,白花蛇舌草味甘、性淡凉,能清热解毒、活血利尿,不仅有抗菌作用,还能抗病毒及抗癌,其作用难以一一列举,不再赘述。由于配伍不同,作用各异,疗效也大相径庭。此药用量宜大,一般用30~60g,药量太小则疗效不佳。

【使用注意】 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现代研究】 本品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有微弱抑制作用;在体内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促进抗体形成,使网状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从而达到抗菌、抗炎的目的;本品对兔实验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体温及白细胞下降,炎症吸收;其粗制剂体外实验,在高浓度下对艾氏腹水癌、吉田肉瘤和多种白血病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但实验性治疗无明显抗癌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白花蛇舌草液可以出现镇痛、镇静及催眠作用;尚有抑制生精能力和保肝利胆的作用。

穿心莲

穿心莲最早载于《岭南采药录》。其性寒,味苦;归肺、肝、胃、大肠、胆、膀胱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穿心莲苦寒降泄,清热解毒,故凡温热之邪所引起的病证皆可应用。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可单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穿心莲片;亦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同用。一般用量为6~10g。

2.用于肺热咳喘、肺痈吐脓、咽喉肿痛

穿心莲善清肺火,凉血消肿,故常与黄芩、桑白皮、地骨皮合用,治疗肺热咳嗽气喘;与鱼腥草、桔梗、冬瓜仁等药同用,则治肺痈咳吐脓痰;若与玄参、牛蒡子、板蓝根等药同用,常用治咽喉肿痛。一般用量为6~10g。

3.用于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瘙痒

穿心莲苦燥性寒,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功效,故凡湿热诸证均可应用。主治胃肠湿热,腹痛泄泻,下痢脓血者,可单用,或与苦参、木香等同用;用治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者,多与车前子、白茅根、黄柏等药合用;治湿疹瘙痒,可以本品为末,甘油调涂患处。亦可用于湿热黄疸、湿热带下等。

穿心莲为常用草药,本品具有良好的清热消炎作用,著名中医外科专家凌云鹏常将其用于腹泻、痢疾等胃肠疾病,外科消炎退肿的急性感染脓肿,有着显著疗效,但主观上认为现有的注射剂及片剂,疗效不及煎剂、末药为高,这可能是偏见,凌老以临床实例证之:1972年凌老曾参加血防,主治夹什症患者,对于体征差的患者,应用呋喃丙胺治疗,其中患者袁某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一昼夜腹泻43次,并伴剧烈腹痛,经采用多种止泻制剂无效,乃以本品30g煎服,1h后腹痛腹泻均减,第二天统计24h腹泻减至12次,其后即以穿心莲液送服呋喃丙胺至疗程完成,每日腹泻维持在3~4次,取得显效。其后在门诊中的任某,30年前有阿米巴痢疾史,治疗四个多月方愈,其后凡遇腹泻均需十余天治疗始缓解,1978年秋因胃肠炎引起腹泻,每日十余次,经注射黄连素、穿心莲,内服氯霉素、痢特灵等历20余日不能缓解,转为痢疾症状,乃以穿心莲末装胶囊吞服,每次2粒,每日4次,停止其他药物,3天痢疾即止,5天后即照常下作。又曾以本品制成软膏配以胶囊内服,治疗疖肿及手指疔毒的炎症期,一般在3天内痛止肿消,说明穿心莲的清热消炎作用显著,但因应用方法的不同,疗效亦有差异,所以充分发挥本品的药效,在提炼调制上,似尚有提高研究的必要。

4.用于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穿心莲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消痈,故可用治火热毒邪诸证。用治热毒壅聚,痈肿疮毒者,可单用或配金银花、野菊花、重楼等同用,并用鲜品捣烂外敷;若治蛇虫咬伤者,可与墨旱莲同用。一般用量为10~15g。

【使用注意】 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 穿心莲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增强人体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有解热、抗炎、抗肿瘤、利胆保肝、抗蛇毒及毒蕈碱样作用;并有终止妊娠等作用。

山豆根

山豆根最早载于《开宝本草》。其性寒,味苦;归肺、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临床应用】

1.用于咽喉肿痛

山豆根大苦大寒,功善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治热毒蕴结、咽喉肿痛之要药。轻者可单味煎服或含漱,或磨醋含咽;重者可配伍解毒利咽之品,如《增补万病回春》清凉散,即与连翘、桔梗、黄芩等同用。如治风热犯肺之咽痛,可配发散风热之品薄荷、牛蒡子等。若治乳蛾喉痹,可与清热利咽之品配伍,如《慈幼新书》山豆根汤,以之与射干、天花粉、麦冬等同用。一般用量为5~10g。

北京名医印会河教授善用山豆根配鱼腥草治疗外感疾病。印老体会,治风热外感,习有邪在皮毛与重在于肺之分,在典型病例上,确有可分与应分之必要,但在临床多数患者身上,常常是既有邪在皮毛之恶风发热,又有邪重在肺之咳嗽咽痛、鼻塞。见此,就不能再以皮毛与肺来区分,而是根据病情之相兼互见而遣用桑菊、银翘之合剂。热重或久不能退者,则需加用石膏。印老早年用山豆根、鱼腥草两药,乃循金银花、连翘两药的药理作用而加以发展,因多年以来,首都市场金银花、连翘供应困难,故即选取山豆根、鱼腥草两药代金银花、连翘。在使用过程中,又发现山豆根、鱼腥草用了较大量以后,其作用又远远超过了原来的金银花、连翘,通过大量观察病人,其疗效不但不见减低,且一定程度上是有提高的,效果之快,亦远远超过原来的“银翘散”。

2.用于牙龈肿痛

山豆根归胃经,又能清肺胃热,用治胃火炽盛,牙龈肿痛,可单用煎汤漱口,或与善清胃泻火之黄连、生石膏、升麻等同用。一般用量为5~10g。

3.用于心律失常

中医临床家王鸿烈善用山豆根治疗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常见症候之一。王老在临床实践中,本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对有心律失常的心肌炎患者,常于辨证方药中加入山豆根、墨旱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日本文献报道,两药均含总生物碱,具有稳定心律的作用,用之临床,颇多效验。一般用量为5~10g。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副作用,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慎用。

【古籍摘要】

①《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急黄发热、咳嗽,杀小虫。”

②《本草图经》:“采根用,今人寸截含之,以解咽喉肿痛极妙。”

③《本草备要》:“泻热解毒,去肺大肠风热,含之咽汁,止喉痛、齿肿、齿痛。”

【现代研究】 本品有抗癌作用,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肿瘤均呈抑制作用。有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对实验性溃疡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麻风杆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臭豆碱、金雀花碱能反射性地兴奋呼吸,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有较强的平喘作用;此外,本品还有升高白细胞、抗心律失常、抗炎及保肝作用。

马齿苋

马齿苋最早载于《本草经集注》。其性寒,味酸;归肝、大肠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临床应用】

1.用于热毒血痢

马齿苋性寒质滑,酸能收敛,入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为治痢疾的常用药物,单用水煎服即效。亦常与粳米煮粥,空腹服食,治疗热毒血痢,如《太平圣惠方》马齿粥;《经效产宝》单用鲜品捣汁入蜜调服,治疗产后血痢;若与黄芩、黄连等药配伍可治疗大肠湿热,腹痛泄泻,或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者。一般用量为30g。

2.用于热毒疮疡

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用治血热毒盛,痈肿疮疡,丹毒肿痛,可单用本品煎汤内服并外洗,再以鲜品捣烂外敷,如《医宗金鉴》马齿苋膏;也可与其他清热解毒药配伍使用。

名老中医陈树森先生创带状疱疹方马齿苋膏。适应证:带状疱疹灼热疼痛或化脓者。药物组成:新鲜马齿苋100。制法和用法:将g新采的鲜马齿苋洗净、切碎,捣成糊状涂敷患处,日换1~2次。如已破溃用野菊花煎汤洗净后再敷药。随症加减:如已破溃者加黄连粉10g同敷。方解:带状疱疹古名“缠腰火丹”,系邪毒(病毒)蕴结肌肤所致,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对热毒疮疡内服、外敷均佳,故用以治疗本病亦有良效。

3.用于崩漏、便血

马齿苋味酸而寒,入肝经血分,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之效。故用治血热妄行,崩漏下血,可单味药捣汁服;若用治大肠湿热,便血痔血,可与地榆、槐角、凤尾草等同用。一般用量为15~30g。

4.用于消渴(糖尿病)

马齿苋味酸以生津,性寒可清热,归肝、大肠经。《本草拾遗》谓之“破痃癖,止消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中医临床家程益春曾以南瓜、山药、马齿苋为原料,加工制成南山苋菜,作为治疗消渴病的食疗药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医临床家王豪亦用马齿苋100g,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治疗糖尿病7例,效果较好,对起病不久和未曾服用过西药的患者疗效显著。一般服药1~2周尿糖即可转阴,如坚持服药1个月以上,血糖也可望恢复正常。马齿苋对阴虚燥热型患者效果最佳,而对阴阳两虚或久病不愈者疗效欠佳。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忌服。

【古籍摘要】

①《新修本草》:“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癥瘕,小儿尤良……”

②《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现代研究】 本品乙醇提取物及水煎液对痢疾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杜盎小芽孢癣菌也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本品鲜汁和沸水提取物可增加动物离体回肠的紧张度,增强肠蠕动,又可剂量依赖性地松弛结肠、十二指肠;口服或腹腔注射其水提物,可使骨骼肌松弛。本品提取液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延缓衰老和润肤美容的功效。其注射液对子宫平滑肌有明显的兴奋作用。本品能升高血钾浓度;尚对心肌收缩力呈剂量依赖性的双向调节。此外,还有利尿和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鸦胆子

鸦胆子最早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其性寒,味苦;归肝、大肠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临床应用】

1.用于痢疾

鸦胆子苦寒,其性峻烈,善入大肠血分,能清湿热、凉血热、化瘀血、消壅滞、厚肠胃、杀疟虫。用于休息痢,下痢赤白,时轻时重,时愈时发者,用于凉血消滞,可单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谓:“鸦胆子,性善凉血止血,兼能化瘀生新。凡痢之偏于热者用之皆有捷效,而以治下鲜血之痢,泻血水之痢,则尤效。又善清胃腑之热,胃脘有实热充塞,噤口不食者,服之即可进食。审斯,则鸦胆子不但善利下焦,即上焦有虚热者,用之亦妙,此所以治噤口痢而有捷效也。”张锡纯用鸦胆子去皮每服25粒,白糖水送服,治热性赤痢。

2.用于疟疾

鸦胆子清热截疟,用于疟疾,症见形寒作冷,寒热往来,一日或二日一发者;用之解毒杀虫,如《广西中药志》鸦胆子去外壳,龙眼肉包服,日3次,每次10粒。

3.用于腐蚀赘疣

鸦胆子能解毒邪、散结聚、破瘀血、攻坚结、腐鸡眼赘疣,常用于鸡眼或疣。可单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鸦胆子去皮,取白仁之成实者,以烧酒调和涂之,治疣;《经验方》至圣丹,鸦胆子20个,去皮取仁,同烧酒捣烂敷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治脚鸡眼。

名老中医单苍桂善用鸦胆子治疗耳痔,耳痔又称耳息肉,是赘生物,有的形如核桃,有的状如菇菌,间或暴出耳道口外,色红无皮,触之出血。若见此病可用鸦胆子治疗。方法:取鸦胆子2~3粒,敲破去壳取仁,合上米饭2粒,共捣如泥搓成小丸,放在息肉上,外用干棉球塞紧。隔日必见息肉部分蚀去,并有少量黏液渗出。换药时用消毒湿棉球将患处洗涤干净,继续外敷上药,直至痔赘平复为止。但有时毒水浸润,痔周皮肤发生腐蚀现象,则应暂停上药改为冰石散撒于患处,外盖黄连膏,每天换药一次,3~5天毒水自止,腐蚀皮肤已好,再继续用鸦胆子腐蚀,3~5次,耳痔就可以平复而愈。

4.用于杀虫、热毒肿痛诸证

著名肝病大家关幼波教授善用鸦胆子治疗血吸虫性肝病。关老在临床中也常使用复方与单味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多数情况下,运用复方以调治整体,单味药以治局部;复方以扶正,单味药以祛邪。少数情况也有反之。单味药鸦胆子具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这在明代以前尚未见有记载,据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指出,鸦胆子能治各种痢疾。关老用于治疗肝吸虫病和滴虫性肠炎,疗效较好,可以广开中药治疗多种原虫病和吸虫病的思路。前人多用龙眼肉、馒头皮、粥皮等包果鸦胆子内服,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关老用鸦胆子研粉装胶囊吞服,未见毒性作用。

当代名医李静受张锡纯先生的影响,善用鸦胆子治疗热毒诸证。李老自己10多年前患外痔,疼痛难忍,外科医生手术治之。后每遇酒喝多时复发。思之不能再手术了,用消炎药内服、外用或可治愈。

2004年夏突发外痔,大如鸽蛋,站不可,坐亦不可,痛不可忍。思之鸦胆子乃解毒妙品,且其曾因血脂高间断服过数月,乃自服鸦胆子胶囊,每服30粒,日服3次,次日即感疼痛大减,续服至3日外痔全消。此为李老自知之经过。此前亦曾用过此方,唯未敢用此大量。今自服之,一日服至90粒鸦胆子,服至3日痔全消,实出意料之外。但体虚之人万不可用此大量也。

2000年治一朋友朱某之婶母,医院诊为舌癌3个月,疼痛而致饭食减少来求治。视其舌边有花生米粒大溃疡如菜花状,因其体质尚可,且朋友诉其家庭困难,住院放疗、化疗治不起,询之有无偏方、单方治之。用鸦胆子胶囊,每服10粒,日6次,每三餐饭前、饭后服之。同时加服三七粉每日10g,服半个月疼痛止,服一个月溃疡面愈合。又服半月至今未发。

另以患者陈某,男,患痔出血,近月来出血量多来求治。与其服鸦胆子,每服30粒装入胶囊内,日3次,3日即大效,一周血全止。

李老认为,鸦胆子苦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灭原虫,蚀腐肉,脱赘疣,治热毒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因其有毒,故多外用。前贤张锡纯曰:“鸦胆子,为凉血解毒之要药,善治热性赤痢,二便因热下血,最能清血分之热及肠中热,防腐生肌,诚有捷效……治梅毒及花柳毒淋皆有效验。捣烂醋调敷疔毒,效验异常。”

现代药理研究,鸦胆子仁或水剂(油剂效果较差)能使瘤组织细胞发生退行性变性和坏死,作用于正常组织和瘤组织时,也有类似作用。经病理组织观察,本品有使瘤细胞变性、破碎、坏死的作用,使体液免疫反应明显增高,细胞免疫也有所增强,对人体正常代谢功能的骨髓有保护作用,能升高白细胞。

近代报道其制剂用治肿瘤,能除肠中积垢。李老曾服之,每服之后所解大便皆如黑色油状,是以知其确能排出肠中积垢也。且又能降血脂、减肥,李老曾间断服数月体重减了二十余斤。

鸦胆子乃苦参之种子,古人将鸦胆子去皮,用益元散为衣,名曰菩提丹,治二便下血如神,赞其有神灵之功也。其善清血热,而性非寒凉。善化瘀滞,而力非开破,有祛邪之能,兼有补正之功。前人有诗赞鸦胆子云:“一粒苦参一粒金,天生瑞草起疴沉,从今觅得活人药,九转神丹何用寻。”

故在临床上,凡遇有毒热之证,每思用鸦胆子治之,且与三七配伍用之。临证视其毒热重则鸦胆子重用之,其热不重则三七重之。唯其有毒,则方能攻毒,毒去毒消则毒自无。但体虚之人,始服时需从小量开始,贵在灵活运用也。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古籍摘要】

①《本草纲目拾遗》:“治冷痢久泻……外无烦热躁扰,内无肚腹急痛,有赤白相兼,无里急后重,大便流利,小便清长。”

②《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极苦,性凉,为凉血解毒之要药。善治热痢赤痢,二便因热下血,最能清血中之热及肠中之热,防腐生肌,诚有奇效。”“捣烂醋调敷疔毒,善治疣”。

【现代研究】 鸦胆子仁及其有效成分对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对其他寄生虫如鞭虫、蛔虫、绦虫及阴道滴虫等也有驱杀作用;所含苦木苦味素有显著的抗疟作用;并具有抗肿瘤作用;本品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赘疣细胞可使细胞核固缩,细胞坏死、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