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微表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FBI与情绪微表情(1)

虽然人类的表情种类繁多,但这些数量众多的表情都是由基础情绪表情组合变化而来的,因此,只要熟练识别基础表情的表现及特征,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对方所表现出的情绪到底是否是其真实的内心情绪。

第一节 喜悦

在FBI的所有研究中,情绪微表情可谓是重中之重。在审讯时,探员们需要随时观察嫌疑人流露出来的各种微表情,并需要及时判断出,这些表情到底是嫌疑人内心的真实情绪流露,还是为了迷惑探员而刻意为之的。有时候遇到善于伪装的嫌疑人,FBI探员们还要想方设法刺激他(或她),以打破其心理防线,使其在惊慌失措的状态中流露出真实的心理情绪。因此,判断嫌疑人表情的真假就成了侦探案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每个FBI探员都会把对嫌疑人表情真假的基本判断,作为自己的必修课程。

虽然人类的表情种类繁多,但这些数量众多的表情都是由基础情绪表情组合变化而来的,因此,只要熟练识别基础表情的表现及特征,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对方所表现出的情绪到底是否是其真实的内心情绪。

喜悦就是人类的几种基本情绪之一。FBI研究发现,在人类所有的情绪表情中,喜悦的情绪表情是最复杂的。因此,作为喜悦的代表表情——笑容——自然也是非常复杂的。“喜悦”是人类拥有的第二种情绪,频繁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在人的生命成长历程中起着巨大的、不容忽视的作用。FBI研究发现,很多长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爱笑。就连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寿星公,都是一副笑容可掬的形象。

在FBI的研究数据中有这样一组特殊的数据,这是FBI通过研究111名年龄为21岁的女大学生照片而得出的。在仔细分析了这些女孩在微笑时嘴角上扬的弧度、脸颊隆起的程度、眼角皱纹的深度等细节之后,FBI对她们笑容中积极正面的情感进行了分级,再分别在她们27岁、43岁、52岁的时候进行了同样的测试。结果发现,当年在照片中笑容富有积极情感色彩的女士,大都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实际上,这一研究结果也是有事实依据的。有人就曾说过:“只看希拉里的脸,就知道她的婚姻生活比较坎坷,而再看好莱坞影星梅莉·史翠普在婚礼上笑容可掬、闪闪发光的双眼,就知道她的婚姻一定很幸福。”

FBI研究发现,笑容有很多种,比如微笑、大笑、轻笑、偷笑、冷笑、嗤笑、嘲笑、苦笑和假笑等等。虽然这些表情都带有“笑”的标签,但不全是由喜悦情绪引发的。在它们当中,有些确实是源于喜悦的情绪而产生,比如微笑、大笑、轻笑,但有些却与喜悦无关,比如假笑、冷笑、嗤笑、嘲笑。所以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无法通过对方的“笑容”马上判断出对方内心的真实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对方的笑容到底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就必须首先了解喜悦的微表情。如果对方的笑容里不包含喜悦的任何微表情因素,那么可以断定,他的“笑容”并不是由喜悦情绪引发的,他要么是在伪装表情,要么是有其他意图。

FBI研究发现,“笑容”是由两组肌肉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其中颧大肌负责拉开嘴巴,眼轮匝肌负责闭上眼睛。这两组肌肉的协同合作是笑容形成的必备因素,即便是非常轻微的笑容也必须有这两组肌肉的同时参与。FBI反复研究后发现,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因为很多因素发笑,最常见的就是礼节性微笑。在从事服务工作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笑容显然并不包含任何喜悦情绪,做出微笑的动作只是出于工作需要,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做出这种礼貌性微笑。FBI经过对比后发现,如果一个人想通过主观意识去操纵面部肌肉做出微笑的表情,那么他一定无法同时控制眼轮匝肌和颧大肌,通常他只能控制其中的一组肌肉,即便是通过特殊的训练同时操纵两组肌肉,他所做出的笑容也是僵硬、死板的,给人一种很明显的违和感。

FBI在多次实验后总结出笑容的微表情特征。他们发现,人们在笑的时候,首先眼睛会产生眯起来的动作,这个时候,人的下眼睑会变紧、突出,眼睛下面还会形成笑容沟纹。同时由于上下眼睑的挤压,眼角外侧会形成鱼尾状的纹路;在眼睛眯起的同时,人们的嘴唇两端也开始向耳侧拉伸、两侧嘴角向上翘起,颧大肌开始运动,继而带动脸颊向上隆起,有的人还会因为面部肌肉特殊而形成“酒窝”。FBI表示,如果对方的“笑容”中没有出现以上这些喜悦笑容的微表情元素,那可以断定,他的笑容是刻意为之的假笑,而且演技拙劣;如果对方的表情中带有喜悦笑容的某些微表情元素、但并不全面,那么他的表情有可能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具体情况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境做出判断);如果他的眼角出现了鱼尾纹,却没有出现其他微表情特征,那么他的笑容依然是发自内心的、带有喜悦情绪的真实笑容。

在研究中FBI发现,有时候人们的笑容中也会包含拒绝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在下意识中利用这样的方法来拒绝他人。比如,我们今天打算在家安静地休息,突然,有一个不太受欢迎的朋友前来做客,更让人厌烦的是,这位客人全程都处在喋喋不休的状态中。虽然这种行为让我们很反感,但我们也不好直接打断对方令其离开,因为这与我们的修养相悖。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下意识地以沉默来回应对方,或者勉强做出微笑的表情来敷衍对方。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在滔滔不绝时,其他人只是一直保持微笑看着自己,而不参与到话题中来,我们也能马上意识到,对方在这一刻是不欢迎我们的,只是出于礼貌而没下逐客令罢了。所以在理解了对方拒绝的笑容后,我们自然就会主动结束谈话,尽快起身离开。这种以微笑表达拒绝的方法,不仅不会让双方尴尬,也会让我们在礼貌的状态下达到送客的目的。

这种笑容看似没有力量的,其实代表着坚决的态度,它就像裹着牛皮的盾牌一样,既有弹性和缓冲作用,也同时很坚决和强硬。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没有礼貌、咄咄逼人的客人,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轻松地拒绝对方。通常情况下,这种笑容只有嘴部颧大肌参与,所以很容易就能让对方判断出这种笑容是我们有意为之的,从而让对方迅速接收到我们的拒绝信号。

FBI研究发现,抿嘴笑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笑容,这种笑容多在女士身上出现,也带有拒绝的意思,只是在拒绝的同时,又包含了某些诸如羞涩、含蓄、调皮等其他情绪。如果在日常交际中,我们遇到了这种“双唇紧闭、微微向后拉伸”的笑容,那么就表明,对方对我们正在谈的内容或者提出的问题表示拒绝、不想回复,并且希望你适可而止。最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我们冒昧地询问某个女士的年龄时,她们通常就会对我们报以这样的微笑,以此来委婉地表示拒绝。

有些女士在另一种特殊的情况下也会做出这样的微笑动作,那就是在她对别人讲完了赞美之词后。乍一看,这好像是一个礼节性的结束动作,其实不然,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微笑动作,是因为在她的心中,对方与这样的赞誉并不相符,只不过是因为一些其他因素,她才不得不如此赞美对方。不光是表达赞美,在任何一种表达意见的过程中,女士们做出这种双唇紧闭、微微向后拉的笑容,那么就表示她刚才所说的、所表现的和她内心中真实所想的完全相反。

FBI研究发现,如果有人只用一边脸笑、并且把有笑容的这边脸朝向你,那这种笑容就明显带有嘲讽、蔑视的含义。因为这种笑容会很直观地给人一种不协调感,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对方明目张胆地给你这样的表情,说明他根本就没把你放在眼里,所以,这种表情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另外一种特殊的笑容动作,就是歪着头笑。做出这种笑容的人,首先刻意放低了自己的身高,同时给对方一种可爱的感觉,这种感觉会间接地影响我们的潜意识,使我们认为对方是不会对我们产生威胁的、是没有危险的,从而放松我们的警惕。在一部名叫《深空失忆》的电影中,导演就着重渲染过这个经典动作。电影中,怪物的幼崽就是利用这个歪头的动作麻痹了强壮的越南猎人,在猎人放松警惕的时候,迅速偷袭并且杀死了他。因此,FBI表示,歪头笑或者低头笑都很容易引起他人的保护欲。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法国人哈诺·麦卡锡曾经在激战中被敌方俘虏。当他得知自己明天就要被处决的时候,整个人都崩溃了。他试图通过抽烟麻痹自己的大脑,让自己镇静下来,但是恐惧占据着他的心灵,慌乱之下,他根本找不到点燃香烟的火柴。六神无主的他只好向看守监狱的卫兵求助。当他用嘶哑的声音向卫兵提出这个请求后,卫兵满脸不屑地走过来,将火柴点燃递到他眼前。此时,麦卡锡努力咧开嘴,向对方做出了一个难看至极的笑容。这是一个来自巨大恐惧中的笑容,但是这个笑容却充满了感激和真诚,因为麦卡锡本以为卫兵会拒绝自己,所以拿过卫兵递上的火柴后,他从内心感激卫兵。短短几秒钟后,这名卫兵也改变了对麦卡锡的态度,竟然坐在铁栏杆外面和他攀谈了起来,卫兵问:“你有孩子吗?”麦卡锡回答:“当然,”并掏出了自己的全家福给卫兵看,“这是我美丽的妻子,这是我可爱的孩子。”卫兵看过后叹了口气,说道:“我真的很想念自己的孩子啊,可我还要再煎熬好几个月,才能回到家里与他们团聚。”麦卡锡听后有些失神,愣了一会儿才说道:“真好,愿上帝保佑你们全家顺利团聚。而我,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们了。”可能这句话触及到了卫兵的某根敏感神经,他居然私自将麦卡锡放走了。在这个案例中,麦卡锡之所以能够绝处逢生,正是因为那个“难看”的笑容,拉近了他和卫兵间的距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只简单区分笑容的真假而忽视笑容的力量。真诚的微笑能够改变我们的人生,帮助我们摆脱困境。FBI也认为,经常发自内心地笑,会很好地缓解我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还可以降低社会犯罪率,对社会和家庭的“健康”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愤怒

相对于喜悦来说,FBI更关注的是愤怒。从本质上来讲,“喜悦”是积极情绪,FBI只需要关注嫌疑人表现出的喜悦情绪到底是真是假。而愤怒则是一种消极的负面情绪,虽然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对个体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由愤怒情绪引发的行为都是具有强烈攻击性的,有时甚至还会引发一些破坏性后果。假如这种破坏性情绪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那么事情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令人惋惜的。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愤怒情绪是在个体的愿望不能实现,或者想要达成某个目的的行动遭到阻碍的时候而出现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事实上,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还会因为一些与己无关的社会现象以及他人遭遇而产生愤怒情绪。愤怒是人类的几种原始情绪之一,动物也有愤怒情绪,只不过引发其愤怒情绪的对象与人类不同罢了。

FBI研究发现,愤怒也是人类较早拥有的基础情绪。通过多组数据的对比证明,出生约三个月的婴儿身上就已经能表现出愤怒情绪。引发婴儿愤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试图违逆婴儿的意志,就能马上引起婴儿的愤怒。比如,当我们试图约束婴儿的活动范围,强制他按时睡觉,或者不给他想要的玩具等时,都能使他产生愤怒情绪。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我们的行为对婴儿的目的性行动产生了威胁或者阻挠,他的愤怒情绪就很容易被唤醒。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个体的愿望不能实现,或者周围人的意见与其相左时,也能引发他的愤怒情绪。对于成人来说,愤怒更主要依赖于业已形成的三观——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只要社会现象和日常琐事不违背自己的三观,愤怒通常不会产生。FBI发现,不同人对同一事件表达出的愤怒情绪也不同,有的人是不满,有的人是激愤,还有的人是大怒等等,不一而足。在分析调查了这些人的道德修养后,FBI确定,愤怒情绪的强度以及表现形式与人的道德修养有直接的关系。

FBI表示,愤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包括攻击欲望、生理反应和适应不良的行为。愤怒情绪之所以出现,通常是由于他人或者他人所做的事对自己有不尊重、贬低、否定、威胁等因素存在,而在上述因素中,威胁更是直接引发愤怒的因素。FBI研究发现,在所有能引发愤怒情绪的因素中,和当事人关系越密切的事物,引发当事人愤怒情绪的速度也就越快,同时程度也越高。比如说,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存在逃课、不服管教等行为,我们就会很容易愤怒。但如果是邻居家的孩子这样做,那几乎不会引起我们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