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79/929579/b_929579.jpg)
3.我们给予孩子生命,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有一次,我在给学员上“生命觉醒”的课程时,向他们朗诵了纪伯伦写的一首《致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上了那静止的弓。
我朗诵完以后,问台下做父母的学员:“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听了我的话,他们面面相觑,过了很长时间,一位学员才问我:“诸葛老师,我有点不太明白,您讲的课跟这首诗有什么关系?”
我笑着说:“当然有关系。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意思是,孩子的精神和灵魂,是属于他自己的,任何人都不会强行植入到他的身体里。”
所以,我们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要特别注意保护他的独立思考能力,保护他自己的思想,让他自由地去发挥。
我女儿八岁那年,有一次,我带她到家附近新开业的超市,回到家后,我无意中发现,收银员多找了我十元钱。我立刻拿着钱往门外走,准备还给店主。
我刚走到门口,女儿从她房间出来,问我去干什么?
“去还收银员的钱,那位阿姨算错了,多找了我十块钱。”我给女儿解释。
“爸爸,我觉得你现在去还钱不太合适。”女儿冲着我说。
“我们可不能占这个便宜啊。”在一旁的爱人见状,笑着对女儿说,“人家开店多辛苦,说不定收银员阿姨少收十块钱,被发现后还要被罚呢。”
我和爱人对女儿的教育早已经达成了共识,在我们看来,女儿有一个美好的德行,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妈妈,我没有让爸爸占便宜。”女儿一脸认真地分析,“我只是觉得爸爸现在去还钱不合适。”
女儿的话引起我的兴趣,我停住脚步,转过身,笑着问她:“那你说爸爸什么时候还钱合适?”
“爸爸,我是这样想的。”女儿小大人一样分析,“你看啊,这店是新开业的,人那么多,找错钱是难免的。可是,因为收银员是老板雇的,如果你现在去还,顾客多,不小心被老板发现了,她非但不会因为你还她这十元钱而高兴,反而会怀疑收银员是否能胜任这工作。如此一来,收银员阿姨也会怪你的。”
“哎呀,你快去还钱吧。不就是十元钱吗?哪里有这么复杂。”爱人催我。
说实话,当时,我也觉得女儿多虑了,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对女儿有这么多想法感到好奇,就故意说:“依你的话,是不是这钱就不用还了?”
“当然要还了。”女儿大声说,“你和妈妈不是一直告诉我不能贪别人便宜嘛。我只是说你现在去还不合适。”
“那你说什么时候还钱合适?”我饶有兴趣地问她。
“这个嘛,我现在还没有想好。”女儿犹豫着说,“不过,我觉得应该等客人少时,老板和其他人不在场时,去还钱更好一点。”
女儿的话提醒了我,站在我们这个角度看,对方找错钱,我们去还,对方应该感激才对;但是,如果站在对方角度想呢,就是另一种情景:当着老板或是其他员工、顾客的面还钱,老板会觉得员工工作不到位;当着顾客的面还,员工会感到自己没有面子……
后来,我当场表扬女儿考虑事情周到,接着把这件事交给女儿去处理。结果怎么样呢?超市的收银员居然跟女儿成了朋友。
原来,女儿去还钱时,先是把收银员叫出来,向她讲了事情的经过。收银员听后,直夸女儿想得周全。
法国的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晚年曾说:“我每天早上醒过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我岁数越大越明白这句话,孩子们都是我的老师。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的思想比我们成人更成熟、纯粹、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一直认为,孩子独立的灵魂,就是孩子独立的个性,当然,我说的这种个性,并非是不入流的“特立独行”,或者是与外界格格不入。而是孩子对事情独到的见解、独有的观点。比如:
春天的风是温暖的,所有的人都知道。但孩子自己在外面感觉了,对你说,春天的风只是有时是凉的,有的是温暖的,并由得出结论:初春的风是凉的,春雨后的风是凉的,其他时候是温暖的。那么,这就是孩子独立的思想,是他经过实践后的思考得出的答案。孩子思考的过程是在提高他的思考能力。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灵运,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是一种挑战。这是因为,让孩子拥有思想,是要建立在保证孩子思想的健康与积极的基础上。一般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原则着手来做(见图1-3):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E6F2/1058806270422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0_0001.jpg?sign=1738880594-7qrGHtOqxjKFRJ1EwjgkvjZ4RN965PjV-0-9a697833de76fea72cff9dd0efd06312)
图1-3
但无论你是否明白,这些需要都造就着品质不同的人。这些需要,使一个孩子长成为一个有自我价值、有信心、有爱心、有智慧、有自我的人,这个人才能立足于未来的社会。
因此,我想对于父母而言,千万不要奢望可以教给孩子什么,飞出弓弦的箭,又岂能让弓把握它的轨迹?我们唯一对孩子做的是,给孩子一个“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应该成为的那个人,而不是父母期待成为的那个人,让孩子抈有一个完整的成长,包括身体的、感觉的、情绪的、认知的、心理的、精神的完整成长,而不只是被灌输属于父母这个时代的认知与技能。这才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