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平壤大战之浴血牡丹峰
话说查大受带着20门虎尊炮带领三千将士到达牡丹峰的时候,日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一月六日早上,查大受命令明军开始试探性攻击。在战斗中,明军没有使用大炮轰击牡丹峰的守军。为了摸清山上日军火力情况明军派出了五百人投入了战斗,在明军猛烈的攻击下,日军的大炮开火了。明军炮兵随即瞄准了暴露的日军铁炮位置,等明天大举进攻时一并摧毁。
万历21年一月八日,明军各部队开始了攻城。查大受部也开始了对牡丹峰的攻击,一开始明军就集中炮火摧毁日军暴露的大炮,接着对牡丹峰上的日军开始了长达半个时辰的炮击。日军的工事在明军强大的炮击下如纸片一样被撕裂,日军只好躲进山洞。
炮击过后明军开始抢山,蓟镇游击吴惟忠当即率领麾下一千人朝山上冲锋,查大受率领两千人等待吴惟忠拿下山腰后,再全军出击。
吴惟忠率部刚刚冲到山脚,日军就从山洞中出来开始了反击。日军火枪兵和弓箭手居高临下,朝抢山的明军射击,明军则以火枪兵和弓箭反击。明军在承受日军第一轮射击过后,趁日军装填弹药之际明军蜂拥而上。弓箭手则提高持续的火力掩护,虽然仰攻导致弓箭威力大减,但是仍然给日军造成不少的伤亡。
吴惟忠在抢山的时候身中一箭,但是没有退缩,带领部队继续抢山。日军看见明军接近山腰的平地,当即发起反冲锋,日军和明军随即就陷入了惨烈的白刃战。日军知晓只有打败明军才会有活路,明军则明白只有夺取牡丹峰才能顺利的攻下平壤。
由于吴惟忠的部队大多是戚继光生前训练的老兵熟悉日军的战法,这次也装备了抗倭时的装备。明军五人一组形成鸳鸯阵,日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无奈鸳鸯阵防守严密,日军的攻击严重受挫。日军眼看伤亡人数逐渐攀升,当即吹响号角,日军开始往山上撤退。明军以为日军以败当即追杀日军,吴惟忠觉得事有蹊跷,正准备命令部队停止追击。这时日军火枪兵和弓箭手开始了射击,毫无防备的明军纷纷被击中不死即伤。明军被压制在山腰平地前的边缘无法抬头,攻击受挫。
查大受看见攻击不顺,佷是担忧。现在明军和日军相隔很近,大炮无法对山上日军进行轰击。查大受派出一千人守住炮兵阵地,防止城内日军出城,随即率领五百人准备赶赴支援。查大受明白,日军防守严密,只有不惜代价夺取山腰平地,才能够将大炮运上山,对山顶的日军进行抵近射击。
这时一个兵士来报说是朝鲜僧人前来助战,查大受当即会见了这群朝鲜僧人。(注:历史记载明军攻击牡丹峰时确实有朝鲜武僧相助。)
“将军,老衲是平壤城外妙香寺戒律堂首座空闻,这次听闻上国军队攻击平壤,老衲特率领本寺及其附近寺庙武僧前来助战。”一名四十多岁的和尚手右手拿着戒刀,左手做佛礼说道。(由于不知道和尚那种手势叫什么,在此就称为佛礼)
“高僧客气,本将军代表大明军队感谢诸位的热情相助。”查大受说道。这群武僧大概有三十来人,有的手持戒刀,禅杖,大部分都拿着铁棍。这些僧人都没有说话,眼观鼻,鼻观心如入定一般。
“不过战场凶险,日军又装备了大量的火枪,诸位前去恐怕凶多吉少,诸位还是请回吧!”查大受抱拳躬身说道。
“将军,佛祖有云:普渡一切恶,扬一切善。现在日本人在朝鲜烧杀抢掠,老衲愿带领众僧普渡他们,让他们早登极乐。阿弥陀佛!”空闻说完猛的用力将戒刀插入地面,不再言语。
“高僧请见谅,本将军也信奉佛法。可是这次不同以往,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一旦诸位上山难免会有伤亡,这不是本将军想看到的。”查大受还是拒绝了空闻的请求。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能够超度这些罪孽深重的日本人,也是我等修行之人的一项大功德。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空闻和众僧一起高呼佛号,接着就不再言语。
“好吧,本将军就感谢众位高僧的相助,大家请随我来。”查大受带领众僧来到阵前,指着牡丹峰说道“现在我军攻击受挫,只要我军能够抢占山腰的平地并坚守住等到大炮运上山,日军必死无疑。”
“老衲明白,将军就等着好消息吧。”空闻说完就带领众僧赶赴牡丹峰。只见众僧上山动作敏捷如履平地,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与吴惟忠部会合。
“将军,有群和尚奉查总兵令前来助战。”一名兵士弯着腰跑到吴惟忠面前说道。在兵士说话的同时,空闻带领众僧已经到了吴惟忠面前。
“老衲空闻,老将军请下命令吧!”空闻说道。从山下阵地跑到此地少说也有两里路,吴惟忠见众僧面色如常,呼吸均匀一看就知道绝对是高手。
“高僧战情紧急,请恕本将不能见礼了。现在我们被日军的火枪和弓箭手压制,日军已经撤退到第二到防线。我马上带人冲锋,吸引日军注意力,高僧带领众武僧从左边小路迂回上去。高僧务必缠住日军阵地的守军,待我部到达一同剿灭日军。”吴惟忠指着左边小路说道。
只见小路崎岖,很难攀爬,与其说是小路还不如说是岩壁。因为小路难走,日军在小路上部署兵力很少。刚刚吴惟忠带领五十人攀爬而上,被日军发现功亏一篑。
“老衲明白”空闻说完就准备带领众僧前去,吴惟忠马上喊住空闻,要空闻务必等到大军冲锋过后才可行动。大军冲锋可以吸引日军注意力,能够有效掩护空闻的行动,只要众僧突入日军阵地,大军一拥而上日军必败。
“兄弟们,我们早年追随戚老将军杀得倭寇胆寒,看见戚将军的旗号无不望风而逃。现在我们就用血肉证明戚家军没有消亡,誓死也要攻下牡丹峰。”吴惟忠说道。吴惟忠说完从背包中拿出一个包裹好的布包,慢慢打开,迎风一展一面血迹斑斑的“戚”字大旗飘扬起来。
旗兵小心地接过大旗,将“吴”字大旗拿下换上“戚”字大旗。高举旗帜,大旗迎风飘扬,随即吴惟忠带领众将士开始了视死如归的冲锋。
“将士们,杀,杀,杀。。”吴惟忠大吼着率先翻过岩石冲进平地,身后的士兵怒吼着紧随而上。日军的火枪和弓箭手开火了,明军顿时有不少人被击中倒地身死,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日军在再次发起了反冲击。空闻在吴惟忠发起攻击后立即开始了行动,众僧武艺高强很灵活的避开日军的火枪和弓箭。空闻凌空接住射来的箭矢,反手投掷日军,日军中箭身亡。众僧人一边挥舞棍棒格挡弓箭,一边快速抢山。
山下的查大受看见“戚”字大旗迎风招展,就明白这次吴惟忠是拼命了。戚家军威震大明东南海疆,只要打出旗帜就意味着,全军将士抱着必死的决心。旗帜就是戚家军的军魂,是敢打必胜,有我无敌的信念。血迹斑斑的大旗见证了戚家军的辉煌,也见证了大明军威的强盛。虽然戚继光已经死去十几年,但是戚老将军已经将军魂灌进了每个戚家军士兵灵魂之中。只要大旗出现,就算仅存一名士兵也冲锋不止。
在明军的誓死冲锋下,日军渐渐撤退,又想重复先前之计。只见日军阵地上的火枪兵和弓箭手又要射击,这时从背后杀出一群僧人,冲进日军阵地。
众僧人挥舞刀棍见日军就杀,日军随即从山上派出两百人支援。日军在众僧面前沾不到丝毫便宜,从山上支援而来的日军纷纷朝人群中射出弓箭,日军和僧人都有伤亡。日军同归于尽,不分敌我的攻击使僧人伤亡人数不断上升。先前撤退的日军,不再退却而是掉头冲击明军,希望为后面部队消灭武僧提供时间。
吴惟忠见日军增援,立即命令麾下部将带领将士兵分两路迂回朝日军阵地冲锋。明军分兵进攻,使日军无法挡住全部明军,明军冲进日军阵地。
“众将士,杀,杀。。。”吴惟忠大呼着,突然倒地。吴惟忠眉头被日军火枪击中,身死。主帅牺牲,明军并没有退缩。
“为老将军报仇,杀啊!”
“戚家军威武。大明威武,杀!”
吴惟忠的牺牲将明军的怒火燃烧到了极致,为了维护戚家军的荣誉,为了替老将军报仇,明军发动了亡命的冲击。
在众僧人的帮助下,很快明军就消灭了山腰阵地的日军。救援的日军败退山顶负隅顽抗,明军火枪队和弓箭手立刻封锁了日军下山的通道。查大受看见日军败退山顶,立即命令将大炮运到山腰,至此日军败局已定。
明军炮兵运到山上,对山顶的日军进行了饱和性轰击。轰击过后,随即冲到山顶,将没有死亡日军全部格杀。李如松战前严令,在破城前明军不可接受日军的俘虏。
万历二十一年一月八日下午,明军攻占牡丹峰。查大受命令将士将大炮搬运至山顶,居高轰击平壤北门。牡丹峰的失守使日军失去了制高点,凡是在大炮射程之内的日军无不遭到猛烈的轰击。在明军攻占牡丹峰不久,西城的七星门被明军大炮轰塌,明军骑兵奔驰而入。
小西行长见军火库被摧毁,牡丹峰又失守,七星门也被明军攻占,知道无法久持随即命令军队退入城内。至此城墙争夺战结束,开始了惨烈的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