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火速入朝1誓师出征
万历二十一年六月,第一批入朝作战的明军与日军战于平壤。副总兵祖承训率五千骑兵杀入城内,几乎被日军全歼,祖承训仅带10余骑突围而出。败报传到京师,大明震动。万历一面加紧调兵遣将,一面令锦衣卫火速入朝为大军提供情报。大明自7月起多次派遣游击沈惟敬到朝鲜,甚至远赴平壤与倭军谈判,其目的在于拖延时日以待大军集结。
紫禁城,万历炼丹房。
冉冉升起的青烟弥漫了整间屋子,这时候万历已经穿上了道士袍,在香炉前静坐着。其实万历对炼丹压根就没兴趣,他这样做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在朝廷里那些文官们总是和他作对。好不容易盼到张居正死了,原本以为可以为所欲为,好好的过过皇帝瘾,但是那群文官总是想控制自己。那就把国家交给这些夸夸其谈的文官管理好了,自己乐得逍遥快活,可是文官清流们还是不放过他。说什么为了大明社稷,不能懈怠朝政,要注意龙体安康,还要节制与妃子同床,简直是岂有此理。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张守有在殿外求见。”
“传”
“臣,锦衣卫指挥使张守有叩见万岁,万万岁。”张守有走进丹房,看见在青烟中的万历,立即半跪说道。
“平身,朕传你来是有要事相告,锦衣卫张守有接旨。”万历停了一下继续说道:“诼锦衣卫火速出兵朝鲜,担起情报收集与消灭日军忍者部队之重责。这是刚刚收到辽东巡抚的战报,你好好看一下,回去准备吧,15天后兵发朝鲜。”万历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万历一般不上朝,但是朝廷大事他还是很清楚的。对于日本的这次挑衅,开始他和大多数臣工一样都有点轻视敌人,这次的败仗让他很震撼。虽然现在国内依旧有兵变与民变,但是已经出现即将平定的迹象。李如松在甘肃宁夏一带已经取得了绝对的胜利,过不了个把月就可以归朝。万历也清楚兵变其实和自己废除新政有关,但是他始终不能释怀那个从小就压在自己心里的人——张居正。这次一定要迅速的平定平壤事宜,那时候自己就可以做一个真正的皇帝。
张守有回到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任务的艰巨。朝鲜对于他来说完全是陌生,锦衣卫要在朝鲜很快的建立情报系统相当的困难。信上说这次失败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报匮乏,本来以为只有900日军驻守的平壤,实际确有近万人。信中还提到朝鲜似乎还想控制大明军队,简直是笑话。这次派锦衣卫入朝,该派多少人合适,选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都始终萦绕在张守有的心头。
张守有想了很久终于拿出了方案并迅速传递到大明境内的各个卫所。一封信中写道:滋国家忧患,特遴选山东,江浙,闽越武艺高强,头脑机灵之锦衣卫赶赴京师,挑选中会朝鲜语者优先选择。必须于5月20日抵达京师,十万火急。另一封信就是特地传往辽东的:滋无论番汉卫所均挑选十名能力优异并精通朝鲜语之锦衣卫,到九连成候命。
辽东比邻朝鲜,大多的锦衣卫都会些许朝鲜语。特别是从辽东境内少数民族中选拨出来的锦衣卫更是精通朝鲜语。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再加上从全国各地调来的锦衣卫真正之精锐,就算没有朝鲜人的配合,工作也能迅速的展开。
对于日本正规军,张守有不担心。大明军队如今连连征战,各方军队都是从实战中走出来的老兵,战力之强岂是日本军队可以比拟的。对于日本忍者部队这支特殊的力量,张守有也有了足够的了解。
通过戚继光兵书中记载,张守有自己对忍者,忍术都有了清晰的认识。所谓的忍术幻影,其实都是事先在该区域挖好了地道,借助机关和自身的速度来实现迷惑敌人的障眼法。只要时刻小心,情报准确,再装备一些特殊的道具,日本忍者不足为虑。在书中还提到,东瀛武学迥异中原武学,招数怪异。在锦衣为的内藏库中有东瀛武学的详细记载,京师的部分锦衣卫都研习过。但是书中记载的武学与自己遇见的高手小林西一相比简直就是天地之别,可能是年代久远,东瀛武功已经衍生出了众多门派之故。
十日过后,各地遴选的锦衣卫都赶到了京师共计500人。这批锦衣为大部分来自江浙与福建广东,因为这些地区受倭患最重,也更了解日本人。张守有决定对这些锦衣为做一个考核,以便安排具体负责的事宜。考核由副指挥使孙耀祖负责,有武技,智力考核,更有潜伏考核。一天后考核完毕,武功出色者编入作战小队,潜伏出色者被编入侦查小队,智力武功皆出色者就担任各小队队长。
通过初步核定,共10个作战小队每队20人,专司抓获日军奸细和歼灭小股忍者部队之责。共20个侦察小队每队10人,主要负责收集前线日军情报,到朝鲜后将被分派到各军,跟随大军行动。剩下的一百人每五人一组,到朝鲜后将被派到敌后,伺机暗杀敌方将领,破坏,制造恐慌,收集情报。
张守有不怀疑这些精英的作战能力,在国内他们无疑是侦查暗杀的高手,但是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语言,习俗不通才是他们最大的考验。等到九连成后再对辽东地区遴选的锦衣卫进行混编后应该能克服这些困难。
锦衣卫校场
烈日也来为这次出征壮行,旌旗被微风拉开,轻轻地摆动着。校场上几百人都着清一色的飞鱼服,个个精神饱满,英姿飒爽。张守有站立在高台上,一脸严肃,但是内心却不能平静。这是锦衣卫第一次大规模的出国作战行动,大明开国以来,锦衣卫都被批上了帮凶刽子手的外衣。这是锦衣卫的耻辱,更是作为军人的耻辱。
“各位将校,这次是锦衣卫第一次出国作战,意义重大。倭寇这次犯我属国朝鲜,实则是图我大明,诸位当竭尽全力扬我国威,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大明威武,大明威武。”众人齐声喊道。雄壮的声音贯穿云霄,众人心中都很激动。
“这次出征,我们会受伤,会有牺牲,但是我们身后就是大明,这里有我们的父母,姐妹妻儿,为了他们我们的牺牲将是有意义的,皇上特颁下圣旨。”张守有将手中的圣旨猛地高高举起。全体官兵哗的一声,半跪在校场上。
“众将请起,皇上恩典这次接旨不用下跪。”张守有大声说道。众人哗的起身,没有任何的询问,虽然每个人都存在疑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次倭国犯我属国朝鲜,朕已派遣各军火速入朝,锦衣卫乃是我大明最后之精锐力量。朕望众将士,尽心为国效力,扬我国威。朕特诏,凡是在这次战役中牺牲之将士,追升一级荫其子孙,凡伤者照食俸禄,由其子继承父官爵,建功者再酌情嘉奖。勇士凯旋之日,朕于皇城亲迎。大明万历二十一年六月三十日”张守有大声念完圣旨。校场上片刻的安静后,想起了震天动地的呼喊:“大明威武,皇恩浩荡,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将谨记,我等乃是大明最后之精锐,”张守有猛地挥手,大声喊道“诸将听令,锦衣卫兵发朝鲜,荡平倭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