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疆山地区域新农村建设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云南山地农村贫困的主观原因

一 教育问题导致的贫困

云南的许多偏远山区由于地理、交通的限制,与外界社会疏远,物质的缺乏固然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但精神和文化的苍白才是造成物质贫困的深层次原因。近几十年,在我们专注经济建设的时候,以往可以安顿身心的乡土农村,正日益变成一种突出消费的物化社会。农村的年轻人外流,造成乡村的凋敝。固有的文化在销蚀,农村人容易接受的新的文化又被外来文化异化,面对新的变革,没有文化又不愿继续学习的农村人无所适从。作家贾平凹在其长篇小说《秦腔》的后记中写下了对家乡衰落的困惑,“农村在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后,国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城市,农村又怎么办呢?农民不仅仅是吃饱肚子”。时下,云南农村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精神荒芜”的现象,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娱乐荒芜”,农民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一,主要的娱乐活动基本就是打牌、喝酒;二是“亲情荒芜”,由于长期外出务工,产生很多留守老人及儿童,亲友间的情谊逐渐被金钱取代;三是“道德荒芜”,有的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有的兄弟之间为争遗产大打出手,有的婚外情泛滥;四是“思想荒芜”,有些地方不信科学信鬼神,大搞封建迷信活动,互相攀比的风气日益严重。

此外教育制度不尽合理。教育投入有限,导致农村地区教育成果不明显,云南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多种因素的制约,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低,办学规模呈滑坡趋势。这不仅表现为文盲、半文盲的比例较大,而且表现在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等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43%,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08%,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300%,可见教育和收入及劳动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劳动者素质如此重要,但我国贫困农户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现状不容乐观。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低素质劳动力既难以接受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也难以适应非农产业的要求。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既不懂某些行业的技术要求,也无法快速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无法适应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农民自身素质无法满足城市的需要,只能从事最辛苦且报酬很低的工作,生活质量差,家庭收入增加无望,摆脱贫困遥遥无期。可见,教育问题不解决,不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整体素质,一个地区的脱贫将会很难实现。

二 政策导致的贫困

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贫困极易发生

在所有保障制度中,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缺乏和不完善成为贫困产生的主要诱因。中国的二元经济体制决定了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不可能对城市、农村一视同仁,这就造成城市与农村在居民医疗投资、国家政策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果集中分析众多贫困农民无钱看病的原因,那么不难发现其贫困根源之一在于疾病,这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贫困地区屡见不鲜。

2.地域政策差异导致农村贫困

以东西部经济发展为例,东部经济高速发展,西部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东部,西部地区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尤为严重。在西部大开发之前,经济政策一直都向东部及沿海地区倾斜。这种方式给东部及沿海地区提供了引进外资、进出口配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金融信贷政策上,向东部及沿海地区倾斜,既限制了西部地区的本地融资,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本地资金外流,进一步影响了西部的脱贫和发展。另外,国家更注重东部地区的基建投资,把很多基础建设投资分配到了东部地区。还有,我国一直以来的“剪刀差”(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进行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现象造成了东西部经济差距愈来愈大。西部以生产原材料、农产品为主,在现行的价格体系下,原材料、农产品价格较低,东部地区生产的产品价格较高。西部地区想脱贫,就要输出更多的原料和产品,用获得的收入购买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这种循环持续的时间越久,经济差距就越大,当地农民就越容易陷入贫困。

三 与不均衡发展相关的相对贫困

生态环境的变化能导致贫困人口的产生,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也会导致贫困人口的产生。在社会经济快速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机会在区域、社会群体之间的配置难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云南因为地理环境、交通、教育等因素的制约,获得发展的机会比其他地区少,陷入欠发展的贫困境地。发展机会配置的不均衡是贫困问题的主要形成机制,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的发展机会也需要得到相对均衡的增长,这样才能避免与发展不均衡相关的贫困问题的产生。

四 社会经济结构性贫困

云南贫困人口和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山地农村地区,这与社会经济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有密切关系。所谓结构性因素,指的是与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关联的因素,结构性贫困在一定意义上是由社会经济结构性要素决定的。在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难以获得理想的市场机会、分享城镇发展的成果。一旦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冲击,他们就容易陷入贫困境地。因此,农村结构性贫困的形成机制就是传统小农生产在市场经济中的劣势地位和脆弱性。

五 特殊个体性贫困

云南山地农村除了片区的、局部的结构性贫困问题,还有偶发的特殊个体性贫困问题。在任何社会系统中,都会存在个体性差异的问题,有些个体因为各种特殊情况,生活陷入贫困的状态,如家庭缺乏劳动力、疾病、突遭变故等。特殊贫困问题不仅在农村地区存在,城镇也存在。特殊贫困的形成机制是由各种偶发的、特殊的困难造成的。

认识和理解农村贫困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及其主要表现,有利于为探寻有效的扶贫战略与策略提供一种逻辑框架,使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加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