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改善云南山地农村人居环境
第一节 新时期山地农村规划研究
社会责任感让我们重视和关注乡村规划和设计,保护乡村独有的风貌格局,避免乡村同很多城市一般日渐趋同化,避免规划的新农村就是一个个别墅区的翻版,或是一个个兵营式的多层小区。对于云南这样一个山地省份,村庄规划更应该尊重当地村落的自然环境和老百姓的智慧,在这个基础上融入现代技术与空间设计,体现山地农村独有的魅力,展现山地农村独有的大地景观艺术。
云南省自然条件复杂,是一个低纬度的高原山区省份,西部为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东部为云贵高原,南部为中低山宽谷盆地区。全省以山原地形为主,山地、高原占全省总面积的94%。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全省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但各地海拔高度相差很大,最高点(滇西北的太子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与最低点(滇东南国境线上的河口县,海拔76.4米)仅相距850公里,高差却达6663.6米。山地高原间分布着众多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山区、半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4%,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1557个,总面积为2.51万平方公里,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375个,总面积为2.2万平方公里。
从城镇的数量看,建制镇和建制市分别仅占全国总数的2.89%和2.96%。从城镇规模看,大部分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的常住人口仅为10万至30万人,县城大多为2万至5万人,建制镇的人口大多为1万人以下,城镇规模小、综合实力低、辐射带动能力弱。从城镇化质量看,发展过程中“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突出,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协调,城市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2012年,全省城市发展到19个(包括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10个小城市)、建制镇发展到583个(包括118个城关镇),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45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831.5万人,城镇化率达39.3%,基本形成以昆明特大城市为依托,以玉溪、曲靖、大理、红河区域中心城市,州(市)政府所在地和设市的城市、县城、中心集镇、边境口岸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城镇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人居环境、发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围绕“两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一堡(面向西南的桥头堡)”建设,按照“做强大城市、做大区域中心城市、做优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做精县城、做活边境口岸城镇、做特小城镇、做美乡村”和“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突出以建设山地城镇为特色、以发展中小城镇为亮点、以片区式发展为方式、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在“建得起、建得好、建得美、建出特色”上下功夫,努力走出一条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乡村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功的村庄规划不仅能为当地村民带来生活条件的改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村庄带来经济效益。从2005年开始就有规划方面的学者关注新农村建设带来的问题,多年过去了,村庄规划的地位已有所提高,但是很多问题仍没能得到重视。
一 留住乡愁记忆
随着国家对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新农村建设正逐步展开,但大量各具特色的村落正在消失,许多传统乡村文化逐渐流失。专家、学者、机构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设计研究严重滞后,结合地域和人文特点,解决人、畜粪便问题、提高乡村空间品质、引导生活方式、树立乡村特色,是当务之急。各级政府缺少解决思路,粗暴拆建,规划设计部门只是简单地用城市的惯性思维套编村庄设计,使村庄规划出现二维化、批量化、盲目复制城市规划和特色丧失等问题。设计师和规划师不了解农村实际,特别是对农村的生活不了解,对于乡村规划设计仅停留在简单的文化符号的拼贴和“穿衣戴帽”上,规划设计的方案连满足农村基本生活的需要这一最低要求都达不到。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这个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软肋。尤其是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消失了。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压力下,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变成各级政府的主要政务,大量的原始自然村落被粗暴规划,“乡愁”变成“乡痛”,农村的传统建筑和生活方式正在经历着不可逆转的浩劫,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是当下专家、学者研究的主要问题。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乡村记忆一方面是物质文化与风貌景观,如日常生活物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物质的“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实际上,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只有留住这些乡村记忆,才能留住乡愁,这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应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留住乡愁,保护传统村落这一“活态文化”已刻不容缓。
如果仅仅留住乡村记忆但缺少系统的维护,那么乡村记忆也会逐渐失去原有的魅力。维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有系统的设计。围绕非物质的地方特色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技艺传承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例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系统等有意识地进行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进行强化、维护。不能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进行定期维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近年来,云南省很多县、乡在搞新农村建设示范。房还是原来的房,就是按要求统一实行了“穿衣戴帽”,即在平顶之上再加盖一层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的瓦皮尖顶,外墙刷上一层乳白色涂料,或者是在墙壁上画一些莫名其妙的画。这一做法在云南广大农村非常不可取。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投入的地方很多,有限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首先要考虑的是将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解决农村最迫切的问题,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等,而不是忙着给现有的农房搞并无实际意义的“穿衣戴帽”工程。特别重要的是,统一的“穿衣戴帽”工程是有违农民意愿的。为迅速推动这项工作,不少当地政府不仅统一安排了施工,而且指定了用材、价格、期限等。有农民反映,政府的定价比市场价高出了近20%,施工过程中部分农房已出现了因偷工减料带来的脱漆、雨水渗漏等问题,还会给腐败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很多所谓的示范户(村)其实仅有一个华丽的外表,室内生活设施依旧简陋不堪,用水、饮食也谈不上安全、卫生。这种只图“面子”、不讲“里子”的做法,一方面反映出基层政府管理人员品位低、办法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在农村扶贫建设上追求表面“政绩”和“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
总之,只是简单地保留所谓文化“穿衣戴帽”,是留不住乡愁的。如果说“穿衣戴帽”和呵护乡村记忆元素,是一种被动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产”与“社区管理”融合在一起,使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真正活起来,形成社区人日常生活的自觉,充满生机活力。乡村记忆的整体活化,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社区治理模式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具有新的内涵、产生新的凝聚力。
留住乡村记忆、呵护乡村记忆、活化乡村记忆,将乡村从物质空间到生活行为均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消除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的变化与人的文化情感之间的冲突,最大限度地避免父老乡亲虽然搬进了新楼房,但是因环境的改变未能留住传统邻里关系和生活方式造成的情感伤痛,既实现物质空间的现代化,又让人的情感得以安放,使乡村空间具有高度的人文品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 山地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
1.村庄规划二维化
曾有人将云南省的地理条件总结为“九分山一分水和田”,云南省大量的土地是山地,省内的村庄很大一部分分布于山地。因此云南的村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因素,依山就势进行规划设计。但是现实是,大量的设计规划部门在进行设计规划时,一方面是现行的设计收费不符合农村设计建设的实际,农村和基层政府无力支付巨额的测量、设计费用,导致设计团队工作不尽责,甚至在没有提前设计和规划的情况下,仅凭包工头的经验就把房子盖了。另一方面,由于村庄分散、交通不便、房屋体量小且多数是低层建筑,设计人员大多在没有现场测量数据的情况下,简单地套用图例,将实际情况处理成场地平整后的二维平面进行规划,规划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2.村庄规划批量化,盲目复制城市规划
由于设计费用的问题,现实情况是,村庄规划中多个村庄打包一起设计,一个项目里可能包含几个到十几个村庄的规划,时间和经费有限,不可能安排太多的人手,更不可能逐个村庄现场踏勘,实际的设计基本上是一个方案简单改改就套用了。即使有了逐个村庄的现场踏勘,但批量化“生产”出来的村庄规划就如同城市别墅区或者居住小区的规划一般。虽然,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一批批“新农村”建设完成,但是多数村庄的规划简单粗暴,盲目复制城市的模式。新农村最终呈现的都是联排别墅区、兵营式多层小区或城市居住区的布局模式,完全失去了乡村原有的特色与性格。现在我们应该反思这样的村庄规划是否缺少了内涵。很多设计师没有去过现场,就完成了村庄规划,造成村庄原有的文化和内涵在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中逐渐消亡。
3.村庄规划缺乏对特色的挖掘
现在的很多村庄的规划都只是按照人口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以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为标准。设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的问题,很少考虑农村产业结构及在产业驱动下的农村生活方式对建筑和环境的功能需求,还有村庄的独特性和人文保护的价值,他们缺少对产业结构、社区后续治理、生活方式、历史和特色的回应,也忽略了文化的价值。即便是打着民族文化的招牌做出来的村庄规划,也只是粗糙的粘贴文化图腾和简单的“穿衣戴帽”。这样的规划不但没有价值,而且造成资源浪费,不过是打着文化的牌子进行新一轮的批量套图复制而已。
三 规划山地村庄注意的几个问题
1.山地村庄规划需要关注整体景观风貌
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城市与地区在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文化的同时,开始注重基于地域的不同以及自然、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探索科学的地域发展观,对地区特色加以继承与保护,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人居环境。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农民居住的中心,因此民居也就成为新农村改造与建设的重点组成部分,它的改造直接关系到村落的整体景观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以及人居环境的质量。
长期以来,农村规划因缺乏系统的方向引导,要么简单照搬发达地区的经验,要么忽视农村村民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具体情况,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压力下粗暴建设。这种盲目规划造成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传承的中断。
村庄规划应该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关注当地自然环境的三维空间景观,特别是山地村庄。传统上,山地村庄是村民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依山就势建造的独有景观,这部分住宅以其独立的发展体系,走出了一条与城市住宅同等辉煌的道路。我国传统民居,无论是平面布局、结构构造,还是建筑造型,都凝聚着先人在顺应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的风格独特的文化特征,如云南的傣族竹屋、“一颗印”民居,大理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丽江的明楼、两步厦,香格里拉的藏族石砌、羌族碉楼房等,都颇具神韵,各具特色。今天,山地村庄的居民仍然以自己的智慧及对本地区文化的独特理解,在提高居住水平和坚持乡土文化上进行着积极探索。
2.加速城市化与现有城乡二元制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社会形态使城乡发展呈现双轨制的形态。城乡长期处于割裂状态,形成城市发展十分迅速、乡村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在建筑上,尤其是住宅上也出现城乡两种相互独立的发展体系及特点。这种割裂也养成了在看待农村与城市问题上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观念,形成了城市住宅与农村住宅的刻板印象。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辐射力的增强,城乡互补性的增大,城乡界限也逐渐模糊,居住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往是农村看城郊接合部,城郊接合部看城市,城市的生活方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农村人的观念,外出务工人员,也把在城市感受到的生活方式带回农村。农村居民在逐渐提升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思想的混乱,农村优秀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慢慢淡忘。外界信息的入侵,打破了原先乡村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同时也打破了乡村的封闭性和脆弱性,使城乡之间的互补变得更加紧密,农村可以在更大的区域内共享资源。在农村住宅建设方面,乡村的封闭性被打破,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资讯和物美价廉的建筑材料被引入农村。但是,城市信息的入侵同时也使农村住宅设计在更大的区域内趋同、雷同或是重复的现象更加严重。
3.产业调整对农村住宅规划的影响
农村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将种植业作为收入主要来源的空间有限,农村长期以来作为城市的工业原料供应产地及粮食作物产地,处在整个产业较低端的位置,获得的利润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富余劳动涌入城市,为城市创造财富。同时,各地农村也在积极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如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生产,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有的县区创办了大量的村镇企业,农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此外,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依托自己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三十多年中,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的社会、经济同样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改变不仅体现为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且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也发生着重大转变。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把赚到的钱和学到的城市的生活方式带回农村,农村住宅模式越来越向城郊接合部靠拢。
4.山地村庄规划需要保护传统特色提升环境品质
20世纪,大部分自然村肌理保存完好、建筑风貌统一且具有特色,但由于信息交流的增加,村民的思想意识还有待提高,加上缺少专业的规划和指导,村民单纯地认为城市的就是先进的。村内新建的房屋基本都遗弃了村里原有的建筑形式,成为一栋栋造型不佳的“小洋楼”,乡村中原有的、极富特色的建筑模式被逐渐取代。村民自觉意识的碎片化拼凑形成的“小洋楼”正在形成农村的社会肌理。乡村传统的“乡愁”正在消失。
经济的发展使现在乡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应该在满足乡村基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乡村的形象建设。乡村建设同样需要特色,同样需要风貌和三维空间建设,同样需要公共空间设计。对于云南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地省份,村庄规划更应融入乡村空间景观设计的内容,挖掘山地乡村的独有特色、特有魅力,体现山地乡村独有的大地景观艺术。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本土特色的保护和塑造,从长远看,只有本土的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新农村的建设更需要保留原有的建筑形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这里不是说要维持农村的居住条件不加以改善,而是应该了解和掌握乡村的特质以及一些不应该改变的要素,并加以保护和发扬,同时满足乡村居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向往,对建筑的内部进行现代化装修。
四 农村住房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力量基本都集中在城市,建设经验主要来自城镇,云南也不例外。因此,在农村住房设计上会存在设计与实际脱离的情况。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一是对农村住宅建设的经济性需求认识不足,二是没有很好地针对农民的生活习惯,没有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问题。“送城市别墅到农村”的做法,表面上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但实际上难以满足农村生活模式的要求。此外,乡村住宅的设计人员在设计上由于水平的限制,设计的住宅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设计的住宅户型单一、功能结构不合理,忽略环境、功能、质量等因素,不注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多数房屋的建设仍处于低层次、低技术含量的简单再生产状态。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设计脱离实际
无论是将城市住宅模式照搬到农村,还是对城市住宅的盲目模仿,都是农村设计不合理的根源,都是因为对农村生活、生产的不了解或忽略。
现在村镇建设中,由政府主导的村镇社区规划建设不断增加,但实施的规划建设经常会套用城市模式,与当地农民的经济水平及产业情况脱节。尽管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造成农民的经济负担。一些规划中的配套设施,如道路、绿化等,由于后续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完成。再加上设计师对农村生活缺乏了解,其设计的房屋在使用上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由于农户基本的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很多农户就又开始按自己意愿搭建。
2.功能设计不合理
农民建房大多没有正规图纸,或者根本就看不懂正规图纸。即便有提供正规的图纸,农民也未必能买得起;即使各地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下发标准的建设图纸,很多情况下,农民也会因该图纸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参考。建房的施工人员所依据的也仅仅只是一份提纲,一张由泥瓦匠或包工头与房主口头商定的简图。依据这个方法建造出来的住宅,除了简陋外,还造成诸多功能上的不合理,不是空间尺度不正确,卧室偏狭长、采光差,就是平面布局盲目追求大开间、房间多,没有配套的厨房、卫生间,居住起来很不方便。房间内部结构设置不恰当,土地和空间利用不充分,没有设计贮藏室,导致物品放置混乱,甚至卧室变成粮食仓库,要不就是三间正房呈“一字型”布局,中间无分隔,老少几代分不开,分开就得分户,既浪费土地,又不利于照顾老人。还有的房屋设计的层高空旷高大,有的层高可以达到4米,盲目增加了建筑材料的用量。
3.农村建筑立面单调或者杂乱不协调
城镇风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与历史发展分不开的,它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化,是不同历史阶段的街道形态的叠加,因此,它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持街道风貌的可持续的特色,城市的建筑在这个过程中尚且混乱不堪,更不要说农村了。近几十年,农村建房也逐渐由砖混结构代替了传统的土木结构,城市的住房样式冲击着农村的建房观念,传统的建筑制式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被遗忘。农村建筑没有系统的规范和引导,农户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建房屋,粗放的建房形式决定了农村建筑不可能有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农户根据自己的想法,贴瓷砖、加罗马柱、大落地玻璃,建筑方式毫无章法可言,住宅立面设计随意,不考虑整个立面的协调性。以此建成的建筑物外观造型单调平庸,色彩以及形式缺乏整体性,村庄景观极不协调。
4.房屋结构不合理,抗灾能力差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城镇低,山区农村经济水平更低,很多农户无力建设抗震性能好的房屋。农村的多数建筑依旧为传统的土木砖石结构。云南省大姚县在2003年7月和10月曾经发生过两次6级左右的地震,这两次灾害充分暴露出农村民房建设中的问题。据统计,地震导致3700余户受损,2万余间民房倒塌,因受地震损坏变成危房的住房达10万户,仅民房损失损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了3亿元。地震中重伤的56人和死亡的19人全部居住在土木结构的房屋里。
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住房多是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由农户私人建造,缺乏具有抗震知识的专业设计、施工人员,工程建设缺乏管理,造成农村房屋在建造的过程中材料强度低、结构整体性差,房屋的抗震能力普遍较低的问题。在农村,烈度为6度的地震就可以对住宅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烈度为7度的地震就会对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倒塌,烈度为8度的地震就会对建筑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另外,在农村,村民的抗震设防意识淡薄,农民缺少进行抗震建设的技术知识,建房随意性大,不知道在地震区对房屋建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抗震设防措施。即使少数人稍微具备抗震知识,也受到经济水平、传统习惯等原因的影响,采取的抗震措施不到位。农村建房,片面追求大空间、大开窗,造成窗间宽度明显不足,抗震能力下降。即使农民有意识地想建造抗震强度高一些的房屋,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施工单位,城镇地区有资质、有技术实力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愿意到农村地区承建工程,而农村地区又缺乏掌握规范施工的工匠。
5.农村住宅热舒适状况差
农村住宅体型规则比较少,基本没有保温隔热措施,新材料的运用也不充分。住宅基本以砖混结构为主,外围护墙多采用厚的黏土砖,内外抹面,护墙绝大多数无保温隔热层,窗户多采用木窗、铝合金窗,气密性和水密性差,普遍采用单层玻璃,住宅外层遮阳措施很少。这些材料的热工特性导致住宅内夏季闷热,再加上平屋顶住宅的顶层防水措施处理不到位,造成夏季的时候,顶层房间里白天温度过高;冬季的时候,室内温度很低,室内墙角及外墙表面结霜引发室内潮湿、室内物品发霉变质等问题。
6.自然资源丰富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缺少规划使建设用地的使用存在随意性,宅基地管理不到位,胡乱占用集体用地作为自家建设用地成为普遍的现象。同时,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并且这些建筑垃圾任意堆放的现象严重。这些行为不但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且这种破坏往往是不可逆的。
五 村庄住宅区环境差,气味难闻、垃圾乱飞等现象严重
农村环境脏乱差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畜禽散养、畜禽粪便乱堆、乱放。特别是随着饲养业的发展,一些村庄畜禽粪便堆满街、铺满路。夏季,粪便散发的气味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空气,同时,粪便夹稀泥混合严重影响了村民出行。二是生活资料摆放无序,随意性强,十分杂乱。玉米秸秆在街道旁和庭院里随意堆放,十分邋遢、混乱不堪。三是农村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功能差。特别是农村道路标准低、质量差,大多数村与村之间的道路没有铺柏油和砂石,完全是土路,可谓“晴天扬灰路,雨天泥水路”。四是饮水安全难以保证。旱厕、猪圈、水井共处一个庭院,距离较近,容易互相渗透,对饮用水造成污染。五是农民的环境意识差,缺乏营造优美环境的习惯。近年来,农村的经济虽然得到长足发展,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没有形成讲卫生、讲文明的社会氛围和良好风尚。
厕所的建设方面,目前农民建房大都会建造设备良好的卫生间,但是一些地方由于缺水和排污系统的落后,使抽水马桶无法使用,成为摆设。村庄的环境卫生差,气味难闻、垃圾乱飞的现象很严重。村内街巷一般都很狭窄,且多为自然形成的土路,交混穿行、崎岖曲折。此外,很多农村都缺乏必需的公共活动场所和购物场所。
六 传统农村人、畜粪便处理与农村环境
目前,农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乱排放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现在全国农村的生活垃圾每年的排放量为1.5亿吨,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110亿吨。110亿吨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是什么概念呢?这种程度的排放量相当于城市和县城排放量的一半,但是城市排污水管网都已建起来,污水会被处理掉了;农村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没有经过处理,任意排放,所以对环境的影响更大,也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因此,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必须处理好农村的人、畜粪便问题。事实上,在传统模式的粪便处理中,粪便不是排放出去,而是回到田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制,但是我们需要用更现代化的方式让农民更干净地做这件事,用更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做这件事。这是当下新农村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农村大规模推进污水处理系统之前,我们要重点把这个问题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