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研究:第二语言教学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研究内容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同语义类动词”指语义上属于同一个义类的动词聚合群,包括传统意义上宽泛的近义词和动词义类词群,前者如“帮助”类动词(帮、帮助、帮忙、协助、赞助、资助、借助、补助、互助、辅助、助长、援助、支援、支持),后者如“穿”类动词(穿、戴、围、系、打、套)。

本书暂将“词语搭配”界定为:自然话语中组合轴上习惯性按照一定句法规则共现的一组词。

“词项”指作为研究对象的词的一个义位与其形式的统一体,在语料库计算研究中与“节点词”、“关键词”是同义词。

“共现词”、“搭配词”是指与“词项”构成搭配的其他词。

“搭配框架”指词项与其搭配词之间抽象的语法关系,主要涉及主位成分+动词、动词+宾位成分、状位成分+动词、动词+补位成分和半固定搭配框架五类。

“句法型式”在本书中指词项在句子中与其所有搭配词之间抽象的句法关系,主要涉及无宾式、单宾式、双宾式、主谓谓语式、连动式、兼语式等。

“搭配范围”,指每个词项都不可能与语言中所有的词搭配,能与一个词项搭配的共现词总是有一定范围的。

“语义选择趋向”是指受词项语义等因素的制约,在一组同语义类动词中,不同词项构成搭配时对搭配词的选择不尽相同,通常表现出一种趋向,而这种趋向并不是传统研究所认为的绝对的语义限制,特别是在定量研究中,“趋向”一词更符合真实话语的概率属性。

“语用”,顾名思义,就是在特定语境中语言社团中的成员表达意义时对语言的运用。现代语言研究对语言运用的分析角度非常广泛,本书基于搭配的视角,从语用频率、语体特征和语义韵三个方面考察词项的个体行为。

“语体特征”指一组同语义类动词中词项及其搭配词在不同语体语言材料中的分布所呈现的特征。

“语域”指的是语言所适用的领域,比如日常生活领域、新闻传媒领域、科技文献领域等。

“语义韵”是指由于语义和语用因素,词项倾向于和某类具有相同或近似语义语用特征的词语共现构成搭配,长此以往,该词项乃至整个语句都具有了这种特定的语义氛围(Louw, 1993);从共时的平面来看,有些词项本身就携带一定的色彩因素,该词项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稳固的语义韵,而这种语义韵势必会影响词项的搭配,即搭配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也被赋予了某种色彩,因此词项和搭配在语义语用上的“感染”是双向的,本书把这两种情况都称为“语义韵”。参照Stubbs(1996)和卫乃兴(2002)的研究,本书把语义韵界定为四种情况:积极语义韵(positive prosody)、消极语义韵(negative prosody)、中性语义韵(neutral prosody)和复杂语义韵(mixed prosody)。但是,具体到某个词项还会有更为细致的界定。

“语用频率”是指一组同语义类动词中某个词项及其搭配词在所考察的语言材料中出现的频次。

“搭配能力”在本书中主要用来指学习者对某个词项共现词的掌握情况,即每个词项都有其客观搭配范围,搭配能力用来指学习者对搭配范围的掌握。

1.2.2 研究内容

在《现代汉语动词分类词典》(郭大方,1994)分类的基础上,本书把《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2001)中的常用动词按照语义分为90组,经中介语语料库测查,从中选取外国学生使用频率较高且出现错误较多的20组,共有195个动词。195个动词中有“吃”类11个、“穿”类5个、“看”类14个、“听”类5个、“死”类8个、“帮助”类16个、“表扬”类13个、“批评”类7个、“鼓励”类6个、“见面”类9个、“给”类18个、“得到”类12个、“访问”类11个、“爱”类12个、“恨”类11个、“相信”类8个、“希望”类8个、“认为”类6个、“到”类6个、“改”类9个,具体情况见附表Ⅰ的相关信息。以上述20组同语义类动词为例,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出发,考察同语义类动词的搭配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文献整理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构建词语搭配的研究框架;考察汉语同语义类动词的搭配规律、外国学生搭配习得及相关应用研究。下面简要说明。

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本身的特征出发,通过对搭配研究文献的梳理,主要涉及词语学、语义学、语言习得、词典学等领域对搭配的研究,构建汉语词语搭配的研究框架。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搭配本体研究框架内,通过语料库的计算研究,在词语学、语义学等理论指导下,统计、描写、归纳、解释同语义类动词的搭配规律。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搭配应用研究框架内,首先通过中介语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语料库的对比研究,考察外国学生习得汉语搭配的情况;然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讨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搭配词典编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