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出口特征与企业技术升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本书试图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框架下,结合中国所具有的特殊国情,在建立一个分析异质性出口特征对企业技术升级影响整体框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企业异质性出口特征(如出口持续时间、出口强度、出口贸易方式、市场垄断程度等)的变化对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同时,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对相关理论研究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本书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对以出口与出口企业技术升级为主题的文献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其次在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架构下,通过引入内生的企业技术升级,构建了一个分析企业异质性出口特征影响其技术升级的整体框架;再次就出口持续时间、出口强度、出口贸易方式、市场垄断程度四个异质性出口特征对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而揭示了异质性出口特征对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微观影响;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得到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研究展望。具体来看,本书总共分为八章(具体的结构框架见图1-1),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与现实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是文献回顾,从企业技术升级的内涵界定及其影响因素、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与出口中学习、出口与企业技术升级这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同时着重评述了以出口与出口企业技术升级为主题的文献研究现状。

第三章在经典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架构下,通过引入内生的企业技术升级,构建了一个分析企业的异质性出口特征影响其技术升级的整体框架,指出企业的异质性出口特征(如出口持续时间、出口强度、出口贸易方式以及市场垄断程度等)通过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函数最终会对其技术升级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异质性出口特征影响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方式并不一样。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企业间异质性出口特征的差异将决定出口企业间技术升级程度的差异。这奠定了本书的理论基础。

图1-1 本书的研究框架结构

第四章集中探讨了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出口持续时间影响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内在机制,其次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建立相应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出口持续时间对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集中分析了出口强度对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出口强度对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发现出口强度对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并非线性单调,而是呈“倒U形”。为此,本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进一步实证检验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出口强度对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升级影响的“倒U形”关系确实存在。

第六章集中研究了出口贸易方式对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出口贸易方式影响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内在机制;其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构建相应的计量模型,通过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本章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出口贸易方式对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集中考察了市场垄断程度对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首先在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框架下对市场垄断程度如何影响出口企业技术升级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了验证;最后,本章还为政府如何采取相关措施来促进出口企业的技术升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是总结与研究展望。本章通过对全书进行总结,首先归纳出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其次详细讨论了本书的主要创新点;最后分析了本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