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重视写作的问题与传播意识
演讲嘉宾:刘鹏(《新闻记者》主编)
今天我想讲的主题就是《新闻记者》杂志欢迎什么样的文章。
首先介绍一下《新闻记者》杂志的基本情况。《新闻记者》杂志于1983年创刊,最早由《文汇报》主办,后来由上海新闻学会主办,再后来转到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目前是由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上海报业集团和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合办的一本期刊。
新闻传播的专业学术期刊是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也是反映新闻传播研究生态的一面镜子。《新闻记者》杂志的一个追求就是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促进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推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进步,因此对于优秀作者和质量高的文章,我们一直非常尊重和欢迎。
什么样的文章会受到《新闻记者》的欢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坚持问题意识。我对我们杂志的定位和要求是成为一个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所谓问题意识,就像一个医生看病,首先必须有人生病,才能诊断病情、开药方。没有问题意识的研究就像人本来没有病,而医生自己直接开了药方,这样的研究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问题,不但是学者从事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落脚点。
对于《新闻记者》杂志而言,在研究问题意识中,更重要的是立足中国现实,尤其要立足中国新闻传播现实,回答新闻传播领域——新闻实践领域和学术领域中,重要的、有研究意义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再具体到我们的《新闻记者》杂志。在我看来,相对于其他的文、史、哲类学科来说,新闻传播类学科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即便是相对来说比较纯粹的学术研究、学理研究,我们也希望研究者尽量不要局限在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这样一个学术的象牙塔中,形成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一个状态。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传媒学子在进行研究时同样也要解释现实,还要改造现实,最后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传播理论运用到新闻实践当中,促进新闻实践的进步。能够关怀传播实践,从实践中找到问题,进而从理论层面展开研究,这是我们《新闻记者》杂志比较提倡、推崇的一种研究路径。
我们的杂志1983年创刊,2013年正好是我们《新闻记者》杂志创刊30周年。我把这30年的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遍,然后编了一本文选。在编这本文选、看这30年杂志的过程当中,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新闻传播学科的文章在学术研究的理论性、规范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在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上,在对问题的透辟剖析上,并没有显示出同步的提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有些学者所说的,存在着“理论登台,思想退场”这样一种倾向。我们的学术研究在鲜活的思想、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很好的针对性等方面,没有显示出同等的进步。
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是没有问题意识的文章呢?其一,一些人写文章的目的是拿学位、评职称,而不是针对新闻传播学科或者新闻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其二,对《新闻记者》杂志来说,如果文章研究的涉及面太窄,感兴趣的读者群过窄,也不会被我们杂志选用刊登。其三,有些文章研究的问题的确是存在的问题,但是不在《新闻记者》的关注范围之内,也不会选用。《新闻记者》相对来说更关注较为传统的传媒产业。类似图书出版以及纯粹的广告经营方面的研究等,也不在我们杂志涉及的范围之内。其四,还有一些文章,我认为研究的是伪问题,比如有篇文章研究的是企业发生负面新闻后,如何将负面新闻扼杀在萌芽状态中。这样的文章,对于我们新闻传播学来说就是一个伪问题,我们从事新闻传播研究不是要管控我们的传播,而是怎样能够使新闻传播更自由、更便利。
第二,要提倡创新意识。投给期刊的文章和我们写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以及编一本教科书或者是写一本专著非常大的不同就在于投给期刊的文章必须要在非常短的篇幅内把一个研究问题讲清楚,相关理论的铺垫、基本概念的诠释等很难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全面地体现出来。如何在简短篇幅的研究文章里寻求创新?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进行研究。创新包括的方面很多,比如,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新的材料等,但实际研究起来很难。上述提到的创新方面,如果一篇文章有一个方面比较新,那么在众多的来稿当中就非常容易受到关注。因此创新很重要,但是坦率地说,目前整个新闻传播领域研究论文低水平重复生产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
创新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避免人云亦云的研究。比如,有些文章内容空泛,而且其中的很多观点被提过很多次,很难谈出新意,这种文章不会被我们杂志选用。第二个方面,开阔的学术视野。如果是应用型的研究,起码要有对古今中外比较广阔的扫描,不但要知道自己怎么做,现在怎么做,还要知道历史上怎么做,国外怎么做,其他人怎么做。有一个开阔的学术视野之后,很容易在研究中找到一个新坐标,找到一个新的阐发自己观点的方位。除了这些以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要具备独立精神、批判意识。批判的起点就是怀疑,对现有的制度、秩序、状态的一种不满足,这也是一种问题意识。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在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然后才有可能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有所创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比问题和创新本身更重要。
前面讲了《新闻记者》杂志选稿注重文章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下面介绍一个《新闻记者》杂志组稿、约稿的范例。2014年3月初,“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不仅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也是新闻界内部讨论的一大热点。很多网友吐槽事件报道中的中国媒体、中国记者,当时网上流行很广的一个帖子说,事件报道中所有的“干货”都是由像CNN、《纽约时报》、BBC、《华尔街日报》等国外大牌媒体挖掘出来的,国外媒体的报道体现了媒体的力量所在,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反观中国的媒体,除了翻译外媒的报道外,只会一遍遍地喊着“马航,我们等你回家”。实际上,国外媒体的很多报道也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英国一位记者就说,马航报道的规律如下:每天早晨谣言四起,傍晚就会辟谣,下一天周而复始。这实际是新闻业内的一个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考,这体现了我们《新闻记者》杂志的特点和风格。所以,我们很快约了几篇稿子。其中,我觉得观点上有创新的第一篇文章是《凌驾性的失落》,作者魏永征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客座教授,也是我们杂志以前的主编。他提出来一个观点,为什么中国记者会在这场较量中失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新闻人对采访权的认知错误。他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提出过去在党报格局下,记者的权力具有凌驾性,人们接受采访就像在对上级汇报情况。但是,在“马航”飞机失联事件当中,记者的这种权力的凌驾性没有了,相应地带来了中国媒体和中国记者的一种失落。第二篇是南京大学周海燕老师的文章,当时她正好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写了一篇《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策略研究》,文章谈到对于突发性的冲突性的事实如何使用,各种矛盾怎样取得平衡,消失的现场如何还原,进程中的事情如何报道等,并引用了很多国外媒体报道的数据和案例,探究国外媒体报道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篇文章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篇是南京大学王辰瑶老师的文章,她的这篇论文题目叫作《内爆:不确定时代新闻生产的逻辑》,这篇文章探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过去我们说信息是消除事情的不确定性,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信息非常多,非常密集,可是人们看得越多知道得越少,看得越多越糊涂,信息越多不确定性越强。王辰瑶老师借用“内爆”理论来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探讨网络时代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这是我们杂志组织的在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两方面都有所体现的一组文章。当然,这样的组稿体现出短、平、快的特点,对于我们新闻学术界来说,非常需要在问题发生、成为热点和焦点的时候,迅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判断,这样敏锐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传播意识。所谓传播意识,实际上是说要有读者意识。所谓传播就是传通,传播的内容要被人接受。写学术论文,做学术研究,研究学术课题实际上也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你研究的内容、写出来的论文刊登之后,除了杂志编辑和作者之外,是不是就没有人看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有传播意识。实际上我们在编辑稿件的时候,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很多学术、学问不错的学者,特别是年轻的学者,他们在文章表达逻辑的清晰程度、遣词造句的分寸把握上,远远不如老一辈学者。这就是传播意识不够强,或者这方面训练不够的问题。有传播意识,文章才能写得漂亮,论证才能更加有说服力。这其实是一个思维逻辑的训练。我一直说清晰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考。我们在写论文时首先要在逻辑上将研究问题一环一环、一层一层地想清楚,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之上才能有良好的表达。除了要在逻辑上清楚、环环相扣之外,我们还提倡论文要在语言文字上精通简练。近些年,我们新闻传播学科国际化的步伐逐渐加快,研究文章的理论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论文也存在一种倾向,就是过分咬文嚼字,玩弄文字游戏,有的文章甚至出现随意生造概念的问题,使人不知所云,研究呈现出经验化、小众化、边缘化以及西方化这样一种状况。现在有很多文章读起来非常吃力,看了半天没看明白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思想,套用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说法叫“不明觉厉”。这种“不明觉厉”的文章现在确实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是,我觉得“不明觉厉”后面还可以进一步做一个补充叫“明了觉累”,就是非常耐心地看明白了,其实就是说了一点尽人皆知的道理,但是用了非常晦涩的表达方式。我认为这样一种学术倾向也是我们新闻传播学研究要予以警惕的。
新媒体时代,我们杂志社办杂志和各位同学作为读者读杂志、作为作者给杂志投稿,都会遇到一些困惑。第一个问题,互联网时代,如果一个学术期刊不在网上传播,那么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势必大大降低。但是如果在网上传播,又势必影响杂志的发行量。这是我们杂志面临的一个经营问题。第二个问题,现在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依靠检索阅读,对需要研究的问题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中国知网、百度等进行搜索、下载,而不会再去专门看这些新闻传播类杂志,因为这种检索式阅读很方便。但是,客观地说,一个学科、一个学者如果要有更好的学术发展,我觉得更重要的或者更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提倡学术期刊的追踪式阅读,或者说是偶遇式阅读。追踪式阅读,比如从2014年第1期《新闻记者》一直看到2014年第12期。为什么要提倡追踪式阅读?首先,你在完整地看过一本杂志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内容以后,会对相关的研究领域、相关学科的重点、热点、学界关注比较多的话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其次,在追踪式阅读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偶遇式的思考,可能碰撞出偶遇式的火花。有些问题原本不在你关注的范围内,但是,通过追踪式阅读,很有可能就会不小心碰到这些问题,进而启发你的思考。所以,这种追踪式阅读、偶遇式阅读是促进学者学术生涯丰富性、促进学科发展丰富性的重要方面。如果只是检索式阅读,只看自己当时关注的、需要了解的议题,却对其他的研究视而不见,甚至“视也不视”,这样就会导致自己的学术视野、学术路径越走越窄。
对于我们《新闻记者》杂志来说,我们从十几年前就创办了杂志的官方网站,将在杂志上刊登的文章,基本是所有的文章,较快地在网上发布。因此同学们可以订阅我们的杂志,也可以直接在官网上阅读。近几年,社交媒体越来越流行,我个人不认为微博、微信这些媒介是非常好的学术平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在社交媒体如此流行的情况下,我们杂志想要在新闻传播学界、业界扩大我们的影响力,享受我们应有的话语权,也不能放弃、回避这些社交媒体平台。2010年,《新闻记者》杂志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最近,我们也在着力推广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希望通过这些社交媒体平台,给更多的关注新闻传播领域的学者、学子们提供新闻学术研究或者新闻实践研究方面的信息和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