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不一样的恋爱,一样的婚姻
何止那些少男少女在虚构着未来的婚姻,即使曾屡遭婚姻挫折的人,仍然对婚姻的幸福充满了畅想,这才不断产生不同年代、不同国度、不同版本的爱情故事。
经历了恋爱的起起落落,人人都在为追求最后的幸福生活而与生活中的琐碎抗争,战胜恋爱中所有的阻碍,比如时间与空间的阻隔、父母的反对、性格的冲突、竞争者的觊觎……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
而婚姻并不是恋爱的终点,原本那些发生在恋爱中的浪漫故事,随着日渐贴近的现实生活渐渐远去。家庭关系的处理,柴米油盐的算计,孩子的哭声及孩子未来的教育,生活的种种纷扰,使得原本建立的爱情信念动摇了。于是,婚姻变得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并不像在恋爱中所希冀的未来那般如愿。
人们就是常常这样为虚构的婚姻的幸福而陶醉,而真正婚姻来临的时候,却没有能力去营造婚姻的幸福,甚至连设想也没有,就开始慨叹婚姻的不幸。每当这个时候,人们就十分赞同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婚姻就是个围城,在外面的想进来,而在里面的就想飞出去”,这种对婚姻的认知几乎使人人自危。
婚姻是如此深奥,常常始料不及地发生在恋爱阶段里难以想象的曲折,让人们对幸福婚姻报怨甚至望而却步。因此,婚姻应如人们常说的“要懂得经营”,婚姻为什么如此深奥?
记得几年前写的《结婚十年间》的纪念文章,其中被编辑删掉的一句话是:“我将永远渴望爱情,如果有上帝,就让他救赎我这颗向往爱情的心灵吧。”不知道编辑当时是怎样理解的这句话,我一直非常疑惑,是不是编辑认为这样的渴望是很奢侈或者很虚假呢?
少年时代如此渴望,青年阶段如此渴望,中年、老年一直都会在这样的希冀中生活下去,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拒绝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人只有在爱情的滋润中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人们因为怀着这样的理想,而踏上红地毯。
殊途同归吗?可是被人们屡屡称作“坟墓”的婚姻,为什么不能变成殿堂呢?而高居殿堂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不可以永远都是女皇和帝王呢?
心态决定幸福,如果我们渴望幸福的婚姻,渴望爱情永在,那就欣赏我们的爱人,欣赏他(她)的优点与缺点,些微的残缺正是美丽所在。恋爱阶段的美好,正是因为彼此都夸大了对方的优点,充其量欣赏和感受对方美的一面,而近距离的婚姻使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缺点,就以为婚后自己的爱人变了,其实什么也没有变,而变化的是自己的心态。
不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对方,用发现美的眼神去欣赏对方;不用苛责的语言抱怨对方,而用温婉的话语感化对方;不用冷漠的心疏远对方,而用激情去融化对方;把对方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把对方的爱好当作自己的爱好,把对方的朋友当作自己的朋友……生活何处不幸福呢?
看看恋爱时的那些信,回忆恋爱时的那些情节,仍然让人怦然心动,一起回忆过去,一起重新体验过去的浪漫,难道不是对婚姻的修复和充盈吗?
和朋友聊起婚恋,很多人是一脚坚实地踏在幸福的红地毯上,一脚在门外徘徊,追忆恋爱阶段的甜蜜、忧伤。无论恋爱阶段遭遇了多少迷惘和困惑,多少难言的忧伤和痛苦,却总让人有挥之不去的怀念。人们总愿意用过去的美好对比现有的生活,发现原来的忧伤也是美丽的,而现在日常的幸福就是生活的不幸,因为它过于庸常。
我每每和先生发生了不愉快,离异的朋友都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吵架也是幸福的,好好地珍惜你们现在的生活吧。”离异往往是不能忍受对方的不得已的选择,可是他们仍然郑重地向我抛出这一句看似平淡的话。我想,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要分开呢?或许他们有不得已的理由。他们在分手之后一定承受了我难以想象的情感的折磨,最折磨人的或许就是后悔了——后悔不曾善待对方,后悔没有宽容对方,后悔自己轻易做出的决定,后悔对孩子心灵的戕害,使得两个人都无法回头。那些曾经的温情,那些曾经的甜蜜,那些曾经共同承担的困难难道不足以让两个人言归于好吗?
我怀着这样善良的愿望,期待那些恋爱中的人好好把握现在的幸福,我更期待那些“围城”中的人调整心态,权且把自己当作十分平凡的人,用我同事的一句话与所有向往幸福的人共勉:“因为我们是平凡的人,就让我们感受平凡人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