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2 消费理论

均衡产出既然是指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那么,要分析均衡产出是如何决定的,就要分析总需求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决定的。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假设总需求中的其他部分不变,仅考虑总需求中消费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这样就先要了解消费函数以及相关的储蓄函数。在论述消费理论时,通常假设消费者的所有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消费是居民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储蓄则为没有用于消费的那部分收入。

3.2.1 消费函数

1.消费函数的含义

消费是人们为满足各种需要而享用商品和劳务的经济行为和活动。很多因素都影响消费,如收入水平、商品的价格、利率的高低、风俗习惯、消费者偏好等。凯恩斯在研究消费时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唯一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凯恩斯进一步认为,存在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也就是说,消费的增加没有收入的增加快。通常把消费和收入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如果用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C=C(Y)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如表3.1所示。

表3.1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由表3.1的数据可知,当收入是9000元时,消费是9110元,入不敷出;当收入是10000元时,消费也是10000元,收支正好相抵;当收入依次增加到11000元、12000元、13000元、14000元和15000元时,消费依次增加到10850元、11600元、12240元、12830元和13360元。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得越来越少。在表3.1中,随着收入依次增加1000元,消费依次增加的数额为890元、850元、750元、640元、590元和530元。

根据表3.1可以绘出消费曲线,如图3.2所示。

图3.2 消费曲线

图3.2中,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消费C,坐标上45°线上的任意一点到横轴和纵轴的垂直距离都相等,表示收入全部用于消费。C=C(Y)曲线就是表示消费和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消费曲线。消费曲线与45°线的交点为B,此时,收入和消费都是10000元,收支平衡。在B点的左方,消费曲线位于45°线的上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在B点的右方,消费曲线位于45°线的下方,表示消费低于收入。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消费曲线和45°线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相关案例】

假日经济有多大作用:“五一”“十一”和春节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人增加,商店的顾客也人头攒动,于是人们把拉动经济的希望寄托在假日带动消费上,并称之为假日经济。消费函数理论有助于深化对假日经济的认识。既然消费取决于收入而不是有没有时间消费,那么,收入水平不提高,就很难增加消费。刺激消费的方法是增加收入,而不是放假。现在我们经济中消费不足不在于高收入者没时间消费,而在于低收入者没钱去消费。当城市中失业人口和低收入者居高不下时,放假有什么用呢?尤其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是消费主力军。许多人强调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但总是启而不动,其原因就在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不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者,恐怕刺激消费便无从谈起。

(本案例由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2.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收入中用于进行消费的比例叫作消费倾向。凯恩斯进一步把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

平均消费倾向指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其公式为:

APC=C/Y

一般而言,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消费,只不过消费有多有少而已,所以APC肯定是大于0的。例如,在表3.1中的D点上,C=11600元,Y=12000元,APC=C/Y=0.967。依此类推,在A点,消费大于收入,APC大于1;在B点,消费等于收入,APC等于1;从C点起,消费小于收入,APC小于1。由此可见,APC是递减的,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是减小的。从表3.1中的平均消费倾向也可以看出这个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指在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也就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其公式为:

MPC=ΔC/ΔY

例如,在表3.1中,从A点到B点,收入增加1000元,消费增加890元,那么MPC=0.89;从B点到C点,收入增加1000元,消费增加850元,MPC=0.85。表3.1中第5列即为边际消费倾向。由于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所以0<MPC<1。

再回到图3.2,由APC和MPC的定义可知,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就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MPC;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则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APC。从图3.2中可以看出,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MPC是递减的。同时,消费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APC也是递减的。但APC始终大于MPC,这和表3.1中所得的数据也是一致的。

【相关案例】

中国边际消费倾向高于美国之谜。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经济越发达、生活水平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但是,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原因有三:首先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经济稳定决定了收入稳定,这样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中国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每个人的收入并不稳定,人们不得不节制消费,以预防可能出现的失业及其他风险;其次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消费。但中国人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需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最后收入分配越平等,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反之,则低。中国目前收入分配还不平等,边际消费倾向低是正常的。

(本案例由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3.线性消费函数

为了便于分析,西方经济学家常假定消费函数是线性的,即假定消费和收入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那么消费函数就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C=a+bY

式中,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a和b都是常数,a表示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自发消费是指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的消费,如维持吃、穿、住等,它不依存于收入,这部分消费无论有无收入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当收入等于零时,消费等于a。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b和Y的乘积bY是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称为引致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那么,公式C=a+bY的经济含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的总和。假设a=200,b=0.70,则C=200+0.70Y。这就是说,如果收入增加1个单位,其中就有70%用于消费。只要Y为已知,就可以计算出全部消费量。

当消费和收入之间呈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消费函数上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并且大于0小于1。当收入为零时,消费为自发消费a,如图3.3所示。

图3.3 线性消费函数

3.2.2 储蓄函数

1.储蓄函数的含义

与消费函数相联系的还有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剩余部分。储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利息率、收入、消费者预期等,但凯恩斯假定,收入是储蓄的唯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储蓄的变化。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越来越少,储蓄的增加越来越多。反映储蓄与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叫作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S=S(Y)

这一公式的经济含义是,储蓄是收入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表3.2是基于表3.1形成的一个储蓄表,从中可以看出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表3.2 储蓄表

表3.2的数据表明,当收入为9000元时,消费为9110元,入不敷出,这时出现负储蓄,为-110元;当收入与消费都为10000元时,收支相抵,出现零储蓄。此后,随着收入依次增加1000元,储蓄增加越来越多,依次为150元、400元、760元、1170元、1640元。根据表3.2,可以绘出储蓄曲线,如图3.4所示。

图3.4 储蓄曲线

图3.4的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储蓄S。坐标平面上的S=S(Y)曲线是储蓄曲线,表示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B点是S=S(Y)曲线和横轴的交点,表示这时消费等于收入,即储蓄为零。在B点的左边,储蓄曲线位于横轴的下方,表示入不敷出,出现负储蓄。在B点的右边,收入高于消费,则有正储蓄。随着储蓄曲线向右延伸,这条曲线和横轴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

2.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储蓄函数反映的储蓄量占收入的比例叫作储蓄倾向。凯恩斯把储蓄倾向分为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APS)和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MPS)。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在任意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其公式为:

APS=S/Y

例如,在表3.2的D点上,S=400元,Y=12000元,则APS=S/Y=0.03。表3.2第5列即为APS,可以看出,随着收入的增加,APS是递增的。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的比例,也就是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其公式为

MPS=ΔS/ΔY

例如,在表3.2中,从A点到B点,收入增加1000元,储蓄增加110元,MPS=ΔS/ΔY=11%;从B点到C点,收入增加1000元,储蓄增加150元,MPS=ΔS/ΔY=15%,依此类推。表3.2中第5列即为边际储蓄倾向,可以看出,随着收入的增加,MPS是递增的。MPS是储蓄曲线的斜率。由于MPS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所以0<MPS<1。

3.线性储蓄函数

如果收入和储蓄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那么储蓄函数就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S=-a+(1-b)Y

式中,S表示储蓄,Y表示收入。a和b都是常数,a表示自发储蓄,也就是说当收入等于零时,储蓄等于a。b表示边际储蓄倾向,(1-b)Y表示收入引致的储蓄。因此,公式S=-a+(1-b)Y的经济含义就是,储蓄等于收入引致的储蓄减去自发储蓄。假设a=200,b=0.70,(1-b)=0.30,则S=-200+0.30Y。这就是说,如果收入增加1个单位,其中就有30%用于储蓄。只要Y为已知,就可以计算出储蓄数值。

【知识链接】

关于储蓄函数的推导。储蓄函数是从储蓄定义和消费函数直接推导出来的。因为S=Y-C,而C=a+bY,所以S=Y-C=Y-(a+bY)=-a+(1-b)Y。

当收入和储蓄之间呈线性关系时,储蓄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储蓄函数上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如图3.5所示。

图3.5 线性储蓄函数

【知识链接】

节俭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众所周知,节俭是一种美德。从理论上讲,节俭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某个家庭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然而,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人们都知道,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实际上,这里蕴涵着一个矛盾:公众越节俭,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往往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因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即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就会增加。所以,储蓄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储蓄增加国民收入就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就增加。根据这种看法,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就会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国民经济却是件坏事。

凯恩斯曾形象地说,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将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按照他的观点,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每个人都尽可能多地消费,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更加充分就业、经济繁荣的阶段。因此,凯恩斯的理论后来被一些人解释为需求决定论。

3.2.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以上分别说明了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现在来分析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根据定义,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如果用于消费支出的多了,则储蓄减少;如果用于消费支出少了,则储蓄增加。消费与储蓄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两个函数只要有一个确立,另一个也就随之确立。

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可在图3.6上得到表现。

在图中,当收入为Y0时,消费支出等于收入,储蓄为零;在E点左方,消费曲线C位于45°线之上,消费大于收入,因此,储蓄曲线S位于横轴下方,这意味着存在负储蓄;在E点右方,消费曲线C位于45°线之下,消费小于收入,因此,储蓄曲线S位于横轴上方,这意味着存在正储蓄。

根据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为1(因为全部的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即APC+APS=1;第二,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也等于1(因为全部增加的收入分为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储蓄),即MPC+MPS=1。

图3.6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

3.2.4 消费理论的发展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绝对收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家庭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取决于其收入的绝对水平。最初论述这一理论的是凯恩斯,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一条所谓适用于社会消费的基本心理法则认为,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平均消费倾向趋于下降,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平均来看,其消费所占的比例则可能越小,而平均储蓄倾向趋于上升。由此推论出,低收入的家庭可能把其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可能仅占其收入的较小比例。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理论

该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也受别人消费和收入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的收入增加了,但周围人的收入也同比例增加了,则他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并不会变化。反之,如果他的收入并没有增加,但他周围的人的收入增加了,则他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会提高。因为在消费方面,人们总是与别人看齐,为了保持与周围人的相对地位,体面地生活着,将提高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因此,他的消费倾向取决于他的收入的相对水平,即与周围的人相比的水平。二是指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的影响,还受过去收入和消费的影响。如果某人当期收入高于以前收入,则其消费与当期收入有关;如果他的当期收入低于以前的收入,为了维持消费水平不变,他会提高消费倾向,在当期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

【知识链接】

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是相对收入假说得出的两个推论。人要在社会上维护自己的自尊。自尊通过人的社会地位表现出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收入,并通过消费表现出来。高收入集团的收入和消费方式被作为高社会地位的象征,成为成功的标志,他们的消费方式成为其他人模仿的目标,这种高收入水平者的消费方式对其他人所起的示范作用就是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各个阶级的人在长期中形成与自己相对收入相称的消费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短期收入减少时,人们为保持原有消费习惯,并不会迅速减少消费。这种收入习惯引起的消费减少慢于收入减少的现象称为棘轮效应。

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消费水平与当期收入无关,而只与持久收入相关。持久收入是人们一生中所有收入的一种平均值,包括现有财富与所有可以预期取得的收入。与此对应的是暂时收入,暂时收入是人们预期不可持续的收入。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之和构成人们的当期收入。根据该理论,消费比收入更加稳定,暂时性的收入将被分配到各个时期,而消费将保持在稳定的水平。收入的任何暂时性变化,比如减税带来收入增加或者增税带来收入减少,都不会对消费水平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4.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是从对个人消费行为的研究出发的。消费者是具有理性的,能以合乎理性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且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满足。消费者根据这一目标来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以便在他们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从而把储蓄看成是主要源于个人想为他们年老时的消费做准备的愿望的结果。这样,消费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收入。该理论把人的生命划分为3个阶段:青年、中年和老年。一般来说:青年时期收入比较低,依靠举债维持消费水平;中年时期收入比较高,一部分用来当期消费,另外还要偿还债务,并为老年进行储蓄;老年时期的收入又比较低,需要动用储蓄来进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