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城市集体行动的类型变化

明清城市集体行动事件的类型颇为复杂,在此依群众集体抗争与诉求的对象,将所发生的事件分为两大类:(一)直接与政府有关的集体行动,(二)社会性冲突。这两大类还可以再细分,(一)直接与政府有关的集体行动可以细分为:a类,反对财税政令的集体行动。如反对加征盐税与商税、万历年间反对征收矿税、反对政府限用新祷制钱、反对城市徭役制度的不公,清代有反抗摊丁入地政策的集体行动等等。b类,反对官员与制度的集体行动。如反对地方官滥权、反对阉党与宦官、反对长官扣克薪饷的兵变,以及反对考试不公的科场士变等等。c类是要求政府改进政策与措施的集体行动。如闹赈与要求政府开仓平粜、工人罢工要求政府改订工资、要求留任地方官、要求减税,以及在清代另有发生要求施行摊丁入地制的暴动等等。(二)社会性冲突可以再分细为:d类,上下阶层的对抗。如市民与贫民对抗囤户与米商的抢粮与阻米暴动、雇工对抗机户与坊主的罢工、反宗室与乡绅横行不法的集体行动,以及城市奴仆弑主的奴变等等。e类,平行的社团与社群的冲突与竞争。如地域性族群(土著与外省)的对抗竞争、行业性格(同业与非同业)的竞争对抗、大宗族间的对抗、种族冲突(尤其是满汉冲突),以及兵民冲突等等。这些分类列于表5,同时也列出各类事件之数目与占总数之百分比。

先就(一)、(二)两大类事件数目和比例来看,以直接反对政府公权力的事件为多(284件,占62.3%),社会冲突的事件较少(172件,占32.7%)。若观察其下五大类的比例,则是d类上下阶层对抗的比例最高,占32.7%;其次是b类反对官员与制度的事件,占25.7%;再其次是c类要求政府改进政策与措施和a类反对财税政令,各占19.3%与17.3%;最少的是e类社群平行的对抗,占5%。若再细看各个小类型的集体行动事件,其中占比例最高的前几名依次为:(1)抢粮与阻米,有91件,占20%;(2)反地方官事件,有69件,占15.1%;(3)反矿税,有46件,占10.3%;(4)要求开仓平粜与闹赈,有43件,占9.4%。过去较为学者所注意的罢工运动与反矿税使的民变事件,其实所占比例并不特别高。

(一)类直接反对政府公权力的事件超过半数以上,是否可能反映了如早期民变研究学者所认为的,带有政治意识或新思想的群众意识?我们详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其中除了反地方官事件可能带有政治因素之外,其他事件则大多是涉及民生与经济问题所引起的。总体而言,城市集体行动的原因,仍以经济性因素为主,故群众的心态不见得一定有任何政治意识。

其次,五类中的d类,上下阶层对抗的事件,占总数的比例最高,其下的抢粮与阻米暴动事件,又在各小类型中数量排名第一,这是否就算是有“阶级”的冲突呢?若将此特征与同时的西欧城市暴动相对照,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法国和英国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城市暴动,其实反映的是贫富阶级的对立,比饥饿更常构成暴动的要因。即使是发生在伦敦1780年的戈登暴动(Gordon Riots),表面上是反天主教,事实上攻击的目标主要还是信仰天主教的绅士、制造商、商人与酒馆主等。(6)如同西方一样,明清城市集体行动与其解释成“阶级矛盾”,不如说相当程度地反映出城市内的社会结构里贫富差距的严重性,使得贫富的对立在城市容易激化成集体行动事件。

表5 明清城市群众之集体行动类型表

*说明:在所搜集的458起事件中,有二起因为记载过于简略,无法确知其性质,故不予计算。

不同类型的集体行动在明清两代是否有变化呢?在此再将这五类集体行动分朝代列表6与图2来观察其变化。由图表中,可以看出明清以来这五种类型的比例变化有二个特点:(l)c类的事件,即要求政府的案例,在明代并不多,至清代则明显地增加,且是在1700年之后。(2)a类型的事件则是集中在明代。即在明代市民反对政府财政措施的事件最多,而且多集中在万历时期。至清代,这类事件则明显地减少。这反映明代的财政问题要比清代严重。

表6 明清城市集体行动类型数量与比例变化

图2 清城市集体行动事件五种类型比例分布

若将这五类再依查尔斯•蒂利的“反抗型”(reactive)、“前摄型”(proactive)与“竞争型”(competitive)的三种分类方式来观察,统计其数字列于表7,可知明代以反抗型为多,清代则以前摄型为主。这种类型的变化反映的意义是什么?蒂利研究欧洲的例子指出,15和16世纪时,似乎是以竞争型的集体行动为主。从17到19世纪反抗型渐渐扩大,而竞争型则缓慢地趋于衰落。至19与20世纪,前摄型则成了主导,反抗型较少,而新形态的竞争型集体行动又出现。(7)这种转变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关,反映出一般大众已广泛地涉入国家的权力结构内。(8)中国明清(16世纪至18世纪)城市集体行动类型的变化上,正与欧洲17世纪到19世纪的变化相似,也反映出清朝政府统治技术要更超越明代,其国家权力的展现与深入也非明代所能企及。

表7 城市集体行动三种类型数量与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