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的东西方地理学知识体系
一、中国古代的地理学
“地理”这个词,很早就在中国出现了。《易经·系辞》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词句。唐人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地理的概念说:“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里,士大夫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士”要达到“平天下”的最终目标,首先需要具备的条件就是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国古代有两个重要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学问的大小,一个是历史,另一个是地理。
现代地理学(geography)的学科体系,却是一门地道的外来的学问,虽然沿用了传统的“地理”这一名词,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与中国传统的“地理”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传统地理学与西方古典地理学属于两套系统,各自基于不同的地理观,服务于不同的对象,最后的发展结果也就迥然相异。中国传统的“地理”,主要包括政区地理、山水地理、堪舆地理三个方面,强调地理学为政治与现实的服务。
1.政区地理
政区地理是为政治服务的,研究政区的划分、疆域的变化。自古以来,中国的学术研究就有为政治服务的传统,地理学也不例外。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二十四史》,都是官定的“正史”。这些“正史”中,大部分都有《地理志》或《州郡志》一类的内容,主要以行政区划为主体,记载历代和本朝的政区建制沿革,以及各地的历史、物产、人口、赋税等内容。这一类地理书籍的编纂体裁,有利于统治者了解各地区的地理状况,主要是为政治服务的。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是附属于历史学的,研究内容要为历史学服务。
2.山川地理
中国古代山川地理一类的著作,是以山岳、河流为纲领来描述地理事物的。比如,郦道元认为政区的变化太频繁了,城镇、乡村的位置也不能长期稳定不变,唯有河流水系是恒久不变的,所以他采取了以水为纲,将各种地理事物和历史事实附加其上,这样一种独特的编纂方式,写出了著名的《水经注》。除了郦道元的《水经注》外,山川地理类的著作还有《山海经》、《水道提纲》、《西域水道记》等。
3.堪舆地理
中国历史上,除了占统治地位的“政区地理”、“山川地理”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地理”传统,这就是所谓的“堪舆地理”。古人认为人们生活于其上的大地是平的,如同轿子一般,故称大地为“舆”。而“堪舆”之学,就是通过研究大地的山川河流的分布,为生活在其上的人们找到最适合的阳宅和阴宅。
中国古代的“地理”,既有为政治服务的传统,也有为现实服务的传统。为人的现实生活和死后生活服务的“地理”,就是这类“堪舆地理”,又称为“风水”地理。以明代的十三陵为例,皇帝陵寝的选址与布局,一定要前有水,后有山,左青龙,右白虎。后山是起背风的作用,前水是聚气之所在。明代十三个皇帝的陵寝,就是根据堪舆(风水)思想,由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家选址和规划的(图1-1)。
图1-1 明十三陵布局示意图
又比如,位于安徽南部山区的西递村、宏村,是明清时期建成的古村落,现在已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村落的自然、文化景观都很优雅和谐,其选址和布局也是考虑了堪舆(风水)的因素。不过与十三陵选址不同,这些古村落的选址属于阳宅选址。
在对地球的认识上,古代的中国人始终把大地看做是平的,缺乏对地球的球形的认识。虽然汉代的天文学家张衡曾形容宇宙是一个“鸡子”(鸡蛋),中间的蛋黄部分就是人们生活的大地。但是张衡的这种“地球”概念,其影响仅限于天文学,对地理学的影响微乎其微。在中国古代一般人的地理认识里,大地一直是四方平坦的。
地图是总结和表现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中国古代的地图学一直是很发达的,汉代绘制的一些地图,就已经能够达到相当高的精度。古代中国人绘制地图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计里画方”,即采用画方格的比例法,把地面上的地理事物,转绘到平面的地图上。这种绘图方法可以在一个小区域里将地理事物绘制得十分精确,但是随着区域的扩大,地图的变形就无法避免了。当区域范围继续增加,达到全球尺度时,绘图技术就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问题。
二、古代希腊的地理学
古希腊的地理学与中国古代地理学有很大的差别。英文的“geography”(地理学)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意是“对大地的描述”。
不同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实用主义传统,古希腊的地理学更趋于思辨,与哲学、美学、天文学、数学、几何学的联系极其密切。从哲学、美学和几何学的角度考虑,古希腊人认为圆形和球形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几何形状,所以他们猜测自己居住的大地应该是圆球状的。基于大地是圆球形的这个猜想,他们进一步推出了地球表面“气候带”的划分。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古希腊人就已经提出了“气候带”的概念,低纬度地区被划分为热带,在北半球、南半球被分别划分出来温带和寒带,形成5个对称于赤道分布的气候带。现代地理学继承了这个观点,把地球表面划成了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5个自然带,这个气候带的划分,本质上是两千年前古希腊人的地理认识。
在地图的绘制方面,希腊人已经考虑到了从三维球面到二维平面之间的投影与变形问题,产生了经纬度、地图投影、地图变形的概念。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地图很少,图1-2是一幅根据记载复原的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地图。图中希腊人把世界画成圆形,环形水面包围的陆地是欧洲、非洲、亚洲三个大洲(图1-2),希腊人生活的东地中海部分被放在了世界的中心。古希腊人还认为,作为球体的地球要保持住平衡,必须在南半球有一块陆地与北半球的陆地相平衡,这块陆地就是所谓的“南方大陆”。在地理大发现时期,寻找这块神秘的“南方大陆”,成为欧洲探险家们在赤道以南地区海上探险的任务之一。今天澳大利亚(Australia)的名字,实际上就是源自古希腊的“南方大陆”。
图1-2 古希腊赫拉泰世界地图(公元前5世纪)
西方的古代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一脉相承,有很多共通之处。早期希腊人的地理思想对现代西方地理学的影响颇为深远。比如,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定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这条界线其实并非是地理分界,而是古希腊人的一种文化观念的历史传承。与古希腊地理学相比,中国的传统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却是两码事。从历史的溯源上讲,中国传统地理学和西方古典地理学是两套系统,思想基础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最后的发展结果也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