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正确的理财观念
对于投资理财,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是不可或缺的。
——巴列维
正确的理财观
以前中国人的理财观念非常薄弱,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公开地讨论金钱是非常庸俗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变化。之前零碎的信息下的理财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那种道听途说的理财观念更是害人害己。
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对于投资理财,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也是不可或缺的。
难怪有人说,理财投资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也不需要多复杂的技巧,只要观念正确、行为稳健,理财就会成为一种习惯。理财高手重视的是在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去计算投资回报率。也就是说,如果风险超过了他们的底线,即使回报率再高,也不会考虑。他们懂得计算长远的投资回报。
小唐刚刚参加工作,而他的老板几乎成了他的偶像。老板事业成功而家庭幸福,最让小唐佩服的是老板每次投资的决定几乎都是对的。小唐在闲聊中询问老板成功的奥秘和诀窍。
老板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着。这时候秘书送来了一只不大的西瓜。
小唐认真而耐心地等着老板的回答,他相信这次对话能让他收益匪浅。老板麻利地把西瓜切成了差不多大小的三块。把切好的西瓜放在小唐的面前。小唐颇为迷惑不解,老板问道:“如果说每一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会如何选择呢?”小唐紧张地看了看老板,眼睛盯着较大的那块西瓜说:“当然是这一块了。”
“那好,请用吧。”老板不露声色地笑了笑,顺手把较大的那块西瓜递给小唐。只见老板自己则随手拿起最小的那块吃起来。就在小唐还在享用那一块西瓜的时候,老板已经吃完了最小的那块。接着,他微笑而迅速地拿起剩下的那一块,还故意夸张地在小唐眼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来。
当小唐吃完自己手中西瓜的时候,老板也已经吃完了第二块西瓜。老板擦了擦嘴,笑着对小唐说:“其实,我想告诉你一个简单的道理。成功不是一时的得意,也不是你做成了一笔大买卖,它需要一种长远的稳定。如果你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更长远的利益,你永远不会成功的。”
小唐若有所思,他明白了自己老板的成功不是靠一笔成功的生意,而应该归功于他稳健的投资风格,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公司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风险中生存下来的原因。只看到一时利益,贪想一时之大,最后不会有好的结果。
在理财的过程中,风险防范应该是第一位的。赌徒的心态只会让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下,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财务危机。所以我们提倡,在理财的过程中不要抱有一夜暴富的心态,而是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让我们的资产增值。
李嘉诚说过:“假如你从21岁开始投入1万元,每年得到10%的回报,到60岁退休时,你将获得500万元的回报。”这样看来,能拥有500万的财产并不是太难的事情,难的是每年都有10%的收益。
也许有的人认为只要能赚钱就可以了,理财全是纸上谈兵。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你是个赚钱能手,也架不住你的挥霍。我们听过太多这样的故事,欲望就像是一个黑洞,一旦打开就再也不能控制了。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许多人却简单地把理财当成投机,总想着一夜暴富。这些都会让你的人生大打折扣。
理财需要的不是多么高深的技巧,更需要一些简单而实用的理财观念。比如节俭、控制风险、保险规划等等都是理财观念的良好体现。重要的不是获得多大的利润,更关键的是懂得如何通过理财达到自己的财富目标。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曾经有很多人认为:理财只是富人考虑的事,只有富人才需要理财,穷人根本就没有财产,还谈什么理财。很多年轻人聊起理财的话题,也常抱怨“我无财可理”。在很多人的脑海里,一说到理财就会联想到银行的理财顾问为富人们汇报每年的资产收益。
很多人对于理财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上,或者很多人认为自己现在的收入,理财与不理财没有太大的意义。其实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随着投资市场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理财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有的人虽然认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把理财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清楚地说出自己的理财计划,有的人虽然有理财的计划,但是却不能够执行到位。
即使收入有限,资产基本没有。但是通过理财却可以拥有完全不同的生活。一样的经济基础,虽然在短期内,理财与不理财的人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是10年、20年之后,将会有天壤之别。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在某公司上班的小王22岁,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刚半年,每月的工资是2600元。而同在一个公司的小刘,25岁,比小王大了3岁,他专科毕业,工作满3年,每月工资是1500元。他们在生活支出上基本差不多,都是单身,除去一些基本消费,只是偶尔和朋友一起玩耍消费。
按收入来比较的话,小王每月收入比小刘多,他应该比小刘更具备理财的条件。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两人工资均是每月月初单位开支,结果半年后,小刘存下了3300元,小王只存下了不到600元。
既然生活开支基本上类似,而收入更高的小王半年之后却只存下了600元。并不是小刘有其他的收入,而是小刘更懂得规划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各自的具体财务情况:小王在衣食住行上的开销都要高出小刘,除去这些基本消费,在旅行、健身、购置自己喜爱的电子产品方面还有一大笔支出,粗略算下来,基本消费加上娱乐消费,小王的2600元月收入所剩无几。
小刘虽月收入不高,但一切从简,基本消费只有800元,又没有抽烟、喝酒等其他嗜好,喜欢看书,每月花100元左右买书。这样算下来,小刘每月的开销大概在900元,半年能节余3600元,除去一些别的开销,小刘半年下来存了3300元,之后他又把其中的3000元转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并准备用这笔钱参加一个英语培训班,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5年之后,小刘拥有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存款,后来,他用这笔存款买了不少公司的内部股份。而小王呢,因为没有什么积蓄也就错过了这次机会。公司上市之后,股价翻了好几番,小刘的资产也就跟着翻了好几番。
后来小刘用自己的资产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他精打细算,节俭勤劳,事业很快就有了起色,并取得了不断地发展。后来小刘干脆离职经营自己的公司,成了真正的老板。而小王虽然工资涨了不少,但比起小刘来,真是杯水车薪了。
有人会问,小刘这算不算是理财呢?他只是节约而已。只要小王也能节约一点,半年下来存款一定会比小刘多。有人甚至会不屑认可小刘的做法,而认为小王的做法更为潇洒。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需要改变思维。任何一个懂得理财的人都知道,收入高低和理财能力是相互无关的事情。而一位理财高手一定会让自己的资产不断增值,最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服务。
善于理财的人不会好高骛远,更不会幻想自己能一夜暴富。他们脚踏实地慢慢积累自己的财富,每一次投资都非常稳健。从现在开始理财,别拿没钱当借口,任何人都需要理财,懂得理财的人生才能富足。
会理财,才会赚钱
“我的人生梦想,就是在买东西的时候不用再去看价格标签了。”
这是一位朋友说的玩笑话,却让人印象深刻。人们总是认为有钱人不必在乎产品的价格,他们能在购物的时候享受更多的乐趣。我们也常常看见电视、电影中出现富豪挥金如土的场面。这样的生活让人向往不已。
所以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慨,重要的不是理财,而是拥有更多的金钱。很多人认为“钱是赚出来的,而不是省出来的。”其实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为浪费找一个借口而已。
其实很多理财专家不止一次地说起,他们所认识的富人多么节约和克制。他们总是把钱用在合适的地方,而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中那样挥金如土。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增加自己的收入,这是最重要的,他们往往不重视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资产。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能挣,够花就可以了,不用费心去理财。但是虽然你可以赚到钱,但不一定会理财。“理钱和赚钱”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实际上,理财是观念问题,是一种生活态度。就像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瓦特看见蒸汽顶开了烧水壶的盖子,阿基米德观察到了澡盆的水外溢,蔡伦发现了不同一般的树皮,正是他们看到了一些新的东西,由此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李嘉诚是中国首富、商界奇才。别人向他请教理财秘诀时,他曾经这样说:“第一,30岁以前你要重视理财,20岁以前所有的钱都是双手辛苦劳动换来的,20岁到30岁之间是努力挣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如何赚钱已经不再重要,这时候反而是如何理财比较重要。”
这是成功人士给我们的忠告:不要只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而认为理财不过是斤斤计较的琐事。不懂得理财的人几乎不会做任何的投资或者储蓄,他们宁愿把钱花在玩乐和名牌之上。事实告诉我们,这样做的后果是:无论你的收入有多高,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收入的增长跟不上消费的需求。
我们需要努力工作来提高自己的收入,但是也需要通过理财使得自己的财产保值和增值。理财可以说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或者说为了挑战下一个“目标”而积蓄力量。
理财能力和挣钱能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赚钱的机会总有很多,但是如果没有理财的能力,即使赚了钱拥有了资产,可是在通货膨胀和自我浪费的背景下,很快这一切都会失去的。要想保持财务自由的状态,理财这一课,你不该缺席。
资产多少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重要的是拥有让资产增值的能力。从现在开始理财,走上财务自由的道路。有的人不理财,当然缺少理财知识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说起理财方法来头头是道,但这并不是表示真正具有理财能力的原因,很多人的头脑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盲点和误区。
从现在起你就应该开始理财。首先转变自己以往的观念,控制自己的消费,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收入。这样才能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不要再抱怨自己糟糕的财务状况,这只说明你需要好好补上这一课。理财不会让人暴富,但却可以慢慢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
拒做月光族
“月光族”的称号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开始流行了。他们大多是不懂得如何理财,对眼前的生活没有任何计划,更不用说对未来的子女教育、养老等。即使赚得也不少,但是花得更多。他们虽然也有理财的观念,但是却没有行动。他们没有考虑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可以说一旦在经济上出现意外风险,常常会饱受打击。
“月光族”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长期的理财规划。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规划过程,而不是一次赚多少钱的问题。要讨论理财规划的问题,先得清楚理财的目的。凡事有了目标,才能有的放矢。虽然“用钱赚钱”是每一个理财者的目标,但赚钱不是理财的最终目的。我们更希望能够通过理财提高生活品质,从而拥有一个美好而富裕的人生。这也就是一夜暴富的观念,在理财中并不科学的原因。
可以这样说:理财就是将资产合理分配,并努力使财富不断累积的过程。在想着如何赚更多钱的时候,先要保证自己财产的安全。投资总是有风险的,只是不同的投资风险不同。
一般来说,风险大小和投资回报成正比,风险越大的投资方式回报率越高。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出发,考虑选择何种理财方式才是正确的思路。
当然任何方式的投资都会有风险,但是有人说那些不懂得理财的人往往比尝试各种理财的人承担着更大的风险。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笔投资都要考虑风险的问题。首先要保证资金安全。一是保证资金数额完整;二是保证资金价值不减少,即保证资金不会因亏损和贬值而遭受损失。可以说理财就是平衡风险和收益的过程。
理财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防范各种生活危机。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不测。这是很多年轻人在理财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的,“老有所养”、“幼有所依”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现代社会使这两方面的成本都很高,对年轻人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理财计划能帮助我们完成赡养父母以及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
我们都会老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现代家庭呈现倒金字塔结构。想象一下我们老年时的情景:是穷困潦倒,还是老有所乐?
所以及早制定适宜的理财规划,保证自己年老生活独立、富足,应是现代人应该面对的共同问题。这些问题在理财的时候都应该考虑。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目的,应该制订不同的理财计划。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做好长期的规划,并坚持不懈。这样才能收获丰盛的果实。理财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并将计划有效地执行。往往那些抱着投机心态的人,都不懂得理财。
他们可能幸运地赚到一笔又一笔,而自以为成了理财高手,往往抱有一种赌徒的心态。这种心态迟早会把他们的生活毁于一旦。这也就是说,投机式投资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理财方法,因为它缺少长期的规划。
科学的理财规划不仅可以让自己的资产增值,更重要的是防御生活中各种原因造成的经济风险。这是一段时期内或者长期的计划中的一部分。任何缺少计划而只追求短期效应的投机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规划。
懂得居安思危
我们需要在头脑中有危机意识。懂得居安思危,在危机没有真正来临的时候做好准备。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渡过生活中的冬季。人生起起伏伏,难免会遭遇各种不期的灾难和危机。有人能够顺利地渡过难关,而有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一蹶不振,从此就在人生的低谷中挣扎徘徊。那些能够渡过难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能在灾难和危机来临之前,做出预防和自我保护。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不知为自己人生做规划的人必定需要接受惨痛的教训。
张震是北京一家外企的大客户经理,工作已经有5年了。因为他工作出色,业绩突出,他的收入一年基本上在20万左右。这样的高收入似乎应该不用为生活而担心。张震为自己添置了一辆汽车,每天开车上下班。他从来不在家吃饭,穿戴都是国际品牌。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一些高级场所消费娱乐。
这样得意的生活可以用潇洒来形容。张震一直认为理财是没有必要的,他要求的只是高水平的生活。他打算在不久的将来,为自己买一幢别墅,一般的房子他根本就不感兴趣。他只是在想,等自己谈成一笔够大的项目,就可以买一幢别墅了。
但是,金融危机很快就影响到了张震的工作。因为经济不景气,所以公司的效益一直不好。看着很多员工不得不离公司而去,自己收入缩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祸不单行,张震收到了父亲得了肺癌的消息。光光动手术张震就必须拿出10万元,昂贵的医疗费用很快也让张震的家庭陷入了经济危机。
因为张震并没有存下多少钱,父母仅有的积蓄以及张震的积蓄都已经用完,但是父亲所需最后一笔医药费还需要20万。没有这笔钱,张震父亲的医疗就只能在这个关键时候停止。
张震最后通过同事和朋友,借到了20万。在这期间真是饱受打击。很多人说什么也不信,平时潇洒的张经理竟然被20万难住了。工作了5年竟然连20万都拿不出来,这让大家都非常吃惊。
人生难免出现意外。如果不懂得提前预防风险,当风险来临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在沉重的打击面前,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熬了过来。那些熬过来的人都是懂得预测未来风险的人,也可以说他们是懂得理财的人。
有一群生活在沙漠里的土著人,每年的冬天,他们中一些人都会因为缺少水而渴死。人口越来越少,种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显然他们不再适应这恶劣的环境。但是,那些能生存下来的人,都有自己度过冬天的办法。有的人用空的鸵鸟蛋装上水,然后悄悄埋在一个地方。
到了冬天缺水的时候才拿出来喝掉。有的人用动物的毛片做成水囊来储存水。
冬天来了,只有那些懂得如何储藏水的人才能活下来。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如此残酷而真实。人生难免会有冬天,理财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这个冬天也能温暖而幸福。中国古语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又怎能没有计划!
人生难免会有冬季,我们需要为冬季预备下一点粮食。在潇洒得意的时候,需要有一种危机意识,眼前的这些很可能因为一些变故而失去。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当这些失去,我们应该如何继续生活。
在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为自己作一些保险规划。就像在开始一项风险较大的项目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给自己留一条底线。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非常繁忙,很少有时间去静静思考身边的风险。花一点时间唤醒我们的爱心与责任,为人生的冬季作一份规划,这就是最简单而最有用的理财计划之一。
投资有计划
人们已经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手上的钱会贬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当前持有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有更高的价值。”简单地说,今天的1块钱要比明年这个时候的1块钱更有价值。原因很简单,如果我们把这1块钱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其他理财产品,一年之后我们就会有一定的收益。很可能1块钱就变成了1块1毛钱。现在的1块钱就等于1年后的1块1毛钱。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货膨胀,我们在进行投资和理财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物价上涨的问题:如果银行的年利率是5%,而通货膨胀率是10%,那么你将钱存在银行的实际收益是-5%。
既然手上的钱会贬值。那么在竞争日趋激烈、物价只涨不跌的商业社会中,人人都巴望口袋里的钱成为老母鸡,天天能下蛋,“钱生钱”大都成了各种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的宣传口号。在这场疯狂的游戏中,有人成为了胜利者,而有人却成了炮灰。
人们开始夸大了理财的作用,甚至很多人把资产在短期内翻番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加上赚钱效应的诱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神话理财的伟大作用。房产、股票成为了大街小巷人们讨论的重点。
显然在这个时候,已经投资过度。当人们都在追求暴利的时代,必定会演绎出更多疯狂的故事。但是当潮水退去,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其实是在“裸泳”。所以我们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这场游戏中疯狂的玩家。
然而,理财真能快速致富吗?这样的例子有,中国股市曾经涨得很凶,一年之内的基金净值翻倍的不在少数,上海与北京的房子也直线上涨,这些都产生了大赚特赚的理财幸运儿。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常态。所谓理财,尤其是大众百姓的理财,应当认清理财的风险、收益与不确定性因素,切莫随大流把钱投出去,而回报全凭别人估算。
许多在股市中赚大钱的朋友,常常会现身说法。有了几年积蓄的张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2006年5月份,张先生试探性地买了只开放式基金,半年下来,45%的收益让张先生看到了投资理财的魅力,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更多地投入资金。
听到身边的人、基金公司的人,还有一些网上发文的所谓经济学家,都说今后股市还会往上涨,同时看着越来越多的基金有了翻倍的收益,张先生准备把所有的资产全投到基金上,甚至把房子抵出去加按揭贷款买基金,用他的话讲“以后买车买房就靠基金了”。
但是,理财是资产合理分配、有序增值的手段,过度投资或过度关注都很容易使日常理财转变为投机。投资收益不能用过去推测未来,更不能期望值太高。投资已经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人们已经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
股市火爆,房地产红火,造就了不少富翁。在财富效应的驱动下,有些投资者开始举债投资,购买多套房子以期望增值,于是出现了许多“负翁”。日本、香港房产泡沫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超负荷的过度投资,往往是财务危机的罪魁祸首。
所以,清醒吧。不要只把风险挂在嘴上,而是学会控制风险。过度投资无疑就将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下,在理财的过程,切忌投资过度。不要以为一次的侥幸就可以保证自己财产安全,任何时候,资金的安全应该优先考虑。
找到合适的理财方式
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冒险和刺激,而老年人更喜欢安逸和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财个性,有的人偏爱风险大收益大的项目,有的人喜欢风险小但收益相对稳定的项目。我们该如何找到合适自己的理财方式呢?问题似乎很简单了,先找到自己的底线,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做一个分析,不要盲目地跟从别人,这样自己的理财能力绝对不会有任何提高。
跟风是投资行为的一大特点。别人做什么,自己跟着做什么,别人买房子,别人买车子,别人买基金了,所以自己也要买。其实跟风行为的风险不言而喻:小心自己成为最后一个接手“烫手山芋”的人。
与跟风相反的行为,就是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特色理财投资。也许你身边的朋友中就有这样的人,他们有的自主创业,有的自由职业,有的干脆身兼多职。这类人通常都能从这些“副业”中得到额外的收入。在传统的思想里,这种不误正业的行为会遭到大家的漠视,但是随着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或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涉及与专业不同的领域。
有关专家进行了一项权威的研究:某城市市民自己经商或在工作之余接私活获得的报酬达到每月1259.8元。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解释说,一方面是受政府出台鼓励自主创业等政策的激励,另外一方面人们的就业观念开始转变。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个私经济发展迅速,自主创业变得活跃,由此使得市民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有关数据表明2006年经营性收入增速达22.5%,在四项收入组成中名列第一。
在接受调查的市民中,不少市民表示,现在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自己白天当职员,晚上干起小老板,很多人还把实体门店生意开到了网上,并表示,如果条件允许,90%的人愿意尝试不同的途径来增加收入。可见,人们纷纷拓展思路,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
下面我们可以看一看几个调查中的事例:
某外贸公司的小周,白天在外贸公司当文员,一个月能有2400元的稳定收入。依靠着精通外语的优势,每周会有两天,兼职一家翻译公司的英文翻译,一个月可额外得到1200元的收入。此外,自己还通过网上商店,出售从大市场淘来的首饰挂件,一个月还有400多元的净收益。
而在事业单位上班的王女士,因为工作的缘故,使自己具有较好的人际资源网络。白天她在办公室照常干活,到了周末或空闲,就会到一家直销机构干起兼职直销的工作。这样她每月额外会有2000多元的收入。
上面两个例子中的人物都是从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出发,做各种兼职,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
目前,兼职和小额投资成为了很多职场人士的优先选择。自由的市场环境使得这种以个人为单位的经济行为变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从自己的优势出发,总会找到增加收入的办法。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理财方式。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各自的条件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理财方式上,也就各有不同。重要的是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不是盲目跟风。
投资自己同样重要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人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人因为工作小病拖着不管,不断透支身体,以致生大病后收入减少,引发财务危机。虽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不重视自己的状况,就像有很多人调侃的“今天用命换钱,明天花钱买命”。退一万步讲,拥有大笔财富却无福享受,该是何等尴尬的事情。
对于我们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自己的能力更是理财的本钱。一方面我们需要有良好的身体,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有优秀的个人能力。所以在理财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投资自己。
“利率越低的时候,人力的报酬率反而越高。”这是一位台湾理财专家说过的一句话。这位专家算了这样一笔账:在定期存款利率达到6%的年代,20万元的定期存款,一年就可以获取12000元利率。当定期存款利率达到1.5%的时候,要有80万的资本,才能在同等条件下获取相同的利息收益。而如果我们把部分资金投资用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在事业上获得提升,一年加薪9000元,就可以同样获取12000元的收益(3000元是利息收入)。也就是说,在低利率的时代里,人力资本将变得更加值钱。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资产简单地分为两种:一是金融资产;二是人力资产,而两者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人力资产可以转换成为金融资产。正如上文所说,一年加薪9000元,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看得见、够不着的“水中花”、“镜中月”。在工作中多努力一点、投入一点,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通过努力工作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并不是什么不现实的事,不管你现在从事何种工作,总能找到价值提升的空间。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
从一个小医院的护士,到步入企业界成为IBM中国销售总经理,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出任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这一系列光辉的头衔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高薪。
更让你惊讶的是,这位传奇人物没有任何高深的背景,甚至都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
她曾经在北京某医院当过护士,获得自学英语大专文凭后,通过外企服务公司进入IBM公司,从沏茶倒水、打扫卫生的小角色做起,凭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精神,不断超越投资自己,给自己加码,终于成为了中国首屈一指的职业经理人。
她就是中国IT行业的打工皇帝“吴士宏”,她的《逆风飞扬》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等待着自己去开发。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地投资自己,不断努力,超越自我,对今后的事业发展和财富积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年轻人来说,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理财上的同时,一定要花时间和精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多读点书,多向前辈学习一点,多在业务上钻研一些,获得的加薪、报酬率不见得比投资金融产品来得少。
一名资深的基金经理对他的客户这样说:“理财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是更为重要的事情。”他的话很实际,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夸大理财的魔力,而是心平气和地告诉大家:投资自己更为重要。
知识是最大的财富
要想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学习理财知识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人会选择书籍。但是阅读理财书籍一定需要有选择性。现在关于理财的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而且市场上有些理财书籍拼凑的痕迹确实比较严重,或者有些书出版的时间已经比较早了,不适合今天的现状。能指导理财的现状的书并不多。
相比较之下,国外的投资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经验,在理念上能给中国的投资者带来很多帮助,比现在图书市场快餐式的图书要好一些。那些技术性的知识应该从一些投资经典中学习;至于实战技巧,是靠时间、经验慢慢积累起来的。
所以在此建议:一是多阅读国外投资大师的投资经典书籍,这些书往往百读不厌,每次读都能读出新意来;二是阅读证券普及类书籍,这些书对于新手来说尤其重要,找到好的领路人,往往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也可以在投资上少犯错误;三是广泛的阅读很重要。对投资市场有了初步认识后,不妨广泛涉猎各类财经读物,可以是更高一级的证券提高类书籍,也可以是各种经济类的报纸杂志,如《中国证券报》、《证券市场周刊》、《财经》等等。
抱着一颗学习的心,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财知识体系,要尽可能地学习理财的知识,对各种理财方式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要能够与专业理财人员交流。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投资市场中找到方向。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规避各种投资风险,早日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
不管是选择哪种理财方式,即使你打算选择专门的理财机构,也要对受托人进行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如果盲目地轻信别人,很可能就会踩到别人设置的陷阱之中。骗子就是利用一些人对理财一知半解、贪图小利的心理,让很多人上当受骗,稍稍具备一点基本知识的人就能看透骗子的伎俩。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理财的功能会越来越明显。拥有一定理财知识是每个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技能。知识就是财富,只有那些懂得理财的人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他们依靠自己的理财知识让资产保值、增值。
小测试:如果给你100万,你将会怎么用
如果,自己手头拥有了100万的资金,是买房还是买股票?创业还是做点别的什么?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首先要声明的是,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不能觉得这100万不过是杯水车薪,有一些调侃的意思,这样会使得这个讨论失去原有的意义。
我们用信息时代最便捷的方法来做一个调查:你在百度里输入“给你100万”,可以得到580万个相关链接,可见这个问题相当热门。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然后听听别人的意见,这不是简单的白日梦,它能折射出你的“财商”。
我们可以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答案:
1.生活型:先买房,再买车
北京的张红丹女士,今年26岁,是一位广告公司的职员,年收入可达6万。虽然收入不算太低,可是张女士是一个入不敷出的“月光族”,主要是由于平时喜欢购物以及工作上应酬较多,所以工作2年几乎没有存下什么钱。
张女士的“百万计划”如下:她会把钱分成5份。先用45万用于房子的首付,在北京买一个8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自住。她解释说现在租金较高,买房既可保值也可用于投资。
然后她会用10万左右用于购车,然后再给父母10万,让他们去旅游什么的,好好孝顺一下。她还给自己留了5万,准备出国旅游一次。对于剩下30万她用于投资,买股票或者基金,具体比例没想好。
对于张女士的百万计划,理财专家作了如下评价:张女士具有一定的理财意识。而且考虑张女士非常年轻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参与高风险的投资。股票与基金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而张女士是否有较全面的金融知识和足够的时间,这直接决定了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如果没有知识和时间,专家建议张女士购买基金而不是直接购买股票。
2.享受型:有100万,当“包租婆”
上海的彭彭,今年才24岁,刚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她现在一家知名网站做编辑的工作,年收入8万~10万。她每月固定的支出主要用于供房子,每月2000元左右;另外,她每月有一笔固定的投资,投资2000元用于基金定投,除此外,由于工作关系,她平时花销很小。
她的百万计划如下:100万的投资方式比较简单,她希望能在商圈买一个店面。店面的房租将会是一笔稳定而不低的收入。而她可以悠闲地生活,店面房租成为她选择的主要方式。
她认为股票和基金都有较大风险,所以不作考虑。
针对彭彭的百万计划,理财专家作了如下评论:彭彭的理财意识反映出很多年轻人的共有性格,向往自由、安逸和休闲。对于年轻人来说,养成基金定投的习惯是非常好的。而投资房产的理财方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是不错的理财方式,但需要提示彭彭的是,一定要选择足够好的位置,同时应该防范租赁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如法律风险、房市变化风险等。
3.创业型:拿80万做生意
张翔是重庆一家公司的企划部经理。今年已经32岁了。他平时工作忙碌,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固定支出主要有1500多元还房贷。
他的百万计划是这样的:他会把大部分的钱拿来做生意,目前已经有一个成熟的项目,投资需要50万元,即用50万元做生意,30万元作为该项生意的后继跟进的风险资金,5万元作为家庭基本生活费,10万元存银行,5万元买基金。对于股票,张翔说他完全搞不懂,觉得风险太大,因此坚决不涉足。
理财专家也作了评论:对于张先生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投资,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正确的。不过,从稳健的家庭财务状况来说,张先生选择将100万元中的绝大部分用于项目投资的同时,不应该忘记为自己和家人购买足够的保险,以规避突发风险。
4.教育投资型:给孩子存钱留学
张卉今年47岁,在杭州一家企业担任会计的工作,年收入在6万~8万之间。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每月的主要开支是家庭生活开支和女儿上大学的学费。
她的百万计划是:首先拿出30万作为孩子的教育基金,用于孩子今后出国留学。她骄傲地说孩子的成绩一直很好。由于孩子目前已经读大一,因此这笔钱只能用于短期投资,她倾向于买基金或存款等比较稳健的投资方式;剩下的70万考虑拿出5万做家庭备用金,另外65万考虑购置两套小户型,用于出租,既可以收取租金也可以保值、增值。
对于张女士的理财计划专家作了如下评价:张女士的理财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不过由于张女士的女儿出国留学花钱是刚性需求,所以建议张女士在购买基金时应适当降低股票型基金的比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风险。另外,考虑购买小户型出租时也一定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因素,选择好的位置非常重要。
5.风险偏好型:不储蓄、不买保险
李明是一位媒体工作者,年收入8万~10万。李先生刚刚结婚一年,有了一个小孩。目前李先生家里最大的支出除了房子月供1600元就是小孩的开支。
李先生的百万计划如下:他不储蓄、不买保险、不买基金。首先他准备拿出30万元作首付,再买一套房。他还准备50万元投资股市,因为他对后市坚决看好。最后他决定用10万元买车,方便上下班,剩下10万元用于旅游、购物等其他消费。
理财专家评价李先生的计划:李先生是属于风险偏好型的类型,他倾向于股票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而分析李先生具体情况,这样的投资观念不是很可取,毕竟,投资过于集中于股票,风险太大。另外,李先生对于保险似乎有偏见,其实保险是个好东西,建议李先生有空不妨了解一下。
通过分析对这笔钱的处理方式,就可以分析自己的理财观念。正确的理财观念是我们实现财务自由、改善生活的金钥匙。说起理财来,大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换句话说人人都想理财,人人都想投资,但你的资金链是否正常,投资找对方向了吗?你对待金钱的态度,会直接决定你财富积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