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国内外批发业的发展
在批发业、物流业发展方面,对我国影响较为深远的有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模式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下面主要总结美国、日本和我国的批发业发展历程,为本书后续章节的探讨作铺垫。
一、 美国
(一) 20世纪以前
美国批发业发展的历史比较久远,在殖民时期和美国独立的早期,批发业很大程度上参与对外贸易,且与零售业务相互混杂。19世纪,批发业开始放弃它们的零售业务,专门从事某类商品的批发。
(二) 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
进入20世纪,批发的商品专业化进一步加强,并出现各种类型的批发商(Haring,1940)。1929年,美国的批发销售总额大约670亿美元,随后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下降,直到二战爆发后才逐渐恢复。
这一阶段,美国连锁店快速成长,并于20世纪20年代到达高峰,整个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连锁商店时代”。制造商绕过批发商直接与零售商联系;(零售)连锁商店也不断成长,并自营批发业务。因此,批发业受到了制造商和连锁店的冲击,发展处于下降态势。
这一阶段也没有现代物流的概念。批发商的货物通常存储在多层仓库里;不用托盘,也不用叉车作业。货物通过批发商或者雇佣的货车运送到零售商店;或者运送到外地货场,外地零售商需要将货物从货场运回他们的商店(Converse,1957)。
(三) 20世纪40~70年代
二战末期,美国在解决军事后勤保障问题上逐渐发展起现代物流的概念,现代物流业在战后得到蓬勃发展。20世纪60年代起,商品配送的合理化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周颖,2004),美国的配送中心应运而生。同时,伴随着战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社会经济,美国的批发商业向大型化发展。一方面,大工业垄断制造商不但建立起自己的批发机构,且把与自己产品流转有关的批发商吞并,组成自己的批发购销系统。另一方面,独立批发商也走上了联合的道路,组成大型批发商业公司(李绍明,1991)。
(四) 20世纪80年代至今
随着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对运输业的放松管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批发业与物流业相结合,大型批发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如MAIN STREET公司设立的哥伦布配送中心、SUPER RITE食品公司设立的哈里斯堡配送中心等,这些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普遍较大(前者为1.1万平方米,后者达5万平方米),内部功能分区清晰,库存能力强,配送规模庞大(马健平,2001)。批发企业以其高效的配送服务整合供应链中的物流资源,从而使得供应链中的物流成本更低,中小零售企业可以获得较低的进货成本,能够与大零售商所领导的供应链进行有力的竞争(周颖,2004)。
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面临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美国企业的业务外包趋势突出。企业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服务公司,物流业务的外包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对于中小型的批发企业而言,物流外包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良好策略。随着工商企业物流外包的流行,美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得到蓬勃发展。
二、 日本
(一) 20世纪50~6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社会经济特点。1955年以前,日本还没有完整的物流概念,因此,1955年以前的物流主要以运输为中心。整个20世纪50年代,运输是制约日本企业经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夏春玉,2004)。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的道路、港湾、空港等公共交通设施得到了急速扩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从美国引进物流概念后,物流业才得以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是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但国内的流通业跟不上大生产、大消费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因此从美国引进的超级市场因其强大的竞争力得到迅速推广,对原有的零售业、批发业带来冲击,形成了日本的第一次“流通革命”。业界和理论界有不少学者认为,流通革命就是要缩短流通渠道,减少中间环节,他们试图以超级市场代替零售业,甚至排除批发业,进而取代整个商业(姚力鸣,1985)。
日本批发业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大型化、综合化,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政策的重点落在“流通机构合理化、近代化展望的策定”方面,政府为了早日实现商业近代化,努力改善各种物资的流通现状,此时出现了综合批发中心、货物托盘收集中心等(香川敏幸等,2003),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是批发业的集中区域。
(二)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产业结构转向低能消耗的以生产精密机械、仪器为主的资金、技术密集型结构。生产的批量变小,品种增多,消费的多样性、选择性增强。另外,由丰田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准时制生产方式(JIT),因在1973年能源危机中起到突出作用而得以广泛推行。此后,JIT不仅在生产领域,在物流领域也得到应用。
因此,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以及JIT生产方式的推行,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阶段,日本的自动化仓库较为发达,批发业开始建设功能完善的流通中心(物流中心);在1973年,为了防止由于超级市场等大型商店的进入而使中小商店不断消亡的现象出现,日本政府制定了“大店法”,导致批发业的中小店铺数量增加,大店铺比重下降,新增的中小企业一般是经营某类甚至是只经营几种商品的专业店,反映了批发业从20世纪60年代的大型化、综合化转向专业化发展(姚力鸣,1985)。另外,由于札幌、仙台、广岛、福冈等区域批发中心的增长,东京、大阪等城市的批发业比重下降,而且均出现了批发贸易的郊区化现象(Hino,1994)。
(三) 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走向低迷,也是日本从工业化社会踏进后工业化时代和信息时代。在流通领域中出现的新变化(如商品、要素的全球化流动,卖方市场的形成等)也对流通业带来了新的冲击;于是形成了日本的第二次“流通革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生产商与零售商的夹击下,批发业的商品数量、营业额、从业人员都呈现下降趋势;伴随着小型零售商数量的下降,流通渠道缩短。造成批发环节缩短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独立中小零售店数量显著减少,另一方面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物流国际化的推进,使得地方中小批发商存在的基础削弱。另外,全国大规模连锁店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促使厂商与零售商绕开批发商而直接进行交易(张岩,2007)。
这一阶段,日本的批发业出现交易地点和物流仓库的空间分离。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的信息与交易功能日益发达,并导致城市批发流通系统功能在空间上的分离,即批发流通中的信息与交易功能逐渐向城市中心转移,物流功能逐渐向城市外部(郊外)转移。物流仓库的自动化程度高,并整合成少数大仓库,配送区域扩大;这些物流仓库更多布局在具有良好交通条件的郊区;同时,主要具有交易与信息功能的企业总部逐渐向大城市集中,而主要具有物流功能的企业分支机构逐渐向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分散,从而使城市与城市之间呈现明显的层级关系(夏春玉,2006)。
由于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外包的趋势日益突出,从而出现了各种专业的物流服务。以花卉产品为例,专业物流公司不仅承担运输、仓储等基本职能,还提供了专业的保险、冷藏储运技术设备和高质量的服务(王永刚,2010)。 2000年12月,日本对全国760家制造业和批发业进行有关物流业务外包情况的调查,在157家批发业的调查中,有63%的企业已实行或今后想实行物流外包业务;外包业务中,运输和保管(仓储)的业务外包比重最大,分别为85%和48.3%(崔丽华,2003)。
三、 中国
我国批发业、物流业的发展体现了国家政策、经济体制改革的烙印,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阶段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也是国家对批发业的垄断时期,商品市场的发展受到抑制。商业系统的一、二、三级批发供应站是当时批发网络的核心。一级站由当时的商业部在上海、天津和广州三个中心城市设立,负责收购它们的制造业产品,然后向全国销售;随后,各省市、地区、县的二三级站相继成立, 逐渐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批发体系(尚慧丽,2007)。
这一阶段批发业以国有批发企业为主导,采取的是统购、统销渠道,商品库存量大,因此批发企业一般都建有大型仓库,并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由于现代物流的概念还没进入中国,这时期的批发业物流功能较为单一,以运输、仓储为主,运作较为粗放,企业和学术界对批发业物流的关注也不多。
(二) 1978~1984年
这一阶段是批发市场、批发业物流的起步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明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此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国家从计划经济到以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对商品购销政策进行调整,突破了“三固定”、工业自销、零售自采的旧体制(张春生,1997),商品批发市场得到发展。1978年,我国第一个有关“物流”的考察团对日本物流进行了考察,并从日本引进了“现代物流”的概念,批发业物流开始起步和发展。
(三) 1985~1999年
这一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初期,国家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变,允许多种所有制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由此催生出大量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与之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工业品批发市场纷纷建立。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此后,我国的商品流通规模快速扩张,出现了大量的产地型、销地型和集散地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欧开培等,2007)。
这一阶段,一方面是传统的大型国有批发企业开始改革,但这些改革大多属于局部的、单个企业的、单个项目的改革,缺乏创立现代批发商业的特征,以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相衔接(曹正等,2001)。企业仍然以自营物流为主,物流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是商品批发市场纷纷建立,使得政府和企业开始探索物流的应用。探索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体制探索和运行探索。体制探索的代表性事件是突破了计划经济部门体制,成立了“中国物流研究会”;运行探索的代表性事件掀起了一轮研究和应用“配送”的高潮(王之泰,2001)。义乌、柯桥、临沂等地的批发市场,最早的物流业基本由托运站(货运站)和运输业户组成;随着市场经营规模的扩大,托运货物的规模逐渐增大,促进了专用货运站场和专线运输货车的迅速发展;这就是专业批发市场最早的物流服务(朱建成等,2009)。
我国著名流通专家丁俊发把上述第一阶段看作是垄断批发业阶段,第二、第三阶段归为无序批发阶段,认为原有的批发体系被冲垮了,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批发业和批发体系,还没有完全找到一条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路子,形成了一种无序的批发状态(丁俊发,2001)。
(四) 2000年以后
跨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开放度加大,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批发市场已不能适应现代批发贸易的发展,亟须升级改造。
批发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已有20多年的发展,当时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业界内部都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随着现代物流的蓬勃开展,批发业的发展方向成为学者的关注焦点,从而导致这一阶段的文献数量激增。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传统的国有批发企业,在世纪之交时期,这些批发企业面临转型,学者普遍提出转型的方向是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从而整合资源、完善功能,提高物流效率。这与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思路密切相关。原国内贸易部自1995年以来,提出物流配送中心要在原有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基础上发展成为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商品物流配送中心(曹正等,2001)。另一方面,近年来关注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提出批发业物流要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地进步,传统的现货交易、现金交易的经营方式得到改进。通过现代物流的引进,批发交易与物流服务相结合,通过统一进货、统一经营、统一结算、统一品牌等经营策略降低商户的运营成本,促进市场与商户的双赢(乔均等,2006)。例如,广州的壹马服装批发市场,从现金、现货、现场的传统交易方式到现在的集服装批发、零售、贸易洽谈、电子商务、国际采购等于一体的功能,在扩大市场辐射力的同时,也推动了市场的转型升级,向高端方向发展;广州荔湾区非常注重区内大型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站西鞋城电子商务网站就于2008年率先运作,这一平台集批发、零售于一体,既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又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产品,最关键的一点是,双方在网上可以直接交易。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是物流服务,因此该平台同时整合了国际领先的各种物流配送体系,并通过网络商家可以随时查询整个配送的细节。
另外,现代物流的发展,有效推动了批发业中物流活动的外包。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这种趋势日益显现。尤其对于中小型批发商而言,物流外包因能使批发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率而被广泛采用。经调查,目前批发市场的商户普遍采用物流外包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现阶段的批发业物流正朝着现代物流方向发展,但固有的物流问题仍然存在,如大多数批发市场内交通秩序混乱、人车混杂、交通工具落后、信息技术欠缺、物流与商流严重不匹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