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以来汉语韵母开合口衍化史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本書研究所選擇的材料

本書對開合口性質研究的時間範疇是“中古以來”。那麼,如何界定“中古”是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對於漢語語音史的歷史分期問題,衆學者已有頗多論述,張渭毅《中古音分期綜述》詳細地介紹了各家語音史的分期情况。雖然各家因爲分期的標準、角度和參考的語音資料不同而導致分期的數目、稱呼和各期的起迄時間不盡相同,但各家基本上都認爲,漢語語音史大體上應該分爲上古、中古、近代和現代這四個階段。其中,李新魁(1986)、董同龢(2001)等大部分學者認爲,《切韻》所反映的隋唐至宋的語音代表了中古音系。本書采用此觀點,將中古以來的開合口研究分為隋唐、兩宋、金元、明清和現代五個階段來進行。同時,本書對中古以來開合口衍化的研究,着眼於歷代讀書音直至現代漢語普通話。至於方言,一是限於篇幅,二是因方言不僅現代有,此前歷代也都有,難以一一詳析,因而暫不作探討。鑒於此,本書研究在取材方面,注意選用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對開合口進行區分的、主要反映讀書音的傳統韻圖、韻書作爲研究材料。

隋唐語音。以《韻鏡》和《七音略》爲主要考據資料。《韻鏡》和《七音略》俱爲早期韻圖,反映了《切韻》一系韻書的語音系統,隋唐語音的開合口情况在這兩種韻圖裏有直觀、具體的表現。通過對兩者進行比較分析,校正兩者列字,確定各小韻的音韻地位,分清隋唐語音的開合口。

兩宋語音。以《四聲等子》、《切韻指掌圖》爲主要考據資料。隋唐语音發展到宋代時,語音狀况發生了一些變化,《韻鏡》、《七音略》已經不能正確反映當時的實際語音。在這種情况下,出現了《四聲等子》和《切韻指掌圖》兩種韻圖。它們根據當時漢語語音的實際發展變化,合并韻部,減少韻圖,系統地反映了兩宋時期的語音體系。通過對兩者進行比較分析,確定各小韻在這個時期的開合口分布情况,并與隋唐語音進行開合比較,得出開合衍化結果。

金元語音。以《經史正音切韻指南》、《五音集韻》爲主要考據資料。《經史正音切韻指南》和《五音集韻》成書於金元時期,反映了當時的實際語音,且兩者一源一流,互爲體用,系統極爲一致。通過對兩者進行比較分析,確定隋唐各小韻在金元的開合口分布情况,找出開合的衍化結果。

明清語音。以《韻法直圖》、《韻法橫圖》、《切韻正音經緯圖》爲主要考據資料。《韻法直圖》和《韻法橫圖》一起收錄在梅膺祚《字彙》之中,兩圖一橫一直,互爲映襯,都反映了明清時期讀書音的語音系統。《切韻正音經緯圖》則摘取二者合而爲一,但又不盡依二者,而是多方參考語音資料斟酌而定。通過對三者進行比較分析,確定隋唐各小韻在明清的開、齊、合、撮情况,繪出開合的衍化路徑。

現代語音。比較隋唐各小韻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開、齊、合、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