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国内外城市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
大数据的出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深刻的技术和商业变革,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间和企业间的竞争焦点,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等诸多领域。同时,大数据具有的可采性、可融性和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使得大数据应用已经遍地开花,互联网行业、商业智能与咨询服务领域、零售行业受益最大,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甚至生物科技、天文等领域开始认可大数据带来的价值。麦肯锡报告指出,大数据为美国的医疗服务业每年节省3000亿美元,为欧洲的公共部门管理每年节省2500亿欧元,为全球个人位置数据服务提供商贡献1000亿美元,帮助美国零售业净利润增长60%,帮助制造业在产品开发、组装等环节节省50%的成本。MarketsandMarkets公司预测,2013年至2018年,全球大数据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预计将从148.7亿美元增长至472.2亿美元(王晓明,2014)。
Gartner在《2014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特别报告》(★e 2014 Gartner Hype Cycle Special Report)中指出:“虽然市场对大数据的兴趣依然不减,但已经离开高峰期,因为该市场已经安定下来,有了一整套合理的方法,新的技术和实践被添加进现有方案。”图1.1是2014年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大数据”技术从2011年出现在该曲线中,2012年处于上升中途的位置,2013年达到技术炒作区域的顶点。从2014年的曲线看,“大数据”技术已经处于下降阶段了。Gartner认为,大数据还有5到10年才会达到稳定期。大数据相关技术的演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相关市场的营收也将不断扩大。

图1.1 2014年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资料来源:Gartner)
通过第一波数字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第二波信息设备,涌向多媒体;通过第三波物联网、社交网,我们进入万物数字化的时代,此浪潮方兴未艾。“大数据”呈现的是数据量大汇聚,例如电子政务、物联网、数字图书馆、云计算、智能城市等新系统相继涌现;几乎每一级政府、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信息中心或云中心,数以百万计的信息中心和云中心正在成长;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汇聚和分析;越来越多的巨型数据中心正在涌现,例如数字图书馆、商业数据中心、遥感数据中心、新华数据中心、银行数据中心、铁路数据中心、政府数据中心,等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认为,大数据的内涵是“增长+多样+汇聚+价值”,其内涵演变过程来自于2007年1月11日,微软研究员Jim Gray在加州发表演说中,指出数据密集型(data-intensive)科学发现是第四种科学范式,建议美国NSF支持数字图书馆既存书籍、杂志,又存数据;2009年和2010年,潘云鹤院士团队在研究数字图书馆十年之际,先后在会议和论文中提出了数据海(data-ocean)的概念(Pan,2010),特指大容量、非结构、可联通、可跨媒体、可深加工的数据处理类型;2011年5月,EMC公司(全球信息存储及管理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方面的公司)与IDC国际数据公司(全球市场咨询和顾问机构)在合作研究“数字宇宙”5年之后,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随后,麦肯锡、IBM等众多国外机构发布相关报告,积极跟进大数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