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电学院勇立潮头创新发展的这些年
在浙江大学双甲子校庆之际,信电学院也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全院师生传承老一辈信电人不怕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近10多年来,在学校、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学院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师资水平
建设高水平学科离不开高层次人才,学科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多年来,学院制定政策措施,梳理队伍,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切实提高学科发展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学术活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引导合理定位,形成常态流动。2006年和2010年,学院实施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教师岗位分类与岗位聘任工作,兼顾现状和未来发展两方面,科学制定学院教师岗位分类方案,实行合理流动。学院基本理顺了教学科研、党政管理、教学科研辅助三支队伍,做到岗位与职称的统一,岗位与个人特长的统一;基本解决了个别教师“在职不在岗”的问题;优化了教学科研队伍,提升了实验室师资水平,并为学科的后续发展、高水平队伍的建设创造条件。
自筹引才资金,加大引进人才力度。为了大力引进顶尖人才和海外年轻博士,改善学缘结构,提升队伍水平,学院出台了吸引海外博士来院工作的政策,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关心、关爱,帮助解决其具体困难。近年来,学院引进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含短期3人),国家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千人计划)8人(含2016年新入选3人),求是特聘教授2人,以及一大批具有海外教育和工作背景的优秀青年教师。学院教师的学位、学缘、年龄结构都呈良好状态,为今后学院学科水平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学院引进人才的思路和强度得到了学校的高度认可,学院代表先后在2009年学校暑期工作会议和2011年学校教代会上做了发言。2014年,学院获得学校首届引才育才组织突出贡献奖。
着眼学科未来,用心培养青年教师。学院依托专项教育基金,启动实施青年教师海外学术交流支持计划、青年教师海外进修支持计划、青年教师学术研究与发展方向评议指导计划和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计划等4个支持培育计划,全方位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自主培养教师的力度。2012年,陈红胜教授、李春光教授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陈红胜于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与201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学院的发展储备了智力宝库,并源源不断地为学院学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学院学科核心竞争力大为增强。
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历来重视学生培养,始终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工作。学院以专业建设特色化、培养体系国际化、教改项目多样化为手段,主动接轨世界一流教学模式,积极推行课程体系改革,修订完善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强过程管理,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院积极提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特色化专业。2007年12月,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特色专业通信工程领域建设点。2010年,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2011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为高等学校“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特色专业建设点并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类首批)。电子与通信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分别入选首批国家工程硕士、工学博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结合各类质量工程建设,学院积极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端化、国际化、工程化的行业领军人物,学院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结合浙江大学实际,对信息与通信工程(2013级后更名为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融合海外先进的本科教学特色,学院重新调整、编排了信电学院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的所有课程,形成了具有国际化和个性化特点的本硕博一贯的课程体系,建成了与国际通行的电子工程专业基本一致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方案。该课程体系多次在全国性教学研讨会议、校际交流中被介绍,并逐步形成了不同专业、不同学位有机结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这些教学研究成果还被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采纳编入《普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与课程体系导引》,成为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架构指导。
学院将实验课程、学科竞赛、企业实习和科研训练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进一步发挥电子设计基地作用,加强与学科领域相关企业合作,提升校内实践环节。学院每年主办电子设计竞赛,承办“华为杯”创新大赛,还主办了移动计算竞赛等,激发学生设计与创新思维。同时,学院实行“深度实习计划”,形成了从大一认知实习到大三项目实习的暑期教学链,为同学们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提供条件和平台。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合作、交流、实验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支持学生出国(境)交流访问,形成了多个院级国际名校对外交流项目(哈佛大学暑期科研项目、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暑期科研项目、美国密苏里大学暑期科研交流项目、美国密歇根大学暑期科研交流项目、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暑期课程交流项目等),鼓励学生拓宽视野,抓住前沿,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学院每年都有数十位学生获得国际、国家级、省级的学科竞赛奖以及国际上的优秀论文奖、发明奖等,学生海内外深造率达60%以上。
2009年,学院主要参与的“研究型大学学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创新与构建”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学院作为领衔单位申报的“面向国家急需,建设我国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养体系的十年探索与实践”获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学院“面向电子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发展新常态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搭建平台整合力量,不断提升科研实力
学院通过制定科研奖励政策,组织教师进行学术研讨等措施,大力鼓励理论创新,提倡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瞄准前沿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展创新研究。学科研究方向不断拓宽,研究力量不断加强,科研规模大幅度扩大,科研品质大幅度提高。
学院科研业绩稳步提升,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度,信电学院科研经费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发表SCI收录论文188篇,获授权的发明专利70项,分别是2005年的5.6倍、4.7倍和4.6倍。学院在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项目方面均有突破。学院科研高水平论文数量不断增多,论文质量显著提高,高影响因子、高引用论文次数逐步增加。近年来,学院教师在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Nature Communication、Nano Letters、Physical Review Let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IEEE JSAC等期刊上发表诸多论文,引起学界广泛关注。
学院在若干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近10年来,学院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0多项。近年来,陈红胜教授团队“电磁波隐身衣机理及实验研究”,刘济林教授团队“基于机器视觉的月面巡视器环境感知与导航”,汪小知副教授团队“基于可延展柔性电子技术的人造皮肤”先后入选浙江大学年度“十大学术进展”。
学院的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得到推进,增强了对学科的支撑作用。学院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教育部嵌入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信息处理与通信网络重点实验室的水平。2016年,浙江省先进微纳电子器件智能系统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获批。学院建设公共实验平台,实施开放、共享、高效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大型仪器的设备共享。学院积极支持和参与校级微纳研究与制造中心建设,在公共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提供微电子裙楼为微纳中心改造用房,完成调整用房的装修与搬迁方案,为校级公共平台建设提供了空间和人力支持。随着2017年微纳制造与研究中心的建成运行,学院微电子相关学科的实验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
拓展学院架构,布局未来发展
2015年5月,学校正式发文,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更名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6月,根据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精神,我校成立了微电子学院,依托信电学院运行。2016年,学校批准信电学院下设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和电子工程系。至此,学院形成了崭新的运行架构,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和教师组合形成了13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初步明确了系和所(中心)的职责范围和功能定位。
近10年来,信电学院的物理空间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2008年,紫金港校区和西溪校区用房进行调整与置换,玉泉校区行政楼成为信电学院的用房,学院科研用房紧张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2011年以来,在段永平等校友的热情支持下,学院积极谋划建设信电新楼。
近年来,学校的快速发展也为信电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学院积极参与学校工程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和舟山校区建设。2017年,信电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纳入工程师学院,承担了集成电路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两个专业及相关实训平台的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将按照“高层次、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在海宁校区,信电学院积极参与了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建设,促进了信电学科的国际化发展。在舟山校区,信电学院与海洋学院联合申报了浙江省海洋观测-成像试验区重点实验室,开展海洋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学院充分利用各类共建平台,拓展教学和科研发展空间,为自身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信电学院将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培育和凝聚一批高水平、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完善基层科研组织,优化学科布局,激发教师活力,促进学科交叉,提升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继续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实验中心体制机制,建设面向教学和科研的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做大做强公共科研平台建设;健全院、系、所组织构架,促进学科协同融合发展。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信电学院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任务依然艰巨。让我们凝聚各方力量,围绕实现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开启新甲子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