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古村落生态发展模式与政策评价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参考文献

[1] 汪三贵,李文.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2] 汪三贵,李文,李芸.我国贫困资金投向及效果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4 (5).

[3] 汪三贵,李周,任顺燕.中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家战略及其影响.上海全球扶贫大会国别报告,2004.

[4] 汪三贵,朴之水,吴国宝.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 阿马蒂亚·森.能力、贫困和不平等: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平和平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5.

[6] 李实,汪三贵.中央扶贫资金的分配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 (8).

[7][美] 保罗·斯特里滕.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J].第13卷,1996(1): 31-42.

[8] 边燕杰等.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中国社会科学[J]. 2006 (5): 58.

[9] 蔡昉,万文华编著.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 蔡立安,柳夏.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研究.农业经济问题[J]. 2006(6): 15-17.

[11]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转型期农村教育的根本性危机[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7, 34.

[12] 陈友华.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J]. 2003(3): 60-66.

[13] 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与障碍的一种解释.经济研究[J]. 2006(4): 68-78.

[14] 程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人口与经济[J]. 2006(3): 18-26.

[15][美] 盖尔·约翰逊著.林毅夫,赵耀辉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0.

[16] 高梦滔,姚洋.农户收入差距的微观基础: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经济研究[J]. 2006(12): 71-85.

[17]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J]. 2006(16): 46.

[18] 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6-10. 24.

[19] 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北京:新华社,2007-10-24.

[20][澳] 黄有光著.效率、公平与公共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1] 黄祖辉,王敏,万文华.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转移性收入角度的分析[J].管理世界[J]. 2003(3): 70-75.

[22] 蒋远胜,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综合评价研究.农业经济问题[J]. 2005: 61-69.

[23] 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1: 224-230.

[24] 刘俊.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律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J]. 2001 (7): 68.

[25] 任国强.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研究.南开经济研究[J]. 2004 (3): 58-67.

[26] 沈坤荣,张璟.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绩效分析——基于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J]. 2007(1): 30-40.

[27] 盛来运.中国婴儿死亡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经济[J]. 1994(5): 20-25.

[28] 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经济研究[J]. 2007(10): 44-55.

[29] 王志刚.耕地、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农业技术经济[J]. 2003(5): 10-13.

[30] 卫龙宝,杨金凤,史江涛.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外出就业及收入影响——基于山西省的调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 2005(11): 66-70.

[31] 张车伟.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经济研究[J]. 2003(1): 92.

[32] 张贵先,胡宝娣.城乡差距、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财经问题研究[J]. 2006(1): 80-85.

[33] 赵晓逸.积极扩大农民就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调研世界[J]. 2007 (12): 44.

[34] 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经济研究[J]. 1997(2): 37-42.

[35] 赵忠.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管理世界[J]. 2006(1): 78-86.

[36] 朱玲.农村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中国人口科学[J]. 2002(5):26-31.

[37] 财政部,世界银行.加强中国财政扶贫资金管理.2003 (3).

[38] 蔡昉,百南生.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9] 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0] 顾昕,方黎明.资源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 (5).

[4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4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4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7] 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首批实施扶贫规划的贫困村名单.2005.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的通知,2007.

[49] 贾康,张立承.改进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模式的建议.财政研究,2005 (3).

[50] 科技部.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51] 李静,杨国涛,孟令杰.贫困线:理论、应用及争议.农村经济,2006 (7).

[52] 李实.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其原因.中国经济时报,2003 -2-27.

[53] 李实,佐藤宏.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与收入差距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4] 李实,John knight.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经济研究,2004 (8).

[55] 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研究[M].北京:中国农民出版社,2004(4).

[56] 刘纯彬.我国贫困人口标准再探讨.人口研究,2006 (6).

[57] 刘亚桥,杨军。曹子坚.甘肃省扶贫开发模式的回顾与探讨.甘肃理论学刊,2005 (3).

[58] 南京农业大学课题组.抚平地区农户粮食安全与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的实证研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2006 (23).

[59] 刘骁.农村贫困人口将怎样纳入低保.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8-20.

[60]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项目管理与监督.2002.

[61] 世界银行.农村减少贫困战略.1992.

[62] 唐钧,沙琳,任振兴.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3] 王荣党.农村贫困线的测度与优化.华东经济管理,2006 (3).

[64] 魏津生.中国大城市的贫困人口问题研究,2004.

[65] 文秋良.中国农村扶贫形势与扶贫政策调整.调查报告.教育与经济,2005.

[66] 张鲁,焦卫东.西安城市贫困群体现状、特征分析及应对措施.股天下网,2005.

[67] 周彬彬,高鸿宾.对贫困的研究和反贫困实践的总结.经济开发论坛,1993 (1).

[68] 周芙蓉.亚行专家认为“整村推进”不能解决扶贫问题.经济参考报,2004-10-8.

[69] 周浩杰.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挑战和对策.中国卫生经济,2005 (1).

[70] 朱琳.乡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中国社会科学院网页,2000.

[71] 李文.劳动力培训转移的扶贫效果评估.

[72] 朱利青.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J].人文地理博览,2003(12).

[73] 朱竑,李鹏,吴旗涛.中国世界遗产类旅游产品的感知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5(5).

[74] 姜睿.旅游与遗产保护[J].商业研究2001(7).

[75] 张琼霓.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与保护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03(5).

[76] 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77] 陈金华等.试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78] 方碧珊.通过生态旅游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J].林业经济问题. 2004(5).

[79] 支向阳等.旅游景区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3).

[80] 段松延.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J].规划师.2002 (6).

[81] 和良辉.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J].理论前沿.2005(3).

[82] 欧之德.世界瑰宝·丽江四方街[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

[83] 杨慧.旅游发展与丽江古城命运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

[84] 段磊萍.在创造中保护传统文化[J].瞭望新闻周刊.2005(10).

[85] 刘似航.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亟待法律规范[J].开放潮.2004(8).

[86] 苟自钧.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要走专业化经营管理之路[J].经济经纬.2002(2).

[87] 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88] 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9] 罗佳名.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体系建设[J].旅游学刊.2003(1).

[90] 张军.论无形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有形化利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91] 史清华.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94-195.

[92] 沙志芳,孙景亮.农村区域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问题,2003,(12):68.

[93] 王云珠.2002年山西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94] 蔡昉.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5] 景世民、陈红爱、张文丽.山西农村公共卫生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96] 占绍文.农村人文发展的测度与解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97] 邹统钎.遗产旅游管理经典案例.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98] 吴毅.乡村中国评论第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99] 汪三贵.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9.

[100] 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8.

[101] 汪三贵等.中国贫困农村社区发展世行贷款项目贫困监测报告200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02] 吴晓勤等.皖南古村落规划保护方案保护方法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

[103] 权东计、朱海霞.大遗址保护与遗址文化产业发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1.

[104] 李俊、许建业.山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 5.

[105] 吉国玲.山西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状况及对策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 7.

[106] 山西省农村统计年鉴2003-2009.

[107] 李毅、申俊刚.山西农村区域经济间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 11.

[108] 孙建文.山西农户收入实证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

[109] 山西经济发展统计年鉴2003-2009.

[110] 山西省统计年鉴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