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神机军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34章 宋徽宗封杨志镇殿将军

宋徽宗道:“杨志,听说你乃三代将门之后,五侯令公之孙,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可有此事?”

“青面兽”杨志伏首道:“启禀陛下,杨志确为杨家将后人,只是有心报国,无甚功绩,愧对祖先。”

宋徽宗道:“你本次能率军回京勤王,功劳不小,朕念你是忠良之后,便封你为镇殿将军,殿前听调。”

此言一出,不禁杨志,殿下文武俱都一愣,面面相觑。这分明是把杨志从秦王宋江手中硬生生夺过来,变成宋徽宗的嫡系。

杨志一生都在为重现杨家将往昔辉煌而努力,奈何时运不济,总是天不遂人愿。

做殿司制使时,因宋徽宗要盖万岁山,受“六贼”蛊惑,差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杨志时乖运蹇,押着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

后来遇到大赦,杨志收拾了一担财物,回东京开封府贿赂殿司太尉高俅,想要官复原职,再图发展。在梁山脚下遇到正寻投名状上山,求“白衣秀士”王伦收录的“豹子头”林冲,这才有了著名的二虎相争一幕。

王伦要留杨志在梁山上做一把交椅,但杨志一心想要为朝廷出力,光耀门楣,回复杨门往昔气象,因此断然拒绝。

杨志担着财物来到东京开封府殿前司,却被高俅赶了出来,盘缠用尽,只得到天汉桥街市上变卖祖传宝刀,却又遇泼皮牛二寻衅滋事。牛二要强夺宝刀,再三纠缠。杨志“一时性起”,怒杀牛二,而后到开封府衙自首,被打入死囚牢。天汉桥百姓感念杨志为民除害,替他花钱上下打点。最终,杨志被免除死罪,只以“斗殴杀伤,误伤人命”之罪,刺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

杨志到北京大名府后,得到留守司梁中书的赏识,留在府中听用。梁中书见他做事勤谨,有心提拔他,担心有人不服,便安排东郭门教场演武。杨志比枪、斗箭,连败副牌军周谨。又与索超比武,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大名府兵马都监闻达担心两败俱伤,急命鸣锣,并和李成一道禀报梁中书,称二人皆可重用。梁中书便将索超、杨志同时提拔为管军提辖使。东郭斗武影响很大,北京百姓看了也都欢欣不已。此后,杨志更得梁中书器重,与索超也是惺惺相惜。

梁中书为给岳父蔡京贺寿,搜刮十万贯金珠宝贝,命杨志送往东京,号称生辰纲。杨志为防盗贼劫夺,挑选十名军士扮成普通商客,日夜兼程赶路,以致军士都怨怅不已。

这时,晁盖、吴用、公孙胜、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七人扮作贩枣商人,在“白日鼠”白胜的配合下,用下了蒙汗药的白酒迷倒杨志等人,劫走了生辰纲。

杨志的倒霉体质甚至超过了“病大虫”薛永,成为大宋连续丢失皇帝花石纲和宰相生辰纲的第一人。

杨志酒醒后,不敢回北京复命,只得逃走,左右无门,欲投奔梁山。途中在“操刀鬼”曹正的酒店吃酒,二人结识。曹正建议他到青州二龙山入伙,又遇到“花和尚”鲁智深,三人用计杀死二龙山寨主“金眼虎”邓龙,夺取二龙山。杨志便与鲁智深一同做了山寨之主,曹正也在山上做了头目。

后来“行者”武松、“金眼彪”施恩、“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也到二龙山入伙,二龙山七星聚义,成为山东一带仅次于梁山,最有实力的绿林山寨。

宋江、朱武率军打青州的时候,杨志随二龙山群雄集体加入梁山,成为一百单八将中的一员,位列第十七,是八骠骑之一,辅佐五虎大将“双鞭”呼延灼统领马军“天威军”,为马军五大主力之一后军副帅。

宋江一心想要招安,草莽出身的好汉们集体反对,但作为朝廷武官出身的武将集团,则大多拥护宋江的战略方向。因此接受朝廷招安后,杨志毅然决然的跟着宋江走,在平定楚王王庆的系列战役中立过功,出过力。

如今受秦王宋江之命,以先行官的身份回京勤王,不料宋徽宗直接封他为镇殿将军,纳入朝廷直属管辖范围,令杨志手足无措。

他一边欣喜若狂,能在皇帝身边当差,这是自己多年的夙愿,另一边又踌躇不已,毕竟他的这一切都是宋江给的,脱离宋江平步青云,不免让昔日兄弟们说闲话。左右为难,因此迟迟不敢回应。

宋徽宗见杨志不回话,知道他心中顾忌什么,便道:“杨志抬起头来。”

杨志匍匐在地,道:“微臣不敢。”

宋徽宗道:“赦你无罪。”

杨志这才抬头看向宋徽宗。这一看不打紧,把杨志吓得一哆嗦,这不就是当年在梁山上要留自己坐一把交椅的梁山第一人寨主“白衣秀士”王伦?

宋徽宗见杨志认出自己,哈哈大笑,道:“朕昔日便想将你纳入麾下,可惜时机不对,不可明言。如今你已在朝堂,延续杨家一门忠烈只在你身上,不可辜负寡人一番心意。”

杨志心意已决,道:“臣领旨谢恩!”

宋徽宗得了杨志这员虎将,龙颜大悦,当即命将京师尚余的十万禁军,调拨三万给杨志统领,负责拱卫京师。

在“玉麒麟”卢俊义之死这件事上,宋徽宗已经猜透了秦王宋江的心理,只要重用宋江,他就不会对朝廷起异心,所以逐渐瓦解秦王的实力,是控制他的有效手段。

曹州张叔夜遭到高廉的法术压制,向朝廷告急,宋徽宗只能等宋江回京,向他征询对策。左相崔靖汇报,秦军已到南京应天府,不日将抵达京师。

宋徽宗闻报,道:“应天府已近曹州,传旨让宋江先不必回京,去曹州帮助张叔夜打退高廉,再来开封府不迟。”

崔靖立即安排枢密院同知、右正言陈瓘前去宋江军中传旨。秦王宋江接旨后,率军直奔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