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来的吸血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魔云要吞掉天地

吞噬了天地的乌云下,只有一个孤独的黑影

乌云像墨一样黑,孤独的身影比墨还要黑

这世间再没有什么能阻我,连你这邪恶的天也一样,我比你更邪更恶

黑影张开嘴巴

“哇……哇……”纷纷攘攘的乌鸦喷涌而出

像狂潮冲入乌云,“砰……砰……”闷雷声不绝于耳

乌云裂开一个漩涡

黑影飞起,向着漩涡而去

我要吞了你这天!

————————————————————————————————————————————

大明,崇祯二年。

朝堂之上,一片鸦雀无声。群臣们正抬着脖子,看着两幅被高高吊起的,巨幅军画。

偏远驻塞军队,在给朝廷写文书情报时,如有文字不能描述的,则以画像代之,这种画被称为军画。军画一般由军队里的专门画匠执笔,有些军队没有专门的画匠,碰到这种情况,便由士兵中善画者临时执笔。

这两幅军画便是由数十个军中士兵一起绘制,没等干透,便十万火急送入大明皇宫,所以画上有多处墨水流淌的痕迹。

一副画的是宁远城,一副是锦州城。这两个地方处于大明、大金、朝鲜和蒙古交界地带,也是大明国对抗金兵入侵的边疆防卫重地。

军画上画着,在两地的上空,都笼罩着一团巨大无比的乌云,而且是同一块云。云层看似厚有几十丈高,大小达数百里,黑压压地覆盖了从锦州到宁远的天空。

形状诡异吓人之极。好像是万万只面目狰狞的厉鬼挤在一起,又好像是万万个正在十八层地狱里痛苦哀叫的受刑者抱在一块。

其间另有数不清的残肢断臂,破肚流肠,层层叠叠交杂成一团。看久了似乎能听到凄厉的阴嚎,令人忍不住背脊发凉。殿上已有几个文官,举起袖子偷偷擦拭额头的冷汗。

半晌后,众大臣开始小声的交头接耳。这时,山海关总兵马世龙奏说:

“启禀皇上,这块魔云,三个月前起于渤海边,本来只是一块寻常的乌云,而如今,每日都在急速膨胀,形状也越来越恐怖。照此下去,恐怕不要多久,连山海关都要被盖住了。”

一名文臣慢条斯理地打断他:“你确定这不是妖言惑众?”

“臣不敢欺君。便是在山海关,也能看见这团魔云,臣亲眼所见,虽然看不清细处,但那庞大的模样,亦令微臣心悸不已。这两幅军画连同急报,是袁崇焕督师命人快马送来山海关,严命臣亲自带来京城,急报上详细写了宁锦两城的情况,臣请皇上过目。”

那文臣一时语塞,袁崇焕治军严厉,朝中上下人人知晓。他亲自急报这件事,一定不会假。

内臣接过急报呈上,崇祯靠在龙椅上,左手托着前额,很疲惫的样子。他看也不看那封信一眼,缓缓说道:

“你看过了没有?”

马世龙道:“袁督师另外写了一封密信给臣,信里也有提及。”

“你说给我听。”

“是。督师信里说,三月前某天夜里,渤海上忽起闪电,电闪雷鸣响了一夜。第二日发现天空中有了这团乌云,色似浓墨,而且一日日地增大,无论狂风暴雨都不能撼动它分毫。

虽然乌云一日大过一日,但边疆之地,常见巨大的云团,所以当地军民都不以为然,只当是猎奇天象。然而约半月前,乌云突然加速膨胀,天空中临近它的云团,都会被其吸走,此后天上亦不再降雨,似乎所有雨水也都被乌云吸走。形状也越来越狰狞可怕,人们害怕之下皆称之为魔云。

现在宁锦两地,处于魔云中间的地方,已然昼夜不分,每日里都要点着油灯火把。金兵也不敢贸然进犯,这段时间以来,边境未起一点战事。

自魔云开始加速膨胀,似乎便真的有无形的魔力释放出来,能在不知不觉中摄人心魂。两地的军民百姓被笼罩在魔云下,很多人都变得神秘兮兮,说起话来如同失了魂丢了魄一般。每日里都有突然疯掉的人,甚至好些城楼巡防的士兵,好端端地就跳下城墙自杀。

以至于流言四起,都说地上每死一个人,魔云上便会多出一张脸。弄得人心惶惶,百姓不去劳作,士兵不听军令,不是逃跑就是躲起来不出门。现在城中,到处是和尚道士设坛作法。袁督师已斩了几十名士兵,情况也不见多大好转。

……人人都在传说,这团魔云,终将要吞掉天地。是末日要来啊……”

崇祯面无表情地听着,一动也不动,显得暮气沉沉,好像很苍老。

其实他并不老,不仅不老,还很年轻,这一年,他才二十岁。自从当上皇帝,他每天都过着心力交瘁的日子。朝政不稳、天灾水祸、四处叛乱,加上金兵不停侵犯,崇祯面对的烦恼无穷无尽。

唉,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朕能把它修补好吗?

当马世龙在下面启奏的时候,崇祯根本没有听进去。但是最后一句话,却听得清清楚楚。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杀气腾腾地怒道:“末日要来……你是诅咒朕的江山要亡吗?”

满朝百官吓得慌忙跪下,瑟瑟发抖。

马世龙磕着头道:“臣该死。但臣是据实以报,并无诽谤国家之心。”

几名文臣阴阳怪气地说道:“哼,话是从你嘴里说的,必定也是袁崇焕写在信里的。证据确凿,请皇上将大逆不道的马世龙和袁崇焕,立即捉拿,严刑处置。”

朝上倒有一半大臣随声附和。

崇祯大喝一声之后,感到胸口的闷气去了不少,人也清醒了很多。

他知道山海关是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马世龙镇守山海关,轻易不能降罪。袁崇焕更是统帅宁锦两城,和金兵正面交锋,如果军心动荡,金兵就会趁隙长驱直入。

他摆了摆手道:“不要吵了,这都是无知愚民流言,听听而已,当不了真的。”

坐回龙椅之后,他看着身旁的两幅画,渐渐又觉得心烦气躁,那团乌云就像压着他心头的巨石,越来越大,越来越重。

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大明朝竟要亡在朕的手上吗?

不,不行。就算真是老天要对付我,我也要和他斗一斗!

“马世龙听着,奉朕口谕。命袁督师从严法令,先将作法的道士和尚尽数斩了。尽快查明妖云真相,每日书信上报朝廷。不奉军令和逃跑的官兵,百姓也一样,一律砍下首级,挂在城楼四围,以儆效尤。”

“……另外,赐袁督师尚方宝剑,若有阴奉阳违的将领,无论多大官儿,就地正法。”

———————————————————————————————————————————

皮岛,位于鸭绿江口,是大明与朝鲜相接之地。

这天,在距离本岛以东,二十余里的一处无名山谷中,两队人马正在厮杀,杀声震天。

毛承禄骑在马上,在后掠阵。心里正懊恼不已。

毛承禄是镇守皮岛统帅“征虏前将军”毛文龙的儿子,他本来是奉命押送物资,前去给驻扎在铁山的一支前哨军队,顺便在路上练练兵。结果回岛途中遇上了不知从哪儿窜出来的一队金兵。

他看这支金兵队伍不着军服,面带疲色,猜想是走错了方向的逃兵。而且人数只有一二百人,自己的部队是对方两倍有余,也就顾不得排兵布阵,直接上前冲杀。

谁知这些金兵异常勇猛,个个不要命地砍杀过来,毛承禄前锋军登时乱了阵脚,接二连三被立斩于地,转眼间,数十具尸首堆成了小山。

毛承禄看着军队乱作一团,进又进不了,退又不能退。他大喝一声:“让开路来。”

明军分开一条小路,毛承禄拍马冲到阵前,大刀一挥,砍下了前面金兵的右臂。那金兵虽然断了一只手,却十分凶狠,猛地跳起,想把毛承禄拉下马来。

毛承禄匆忙中,左手拔出靴子里的匕首,刺穿了金兵的喉咙。但他的马受了惊吓,前撅后踢,毛承禄差点被甩下来。两侧明兵更加大乱,开始纷纷后退。

就在这时,众人听到“呜呜呜”的刺耳哨声由远及近,一支响哨箭高高在空中飞来,“砰”一声急速插入地面,箭杆上的响哨兀自鸣个不停。

毛承禄大喜过望,高举刀子大喊道:“吴将军来了,援兵到了。大家稳住,稳住。”

蓦地听到远远有一人高声大喊:“大哥,我来帮你。”

金兵后面,忽然出现了三骑马,马蹄翻飞卷起滚滚尘土。

当先一匹高大威猛的青骢马,像箭一样疾驰而来。

马上是一个头戴笠盔,身着墨青色绣花锦袍的青年将军,浓眉朗目,器宇轩昂。披风迎风飘扬,似有千夫难挡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