咂咂滋味
北方人爱吃咸,江浙人喜吃甜;山西家家有醋缸,川湘餐桌上离不开辣子……五湖四海,口味各异,于是便有风味之别。
人们的这种嗜味之异,主要还是环境和习惯使然。在南疆有不少上海知识青年,偏偏碰上一些四川师傅当“火头军”。开始,小伙子们对浇了一层红辣子的担担面望而生畏,买面时总说“请少放点辣子”。时间久了,尽管吃起来头冒热气、鼻尖出汗,但却常去添加辣油。原来味觉如同其他感觉一样,也是会逐渐适应于环境的。
但是,每个人的味觉毕竟还有生理上的不同。用蔗糖、食盐、盐酸、奎宁、辣椒素等溶液的探棒测试舌面,便可得知各种味道在舌面上敏感的部位和个人的差异。但个人的感觉往往不是绝对的,比如同样用34℃、0.175%的蔗糖溶液3毫升给几个受试者品尝,其反应很不相同,而只有通过微妙的电神经生理才能显示出这种不同来。科学家利用人的感觉行为和电神经生理曲线标记,来测定每个人对各种味道感觉的阈值,这种阈值仿佛味觉的门槛,只有在一定浓度才会引起感觉。
有趣的是,试验证明,胖子对糖的感觉不敏感,阈值明显地高于正常体重的人,需要相当甜才会使那迟钝的舌头有反应。这真有点麻烦,因为除非特殊疾病,一般肥胖的人与食量有很大关系,这种对糖的不敏感正好促进她对糖的奢求。因此,肥胖之人应有自知之明,限制糖类的摄入实属必要。另一点不作美的是,高血压的人居然对咸不在乎,常常是个“口重”者。而食入过多的氯化钠(食盐)则会增加心血管的负担,于病不利。更有甚者,高血压患者的孩子,也是“盐罐子”。有人调查,在同一个地区的黑人和白人,由于黑人高血压较多,因此黑孩子比白孩子更嗜咸味。如此看来,舌头固然作为消化道的“卫士”,把守在口腔,对食味进行识别,但对主人却未必“同心同德”,甚至会“帮倒忙”。
于是,人有时也得想办法对付自己的舌头:比如食过辣椒后用冷水漱口,让温度降低,辣味也减轻了。所以,延吉冷面虽然辣子也很多,但似乎比四川担担面容易耐受。又比如,温度升高,苦味就变弱,苦药乃以趁热服下为妙。药丸裹上糖衣是对味觉的欺骗,而怪味豆则是对三寸不烂之舌的捉弄。咸了加醋是“利用矛盾”,咸了加糖又是“转移目标”……
为了调味,人们利用各种作料,各种技术手段,制作出风味不同的食品。但各种食物原来都各具特殊的味色,不管烹调如何复杂,当以不掩盖、不丧失本味为上。糖醋鱼,必以鱼味为主,甜酸辅佐;鱼香肉丝乃以肉味居优,鲜辣相衬。否则,便“喧宾夺主”,就像有些罐头味道雷同一样,使人生腻。油、盐和味精朴实无华,保持营养,促进本味,颇适宜做菜蔬和清炖鱼肉;而糖醋酒酱姜,是浓烈的作料,各种风味的鱼肉菜肴都出于其中之变化。糖是本领很大又最能掩盖本味的调味品,北方人多不善用,其实,鱼肉加糖,能去腥调味,蔬菜加糖能保护维生素不致破坏。大鱼大肉之餐后,进些甜食和水果,颇解油腻,口爽心怡。
味觉之复杂,还不仅在于舌头。心理精神、大脑皮质状态以及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都起着重要作用。身体不佳、精神忧郁,纵然吃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而喜事盈门、亲朋聚会,必然兴致勃勃,即便粗茶淡饭,也食之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