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3章 奏折
韩剡和冯钺,都在思考后面是否有别的意思。
毕竟县丞和县尉,虽然感觉在地位上要稍弱于县令和主簿,一个是副职,另一个干脆还有独立于县令的渠道向上级汇报。
这两个放在一起,能做的事太多了。
制衡?打擂台?
这帮小子都在想是不是要把现任送进去,自己当县令。
毕竟一县之地,户籍、田亩、文书、仓库、钱粮是最容易出事的。
是故,冯钺开口想要先询问一下伍桐。
伍桐看着他们,笑着说道,“还没去县里,你们就想着搞掉县令了?”
冯钺随即说道,“老师,一县之地,县令可谓是土皇帝,真要论起,罪证一定不少,学生和同窗一同上任县丞县尉,是尽心还是抗衡,还请老师赐教。”
韩剡也立刻跟上,“老师放心,如果真要收集罪证以定罪县令,学生与同窗县尉定然保证不发生动乱。”
伍桐笑了两声,“直接擒下贼首是吧?”
摆了摆手,伍桐继续道,“先看百姓,如果阳山、平泉两县并非处于水火,两县县令也并未有较大过失,你们就尽心发展民生,就算真有不法,你们应该向你们的上司,严郡守汇报,不能擅自行动先斩后奏。”
严勇也笑着说道,“二位,老夫刚刚上任郡守,你们可不要给老夫惹出大麻烦,要是真闹出民变,老夫可是要参你们的。”
韩剡和冯钺见老师和上司的态度,已然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要做的事情,拱了拱手,退到一旁。
伍桐看着剩下四人,又扫视了一下众人,“银行要开设,这本就是在计划内的,你们四人入主银行,可不是让你们联合同窗上下其手的,我要见计划,要看投入,也要看收入,还有你们这些县令、县丞,不要让我发现你们给我开空头支票,在银行肆意骗钱,牧星那家伙现在就盯着银行那点钱,你们要是得罪他,我可不救你们。”
“哦,对,你们那些纨绔习气都改一改,不在京城还当自己是二代呢,既然领了官,就要有个样子。”伍桐冷笑一声,“尤其是你们哥仨,李煜、宋邝、周煦,我要是在锦阳听到你们仨纵马踏街,没你们好果子吃。”
哥仨苦着脸抱了抱拳,周煦似是想起一事,忽然上前说道,“老师,学生以为城防、衙役都需要换一批人,学生见资石县的县尉和捕快,玩忽职守,欺压百姓已成常态,吃白食打白条都成惯例了,学生觉得需要换一批人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伍桐看向他,“看你表情,你似乎有人选,说来听听。”
“老师,今年不是还要裁撤一批官兵吗?”周煦笑了笑,“学生不贪,五十人就行。”
伍桐稍一思索,点点头,算是应下此事。
“还有一事想请老师、严郡守同意。”周煦腆着脸笑嘻嘻的说道。
“讲。”
“学生想收拢一批有前科的盗贼、地痞来协助官差。”
严勇摸了摸胡须,眼睛微动,“要这些人有何用?”
“回郡守,这些人都是有手段的人,盗贼在抓捕盗贼的时候能帮助官差确定手法,更有甚者可以精确到人,这样会节省我们办案的时间,地痞要比我们更熟悉县城,一些我们官身不方便行动的地方,他们都能去,可以提供线报,另外,他们对人也熟悉,若是外地有作奸犯科逃至本地者,他们的消息更加灵通。”
周煦收起笑容,严肃以对。
伍桐古怪的看了他一眼,这不就是唐朝不良人吗,收编地痞流氓协助破案,还能收线人,有点意思。
严勇则是歪了下身子,饶有兴趣的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这些人旁人避之不及,你为何想到用他们?”
周煦拱拱手,“老师说过,再聪慧的人也不可能从零开始就比一个浸淫多年的专业人士要强,也不要外行领内行,容易闹笑话,我们初入官场就任县尉,只有官职,没有官相,压一压人可以,拿来办事不行,所有事情还是要从实际出发。”
严勇点点头,指着周煦对伍桐笑着说道,“肃国公,你这些弟子真不错啊。”
伍桐也笑道,“郡守看着好就好,都在你手下做事。”
“下官倒是对磐郡的未来充满期望了啊,哈哈。”严勇抖了抖肚子,大声笑道。
朱书霁在一处凉亭内面前放着一张小桌板,桌板上放着一张纸,桌旁放着一摞纸,这些都是朱书霁绘制的地形图。
外面跟着一队将士,到处推车画线。
伍桐一张一张的过目,然后放在一旁,看着远处若有所思。
“老师,喝茶。”朱书霁测绘完一块区域,绘制好了舆图,然后让兵士推车量尺测下一块区域,趁着功夫,他捧着茶过来敬师,“老师,前日点名上任,为何师兄们都不高兴?”
顿了顿,朱书霁又补充道,“除了子旭师兄和李煜、宋邝、周煦三位师兄,上任为官不正是他们最开始就想做的事吗?”
伍桐接过茶小饮一口,望向远方,“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不开心,都是这几个原因,你觉得他们是哪种?”
“...求不得?”朱书霁疑惑道,“可不是都有了官身嘛,按照最开始的话说,读书不就是为了当官吗,不是为了当官,他们当时为什么去天博学院学习啊?”
伍桐看了一眼他,这小子怎么跟赵二爷的孙女呆久了有股傻气呢,要不是干活机敏,测绘又快又准,按摩又舒服,伍桐真不想带这个呆瓜,“那就是他们去天博学院都不是为了当官呗。”
朱书霁眼疾手快的斟了一杯茶,继而说道,“子旭师兄是为了老师您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来的,这个我知道,难道其他师兄也是?”
“最起码李宋周这三人不是。”伍桐起身,指了指过来的军士,让他将测绘好的数据都放在桌上,“人都有所求,李宋周三家是求香火传承,狄子旭是为了我的学识,他父亲则是为了独子,至于其他人,呵,不是他们有所求,是他们身后的人有所求。”
伍桐伸手摘下一片树叶,对着阳光看着树叶的脉络,一根叶脉伸出无数侧脉,直达叶尖,“都在好奇我的手段罢了,墨山之事一日不解,他们对我的探索一日不会断,至于留在这的其他人...”
伍桐猛然握拳,“在知道我要做什么之后就有些害怕了。”
朱书霁不解,“韩师兄和冯师兄也应了县丞啊。”
“他们是明白了,只不过身后的人不明白。”
伍桐转过身看着这个可以说是衣钵传人的弟子,“屠龙术,可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和别人分享的。”
“他们隐瞒了,那我就断了他们的路。”
三日后,京城,早朝。
柴瑾端坐龙椅,看着下方的国之栋梁的蝇营狗苟。
“报,陛下,外面有信使到,肃国公上奏折!”
轰然间,正在争论如同泼妇吵架的臣子们安静下来,默默的看着外面的侍卫。
肃国公?
阮凌辅挑了挑眉,微微侧身在思索这时候会是什么事?
靖王则蹙眉,那小子又做了什么?
而柴瑾微微抬头,“呈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