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新闻传播学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郑保卫

20世纪60年代中叶,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著名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60年代末,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布热津斯基在其著作《两代人的美国》中,首先使用了“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术语。1992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加利在联合国日致辞中指出:“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全球化浪潮把世界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世界和国家角度看,它使得当代国际社会的相互联系更为密切,民族国家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从民众角度看,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能够发现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比如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服装店里的时装,甚至餐桌上的食物等,来自国外的东西越来越多。显而易见,无论是世界还是国家,或是普通民众都能够感受到“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在这样一个以“交流”、“沟通”与“合作”作为对外交往关键词的时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国际传播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诉求,也有助于本国国民对世界的了解,当然还有助于世界对这个国家及其人民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自身形象的国际传播既是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也是为人民服务的。

具体到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作为当前世界范围内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一极,其相关话题所引发的全球关注度在不断升温。得到关注无疑是一件好事,但相应地它也给我国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做出更多、更有成效的努力。

在大众传播领域,电视的作用非常重要。虽然传媒技术的变革日新月异,特别是新媒体发展神速,威力巨大,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烈冲击,但是“看电视”目前仍然是世界各国民众最喜闻乐见的传媒消费形式。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电视具备了对外传播的比较理想的基础。据World Values Survey(1981—2004年)对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在1994年到1999年这一时间段的“电视使用情况及收视率(Use of Television and Frequency of Viewing)”统计中,数据显示在摩尔多瓦这个小国家,电视受欢迎程度最高。该国“不看电视的人”只有0.5%,“每天看电视1~2小时的人”占到51.5%,“每天看电视2~3小时的人”占到28.5%,“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的人”占到19.6%。同样的调查显示,1994年到1999年,“不看电视的人”占比重最多的国家是墨西哥,占49.2%,但该国“每天看电视1~2小时的人”占到29.1%,“每天看电视2~3小时的人”占到11.9%,“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的人”占9.7%。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发达的美国,1994年到1999年,国内“不看电视的人”仅占3.4%,“每天看电视1~2小时的人”占到41.7%,“每天看电视2~3小时的人”占到27.4%,“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的人”占到27.5%。

在我国,学界和业界对电视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研究都比较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在此领域仍然存在一些补白性研究空间。例如对中国电视国家形象传播效果评价及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和国家的电视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的研究,以及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国家形象国际传播规律的研究等,都是亟待深入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外国语大学刘琛教授主持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电视国家形象传播的评价及我们的应对策略”可以说是一项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作为项目成果,刘琛教授与项目组成员共同完成的著作《镜像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对上述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该书材料翔实,框架合理,逻辑清晰,立论正确。此外,该书运用跨学科理论,借鉴了一些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和方法创新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项目成果中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和所提出的一些策略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据悉该项目所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不仅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采纳,刘琛教授还应邀担任了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青年研究会理事和中央电视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专家组成员,这本身就是对该项目所得到成果的一种肯定。

刘琛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跨文化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希望她能够继续努力,再上一层楼!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