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跨世纪追踪与分析(1994~2017)(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版权与邻接权是国家通过立法赋予作品创作者和传播者的一系列专有权利,犹如“为天才之火”添加的“利益之薪”(林肯语)。创作者和传播者的各项权利及时、充分地行使,能够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事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世界首部现代版权法——《安娜法令》颁行三百余年来,在技术进步与社会需求这两个轮子的有力推动下,版权的范围从主体、客体到内容不断扩张,各国版权保护的力度和强度总体上不断加大。

信息化浪潮背景下,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继应用,版权又增添了一项新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新兴传播业态不断涌现,传播渠道日渐增多,相关传播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版权逐渐成为文化乃至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版权保护也上升到国家和企业管理的战略层面。2002年,日本率先提出“知识产权立国”口号,发布《日本知识财产战略大纲》,出台《知识产权基本法》,逐年推进实施包括版权保护在内的知识产权战略。我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战略重点,并就版权保护问题做了专项部署。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次进行了系统部署。

数字网络环境下,侵权盗版的门槛大大降低,侵权手段专业性显著增强,越来越难以追踪溯源和彻底根除,传统版权保护手段捉襟见肘,版权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加解密、数字水印和指纹比对等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应运而生。由于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版权保护手段的不足,切实防范新技术条件下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迅速得到应用。

《全球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跨世纪追踪与分析(1994~2017)》一书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国家重大文化技术专项“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专利检索分析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各种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从全球专利检索分析的视角,联合专业知识产权咨询机构推出的重要成果。该书囊括58个技术主题,从技术发轫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纵跨24年,横贯“九国两组织”,用大量专业的数据、图表和深度分析展现了全球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创新发展的全貌,是相关技术研发企业确立攻关方向,相关技术用户单位谋划开发任务、应用新型技术成果翔实且颇具价值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该书针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热点技术,如区块链技术和移动业务版权支撑技术等,进行了及时关注和科学分析与研判,与其他相关研究成果比较,更是殊为难得。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环境下受版权保护的多类作品的广泛传播与运用,网络上的版权保护问题必将更加凸显,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创新发展问题值得长期跟踪和持续关注。希望我们以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眼光认识到其价值,能将这项工作长久、深入地进行下去,定期跟踪研究,不断推出新成果,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国家版权局原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