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追求历史使命的治国方略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欧洲的爱琴海滨到亚洲的印度河畔,从非洲的埃及文明到美洲的印加帝国,落后与贫穷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多少曾经辉煌无比、盛极一时的文明逐渐衰落,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发展的迟滞甚至倒退,贫穷成为无处不在的普遍社会现象。一度跌入历史深渊的中华文明也不例外,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甚至遭遇了堪称人类文明史上人口规模最为庞大的集体贫穷。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才基本达到温饱的生活水平。此后,又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接近全面小康。
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接近全面小康
然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仅在经济总量上跻身世界前列是远远不够的。回顾近五百年来的历史,尽管在19世纪中叶以前的大多数时间里,明、清两朝的经济总量都是雄居世界榜首,但无法否认的是,古老的中国此时在经济发展上已逐渐被西方列强抛在身后。归根结底,规模庞大的经济总量固然重要,但先进合理的经济结构同样不可忽视。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正在加速推动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向当之无愧的经济强国迈进。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堪称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自18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无论是西方列强的兴衰沉浮,还是中华民族的艰难曲折,都充分表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中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制造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综合国力由此得到显著提升,为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夯实了物质基础。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针对上述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将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两个月后,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一计划明确提出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发展制造业的基本方针,强调发展制造业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有明显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水平实现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要实现这样宏大的目标,关起门来搞建设的老路显然是行不通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正在实现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在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之后不久,与德国“工业4.0”战略的对接合作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5年12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的批复文件。作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成为国家批复的第一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平台。该产业园坐落于东北装备制造业密集区沈阳铁西区,聚集了规模以上企业482家,跨国公司超100家,世界500强企业超50家,宝马、巴斯夫等22家德资企业都在此集中落户。宝马将全球技术最先进的整车工厂、发动机工厂以及本土之外唯一的研发中心都设在了这里。《中国制造2025》的代表性企业沈阳机床等也集中于此。作为国家战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将担负起承接中德两国制造业深度合作、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使命,最终建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示范区与世界级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在中国迈向世界经济强国的道路上,《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的对接合作只是中国对外合作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亚投行的成立,从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多边合作机制的兴起到中韩、中澳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中国外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为中国经济发展塑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打开互利共赢的合作窗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格局已见雏形。
与经济强盛一样,国家统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尽管国家曾陷入割据分裂,但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流,割据分裂只是这一主流中的小片段而已。20世纪90年代,随着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近代以来列强入侵造成的国家分裂的耻辱已得到彻底洗刷,中国已前所未有地接近完全统一。
1997年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他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1]注尽管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海峡两岸关系形势趋于复杂,但显而易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将始终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政府毫不动摇的奋斗目标。习近平的这一段话表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政府追求国家完全统一的决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
1997年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实现经济强盛、国家统一的民族复兴目标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主要包含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和党的建设六大板块。十八大以来,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首先致力于实现治理的规范化,以完善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的公共秩序为基本规范,推动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和党的建设;其次致力于治理的法治化,任何主体的治理行为都必须充分尊重法律的权威,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权力,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再次致力于治理的信息化,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武装国家治理,提高治理效率,减少治理成本;最后致力于治理的协调性,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从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各种制度安排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协调。
今后,中国政府将继续通过全面治理的途径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树立公共权力观和法治权力观,明确权力的委托属性,即人民是权力的委托者、监督者、制约者,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用法律规范、治理和控制国家的权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运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做到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另一方面,进一步理顺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匹配,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中国政府一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与转变,从全能型政府到经济建设型政府再到服务型政府,政府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而言,就是将市场与社会纳入国家治理的主体范畴,政府、市场、社会各归其位,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撑的分工体系。尊重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社会主体组织化发展,分散国家治理资源,在多元、集体、互动的治理模式中,解决庞杂、专业的社会问题。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为创新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提供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以全面治理为途径,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经济强盛和国家统一,最终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套完整的治国方略已经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而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在担当、可以担当以及将要担当何种角色,不能不让人关注。
注释
[1]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11-11.
[2]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