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世界性大国:中国外交的新定位

(一)中国国家地位的历史变化

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但随后西方还是用了近70年,直到1830年才略微超过中国。亨廷顿指出,175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占1/3,西方只有不到1/5[1]。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一,文明史长达数千年且延续不断;其二,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三,19—20世纪有过被殖民的历史。这三点决定了中国对自身的定位是一个正在复兴的世界大国。从历史长周期的角度来看,中国在近现代的衰弱只是短期事件,重新处于领先地位似乎更符合历史曲线的规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为不屈从于“美苏争霸”和“一超独霸”的国际格局,中国逐渐走上了从边缘到中心的道路,中国国家地位伴随综合国力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发生了两次嬗变。第一次,是从亚洲边缘国家成长为亚太地区大国,时间大约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第二次,是从亚太地区大国成长为世界性大国。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嬗变的关口(见图2-1)。

图2-1 新中国国家定位的变化

从经济层面看,新中国刚成立时一穷二白,于是20世纪50—60年代掀起了工业发展的浪潮;70—80年代,中国在经历了激烈的内部动荡后明确了经济发展的优先性,改革开放成为必然选择;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角色越来越重要;及至当前,十八大以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中国进一步“走出去”,国家利益诉求的外向性越来越强。

从政治层面看,中国的国家追求与国家定位随着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反帝又反修”“两面开弓”,再到70年代“联美抗苏”、80年代“不结盟”,及至当前倡导“和谐世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在国际格局上中国从被西方讥讽为“东亚病夫”到被追捧为“东方巨人”,从一个被边缘化的封闭国家转变为有影响力的地区大国,正在向世界性大国转变,是中国梦和国家奋斗的最好诠释。

(二)“世界性大国”的多重维度

中国正在向世界性大国转变,但如何界定世界性大国?如果从全球领导力的角度来看,那么当前只有美国称得上是世界性大国。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描述了国际关系史上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之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这九个大国,都是因为其本土实力扩展而成为海上强国,也因此才成为世界性大国。十八大以后,中国也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中国未来的全球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其他国家日益认可了中国正在向世界性大国转变的现实,似乎中国成为超级大国是迟早的事。但中国现在也面临着困境:一方面,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性大国成为中国的新定位;另一方面,分裂主义、领土争端、民粹主义以及中美“修昔底德陷阱”[2]等老问题依然严峻。因为老问题的存在,所以中国的世界性大国定位存在多重内涵:经济上为发展中大国,地缘上为亚太一流大国,等等。

经济上,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块头大,但底子薄。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就是说,中国虽然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这个定位不能变,只是块头大一点,最多也只能称为“发展中大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中国大陆2015年的GDP总量为10.9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7.95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但人均GDP只有7990美元,全球排名第76,与美国55805美元的人均GDP相差甚远[3]。我们需要保持足够的清醒,要看到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是廉价劳动力、落后资源开发和政策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现在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环境治理问题日益严峻,中国的发展进入瓶颈期。需要承认的是,中国的大国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略显不足。因此,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并且只是“发展中大国”。

地缘上,中国是亚太一流大国。谈及中国发展,无法回避亚太地区的合作与稳定问题;谈及国际格局,也无法回避地缘政治对国家与国际关系的影响。任何耳熟能详的地缘政治学说,如陆权论、海权论、边缘地带理论等,都承认周边邻国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换个通俗的比方,一户人家隔壁住着一个小偷或强盗,能不提心吊胆吗?中国有许多邻国,如俄罗斯、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其中一些邻国与我国有领土边界争端。与此同时,在海上我们面临美国强大的远洋威慑:以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等为节点的“太平洋锁链”制约着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错过“大航海时代”的中国只能维持对太平洋海域的有限影响。

正因为地缘政治的困境,中国的影响力更多地被限制在亚太地区,中国追求并成为亚太地区的一流大国也就顺理成章了。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要实现“亚太梦想”,引发世界关注。很多人认为“亚太梦想”是“中国梦”的延伸和升华。但更准确地说,“亚太梦想”和“中国梦”互为前提、融成一体。亚太地区繁荣与和平的未来,自然包括中国实现发展和复兴;而中国复兴的梦想之中,同样包括要以中国之智与力,推动亚太的富与强。可以说,亚太地区是中国发展的根基,中国是亚太地区发展的引擎。中国对亚太地区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和规则制定两个方面。中国主导或参与了如“10+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区域合作机制,是经济发展和规则制定的共同体现。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5年中国大陆十大进出口贸易伙伴除欧盟、美国外,东盟、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印度和俄罗斯全分布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成为撬动国际政治的杠杆,世界权力中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这也导致美国“重返亚太”“亚洲再平衡”战略的出台。在可见的未来,亚太地区将决定世界的走向,而立足于亚太地区,发挥着日益强大的地区影响力的中国,将成为全球权力更迭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因而,我们需要对世界性大国这个新定位有客观的认识。中国也无意重走“国强必霸、国强必战”的老路。中国外交的当前目标是推进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为途径,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呼吁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015年10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阐释了中国对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解。“新型国际关系”是相对于以权力斗争、大国争霸和零和博弈为特征的“传统国际关系”而言的,其核心是合作共赢;其路径是共商、共建、共享;其价值追求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其实现手段与目的是多边主义,伙伴关系,共同、合作、可持续安全,开放创新,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等;其最终目标是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4]


注释

[1]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66.

[2] “修昔底德陷阱”是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阐述公元前5世纪雅典和斯巴达两国发生战争的历史事实时提出来的。在修昔底德看来,两国走向冲突的根源在于“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给斯巴达造成的恐惧”。这一命题在当代主要指的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因此战争将会变得不可避免。据统计,自1500年以来,新兴大国挑战现有大国的案例共有15个,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

[3] IMF.世界经济展望2016.(2016-01).http://www.imf.org/external/chinese/pubs/ft/weo/2016/01/pdf/textc.pdf.

[4] 习近平: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015-09-29).http://house.chinanews.com/gn/2015/09-29/75490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