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唐天子受困锁阳城
外面宝庆攻关,且说小番报进来了:“启总爷,大唐一人马已到,有蛮子讨战。”总爷大惊道:“中原人马几时到的?可曾安营么?”“启上平章爷,才到。不曾扎营,走马端枪讨战。”总爷说道:“连取二关,又要取接天关。”吩咐带马过来。结束停当,挂剑悬鞭,手执狼牙棒,带领众把都儿,一声炮响,大开关门,一马当先,冲过吊桥。宝庆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员恶将,十分凶脸。怎生打扮?头戴一顶四凤双龙高铁盔,身穿锁子黄金甲,手执惯使狼牙棒,坐下一匹千里银驹马。好一位鞑子番将!直到阵前。宝庆大喝一声:“呔!来的胡儿住马,可通下名来。”总爷把捧一起,噶喇架定说:“你要问魔家名么?对你说:我乃镇守接天关总兵段九成便是。可晓得本将军利害么?还不速退,休来纳命。”宝庆便把枪直刺过来;段九成把棒一架,回手就是一棒,喝声“招打!”当头向顶梁上盖打将下来,好利害!果然泰山一般。宝庆把枪往上一挡,噶喇一声响,架开在旁,回手一枪,正中咽喉,跌下马来,亦死非命。小番儿见主将已死,晓得金霞关内杀得利害,大喊一声,各自逃生,往锁阳城去了。元帅好不快意,领人马随宝庆杀进关去了,一卒皆无,一齐到总府住扎。宝庆进帐缴令。勇力取关,朝廷大悦,说:“其功非小,御侄英雄更胜父兄,果然是将门之子。”宝庆见朝廷赞他,好不快乐。即传令改换大唐旗号,盘查国库钱粮,养马三日。元帅与军师商议取锁阳城。但是大军到了接天关,粮草感到了紧张,皇上又下一道圣旨,命秦怀玉为总督粮官,军前运粮。又命令周青为先锋,攻打锁阳城。
先锋官周青,一路之上攻关破寨,敌军望风而逃,他心中十分高兴。这一日夺过界牌关,来到锁阳关前。周青知道,锁阳是通往西凉的咽喉要地,要把锁阳给占领了,再往前走便是长驱直入。周青颇有战斗经验,知道这是关键的一仗,因此命令三军,快做战斗准备。还没等周青安营扎寨呢,锁阳关城里三声炮响,城门大开,里边的敌军就杀出来了。两军展开了一场肉搏,战斗空前激烈。八位总兵都投身到战斗里边。刀光剑影,打了一个上午,双方未分输赢。该吃晌午饭的时候,各自收兵回营。周青吩咐把伤号抬下去,死尸掩埋,在关前五里安营下寨。
众人饱餐战饭已毕,到了下晌,周青全身披挂,上马提刀,来到锁阳关下,二次讨敌骂阵。锁阳关城门大开,一员敌将率兵来到阵前。周青抬头一看,就见这员大将:胸前横带狐狸尾,脑后斜插雉鸡翎,上身穿着大红色的八团龙马褂,下边是跨马服,脚蹬牛皮战靴,骑一匹大白马,手中提着八卦金攥开山銊,往脸上一看,面如蓝靛,满脸的骚皮疙瘩,大连腮胡子,相貌长得十分凶恶。一问他的名字,这家伙叫哥勒本木。周青一听这叫什么名字,也记不住:“好小子哪里走。”周青性如烈火,抡刀直奔哥勒本木。敌将也不示弱,抢大斧接战。二马蹚翻,战在一处。“哗啦啦啦”,“哧!”让周青一刀,把敌将斩落马下。敌兵一见不好,纷纷败走,周青把大刀一挥,代替军令。“上!”“杀呀!”唐兵铺天盖地往上闯,一鼓作气,得过锁阳关。敌军顺着两边的城门跑了。这下可把周青乐坏了,心里说:我原想锁阳得有一场大战,这场战争起码得打半个月,没想到这么顺利,一战成功。
没两天,中军赶到了。元帅一听说周青走马取过锁阳关,真是大功一件,跟皇上商量,开始进城。周青率七位副先锋亲自迎接,把皇上接入临时的行宫。元帅和军师进入帅厅。一见面,李世民大喜,拉着周青的手:“周将军,你为大唐立了大功了。奏凯还都之后,朕必有封赏。”“多谢陛下。”周青就把战争的情况,向元帅、军师作了禀报。徐军师捻髯不语。薛仁贵就问:“军师,你因何不说话呀?”“哎呀。”徐懋功算计了一下:“这锁阳关是咽喉要道,我料敌人并不会轻易放弃,因何一战败兵而走?”“难道说其中另有文章?”“元帅呀,锁阳关这地方不能呆,马上传令撤出锁阳。”大帅也一愣,好不容易得的锁阳关,怎么能放弃不要呢?跟皇上一商量,李世民也反对,认为军师多虑,那又何必呢,我们这么多军队怕什么呢,大家争论不决。
一夜过去,还没等天亮,就听城外炮声响成了一片,地动天翻,时间不大,蓝旗官跑进来了:“报!报大帅、军师得知,了不得了,我们被敌人包围了。”李世民这才大吃一惊,马上率领薛仁贵、徐懋功、八路总兵登城楼往外观看。只见城外敌军,兵似兵山,将似将海,六国三川的人马,全都集中到这里了,把锁阳关团团围困。李世民这才知道军师所料不假:“这怎么办呢?”徐军师说:“主公啊,着急的事还在后头呢。我们的粮草被人家切断了,要没有粮草,我军将不战自乱哪。”李世民问元帅应当怎么办,薛仁贵当机立断:放弃锁阳,向外突围。
一说突围,周青脸上挂不住了,他想:我是前部正印先锋官,打了胜仗,脑子一热就请主公进城,结果给团到这儿了,我要负全责,突围也应当是我的事,最好打开一条出路,能把主公、军师、大帅都平安保护出去,才是上策。周青想到这儿,赶紧躬身施礼:“大帅,末将不才,愿讨令出去大战六国三川的人马,保护主公突围,如若不胜,甘当军令。”薛元帅正要发令,被军师拦住了:“且慢。元帅,方才你我登上城楼,看得清清楚楚,三川六国的兵马也有百万,我们能出得去吗?可想而知,人家事先早有准备,我们出去等于白白送死。要突围须待天黑以后。”大帅同意,告诉周青:“你带着姜欣本、姜欣霸、李庆先、李庆洪,各领一千人马,由东关分五路突围,如果成功,放起信号,我们再大队突围。”周青点头答应。
好不容易盼到了天黑。准备突围的五千军兵已经集齐,他们饱餐战饭,一个个身披重甲,手持长矛,各骑战马,马身上蒙上铁甲,一切准备就绪。周青在外头组镫扳鞍,乘跨坐骑,手中大刀一晃,吩咐军兵:开关落锁。
东关轻轻地开放了,军兵们放下吊桥,一不掌灯,二没有火把,人含枚,马卸铃,偷偷地离开了锁阳。天上有蒙蒙月光,不注意也看不清楚。周青一马当先,手掂大刀,在前开道。二更天左右,来到敌军的连营边上。他们正往前走,被敌军哨兵发现了。人家在瞭望楼上,看见一片黑乎乎的滚地而来,最后看清楚了,瞭望楼上响起了牛角号声,“嘟——嘟嘟——嘡啷啷——”“了不得了,唐军要突围,唐兵来了!”警报锣一响,马上就行动,离远了开弓放箭。就听三声梆子响,箭如雨发,“叭,哧哧哧——”唐兵倒下了不少。周青一看被人家发现了,没什么可说的了,把大刀往空中一举:“弟兄们,我们为大唐朝立功的时候到了,大家冲啊!”“冲啊!”五千军兵,喊声震天,闯进番兵连营,挥舞刀枪,与六国联军展开了肉搏。周青、李庆先、李庆洪、姜欣本、姜欣霸五员大将跟老虎一样,冲锋陷阵,打在最前面。马跳壕沟,大刀往前边一举,“嘁哧喀嚓”,好像到了瓜地,把敌兵砍得死尸翻滚。时间不大,周青他们身上都变成了红色,也不知道是自己身上淌的血,还是迸的。这个冲锋很有效,攻垮了敌人四道防线,深入重围。但要想过去,可还早呢。正在这个时候,番兵就报告了六国的大元帅苏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