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与信息管理研究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 现有情报分析方法体系评述

我国情报界对情报分析方法体系进行过诸多探讨,成果丰硕,其中有四种比较典型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它们是基于方法论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基于分析流程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基于研究对象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以及基于方法属性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

2.1 基于方法论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

在方法论研究中,按照研究方法的来源或适用对象对研究方法进行分类,通常将方法分为三个层次(也即三分法):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以及具体方法或专门研究方法。哲学方法是所有方法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对所有学科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一般研究方法是从各门学科的研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研究方法,是各门学科共同适用的科学方法,具有跨学科性;专门研究方法是具体学科、具体领域的研究实践总结出来的方法,适用于具体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基于方法论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就是沿用上述思路,以科学方法论对方法的分类作为主要依据,对情报分析方法进行划分。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从总体上综合考虑情报研究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对全部情报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另一类是从具体领域(多为竞争情报领域)出发,结合具体领域情报研究的特点,对该领域中涉及的情报分析方法进行分类。这两种研究都能反映出学者对情报分析方法的分类思想。表1列出了这些研究的一些代表性成果。

表1 基于方法论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

(注:“—”表示原文未细分,“……”表示笔者省略,下同)

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方法论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比较“中规中矩”地依据了科学方法论的三分法分类体系。对情报研究而言,方法适用的情报任务不同、能解决的情报问题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分法不应该也不能直接平移到情报分析方法的分类体系。基于方法论的情报分析方法分类的研究者们,充分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没有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而是在对情报研究领域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科学方法论的三分法为基础进行了扩展。表1中所述的基于方法论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的特点如下:

(1)体系1

体系1将情报分析方法分成了四类:哲学方法、中介方法、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在科学方法论的三分法中,一般方法是哲学方法和各种具体科学方法的中介和桥梁,也是现代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共同适用的科学方法。一般方法通常包括对比法、分析法、推理法、综合法、形象思维法、灵感思维法、趋势外推法、特尔菲法和技术经济评价法[9]。从表1可以看出,体系1的中介方法,包括了系统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数学方法;同时,体系1的研究者[6]认为,数学作为方法向所有学科渗透,并把数学方法看作是适用于一切学科和领域的中介方法,因此将数学方法划入了情报分析的中介方法。

(2)体系2

体系2也采用了四分法分类体系,认为信息分析(也即情报分析)方法体系由哲学方法、基础方法、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组成。不过,这种四分法并不是简单扩充科学方法论的三分法,而是对情报分析的众多方法进行了重新聚类,做了新的划分。例如,体系2的基础方法包括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推理法,实际相当于科学方法论的三分法中一般科学方法内的第二个层次中的方法;体系2中的一般方法包括SPSS统计分析法、引文分析法、知识地图分析法,这些方法都是情报分析中的一些通用性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情报研究;而体系2的特殊方法则是一些适用于专门对象、专门情报课题的方法。由此可见,体系2是将情报研究领域自身的一些专门方法进行细分,将其中通用性比较强的方法归成一类,命名为一般方法,将其中专门性比较强的方法归类并命名为特殊方法。从总体上看,这种分类体系仍然来源于科学方法论的三分法,但体系2较之于体系1强调了情报分析自身的方法。

(3)体系3

体系3属于专门情报分析领域的方法研究,该研究分析了以往竞争情报分析方法体系,认为现有的方法体系均以分析方法自身特点为建构视角,忽略情报任务中的研究对象的变化对分析方法选择与使用的影响,从而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体系框架[8]。该框架以分析对象作为情报分析方法分类的主要依据,与科学方法论中按照方法的适用范围的划分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系3先将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分成逻辑思维分析方法和专业技术分析方法两大类,逻辑思维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解析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假设分析法、联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模拟分析法等8类基本分析方法,从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实际内容来看,基本上属于科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中的第二个层次,即理性方法,是通用性比较强的研究方法;体系3中的专业技术分析方法“是以竞争情报分析对象为依据,是针对具体分析任务而采用的特定性、专业性分析方法的集合”[8],也就是竞争情报分析的专门方法。体系3将这些专门方法细分为竞争环境分析法、竞争对手分析法以及企业自身分析法等三类,每一类下,又将根据方法对研究对象的适用性细分为通用分析法和专用分析法的两类。

2.2 基于分析流程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

从流程角度进行方法分类的学者认为,凡是在情报研究过程中需要或可能用到的方法都属于情报分析的研究范畴[10],情报分析方法与情报研究程序或情报研究流程密切相关。在情报研究流程中,不同阶段会用到不同的情报分析方法,每个环节都会有多种情况出现,需要为每个问题找到一些合适的方法。因此,对情报分析方法进行分类时,应该与情报研究流程相结合、与分析功能相对应,以系统性为指导对方法进行梳理,基于分析流程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就是按照这种思路构建的。表2列出了这类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表2 基于分析流程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

(注:“—”表示原文未细分,“……”表示笔者省略,下同)

从表2可以看出,基于分析流程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的立类和列类特征在于,先将情报研究工作的基本流程作为一级划分标准,再根据基本流程中所包含的步骤或使用的方法特点做进一步的细分,从而得到情报分析方法的分类体系。表2中基于分析流程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的特点如下:

(1)体系4

体系4将情报分析的流程归纳为情报采集方法、情报加工方法、情报分析方法、情报表达方法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中都有要解决的问题,都需要使用特定的方法,各个环节的相互支持及其各项方法的运用,体现了情报研究程序的系统性与有序结构。体系4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传统情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而且,随着定量方法的引入,数学也成为情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同时,情报研究方法还需要运筹学、“新三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作为基础。很明显,体系4不仅提出了按情报分析流程划分情报研究方法的思想,同时还在力争融合科学方法论有关方法分类的思想,只是分类标准不同,科学方法论中有关哲学方法及部分一般科学方法中相关方法隐含在体系4中,并没有显性地表示出来。

(2)体系5

体系5的研究者从流程功能、方法应用以及方法三个维度对情报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以流程功能模块(指信息分析工作流程)为主,方法应用块及方法块相对应的集成方法体系。体系5以流程功能为重心,各种方法围绕功能构建,只要是为实现功能而采用的思维、定性、定量及其他学科方法都列于方法这一维度之中[9]。体系5在本质上是一种分面组配的分类方式,流程功能、方法应用以及方法三个维度分别是分类系统的三个分面,这是体系5的最大特点。此外,体系5的信息分析流程的划分比体系4更为细致,增加了需求分析、效益分析、反馈信息分析等环节。在体系5中,方法应用这个维度实际上是一个空的分面,尽管研究者十分强调这个维度的作用,认为它是方法到实践的桥梁,也是具体方法与信息分析实践的结合点,但研究者没有深入论述如何将所提出的各分面中的元素进行有效集成。

(3)体系6

体系6的研究者认为情报工作包括想方设法获取信息、利用知识分析信息而得到情报、把情报传递给用户作为情报三个过程,以此为依据,将情报研究方法划分为信息采集与获取方法、信息分析处理方法、情报研究与传递方法三大类。每一类中又进一步按该类工作的流程进行了划分,例如,信息采集与获取法包括查找信息法、下载信息法、提取信息法,信息分析处理法包括数据融合法、数据清洗法和信息分析法,情报研究与传递法类包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法、“见微知着、化零为整”法和“知彼知己、偷梁换砥”法。体系6的特色在于,较之于前两种按流程分类的研究,在流程上增加了情报研究与传递法阶段,凸显了情报研究的情报性、真实性、知己知彼等特色。在方法层面上,体系6将计量分析、聚类分析、路径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归入了信息分析处理法类,而将趋势预测、技术预见、SWOT、定标比超等方法归入了情报研究与传递法类,这种分类方式,提供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研究思路,值得进一步讨论。

2.3 基于研究对象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

情报研究处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包括文献资料等显性的资源,也包括个人或组织的经验等隐性的资源,这些分析对象被视为情报的存在形式,也是情报研究的分析单元,从微观操作层面上,学者将情报研究的分析单元即研究对象作为划分依据,对情报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类[3,5,13],形成了基于研究对象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表3列出了这类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表3 基于研究对象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

从表3可以看出,基于研究对象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中方法分类的依据是不同研究对象的情报特征。例如,基于文献的情报研究是对科技文献的文献内外特征(如篇名、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因此,此种方法分类必须先了解情报任务需要哪些情报源,再根据情报源的数据或信息特征决定如何归类情报分析方法。

(1)体系7

体系7通过对大量情报方法的个别分析,将各种情报研究方法分为如表3所示的六类研究方法,并分析了每一类方法的特征与功能。例如,基于数据的方法适用于可以定量化描述研究对象的情报问题,具有简化数据结构、揭示变量间的关系、确定重要因素等情报功能;基于文献的方法适用于分析科技文献特征的情报问题,具有描述现状、概括发展规律、分析与评价、预测趋势等情报功能;基于知识的方法适用于挖掘和发现科技文献内知识的情报问题,具有简化知识结构、发现知识孤岛、揭示知识谱系、发现新知识等情报功能;基于人的方法适用于以专家经验或隐性知识为信息源的情报问题,具有收集隐性知识、促进创造性思考等情报功能。体系7被后来的不少研究引用,并新增各类情报方法的研究进展[3,13,14]

(2)体系8

体系8沿袭体系7的思路,但将“基于知识的方法”归并到了基于文献的方法,认为,基于知识的情报分析方法仍然是以文献及其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找到文献中的不具有关联的信息或者在不具有关联的信息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把研究对象引入知识层面,进而发现更具价值的情报,属于基于文献的方法的新发展[3]。从纯粹的信息源角度,体系8的这种改动是有道理的。

(3)体系9

体系9也是沿用了体系7,但有两处改动,一处改动是将体系7中的“基于组织的方法”改为“基于环境的方法”,认为这类方法通常将分析对象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考察,总结不同环境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进行分析,这与体系7中“基于组织的方法”内涵和外延基本相同,只是表述有所不同。另一处改动是体系9没有提及“基于认知的方法”。

2.4 基于方法属性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

基于方法属性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是按照方法的属性特点对情报分析方法进行分类,使之形成不同的类别,常用的分类标准有方法的可计算属性、方法的功能属性等。表4列出了这类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表4 基于方法属性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

从表4可以看出,基于方法属性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主要是以方法本身的特征对方法进行分类,例如,学者认为任何研究方法的分类,不外乎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三大类,信息分析方法的分类也不例外[6,17]。这是基于方法属性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的主流分类方法。表4是基于方法属性情报分析方法体系。

(1)体系10

体系10先按方法的计算属性将情报分析方法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两大类,认为情报研究的过程是以定性分析方法作为问题分析基础,以定量分析方法作为分析步骤的主要手段,在此认识上,根据方法的数量处理属性,将情报分析的定量方法细分为五类,其中,因果关系类的方法是通过数学公式描述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并求得结论,变量转换类的方法是对原始变量进行变换处理,定性-定量转化类的方法是把定性问题转变成一种可操作的研究过程,定量-定性转化类是把定量数据映射成多种定性的结论,趋势外推预测类的方法则是在历史数据中找出误差极小的发展曲线并以此描绘未来发展。体系10研究的侧重点在定量分析方法,对定性分析方法未做详细的展开论述,但不影响对其分类思想的理解。

(2)体系11

体系11沿用情报学界常见的按方法的计算属性进行划分的方式,将情报分析方法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三大类。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可以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替定量分析方法做准备或结果验证;利用半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将定性问题做出定量化处理,具体方法与体系10中的定性-定量转化类的方法相一致;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将客观事物抽象成一种可计算的数理公式或模型,并进行发展规律、关系分析或趋势预测等研究。整体来说,体系10和体系11都属于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思维”,体系11的结构更为简单,体系10在定量分析法的积分过程中还引入了方法的功能属性。此外,体系10和体系11都将定性方法作为人的分析能力,强调了人类认识能力的重要性。

(3)体系12

体系12在借鉴以往研究[18]的基础上,认为信息分析最普遍、最基本的功能有广义的相关分析、预测分析、广义的评估分析以及其他(问题诊断、对策研究、数据库开发)等四类,并以此作为划分情报分析方法的依据。体系12与体系10及体系11不同,它不是将方法的计算或数量处理数据属性当作划分标准,而是按方法解决问题的功能属性作为标准来进行划分的,其中,相关分析方法是判断并揭示各种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类型,预测分析方法是从已知的信息内容分析获取未知的信息,评估分析方法是依据课题目标来测定事物的有关属性程度或信息内容的使用价值,其他分析方法则是其他信息分析类型(如技术经济信息、军事情报等)使用的方法。体系12的分类方式,有助于帮助情报分析人员理解不同方法的功能和本质,也有利于情报分析人员根据情报课题的要求来选择相关的分析方法。

2.5 对现有方法体系的简要评价

本文梳理总结了现有情报分析方法体系的研究情况,这些研究对我国情报分析方法体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由于情报分析工作本身的复杂性、情报课题的广泛性以及分析方法的多样性等众多原因,每一种方法体系难免有所不足。分析这些不足,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情报分析的方法体系。

(1)方法体系的层次逻辑问题

由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不同客体的层次结构各不相同,方法也必然具有不同的层次[19]。换句话说,情报分析方法体系中的方法也存在着层次性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把握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在科学方法论的三分法中,哲学方法、一般方法、专门方法之间本身存在着层次结构关系,顶层的哲学方法作为科学认识和方法实践的指导原则,中间的一般方法是领域普遍适用的方法或从特殊方法总结提炼而得的方法,专门方法则是具体学科领域中指向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方法,这样的层次性不只表示方法的不同适用范围,方法在层次之间转化的相对性也反映了方法本身的进化。这种层次性是在构建情报分析方法体系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特别要避免出现“层次错放”的问题。例如,逻辑思维方法通常是帮助人们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方法,属于高层次的方法,但在体系3中,其二级方法类中“归纳分析法”包含“引证分析法”“关系分析法”等,“综合分析法”包含了“模型分析法”“系统动力学”等,而这些方法都属于具体的低层次方法,结果导致具体方法(如“引证分析法”)与抽象方法(如“科学归纳法”)相并列这样的“层次错放”问题,又例如,体系7和体系8中“基于认知的方法”包括了哲学方法、思维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这显然也存在着“层次错放”的问题,哲学方法和思维方法是高层次的方法,对各种其他方法的运用起着指导作用,不论是基于数据的方法、还是基于文献的方法等都会受哲学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影响,因此,这里不宜将哲学方法与思维方法与其他具体方法并列成二级类,这属于“高层低放”。另外,体系11的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头脑风暴法”与“分析与综合方法”“推理方法”高层次方法并列,显然是“低层高放”。

(2)方法的颗粒度问题

方法颗粒度是指方法概念外延的大小,即指符合方法概念所指的手段、技术、途径的多少。如果一个表示方法的概念越宽泛,我们说其颗粒度越大,反之,则其颗粒度越小。情报分析所使用的各种方法都是科学方法的组成部分,应符合科学的一般原则,除了方法分类体系起承上启下的中间集合概念以外,情报分析方法体系中的各种方法应该是科学术语,应该有明确所指,而非日常生活用语中泛指概念,这是方法颗粒度问题的第一层含义。在汉语中,“方法”一词是一个含义较为广泛的概念,有时,某某方法可能是指一类方法的统称,也可能是指一种解决问题的流程,还有可能是某一种操作步骤或者某一种算法。因此,在构建情报分析方法体系时,应该在一定范围内统一方法的颗粒度,至少要使得同级方法维持在同一颗粒度,以确保方法体系中的方法概念层次的逻辑性,这是方法颗粒度问题的第二层含义。上述两个方面是我们在做方法体系划分时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也是当前我国情报方法体系中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例如,在体系2中,将“SPSS统计分析法”作为一般方法的直接子类,就存在方法颗粒度上的问题,首先,SPSS是一种统计分析工具,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能否成为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并命名为“SPSS统计分析法”,本身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其次,“SPSS统计分析法”下细分出的“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按下位类受上位类制约的分类原则,显然是指SPSS软件包中的这些功能,而非一般的回归分析等方法,这就导致了科学方法中的回归分析等方法在体系2中无类可归。又例如,体系4中“情报表达方法”类中的“文字表达法”和“数据表达法”分别指代的是“科技写作技术法”以及“图表设计技术法”、“图表绘制技术法”,都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并非具体的科学方法,在方法体系中还有必要细分。

(3)方法体系的容纳性问题

情报分析方法体系应该随着社会需求的环境和学科的发展而动态地调整变化,从而在体系结构上表现出动态性和开放性。因此,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独占”某一种或多种方法,特别是在情报研究领域,情报分析方法也应该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知识与方法。这样,如何合理、方便地将新出现的情报分析方法或借鉴自其他学科的新方法纳入到现有的方法体系中并建立起与已有方法之间的联系,使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提升分析能力,是构建情报分析方法体系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体系2的特殊方法是经典的竞争情报研究分析方法,对近年较常使用的网络信息挖掘、专利情报分析、商务智能分析、技术预见、网络分析等方法没有给出明显的容纳线索。体系10中给出的方法多属于比较通用的方法,也没有给出情报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引文分析等方法的容纳线索。此外,多种方法融合、混合方法在情报研究的应用越来越多,如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引文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这些情况都说明了当新方法越来越多时,有可能导致现有方法体系出现类名的变更、合并、删减以及方法归类的问题,这些都是在构建情报分析方法体系需要事先考虑的问题。

(4)方法体系的结构表示问题

结构表示问题是指方法体系应该采取何种结构形式,才能满足当前情报研究的方法多样性及跨学科需求。目前我国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的主流还是等级列举式的体系,其特点是尽量或实例性地列举出相关研究方法,并按照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它们组成一个等级系统,这种方式简单直观。但是,在这种等级列举式体系中,越具体的方法,其层级越低,越被“隐藏”,不利于具体方法的展现,而在现实工作中,情报人员最需要的却恰恰是具体可操作的方法。等级列举式体系有助于揭示方法的层次逻辑,但却不利于揭示和突出具体的情报分析方法。现有方法体系也有一部分使用或借鉴了分面分类的思想,但如何进行“分面”,研究的并不多。事实上,任何一种方法都有着多重的属性,如何在方法体系中将这些属性揭示出来,让情报人员“全景式”地理解每一种具体的方法,包括方法的学科来源、方法功能、方法对数据的适应能力、方法使用的领域等等,只有如此,才能帮助情报人员很好地理解各种分析方法。很显然,传统的等级列举式体系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笔者认为,多维表示可能不失为情报方法体系结构的一种最佳表现形式,所谓多维表示,是指用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侧面对情报分析方法进行划分,每一次划分都能揭示出情报分析方法某一个方面的属性,例如某一方法在情报分析流程中所处的位置、该方法的主要功能、该方法输入和输出等等,这样,任何一种情报分析方法都是多维空间中的一个点,能全方位地揭示一种方法的所有属性,有利于情报人员从不同角度入手对情报分析方法进行选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多维度情报方法体系可以避免大家从不同视角对同一个体系的争论,也有利于提高方法表示的适用性与相对科学性。

(5)方法与应用之间的关系问题

方法是针对问题、课题或任务等具体应用所需要的解决手段。现有的研究工作已经表明[20~22],只有在具体的应用环境或解决问题过程中,方法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方法体系的建构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结合情报研究的需求与任务。但是,现有方法体系的建构还主要是依据方法本身,就方法而建方法体系,少有从情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出发来构建方法体系的。事实上,基于分析流程的方法体系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构建情报分析的方法体系时,列举出不同的情报实践阶段会用到的情报方法,虽然颗粒度还有待加强,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目前很多分析方法本身都比较成熟,很多工具已经包含并实现这些方法的通用步骤,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技术如何应用于情报分析领域。我们并不是不了解方法是实际操作过程,而是对这些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哪些情报任务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因此,需要揭示各种方法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原理、适用范围、使用流程、前置条件和后续要求、不同分析方法的衔接及交叉应用等等。应该说,我们目前的情报分析方法体系还远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