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沧海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章 大道有缺 六界由来

龙凌风的小学、初中都在韵河镇上,班主任、老师们都生活在这里,也能受到桂花树的惠泽。

一天,龙凌风向众位好友说起了世界的真相。

盘古开天地,清浊二气化为三界即天地人三宇宙。天地人三才从三界分立就存在了,是谓未有人族先有人的这个名称。

盘古以无上法躯以及无边法力把天、地二界撑开,而中间的人间界是一片清浊混杂,也是说只有混杂之气,其他的是虚无。天地二界的宇宙、星辰、地风水火已经衍化完成。

盘古在全神贯注的支撑天地,无力衍化人界,力竭而陨,身为万物,只因靠三界缓慢的衍变不知何时才有生灵。

盘古以混沌之躯衍化的世界也就是后来世人所称为的洪荒。

洪荒大世界占了人间的三分之一,当然人间除了洪荒这一个世界剩下的也只有清浊混杂之气而已,此外三界只有洪荒才有生灵。

盘古是混沌奇点孕育占了一半地奇点中的混沌本源。祂所化的洪荒世界自然机缘遍地,生灵皆是先天,根性极品。

前亿万年诸多生灵在尝试触碰大道,摸索修行。随着时间的流逝,生灵之间的摩擦、仇恨渐渐积累起来,加上对天材地宝、机缘、福地等地重视以及这些东西相应的减少、占有。

又有一些生灵建起了势力,为了生存,占有更多的资源,打压异己。

终于发生了首次震动洪荒的先天生灵之战,世人称为:龙汉初劫。

初劫以陨落无数的龙、凤、麟以及这三族封山结束。

又不知过了多久,生存、资源的问题又严重了,出现第二次大劫被世人称为:巫妖大劫。

巫妖大劫以后土身化轮回,十二祖巫死的伤的;妖皇帝俊、东皇太一陨落结束。

期间,人族终于出现了。女娲借捏人、造人的功德一举成圣。

人族在这期间,三皇定世:先由伏羲成天皇、之后地皇神农,而轩辕氏通过涿鹿之战成为人皇。

后有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五帝分伦。

人族日益强大起来。女娲、伏羲皆是先天神灵而非传闻中的妖族,而共工是十二祖巫战死的一位。共工之后重生为炎帝的大臣,不满颛顼为天帝。前世自己的敌人帝俊称天帝,今世黄帝的孙子又称天帝,自然生气。

战颛顼于洪荒,从汤谷打到虞渊,从阴山打到不周山。不周山是十二祖巫出生之地,而在这儿也不敌颛顼这位五帝之首,不由恼羞成怒,撞倒了不周山。

地界厚重,早在盘古陨落之时就已与人界彻底隔离、稳定。而天界轻散还需盘古所化的天之四极支撑。

天柱断一,是滔天之劫。女娲悲天悯人,已是圣人还从天界来到人间,即著名的女娲补天开始了。补完天,又有功德降下是女娲未想到的,修为又精进了一步。

又过没多久,这些问题又出现了,同时又多了对功德、气运的抢占。这一劫被称为:封神大劫。

此次大劫以截教大量仙人陨落,无数散修死去,周朝立,商朝灭结束。

什么时候有第一任天帝的呢?

盘古身化万物,眼睛是包括盘古在内任何生灵运用精气神集中在此观看世界、大道的器官,相当于随时随刻用精气神、大道淬炼双目。

故盘古的双目是极致的大道本源,化为日月,人间界根本承受不住,日月破空飞升到天界去。日月在天界向人界投影了日月以及一点本源,投影的日月吸收了人间充沛的清浊混杂之气壮大本源,以虚化实。

之后人间的日月本源竟孕育出帝俊、东皇太一、常羲、羲和,当然人间的日月也相当于废星了。羲和嫁给帝俊生了十只金乌儿子以及十二只月亮女儿,此后洪荒的太阳是金乌所化,月亦是帝俊的女儿所化。

巫妖大战时期,十日横空,人族后羿(不是巫族)奉少昊之命射杀了九只金乌。之后,又因嫦娥奔月,一怒之下射杀了十一个月亮。不过幸得天皇伏羲遮掩天机,保后羿无恙。

帝俊便认为是巫族射杀了他的子女,巫族之战更加激烈,不过巫族夸父的确是逐日而死,也不是太冤枉。

先有龙汉初劫将洪荒世界打碎了不少,这些碎片化为星辰。朗朗清气的星辰升入天界,充满浊气的星辰落入地界,清浊混杂的星辰在人间,洪荒天道已经限制性开启到天界的机缘。

之后的巫妖大战又将洪荒世界打碎了不少。这对洪荒世界的本身以及天道伤害很大,天道承载的修为地极限降低。同时,经过无尽岁月,先天生灵的修为己经非常高了,而且还是一批修为高强的生灵,这些生灵感到了桎梏。

天界早已稳固,只是天地二界相互吸引,之后地界与人界隔开,天界仍向地界重合,才有天之四极。天界已经适合,洪荒的天道开始放开,帝俊首先感应到了天界。

初始的天界不禁修为高低,都可来天界,不过天界与人界之间有灵压,不是修为一般的生灵可以达到的。

帝俊与东皇太一首先来到天界,发现这是一块无上宝地,于是兴致勃勃的带领妖族大军来到天界,占领了三百六十周天星辰同时一批顶尖修为生灵来到天界。

面对天界,帝俊的野心达到极大。开设天庭,自称天帝,开始封官拜相,意图君临三界。

不过巫妖大劫,帝俊败了。

天界被巫妖大战血污之气所浊,之后天界设下飞升这一关,只有达到一定修为才可飞升。

此时,后土身化轮回,地界大道已全,地界亦向人界开放,是妖、魔、鬼所喜欢的地方。

自人族崛起后,第二任天帝是伏羲,卸任后到火云洞修行;第三任天帝是神农,卸任也同伏羲一样;第四任天帝是轩辕,卸任亦如此。(轩辕时期的神农氏是地皇神农氏的后人)三后有人族五帝除了夏禹全部成为天帝,随后卸任,镇守天界其他地方。

夏禹时,众神灵不满人族独大,且大禹治水承了人情,比如测水深浅的定海神针铁、开山的开山钺等。夏禹功德圆满,飞升天界之时封为禹帝。

所以虞舜天帝之后的天帝是众神共举的昊天上帝又称玉皇大帝,传闻中昊天上帝与玉皇大帝是两位天帝这是不足信的,更有甚者称玉皇大帝是昊天上帝的下一任,无稽之谈。

人族在这些岁月里成神成仙的有很多,为人族治水有功的夏禹没成天帝,满意了那些神灵,人族的神灵不满了,撤走了人族在天庭的神、仙。

昊天上帝接任时,面对空荡荡的凌霄宝殿,十分尴尬,只好找师父鸿钧老祖。

鸿钧推算出又一量劫至,准备了封神榜,封神大劫结束,天庭有了将近400位天将,对昊天上帝来说是喜上眉梢。

洪荒经过三次量劫分裂为无数星辰,这些星辰有的在天界,有的在人间,剩下的在地界。

洪荒已经不在了,盘古的心脏这块洪荒碎片化为[心星]。洪荒天道也已不存。

鸿钧老祖还是担心量劫以及法力高深之辈对三界的破坏,所以以无上法力将天界这个大宇宙分为神界、仙界两个宇宙,将地界这个宇宙分为妖界、冥界、魔界三个宇宙。

让妖、魔、鬼、人原本都混杂在人间,现在让四族各居其界,而这些世界也契合他们的本源、大道,各自安稳的修行。

最强法力的一群生灵都在神界,而且神界是最好的地方,让生灵有积极修行之心。

洪荒碎片造就了恒沙般无数的世界、位面,这些世界里鬼、妖、魔修行到一定境界飞升到各自的本源大世界,人族飞升到仙界。

在各自的本源大世界修行到一定境界飞升到神界。自此三界分为六界,诸天星辰主要在神界、冥界。人间的星辰较少,其他的大世界几乎是一片虚无只有本源之气。

太空洞了,六界天道将神界的星辰向其余五界映射一点星辰本源,星辰本源从各界里吸收各界灵气以虚化实,成为一颗颗星辰。

因在各界吸收的灵气所含气息不同,如:妖界的星辰是妖星,适合妖族修行。

各界繁华起来,冲突也减少了许多,天道逐渐恢复起来。

自盘古开天起,天道发生了多次变化。原来是没有天道的,三界新立,三界整体的天道在孕育,三界各自的天道亦是如此。

盘古身化洪荒后,因为是盘古刻意衍化的,洪荒的天道比人界的天道先孕育出来,也是比三界的整体的天道以及各个的天道早,洪荒的天道就代表了整个三界的天道。

后来,三界的天道各自出世,人界的天道还是大部分受洪荒的天道管,洪荒的天道大致与三界各自的天道相等。三界互通时,三界整体天道出世,三界天道以及洪荒天道受整体天道管制。

洪荒破碎化为无数的世界,洪荒天道不存,有的世界有天道,有的世界还未诞生天道,有的世界就是没有天道,在人界皆受人界天道管制。其他界亦如此,受各自大世界天道所管。

鸿钧分六界,三界整体天道化为六界整体天道,六界各自有天道,天道在没有量劫时已经逐渐完善。

不过龙凌风认为六界还不尽完美,地界分为三界,天界也应该分为三界。神界里有七位圣人,圣人如果出手对神界的破坏过大,应还辟一界:圣界。

七界才更好,这也是盘古师尊的看法,龙凌风想到,他年我若为圣人,另辟一界镇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