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沧海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三皇之劫 是谓心劫

龙凌风运足心力,推算异空间的事情,结果推算到另一件大隐秘且悲哀的事情。

三皇立世,为人族斩断荆棘,砥砺而行,庇护人族,将黑暗时刻的人族带向光明。也有圣贤之辈:有巢氏、燧人氏、弇兹氏人族三祖改变人族,让人族日益繁衍强大的,以至今天。

诸多圣人借人族气运和功德成圣,而三皇为人族立命,自然也成圣,不过是人道圣人,其他的圣人是天道圣人。

那六位天道圣人的大道之基鸿蒙紫气是鸿钧所给,也都曾三次在紫霄宫内听道。所以都算是鸿钧的徒弟,鸿钧自认为他们在自己的掌控中。

三皇中只有伏羲陪同自己的妹妹女娲去紫霄宫中听过道,卑鄙的鸿钧却认为人道圣人实力强大又不受自己控制,对当时还是天界的破坏大。

人族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强大。鸿钧瞒着天道对三皇的各自的一位女儿施加劫数以及道的诅咒。

对三皇来说,一位女儿就够要挟了,再说瞒着天道对大功德之辈的暗算有那么容易吗?又者三皇比较疼爱女儿,儿子终究要独挡一面的。

天皇伏羲的女儿洛神,真名为风宓妃,又称为雒嫔、洛姬,掉到洛河中淹死,被父亲天帝伏羲追封为洛神。

洛神作为伏羲的女儿,难道一点修为都没有吗?

是劫数让雒嫔法力运转不灵,又好巧不巧,洛河河伯见色起意,与挟持作为压寨夫人,河伯堂堂神祗不认识天帝伏羲的女儿吗?

雒嫔死后被封为洛神,受洛河周边百姓的香火复活。复活后的雒嫔发现自己竟然不能离开洛河,受到了鸿钧的道之诅咒。

堂堂的天皇、天帝伏羲竟不能将自己的女儿救出洛河,鸿钧见天帝伏羲在任期间过长,威胁伏羲到火云洞闭关,未领鸿钧敕令,不得轻易出关,否则女儿受道之诅咒,必死。

地皇神农的最小女儿的精卫,其真名为女娃。炎帝身为天帝经常不在家,女娃便独自一个人玩。

一天,女娃见到龙王的儿子在村落上欺负凡人,并上去将龙王的儿子暴打了一顿,龙王的儿子落荒而逃。

女娃的内心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她时常梦见的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看日出。可是父亲总是忙于公事,不能带她去看大海。

终于有一天,女娃瞒着父亲,独自一人驾着一艘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女娃还没有看到日出,龙王的儿子就发现了她。海上就突然刮起了狂风,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女娃掉入海中,在海水里与龙王的儿子大战。终因体力不支,被无情的大海吞没,永远回不来了。

巧的是,龙王的儿子也不认识天帝神农的女儿:女娃。

炎帝得知女娃的死讯后悲痛万分,但他用无上法力传入女娃的尸体使她复活,直到使出了招魂之术,才发现女娃死后的魂灵化成一只小鸟,发出“精卫、精卫”的鸣叫,世人将这鸟称为“精卫”。

一般生灵死后,其灵魂与生前是一样的。虽然灵魂可以变成各种形状,但只有灵魂自愿才行。女娃是被道之诅咒强行变成精卫,而且一般来说是生灵达到一定修为可以化形,但精卫受到诅咒化形不了。

精卫永久地没有灵智地在东海飞,衔着石头,来回往复的填海,是灵性被封。

地皇神农也受鸿钧的要挟,同天皇伏羲一样,不闭关火云洞,精卫就会魂飞魄散。

人皇轩辕的女儿女妭,亦称女魃、旱魃,本是着青衣的绝世神女,当时是貌倾三界的帝女,被鸿钧暗下诅咒、劫数,使女妭控制不住自身修行的道火,差点走火入魔而死,是三皇中唯一被害女儿没有死去又复活的,重生的毕竟不如本来的好。

女妭因道火变得丑陋无比,秃了头,所行之处赤焰千里,都成干旱之地,生灵们避之如瘟疫。

曾经的青衣女神啊!

女妭自觉没面见父亲及族人,远遁于赤水之北,自称女魃。

涿鹿之战时,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奉为上宾。第二日,蚩尤命手下打开寨门,领一队人马,前往涿鹿城前叫阵。黄帝一见蚩尤士兵叫阵,即令力牧、常先、大鸿也带领一支人马出战迎敌。

两军就在涿鹿之野开战,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流成河。两军正在酣战,突然云端出现风伯、雨师显出本相一个是雀头人身蛇尾,手持一把芭蕉大扇,在空中摇来摆去,顿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树倒屋塌;一个是蚕头人身大虫,躬着身腰,张着黑洞似的大嘴,对着黄帝军队吹气,顿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那风伯,名叫飞廉;雨师,名叫萍号,都有采天地之阴气,经千年练成的妖术。

力牧、常先等正在与等蚩尤鏖战,突然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士兵有的被大风卷走,有的被大雨消去了法力,有的被大水冲走。黄帝不得已撤兵,其军队撤到哪,那风雨就追到哪,黄帝军队大败而归。

黄帝被风伯、雨师所败,即命祝融请应龙助战。,应龙得到黄帝传令,立即奔赴涿鹿。

三日之后,黄帝仍命力牧、常先、率军队迎战。两军正在厮杀之时,风伯、雨师又站立云端使用妖术,刮起狂风,倾下暴雨。这时,应龙化作本相一条展开双翼的神龙,也使呼风唤雨的神通,同时将雨师召来暴雨吸入口中。

应龙用以一己呼风唤雨的神通对抗风伯、雨师各自施展的呼风神通、唤雨神通。应龙与风伯、雨师相持几个时辰,渐渐支持不住,撤走了。

应龙以一敌二被还是败了,黄帝在涿鹿城头,命令风后挥旗撤兵。正在这时,女魃到了,她花费了不少岁月才控制住道火,远处传来呼叫声:“父亲,且慢!”

黄帝、风后正要挥旗,抬头寻声望去,只见从西北天空飞来一位女子,身着青衣,相貌丑陋,倏然落在黄帝身边说:“父亲,勿怕,是我。”

黄帝仔细辨认,老泪纵横,简直不敢相信,“孩子,这么长时间你去那了,怎么变成如此样貌,这些年受苦了。”

女魃说道:“孩儿只是一时走火入魔才成这样,孩儿这些常到昆仑山,采集日、月之光,辅之以道火,练就驱雨赶风之术,以助父亲成就大业,且看我破他妖术。”

说罢,她取出一根青色燃烧着的羽毛,放在手掌之上,用嘴一吹,变得巨大。

女魃拿着青色羽毛向风伯、雨师劈去。那风伯、雨师正在得意作法,突然见一道青光劈来,抵挡不住,手抖嘴颤,扇落口闭,风雨消逝,二神落荒而逃。

黄帝士兵趁着蚩尤将士大败之际,追杀上去。风后在城头之上,急挥军旗,力牧、常先命令军队调头向蚩尤军杀去。蚩尤军见黄帝军杀来,大败而去。

力牧、常先凯旋入城,黄帝设宴庆贺,令乐师、舞师演奏《鼓曲》庆祝胜利。

此战,一局定天下。

整个涿鹿之战中就属应龙和女魃立功最大,黄帝十分高兴的毫不吝惜地夸耀自己的女儿,众臣也纷纷应喝。

女魃早早退下,担心自己的容貌给父亲丢脸,默默地回到营帐,心情悲伤,道心波动,道火肆虐起来,燃烧了营帐,烧伤了守在帐门口的士兵。

黄帝正高兴时,突然有士兵来报告女魃的失控导致失火,众臣皆惊,全都走出营门,抬眼望去,火势已漫延十几里。

黄帝一边指挥重设大营,作好防卫,以防蚩尤军队借此机会突袭;一边来到女魃身边,安慰道:“为父在这儿,莫怕。”

黄帝宽厚的手掌放在女魃肩膀上,让女魃静下心来,通过手掌传送法力意图压制道火,结果徒劳无功。

黄帝无可奈何,又请了精通医术的神灵、巫师全部无功而返。众臣跪求黄帝顾全大局,将蚩尤彻底击败,黄帝含泪将女魃送走。

天下一统,黄帝将成为人皇。黄帝暗中前往火云洞,带着女魃去请教地皇神农。神农看了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对天皇伏羲点点头,伏羲手持河图,河图发出灰蒙蒙的光遮掩了天机。

神农说了一通,黄帝面露愠色,眼有寒光,“混帐!”

最后神农给出了一个可能的方法,即黄帝成为人皇之时,借气运至盛之机以祛除道之诅咒。

黄帝听闻之后决定就这么办,人皇登基,成就人皇瞬间,驭龙飞升,黄帝将自身功德和人族气运传给女魃。

一切很顺利,突然不知从那儿打来一道暗劲,差点将功德打散和人族气运打散。幸好一刹间,人族气运就回到人族的气运长河中,人皇功德也回归黄帝本身。

不过女魃身上的道之诅咒却反噬变得更强,一刹那,变成赤焰千里。

黄帝被天界强行接引,来不急出手压制女魃身上的道火,甚至话都没时间说,被迫飞升。

黄帝轩辕氏就任天帝,号:轩辕天帝,女魃即为帝女。天帝却多次收到人间的哭诉:那儿赤地千里,这儿干旱成灾...

一位好的天帝要以他的子民为重,轩辕天帝犹豫不决之时,又有手下众多神灵请求驱逐女魃。

轩辕天帝只得将女魃强行接引到天界,在站满天界文臣武将的凌霄宝殿上,父女二人眼神交汇,沉默无言。

轩辕天帝,正一正神,“女魃,盖因尔祸乱人间,皆非本心,其情可悯,其行不可赦,尔愿意发配至何处?”

底下一神灵,“陛下”

“嗯?”,轩辕天帝十分不悦。

女魃看着高高在上地父亲,轻盈盈一笑,“那就赤水之北吧!”

这一笑!

依稀间,仿佛还是那貌倾三界的帝女。

赤水之北,是女魃第一次道火不受控制,远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