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格的研究方法
一、收集人格信息
(一)行为观察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的人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观察他的行为,这是因为人格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做了什么。观察可以在真实生活中进行,也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Furr,2009)。
1.自然情境下的观察
自然情境下的观察是指研究者不改变或不干预自然环境,以观察自然情境下发生的行为现象。例如,如果你看到某个人非常友好,或诚实到令人感到不安,或精力充沛到令人惊讶,那么你将自然对他的友善、诚实和精力水平形成一个结论。人类的一些行为只有通过自然观察才能进行研究,因为在非自然条件下研究是不道德的或不切实际的。例如,研究生命早期的严重剥夺对儿童人格发展影响的实验就是不道德的。尽管自然观察比较简单、易行,但现实中仍然会遇到一些困难:
(1)如果试图在自然状态下观察人的行为,就必须确保被观察者没有觉察到研究者在观察他。试想,当你意识到有人正在观察你时,你绝对不会做那些你曾在私密空间里进行过的行为。
(2)可能会产生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偏差是指观察者自己的动机、期望和先前经验等因素妨碍了观察的客观性。例如,有人假设男孩比女孩更具语言攻击性,如果一位研究者预先就知道要研究这个假设,那么就很难保持观察的客观性。
(3)在观察时想要观察到的行为未必会发生。例如,想要观察真实生活中人们的服从行为,虽然服从行为在一些情境中是比较容易发生的,但是如果特意设计某种情境以产生服从行为,那就不是自然观察了。
自然情境行为观察的好处在于它所获得的人格信息比较真实,描述了参与者在日常活动中真实的作为。其不足之处在于收集成本较高,而且研究者想观察的某些情境可能很少在参与者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情境的行为观察获得相关信息。
2.实验室观察
实验室观察是指在实验室或预先设置好的情境中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观察。例如,就在参与者填写一张表格之后,突然有烟从门缝涌进来,而研究者正在外面拿着一个秒表,试图测量参与者多久会跑出来,或是会不会跑出来。如果研究者想知道参与者在真实情境下对烟雾的反应倾向,那么他必须花很长时间来等待这种情境的到来,而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操控这种情境的发生。
由于实验室的环境具有人为性,而人工操纵的环境有可能会导致不自然的行为,一个人在实验室中的表现与他们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通常是不同的。试想,如果要在实验室情境下观察不同人格特质被试在建立亲密关系中的行为表现,那将会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怎样的不同。因此,实验室观察的结果不一定能推广到现实情境中。
(二)自我报告
自我报告是一种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回答研究者问题的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经常会对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经验数据感兴趣。这些经验有时是内部的心理状态,如信仰、态度、感受等;有时是外部行为,但不适合心理学家现场观察,如性行为或犯罪活动。这时研究者就要依赖自我报告。
自我报告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人格问卷或调查包括一系列书面的问题。例如,一个关于“友好”的问卷设计,可能包括“我真的很喜欢大部分人”,“我经常参加很多聚会”(肯定的回答表示是友好的),“我认为人们都是讨厌的、卑鄙的”(否定回答会增加友好的分数)。问卷所做的就是再三地以不同表述问同一个问题,即“你是一个友好的人吗”,开放式问题有自由回答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有备选答案,如“是”“否”不确定。
访谈是指研究者为了获得详细信息而与个体进行对话。不像问卷的完全标准化,访谈是互动式的,访谈者可以根据回答的内容变化问题。好的访谈者除对显现的信息敏感,对社会互动的过程也应是敏感的。受过训练的访谈者与回答者建立友善的、积极的社会关系,鼓励回答者信任访谈者,并与访谈者分享个人信息。
尽管自我报告因其简单易行、信息量大、深入内心而被研究者广泛使用,但也有其局限性。正如范德指出的那样,采用自我报告的缺点在于,“或许他们不愿意告诉你”“或许他们不能告诉你”(Funder,2018),以及有可能告诉你错误信息,因为参与者可能不太理解问题或不能清楚地记得他们当时的经历。此外,自我报告可能受社会期望的影响,为了产生良好的印象,人们可能给出虚假的或误导性的答案。如果回答者意识到问卷或访谈的目的,为了能获得工作、从精神病院出院或完成其他目标,他们可能说谎甚至捏造事实。
(三)生活事件
通过深入了解一个人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可以获得广泛的人格信息。“你大学毕业了吗?”“在校期间获过何种奖励?”“你有担任过什么职务吗?”“你住过院吗?”“你进过监狱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事件,类似于人的成长档案,它们是实证的、具体的、真实的,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
生活事件可以看作是人格的结果或“痕迹”,而不是人格本身的直接反映。它们证明一个人的行为如何影响他的生活,包括重要的生活事件、健康和物质环境。例如,一个责任感较低的人可能工作表现不佳,那么其获得升迁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反映在薪酬水平上则为比较低。又如,一个吸烟多年的人,相比没有这种习惯的人来说,可能肺部健康状况更差。
生活事件的优点在于其具体性和客观性,一个人的学历、收入、婚姻状况、健康状况,以及其他很多具有重要心理意义的事件都可以相当具体,甚至以精确的、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此外,生活事件在很多情况下都受心理变量的影响,并为其提供独特的信息。例如,某些心理特点可能使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某些心理特点如责任感,则可能是获得录用或完成学业的必备素质。尽管如此,生活事件受很多因素影响,这使得我们难以将人格特征与生活事件建立直接的对应关系。例如收入和身体健康,尽管显然与人格有关,但并不能简单将它们与一种或少数几种人格特征联系起来。
二、临床研究
(一)定义
临床研究又称个案研究,这种方法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途径广泛收集材料,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从而系统、深入地研究人格。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个体往往是受心理失调困扰的行为异常者或是在某些方面比正常个体更为独特,而他们的失调或独特正是研究人员的兴趣所在。研究者详细记录这些人的经历、当前行为以及在持续数年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从传统意义上讲,人格心理学家比其他领域的心理学家更偏爱这种方法。临床研究的资料一般是描述性的,研究者通常不报告具体数字和统计分析结果,而是描述他们对被研究者的印象及其临床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研究人员偶尔也作一些定量的评价,但是一般不对研究结果作比较分析。
(二)来源
临床研究源于精神病学领域,后来被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者继承和发展。早在19世纪,法国医生沙可对前来巴黎神经病诊所就诊的癔病患者的问题(如图1-1),如无解剖意义上的瘫痪症、有健康的视觉器官却不能正常地看、无缘无故地短期昏厥以及无法解释的健忘症等特别感兴趣,同时对这些症状进行分类,并用催眠术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后来被弗洛伊德发扬光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精神分析疗法。弗洛伊德在创立其人格理论之初,几乎全部依赖于他自己对患者的深层分析。
图1-1 沙可用催眠治疗癔病患者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通过对自我实现者和来访者的全面评价,提出了关于人类本性的独特见解,马斯洛研究的对象——自我实现者每个都是独特的个案。自称是人格研究中最注重科学严谨性的行为主义者也要依仗临床研究来说明其行为理论与治疗方法,如华生对孤儿艾伯特所做的恐惧获得实验即是一个经典的临床个案研究,该研究常用于说明条件反射的原理。
(三)举例
曾经有一项个案研究占据了《人格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的整个专题(Nasby and Read,1997),研究介绍的是道奇·摩根(Dodge Morgan)。他在54岁时,独自一人凭借一条小船完成了环球航行。研究者报告的这项个案具有较高的可读性,解释了这个有趣的人何以完成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解释集中说明了摩根早期的生活经历如何使其形成特殊的成年人格,从而完成了单独乘小船环游世界这一极端行为。在进行个案研究时,心理学家利用摩根的航海日志、自传材料进行访谈,甚至采用标准化的人格问卷等方法。作者总结说,人格理论为讨论个体的生活提供了一种语言;反过来,分析个体的生活为评价人格理论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具体的个体提供了一种方法。
(四)评价
早期的人格心理学家比较偏爱临床研究,正如奥尔波特指出的那样,如果不对单个人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就不可能理解整个人格的本质。事实上,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对人格或人性做出比较科学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的临床经验和个案分析。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把一个人缩减到仅用纸上的几个数字来描述,那么很可能使我们失去完整的、真实的人格。对于一些罕见的个案,临床研究更有优势。例如,你打算研究政治谋杀者的人格,符合这一标准的人数量极少,而你在调查他们的背景及其当前的行为表现时可能会受到限制,此时临床研究无疑是首选。
尽管如此,临床研究的弊端还是比较明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个案的推广性问题。一个人以某种方式行动,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按这种方式行动。事实上,当人格理论家寻找心理治疗方案时,从临床研究中获得的很多资料都引起了他们的思考,这是因为他们感觉到每一个患者的问题都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第二个问题是确定因果关系的问题。例如,一个恐水症患者可能回忆起儿时险些被淹死的创伤经历,虽然我们可以推断这种早期经历可能是导致他患上恐水症的原因,但是我们并不能肯定没有这种早期经历他就不会患恐水症。
第三个问题是在临床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推断往往会妨碍研究的客观性,他们的期望可能使自己只注意那些能够证实研究假设的材料,而忽略那些不能证实研究假设的材料。
三、相关研究
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有关吗?一个人的性格能预示他的职业成就吗?学过人格心理学过的人比没学过的人更能准确了解人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不能通过简单的描述来回答,而是要采用相关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定义
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在多种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其他因素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情况,相关的大小一般用相关系数来表示(见表1-1)。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验与统计分析确定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自我概念与考试焦虑程度等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与强调观察的临床研究不同的是,相关研究重在测量;临床研究注重对一个或几个被试的研究,而相关研究则强调从大量被试中获得数据;人格的临床研究强调整体,而相关研究却强调人格结构各个元素间的关系。
表1-1 相关系数的强度大小与意义
(二)来源
人格的相关研究起源于英国学者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1822—1911),在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影响下,高尔顿开创性地研究了人类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遗传的关系。他坚信人类的特性是遗传下来的,而且这些特性是可以系统测量的。高尔顿在研究中特别强调三个因素,即个体差异、测量和遗传,同时在被试中运用测验、评估、问卷等考察手段,提出了相关系数的概念,用以确定各组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些做法至今仍然是人格相关研究的主要特征。在研究智力问题的过程中,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1863—1945)还发明了一种称为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人们可以据此从大量数据中找到共同的因素。人格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否存在不同的基本特征或组成因素,如果我们对许多人格特征进行测量,那么测得的差异果真可以归为几组吗?后面我们将看到,人格的因素分析法不仅是相关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基石。
弗朗西斯·高尔顿
(三)举例
假定我们想要研究电视暴力片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关系,采用相关设计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研究中只要获得两个主要变量——电视暴力片与攻击性行为的数据即可得出两者的相关。首先,我们要想办法获取儿童观看电视节目的基本情况(如每天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节目中有多少暴力镜头,等等),这可以通过对儿童本人或其监护人的访谈及问卷获得。其次,我们要了解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攻击性行为的情况(如平时是否喜欢欺负别人,是否喜欢讲粗话和脏话等),这可以通过与儿童、监护人及其教师的访谈或问卷获得,也可以通过同伴提名获得这方面的数据。最后,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性质和大小。如果不出意外,该研究可能的结果是:电视暴力片与儿童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结果仅仅反映两者有关系,并不能说明电视暴力片导致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它们之间很有可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此外,在两者的关系中,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结构等)对其产生影响。
(四)评价
相关研究往往以其简洁、经济、易操作等特点取胜。
其一,相关研究一般比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且更节省时间,因为它可以同时测试或调查成批被试,在短时间内能获得研究变量的大量数据。
其二,由于相关研究无须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这使得其结果比实验研究更可能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情况,从而减少研究的人为因素,提高其生态效度。
其三,相关研究使我们可以研究实际上或伦理、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如性别、年龄以及家庭出身等。例如,在道德上我们不能教育或培训一个杀手来研究环境教育对人格和犯罪行为的影响。
其四,在现实中存在许多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实验法来确定它们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相关研究的结论充其量只能表明事物之间有无关系或联系,它无法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如此,看似相关的两组变量很可能只是一种表面的相关或假相关,或者它们可能同时受第三个变量的共同影响,即两组变量只是构成一种共变关系。例如,气质的体型说认为,人的气质与体型有关,事实上,气质与体型只是一种表面的关系,无论是气质表现还是身体长相,两者都受制于遗传素质。另外,相关研究大多依赖测量,尤其是被试的自陈报告,这样又难免要牵涉到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如果测量的结果不可信或者无效,那么依据这一结果所做出的相关分析显然就没有意义。
四、实验研究
(一)定义
实验研究一直被当成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据此做出因果性的推论。例如,我们可以操纵作业的难度或时间限制,考察具有不同人格特质(如外倾性或神经质)被试作业成绩的变化,以了解作业难度与紧张程度对具有不同人格特质被试作业成绩的影响。与强调个体和整体的临床研究不同,实验研究一般要求较多被试;与强调个体差异和测量的相关研究不同,实验研究强调探讨适用于所有人的心理机能的普遍规律;与临床和相关研究都不同,实验研究要求对自变量进行操纵,由此得出因果性的结论。
(二)来源
人格的实验研究源于实验心理学的缔造者——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大约与沙可在法国进行临床研究和高尔顿在英国进行相关研究的同时,冯特在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特别强调将心理学发展成如物理学、化学一样的自然科学,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来进行心理学研究,这些无疑跟冯特早期的化学和生理学专业的训练有关。与此同时,德国的另一位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以自己为被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高级心理过程——记忆的可研究性。不过,在心理学史上,最为经典的实验研究当数行为主义的研究,这其中包括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当然,由于人格本身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因此,与心理学的其他领域相比,人格的实验研究显得非常有限。
威廉·冯特
(三)举例
实验研究一般从提出假设开始,通过对自变量的操纵以及对额外变量的控制,借以考察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有效的预测。例如,心理学家对孤独感的个别差异很感兴趣,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一些人经常被孤独感困扰,而另一些人则很少感到孤独。为此,他们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假设:孤独的人缺乏社会技能,因此不能发展和保持令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从这一假设出发可以提出许多相关的预测:首先,具有稳定的孤独特征的人比不孤独的人更少主动与别人谈话;其次,在别人怎样看待自己的问题上,孤独者比不孤独者自我感觉差;再次,在与他们交谈时,孤独者比不孤独者会说出更多不恰当的话。上述假设都可以通过实验加以检验。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记录孤独的人和不孤独的人与刚结识的人的谈话来验证最后一个假设。评估者可以统计他们在谈话中做出恰当反应的次数,提出恰当问题的次数等。如果有孤独特征的人在谈话中做出的恰当反应少,这个假设就得到了证实。
(四)评价
实验研究具有临床研究和相关研究不可比拟的优点,它不依赖自陈报告材料,力求客观准确,对变量的控制严密,能够操纵变量,从而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并得出因果性的结论。实验研究常因其可操作性、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而被视为理想的科学研究方法。但为什么并非所有的人格心理学家都采用实验研究呢?很显然,实验情境下人格研究的内容非常有限。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实验室里研究像幻想与恋情关系之类的人格现象呢?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将实验室的研究结果用于推断个体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呢?由于受实验情境本身的限制,其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其结论难以直接推广到日常生活中。
然而,对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而言,实验研究最棘手的问题还在于它对众多人格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处理上。实验研究要求对变量进行严格控制,而且一次只能对某个或某几个少数变量进行研究,这不仅不能把握众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的人格因素,而且会对许多主观的、复杂而又重要的东西视而不见,为了严谨性与客观性而牺牲主观性与意义性。鉴于此,即使在确定了具体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后,人格心理学家仍然面临各个部分和各种因素如何整合的任务,亦即将人格分解成部分之后,要解决怎样将分解后的部分加以复原的问题。实验研究以客观性著称,但作为实验对象的人具有高度的主观性、能动性与独特性,因此实验的方法难以彻底排除实验对象的主观认识和态度对实验过程的影响。
由于人格领域自身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等原因,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可能单独解决所有问题,每种方法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见表1-2)。用于确立变量之间的因素关系,实验法是比较理想的。例如,它可被用来确定噪音环境是否妨碍内向者的成绩,但不会影响外向者。然而,确定日常生活中自然发生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如若使用实验法就失宜了。对于某些问题而言,使用实验法可能是不切实际或不道德的。例如,假如研究者对营养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感兴趣,那么在进行实验研究时,让一半儿童在童年期的几年里营养不良,从而考察营养是否会影响他们成年期的智商,这样做是不道德同时也是不允许的。此外,人格领域还时常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交织在一起,因此,还需要借助其他的研究方法,如跨文化研究。
表1-2 三种研究方法比较
知识链接:多种方法并用——A型行为模式举例
最初,人格特征与心脏疾病有某种联系的观点是由两位心脏病学家基于临床观察提出来的(Friedman and Rosenman,1974)。这两位心脏病学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许多患心脏疾病的年轻人都有某种并发的行为特征,如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富有攻击性等,这种行为模式被称为A型行为。临床访谈观察到的这一模式通过结构性访谈进一步测定了个体在这方面的差异。访谈所问的标准问题旨在获取竞争性、急躁性和敌对性方面的情况。除访谈内容外,研究者还对表达风格特征,如语速、音量、爆破音等进行了测量。随后,其他研究者还设计了一个问卷来测定与A型行为模式相关的人格特征差异,对A 型行为模式的研究和测定及对其与心脏疾病关系的考察持续了20多年。
在这期间,实验室的研究主要用来确定通过结构访谈或问卷界定出的A型个体是否在各种不同的任务上与非A 型个体的行为有差异。研究发现,相对于那些在A型行为测量上得分低的个体而言,那些得分高的人往往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且更能在接近于忍耐极限的水平上工作而精力比较旺盛。在一项自然情境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那些在A型人格问卷上得分高的美国和印度的汽车司机比得分低的司机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驾驶行为更急躁,出车祸的可能性也更大(Evans,1987)。
像A型行为模式的研究那样,人格领域的大多数研究起源于临床观察,由临床观察进一步导致结构性访谈和个体在相关人格特征模式间差异的问卷测定,通过这些测量手段获得的个体差异再与实验室任务的表现、现实生活情境中的表现以及其他问卷的结果一一进行比较。这是目前人格领域研究的一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