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允贤《女医杂言》评按译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丹 毒

一妇人年四十三岁,其夫因无子,取(1)一妾带领出外,妇忧忿成疾,两腿火丹大发,又加热甚,其脉大而极数,医者多以忧愁郁结治之,皆不获効。某询其火丹之故,云自为室女时得此症,每遇劳碌忧忿必发,不久而退,惟今三月不痊。某意谓湿毒,治之,先用防己饮一贴出《丹溪方》,其热速退,又服一贴,火丹亦退大半,又于火丹红点处刺出恶血,又服前药二贴,火丹全退,又用四物汤、二陈汤出《局方》加砂仁一钱 人参二钱 苍术二钱 香附一钱

上水二钟、姜三片空心服,调理半月而愈。

白话译:

有一名四十三岁的中年妇女,因为不能生子,她的丈夫便娶了小妾,并且带着小妾离开家,居住在外,这名妇女因此心怀忿怒而生了病。她的病情为两腿部发出很严重的火丹,而且发热很厉害,其脉象也脉大而数。医生大都按照忧愁郁结的情志病来治疗,但是都没有效果。病人找我诊治,我询问她发火丹的病因,她告诉我说,她还在少女未出嫁的时候就得了这个病,每当遇到辛苦劳碌的时候,或者忧愁忿怒的时候,就一定会发作,但不久就会消退,而这一次却都三个月了还不痊愈。我认为她这是湿毒引起的,于是按照湿毒来治疗。先用了出自《丹溪方》的防己饮一剂,病人的发热症状很快就消退了,又用了一剂防己饮,火丹退去一大半。又在火丹的红点处进行针刺,放出恶血,然后再给她服两剂防己饮,火丹就全部退完。再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四物汤、二陈汤加砂仁一钱、人参二钱、苍术二钱、香附一钱。上面这个方子用水二钟煎,加姜三片,空腹服用。这样调理半个月后就痊愈了。

评按:

火丹即丹毒,《诸病源候论·丹候》曰:“丹者,人身体忽然变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主要病因为火毒,《诸病源候论·丹候》又云:“风热毒气,客于腠理,热毒搏于血气,蒸发于外,其皮上热而赤。”该病表现为患处皮肤鲜红,色如涂丹,灼热肿胀,发于颜面者,称抱头丹,发于下肢者,称流火、腿游风等,本案即属后者,因有劳碌忧忿即发的病史特点,故辨证属气火怫盛,湿毒瘀结。前医亦看到情志病史,推测其治之不效的原因,其一,气化则湿化,气机怫郁,多兼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瘀滞,从本案谈氏用方看,本证当兼有形实邪,仅理气行气,恐有不及。其次,辨治怫热郁结,要着重辨气机怫郁和火热炽盛孰轻孰重,孰主孰次。火郁发之是以辛散透达之药,宣畅气机,透热外出,用于怫郁较明显的情况,若气火涌盛,邪热鸱张,则当苦寒直折其势,辅以壮水之主,用发散药反而煽风助火。本案脉大而极,是气郁化火,气血翻涌,火热盛极之象,若为气郁,脉当有或沉,或弦,或紧,或缓,或涩,或迟等气血郁滞的表现,故虽有情志不遂的病史,当前脉证并不支持气郁为主要病机。谈氏论脉,极精炼,唯其精,故能直指要点。前医既从忧愁郁结论治,恐多疏肝解郁,行气理气,是以不效。

《丹溪心法》卷三载防己饮两方:白术、木通、防己、槟榔、川芎、甘草梢、犀角、苍术(盐炒)、黄柏(酒炒)、生地黄(酒炒),主治脚气冲心。又方:苍术、黄柏、防己、南星、川芎、白芷、犀角、槟榔,治痰热食积,痰流注。

结合本案,当以前方为是。《医方考》曰:“是方也,木通、防己、槟榔,通剂也,可以去塞;犀角、黄柏、生地、甘草,寒剂也,可以去热;苍白二术,燥剂也,可以去湿。然川芎能散血中之气,犀角能利气中之血。”患处色红如丹,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邪热显然已波及血分,“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犀角正是个中佳品(现以水牛角代)。方中槟榔又有引经之用,《退思集类方歌注》曰:“槟榔下行疾速,坠诸药入下焦,消肿痛。”尽管该方在《丹溪心法》是治湿热脚气,但与此证湿毒郁结的病机相同,故可用以移治此证,所谓异病同治也。

刺血法是通过放血的方式,祛除邪气而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本案热毒郁于血分,迫血妄行,溢于脉外,凉血散血是从内而治,点刺放血是从外施为,旁开出口,因势利导,通泻气火,予邪热以出路,且能直接排除离经之血,以防恶血瘀阻而生变故,相较内服汤药,取效更捷。刺血疗法亦有其禁忌,该法以祛邪为主,故对虚证,尤其是阴血不足者应当审慎,《灵枢·始终》曰:“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灵枢·血络论》则云:“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

血热退尽后,方用四物汤加人参,补气养血,又恐正虚邪恋,灰中伏火,故用二陈汤加砂仁、苍术、香附,行气解郁,化痰除湿,以除有形邪实,是为善后之法。

【注释】

(1)取:同“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