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学术思想
张炳厚老中医中医理论雄厚,精通中医经验,博览各家学说。经过50余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辨证治疗规律,在中医界别树一帜,他辨证细腻、立法精确、选方新颖、遣药奇特,讲究引经报使,善用虫蚁药,人称“医林怪杰”,正像名人为他题词所示:“博采众长、独辟蹊径、陶铸古今、自成一家。”下面介绍他的学术思想,以飨同仁。
一、诊断严格遵循三大原则
张炳厚老中医认为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从整体出发,运用辨证论治方法,以识别病证,推断病情,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他的具体学术思想就是严格遵循诊断的三大原则。
(一)审查内外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认为:人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自然界的一般变化是相适应的,这种观点就是中医诊断学的审查内外原则。这一原则对于诊断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体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而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沟通内外。如果身体发生疾病,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也可以显现在某个局部,内部可以迁延及外,外部也可以传变入里。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脏腑病变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异常。可见,人体每一病证的产生都体现出整体的失调。例如眼病不仅是眼局部的病变,而且和脏腑经络的疾病也密切相关,或由于肝经有热、或因肺热,或因肝火,或因肾阴虚,病因诸多,如果单从眼部诊断自然不够全面。然而诊断也不能忽视局部,既要诊察局部,又要诊察整体,而且诊察局部也可以审之整体。
张炳厚临证时采集四诊资料非常广泛,从表及里、从脏及经、从发病季节到发病时间、从发病环境及人的性格无所不括,因为: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随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外界环境起急剧变化时,人体机能不能适应时,脏腑经络功能就会失调而发生疾病。例如:①季节:冬季风寒证多,夏季湿热病、胃肠病多。②地方:西北、东北地区,地高风野,严寒、风寒病多,江南,炎热多雨则湿热病多。③生活条件:重灾区人群胃肠病增多,甚则易暴发传染病。④精神刺激:在我国动乱时期,精神疾病患者就相对增多。可见疾病的发生与变化,绝对不能孤立于自然界之外,要想正确诊断疾病,就必须审查患者所处的外界环境。
(二)辨证求因
辨证求因是中医诊断的第二大原则,就是在审查内外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病人一系列的症状,包括病人自觉症状如四诊所得,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病因病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切实的依据。
疾病是多样而复杂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要正确认识疾病,就必须从病因、病位、病程、诱因等多方面进行全面了解,而了解的依据就是“证”。这里所说的辨证求因的“因”字,其含义应当是广泛的,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普通致病因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症结,可以此作为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如气郁、瘀血、痰饮、积滞之类,这些虽然不在“三因”之列,但在辨证上也常视为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可作为治疗的重要依据。所谓辨证求因,也就是根据病人临床所显现的一系列具体证候,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经何脏,其病程发展及病理机制又如何?查明这些就可得出诊断,即可作为立法施治的依据。
人体发生疾病,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发热、恶寒、头痛等。这些异常现象即是中医所称的症状。症状的出现是机体有了病变的客观反映,分析症状可以探求疾病的内在变化。因此,症状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作为医师永远要把症状作为第一依据。但辨证的“证”字与症状的“症”字,许多人模糊不清,辨证的“证”字,它不代表个别的症状,也不仅是表面的综合症状群。所谓的证,既包括四诊检查所得,又包括内外致病因素,全面而又具体地反映了疾病的特征、性质、病位和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症结。
例如:病人自述发热,单从发热这个症状不能得出辨证的结果,因为它有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之别,就需进一步了解病人有没有恶寒头痛,如兼有恶寒头痛而发热,那就比较明确一些,但还要看看他是不是脉浮?舌苔是否薄白?病起多久?等等。如果上述症状具备则病属初起,那就可以初步确定为外感表证的发热,而不是内伤里证的发热。但辨证至此并未终了,还要进一步辨别,是风寒发热还是风热发热。如口不渴、舌不红、脉浮紧,则为风寒发热。若口渴、舌红、脉数,即为风热发热。辨证就是按照中医的理论和经验,像抽丝剥茧一样诸层深入以达到辨证求因,而给治疗指出方向。
由此可见,仔细的辨证就能对疾病有深切的了解,诊断也就更为准确,而在治疗上更能达到“审因论治”的较高境界。
通过“辨证”来了解病情,求得病“因”,这就是诊断的第二大原则。
(三)四诊合参
既然诊断要根据审查内外和辨证求因的方法进行,诊断的方法要求对病人做缜密的观察与全面的了解,预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四诊合参。
四诊即是望闻问切。诊断要求必须四者具备,才能见病得源。因此要求绝不能把四诊割裂开来理解,以为高明医师无论何病都能一望既知。自从前贤王叔和以后,脉诊和舌诊均有很大发展。
因此有些病人便出现一种倾向,往往夸大脉诊和舌诊,一切诊一望舌就判断病情处方用药,而忽视四诊合参的原则,医师对舌诊、脉诊有精深的研究和专长固然很好,但万不能以一诊代替四诊。病人发病的经过、痛苦所在、过去犯过什么病、经过何种治疗等资料的收集,必须通过问诊。病人的声音、气味有何变化,必须通过闻诊。病人的神色形态有何变化,必须通过望诊。病人的脉象和肢体有何异常,又必须通过切诊。疾病的发生是复杂而多变的,证候的显现有真相也有假象,有的假在症上,有的假在脉上,故诊法有“舍症从脉”和“舍脉从症”的理论。倘若四诊不全,便得不到病人全面和详细的资料,辨证就不会准确,甚至出现错误。例如病人自述发热头痛,病情并不复杂,但绝不能只凭这两个症状来辨证,还需问明起病的时间、发热的情况,还要摸摸热在手心还是在手背,舌象脉象各如何?禀赋如何?声音状态如何?方能确定诊断。若问诊知其病所由得,初起曾有恶寒,其后发热无汗,饮食不馨,大小便如常。望诊见其神色如常,舌质正常,舌苔薄白。闻诊其声音重浊而鼻塞,脉呈浮紧。从以上四诊所得,根据八纲分析应是外感风寒表证。如果病人病已日久,每于午后发热,手心热甚于手背,有时头痛或不痛,神疲倦怠,两颧发赤,唇红或舌质深红无苔,脉见细数,按上证分析这是内伤阴虚之证。
由此可见,证候是辨证的基础,要详细搜集证候资料,就必须四诊合参。
笔者近年观察有些中青年医师,对舌诊、脉诊不够重视,没有认真学习和钻研,学舌诊和脉诊只是为了规范病历的书写。无根据地写出:“脉弦细”“苔薄白”。更甚者,有些中青年医师临证不做舌诊和脉诊,只是简单问问病情,甚至开口即问“你想开什么药?”这种做法既对病人不负责任,也有碍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这里笔者要棒喝一声!舌诊和脉诊具体体现着中医诊断辨证的中医特色,是辨证施治不可缺少的依据,必须努力学习、深入钻研、正确掌握。为了便于对舌诊和脉诊的掌握,下面分别讲述舌诊和脉诊的临床意义和常见的舌诊和脉诊内容。
1.舌诊的临床意义
舌诊是辨证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临床意义为:
(1)判断正气盛衰: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苔薄白而润是胃气旺盛,舌光无苔为胃气衰败或胃阴枯竭。
(2)分辨病位深浅:苔薄多为疾病初期邪入尚浅,病位在表;苔厚则为病邪入里,病位较深;舌质绛则为热入营血,病位更深,病情危重。
(3)区别病邪性质:黄苔多主热邪,白滑苔则主寒邪,腐腻苔多是食积痰浊,黄厚腻苔则为湿热;舌偏斜属风邪或虚风内动,舌有瘀点或瘀斑则是瘀血。
(4)推断病情进退:舌苔与舌质往往随正邪消长与病情进退呈相应变化。如舌苔由白转黄,又进一步变灰变黑,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寒化热;舌苔由润转燥,为热渐盛而津渐衰;若苔由厚变薄,由燥转润,往往是病邪渐退,津液复生。
2.舌与脏腑的关系
舌与脏腑,主要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相联系。如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夹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足少阳之筋入系舌本等。这说明五脏六腑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经络、经筋与舌本相连,脏腑之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映于舌。
在脏腑中,以心脾肾与舌的关系尤为密切。心为五脏六腑之主,主宰全身脏腑气血之功能,故心的功能状态反映了全身脏腑气血的功能状态。舌为心之苗窍,故脏腑气血的疾病,可通过心而反映于舌。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之化源。舌为脾之外候,舌苔又为胃气熏蒸而成,故舌象可反映脾胃的功能,同时也反映全身气血津液的盛衰。
为了便于临床掌握,现将常见舌诊的内容以辨证歌分述如下:
(1)舌苔变化,各有分布;舌尖心肺,中央胃腑。
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质两旁,肝胆地部。
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
(2)辨舌津液,润燥滑涩;润多正常,湿厚属湿。
润而多津,滑苔之色;涩又浮粗,燥则津竭。
(3)舌红主热,尚多分明;心火上炎,舌尖色赤。
红在两边,肝胆有热;温病初起,尖边多赤。
见于杂病,心肝之色;头痛失眠,烦躁便实。
红色鲜艳,亦各有殊;温病热甚,杂病阴虚。
舌心干红,津液被劫;光嫩无津,为镜面舌。
病多主凶,津液枯竭;若气血虚,淡红舌质。
(4)苔厚薄白,内外邪结;表寒均薄,兼症各别。
邪积苔厚,内证多实;腐苔松厚,擦之即去。
正将化邪,阳气有余;腻则粘舌,刮亦不脱。
痰湿踞中,阳被阴遏;腐苔如霉,或如腐脓。
胃气败坏,或有内痈。
(5)苔布满舌,邪气蔓散;表证薄白,白腻属痰。
用药宜慎,防多变幻。
(6)白苔主表,病湿虚寒;苔白而滑,外感风寒。
白苔舌红,风湿初染;白苔转黄,邪气内传。
白苔绛底,湿遏热伏;白苔黏腻,痰湿内搏。
白苔湿润,边尖齿印;并兼胖舌,湿痰之证。
虚证白苔,望之明镜;舌多嫩滑,阳虚之证。
(7)黄苔主病,属里属热;微黄不燥,初传当别。
黄而干燥,里热已极;舌苔黄聚,阳明腑实。
燥生黑刺,或者发裂;均为热深,阴液消失。
黄而滑腻,痰湿热结;以上黄苔,均属热实。
别有一种,淡松花色;色黄而淡,胖嫩舌质。
津润而冷,脾虚有湿。
(8)润燥厚薄,可知邪正;察舌关键,辨证纲领。
润为津存,燥乃热乘;厚为病进,薄为邪轻。
结合苔色,病情自明;若因饮食,混冲当侦。
诊而后食,厚薄分清;诊而后饮,润燥分明。
以上舌苔,牢记当真;临证不惑,运用要灵。
3.脉诊的临床意义
《素问·宣明五气》说:“心主脉。”脉与心息息相关,心与整体有密切关系,故身体有疾病,必然影响及于脉。另一方面,脉中水谷精气,流布经络,灌溉脏腑,游行四肢,灌注百骸。五脏脏气也通于脉,而作用于全身。人体血脉的运行,和气血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血脏腑发生病变,脉往往先受影响,甚至在疾病尚未显露之前,脉已有了变化。周学海说:“有是病即有是脉,脉在病后也。若夫病证未形,气血先乱,则脉在病先,诊脉可以预知将来之必患某病也。”
脉与病的关系十分复杂。根据古人的经验,脉证有相应的,也有不尽相应的,故又有“舍症从脉”或“舍脉从症”的说法,脉虽有长度,但临床应用需要灵活掌握,应四诊合参方可作最后决定。
脉象共分28种,现将常见脉象主病以诗歌形式,分述于下:
浮脉
体状诗:
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怏,久病逢之却可惊。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实风数热紧含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沉脉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病尺,四十如此号为平。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病泄痢,肾虚腰脊下元痌。
迟脉
体状诗:
迟来一息至唯先,阳不胜阴气血寒,
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需益火之源。
主病诗: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癥瘕仔细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
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尽疝牵丸。
数脉
体状诗: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
浮沉表里分虚实,唯有儿童作吉看。
主病诗:
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臣,
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
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滑脉
体状诗:
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
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唯看至数间。
主病诗:
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
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
寸滑膈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
当关宿食肝脾热,渴利秃淋看尺部。
虚脉
体状诗:
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合空,
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
主病诗:
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
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
血不荣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
骨蒸痿痹伤精血,却在神门两部居。
洪脉
体状诗:
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
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
主病诗:
洪脉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
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泄痢可踌躇。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
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微脉
体状诗:
微脉轻微僘僘乎,按之欲绝有如无,
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于微略较粗。
主病诗:
气血微兮脉亦微,恶寒发热汗淋漓,
男为劳极诸虚候,女作崩中带下医。
寸微气促或心惊,关脉微时胀满形,
尺部见之精血弱,恶寒消瘅痛呻吟。
缓脉
体状诗:
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飐轻风,
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
主病诗:
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虚,
上为项强下痿痹,分别浮沉大小区。
寸缓风邪项背拘,关为风眩胃家虚,
神门濡泄或风秘,或是蹒跚足力迂。
弦脉
体状诗:
弦脉迢迢端直长,肝经木旺土应伤,
怒气满胸常欲叫,翳蒙瞳子泪淋浪。
主病诗:
弦应东方肝胆经,饮痰寒热疟缠身,
浮沉迟数须分别,大小单双有重轻。
寸弦头痛膈多痰,寒热癥瘕察左关,
关右胃寒心腹痛,尺中阴疝脚拘挛。
濡脉
体状诗:
濡形浮细按须轻,水面浮绵力不禁,
病后产中犹有药,平人若见是无根。
主病诗:
濡为亡血阴虚病,髓海丹田暗已亏,
汗雨夜来蒸入骨,血山崩倒湿浸脾。
寸濡阳微自汗多,关中其奈气虚何,
尺伤精血虚寒甚,温补真阴可起疴。
弱脉
体状诗:
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
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主病诗:
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痿,
多惊多汗精神减,益气调营急早医。
寸弱阳虚病可知,关为胃弱与脾衰,
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步推。
细脉
体状诗:
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
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
主病诗:
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
若非湿气漫腰肾,即是伤精汗泄来。
寸细应知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
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遗精号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