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主要特点
总体上,UC内镜下的特征性改变是病变从肛管直肠缘开始向近端扩展,且具有连续性、融合性、向心性的特点。其炎症部位与正常黏膜之间的界限常常较为清晰,并且可能仅间隔数毫米。这一特点在远端结肠炎尤为明显。与CD不同,重度UC的溃疡常位于炎症黏膜部位。存在深溃疡是发生不良预后的征兆。
UC在不同时期、治疗前后内镜下的表现各有不同,内镜医师应从四个方面观察和描述,全面完整地反映病变的特征,即病变的连续性和范围、结直肠黏膜炎症特点、血管纹理变化、上皮增生和管腔结构异常。
UC早期内镜下仅表现为病变区域的黏膜充血水肿,且为颗粒样,质地变脆,血管纹理模糊、减少或消失。随着疾病的进展,部分区域出现糜烂、针尖样或不规则的小白苔溃疡,可有接触性出血,严重者可有自发性出血(图1~图6)。UC患者肠黏膜病变区域和正常区域有较为明确的分界(图7),依此分界可判明UC的累及范围,借此确定疾病分型。
UC治疗后的内镜表现各异,内镜下糜烂、溃疡消失,血管纹理重现清晰,黏膜从外观上接近正常者,即便有瘢痕、假性息肉和黏膜桥形成,内镜下仍可判断为黏膜愈合(图8~图11)。
图1 急性期轻度UC,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散在针尖样不规则小白苔溃疡(参照中国UC分级标准)
图2 急性期轻度UC,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血管网消失,表覆较多脓性分泌物(参照中国UC分级标准)
图3 急性期UC,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浅溃疡,接触性出血
图4 急性期UC,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浅溃疡,黏膜脆性明显增加,内镜轻微擦碰即易出血
图5 急性期UC,乙状结肠黏膜质地变脆,弥漫自发性出血
图6 急性期UC,直肠黏膜片状自发性出血
图7 UC患者乙状结肠普通白光(A)及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
(B)染色下病变的边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 顾于蓓、钟捷 供图)
图8 UC患者治疗后溃疡消失,降结肠、乙状结肠可见多发溃疡瘢痕,内镜下判断为黏膜愈合
图9 UC患者经治疗后糜烂与溃疡消失,乙状结肠瘢痕和假性息肉形成,内镜下判断为黏膜愈合
图10 UC患者经治疗后糜烂与溃疡消失,降结肠散在假性息肉形成,内镜下判断为黏膜愈合
图11 UC患者经治疗后糜烂与溃疡消失,降结肠、乙状结肠可见多发假性息肉和黏膜桥形成,内镜下判断为黏膜愈合
部分UC患者呈慢性活动或治疗效果不佳,其结肠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内镜下可呈现不同于典型急性或缓解期的特殊表现,黏膜的炎症改变并非连续、弥漫改变,尤其是在给予药物治疗后,近端结肠(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近肝曲部位)可出现明显的瘢痕性修复,远端结肠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可见上皮岛,部分呈溶洞样特征,图12~图15为同一患者的结肠镜表现。
UC患者炎症可累及阑尾开口,其周围黏膜可见水肿、糜烂和浅溃疡。研究发现,UC、肠易激综合征、乳糜泻和普通腹泻患者可以出现跳跃性或孤立的阑尾开口炎(appendiceal orifice infIammation,AOI),但是UC患者发生AOI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在一些直肠型UC(E 1型)和左半结肠型(E 2型)患者AOI更为常见,直肠型UC患者出现AOI常常提示肠道炎症较轻(图16)。在广泛结肠型(E 3型)UC者中,少数患者的炎症可超越回盲瓣累及10~15cm左右的末段回肠,表现为回肠末段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浅溃疡,即所谓的“倒灌性回肠炎”(图17)。
图12 回盲部多发瘢痕
图13 横结肠黏膜充血水肿
图14 降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可见上皮岛
图15 乙状结肠黏膜糜烂、溃疡,溃疡与黏膜修复同时存在,部分呈溶洞样特征
图16 阑尾开口炎:阑尾开口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表浅溃疡
图17 回肠末段黏膜充血水肿、少许糜烂面及浅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