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五行学说
讲述内容:
1.五行的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讲述要点和难点: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
3.五行的生克乘侮和母子相及。
4.中土五行的中与四方的主从关系。
5.根据五行生克确立的治则治法。
6.中土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应用于中医学,用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讲述三部分内容:一是五行的概念,二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三是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五行的概念
本部分内容主要有三: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的特性和事物的五行归属。
1.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也是归纳宇宙万物并阐述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这里解释一下:五行,从字面上解释,可以说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如《尚书正义》说:“言五者,各有材干也。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为五气流注;在地,世所行用也。”但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世界观,也可以解释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five elements),然而这五种基本元素都是由一气分化的,或者说是由元气分化的。我们把五行当作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之一,五行实际上起到了归纳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并说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五行已经嬗变为五种归纳宇宙中和人体中各种事物的基本属性。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是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最为常见和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如《尚书正义》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由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五种物质,而且认识到这五种物质相互作用,还可以产生出新的事物,如《国语·郑语》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并对五行的特性从哲学高度作了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古人运用抽象出来的五行特性,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为五类,并以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运动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2.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接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一般认为,《尚书·洪范》所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现分述如下: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肝具有木的特性,肝气能够曲(屈),也能够伸,肝气中的阳气促进伸展,就是我们中医讲的疏泄,即疏通发泄,而曲(屈)就是肝气中的阴气以柔和来抑制发泄,防止疏泄过度。如果我们有人最近生了闷气,心情不好,有点郁闷,不想吃饭了,晚上睡不好了,就要疏肝气以发泄郁闷。但如果有人经常发火,心情急躁,易发脾气,焦虑不安,失眠多梦,这是肝气疏泄太过,当以滋肝阴以柔肝。
“火曰炎上”:“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心有火的特性,心的搏动关系着人的体温。但心火亢盛,容易上炎,常见口舌生疮。若把心火泻下来,让其从小便排出,口舌生疮自然能愈。至于怎样才能让心火从小便排出,以后再讲其道理。
“土爰稼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即春天播种庄稼,秋天收获庄稼,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人体内,脾管着食物的消化、吸收,供应人体营养,维持生命,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属土。
“金曰从革”:“从”,顺也;“革”,即变革。从革,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之质地虽刚硬,可作兵器以杀戮,但有随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肺主呼吸,肺气既能收敛沉降,又能宣发。既可以往上升,也可以往下降。往上升有助于浊气向外排,往下降有助于吸进清气。
“水曰润下”:“润”,即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润下,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从上述五行的特性可以看出,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已经不是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类物质不同属性的概括。
3.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有了五行特性,就能把自然界的事物现象和人身上的事物现象进行五行归类。这种归类的依据,自然是五行特性,而归类的方法则有两种:一个是取象比类法,另一个是推演络绎法。简单地说,就是比类法和演绎法。
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水;其他以此类推。例如:以方位配五行:日出东方,与木升发特性相似,故东方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特性相类似,故南方归属于火;日落于西方,与金之沉降相类似,故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之特性相类似,故北方归属于水;中原地带土地肥沃,万物繁茂,与土之特性相类似,故中央归属于土。当然,比类是说这个事物和那个事物之间有一些相似,但不是完全相同,因此,用比类方法或叫取象比类法所得出的结论,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同理,心属火,则小肠、脉、面、舌与心相关,故亦属于火;脾属土,胃、肌肉、唇、口与脾相关,故亦属于土;肺属金,大肠、皮肤、毛发、鼻与肺相关,故亦属于金;肾属水,膀胱、骨、发、耳、二阴与肾相关,故亦属于水。
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个方位,时间结构的四时或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表1-3)。
表1-3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上表中,在“季节”栏中,除了沿用以往的春、夏、长夏、秋、冬五季之外,在土行中增加了“四时”。这是因为《内经》中多篇提到了“土主四时”,“脾主四时”,并构建了“中土五行”模式以阐释脾土与四脏、四方、四时的关系。
在“方位”栏中,用“方位”替代原来的“五方”。这是因为,方位本来就只有“四方一位”,从没有“五方”的说法。“中”是位而不是方,“中”是“太极”,是决定四方的,中与四方应是主从关系,而不是对等关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有两种结构模式:一是五行对等的相生相克模式,简称“生克五行”;二是以土为中心的土控四行模式,简称“中土五行”。
1.生克五行模式
所谓生克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具有对等的既递相资生又间相克制的关系。五行中的每一行既可生他,也可被生;既可克制他行,也可被他行所克制。
生克五行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五行的相生与相克、制化与胜复、相乘与相侮和母子相及四个方面。其中相生相克是指五行间存在着动态有序的资生和制约的关系;五行的制化和胜复,是指五行系统中具有的自我调节机制。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与制化胜复的关系,从而维持五行结构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促进事物的生生不息。五行的相乘相侮与母子相及是五行之间异常的生克变化,主要用于阐释某些异常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病理变化。
(1)五行相生:
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土为火之“子”。木与火是母子关系,火与土也是母子关系(图1-8)。
图1-8 五行相生示意图
(2)五行相克:
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如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图1-9)。
图1-9 五行相克示意图
(3)五行制化:
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五行制化,是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明代张介宾在《类经图翼·运气上》中说: “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五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具体地说,生中有克,即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克中有生,即木能克土,土能克水,但水能生木;土能克水,水能克火,但火能生土;水能克火,火能克金,但金能生水;火能克金,金能克木,但木能生火。如此循环往复。(图1-10)
图1-10 五行生克示意图
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构成了一种反馈调节回路。通过五行之间的负反馈效应而使五行系统整体上维持稳定与协调。下面以木行亢盛为例说明五行之间的负反馈调节(图1-11)。
图1-11 五行制化示意图
上图中,木以(+)生火,则火得生为(++);火以(++)生土,则土得生应为(+++),但木以(+)克土,土被克则还有(++);土以(++)生金,金得生则应为(+++),但火以(++)克金,则金被克还有(+);金以(+)生水,水得生则为(++),但土以(++)克水,则水实为(0);同时金以(+)克木,则木原(+)之亢盛因被克而复得平也为(0)。至此,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结果在五行系统的整体是(0),即稳定不变。
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受着整体调节,而其本身的变化也影响着整体。五行的这种反馈调节模式,表达了五行系统在运动中维持着整体稳定协调的机制。一旦这一自我调节和控制机制失常,则出现亢害或不及的变化,在自然界表现为异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状态。
(4)五行胜复:
胜,即“胜气”;复,即“复气”,又称“报气”。五行中某一行过于亢盛,或相对偏盛,则引起其所不胜行(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系统复归于协调和稳定。这种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称为五行胜复。
五行胜复,源于《内经》七篇大论的运气学说。胜气的出现,一是由于五行中某一行太过,即绝对偏盛,二是由于五行中某一行不足而致其所不胜行相对偏盛。复气因胜气的出现而产生,即先出现胜气,然后有复气产生,以对胜气进行“报复”,使胜气复平。复气即胜气的所不胜行:若胜气为木行,则复气为金行;若胜气为火行,则复气为水行;若胜气为土行,则复气为木行;若胜气为金行,则复气为火行;若胜气为水行,则复气为土行。
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素问·至真要大论》),“子复母仇”。五行中的某一行的偏盛,包括绝对偏盛和相对偏盛,则按相克次序依次制约,引起该行的所不胜行(即复气)旺盛,以制约该行的偏盛,使之复归于平衡,以致整个五行系统复归于协调和稳定。下面以木行的偏盛为例来说明“复气”的产生和“子复母仇”的过程(图1-12)。
图1-12 五行胜复示意图
上图中,木亢(+)乘土引起土衰(-),土衰则不能制水而致水盛(+),水盛乘火而使火衰(-),火衰则不能制金而致金旺(+),金旺则乘木而使木行的偏盛得以平复(0)。此处的木行的偏盛是“胜气”,而金行的旺盛为“复气”,金行的旺盛是对木行偏盛的报复。其余四行的偏盛引起的报复,以此类推。如此经过胜复循环,胜气得以抑制,五行系统复归于协调、稳定。
五行胜复,又称为“子复母仇”。因五行的某一行偏盛,即为胜气;该行的所不胜行,是其复气;而此复气又为其胜气的所胜行之子行。复气之母行受其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复仇,故称“子复母仇”。如上述的木行偏盛为胜气,金行旺盛为复气;木亢乘土,金为土之子,金旺则能克木,使木行之偏盛得以平复,则为子复母仇。
因此,五行胜复,子复母仇,实指五行系统内部出现不协调时,系统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反馈调节机制。这一反馈调节机制,可借以说明自然界气候出现异常时的自行调节,也可借以说明人体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内部出现异常时的自我调节,并可指导治法的确定和方药的选择。
(5)五行相乘:
相乘,即乘虚侵袭之义。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过度克制和制约,又称“倍克”。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图1-9)
导致五行相克异常而出现相乘的原因一般有三:
一是所不胜行过于亢盛,因而对其所胜行的制约太过,使其虚弱。如木行过亢,则过度克制其所胜行土,导致土行虚弱不足,称为“木亢乘土”。临床上所见的剧烈的情志变化引起的脾胃机能失调,一般属此种情况。
二是所胜行过于虚弱,其所不胜行则相对偏亢,故所胜行也受到其所不胜行的加倍的制约而出现相乘。如木行虽然没有过亢,但土行已经过于虚弱不足,木对土来说属相对偏亢,故土行也受到木行的较强的克制而出现相乘,称为“土虚木乘”。临床上所见的慢性胃病因情绪变化的发作,多属此种情况。
三是既有所不胜行的过于亢盛,又有其所胜行的虚弱不足,两者之间的力量的差距拉大,则出现较重的相乘。如既有木行的过亢,又有土行的虚弱不足,则两者之间则出现更为严重的相乘。一般称为“木乘土”。临床上所见的肝气郁结或亢逆,而脾胃之气早已虚弱不足,则易发生较重的“肝气乘脾”病理变化,患者的病情也较重。
(6)五行相侮:
相侮,有恃强凌弱之义。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行”的反向制约,又称“反克”。五行相侮,实为五行之间的反向克制,故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乘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依次循环(图1-13)。
图1-13 五行相侮示意图
引起五行相克异常而产生相侮的原因,一般也有三:
一是所胜行过于亢盛,不仅不受其所不胜行的制约,反而反向克制其所不胜行,因而出现相侮。如木行过于亢盛,不但不受其所不胜金行的制约,反而欺侮金行,一般称为“木亢侮金”,或“木火刑金”。临床上常见的“左升太过,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即属此种情况。
二是所不胜行虚弱不足,而其所胜行则相对偏亢,故所不胜行必然受到其所胜行的反向克制而出现相侮。如金行虚弱不足,而木行相对偏亢,金行不但不能制约木行,反而被木行反向克制,一般称为“金虚木侮”。临床所见的慢性肺病(如肺痨)常因情绪剧烈变化而加重或发作,即属此种情况。
三是既有所胜行的过于亢盛,又有其所不胜行的虚弱不足,两者的力量差距拉大,易出现较为严重的相侮。如既有金行的虚弱不足,又有木行的过于亢盛,两者差距拉大,相侮则较为严重。一般称为“木侮金”。临床所见的既有慢性肺病长期不愈,肺精气已虚,又有较为强烈的情绪刺激,肝气正亢,因而发作为较为深重的病证,一般属于此种情况。
相乘与相侮的概念,皆源于《内经》,是中医学对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的发展。相乘与相侮,都属于不正常的相克现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的克制太过,相侮则是与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克制异常。两者的联系在于:发生相乘时,有时也可同时出现相侮;发生相侮时,有时也可同时伴有相乘。两者皆用于阐释疾病的病理变化。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既指出了五行相乘与相侮的产生原因,又说明了相乘与相侮之间的关系。下面以肝为例说明五行相乘与相侮的产生原因及其关系。(图1-14)
图1-14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产生与关系示意图
(7)母病及子: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失常,影响到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的变化。母病及子的一般规律有三:
一是母行虚弱,累及其子行也不足,导致母子两行皆虚。即所谓“母能令子虚”。如水虚不能生木,引起木行也不足,结果水竭木枯,母子俱衰。临床上常见的肾精亏虚,引起肝精肝血不足,或肾阴亏虚引起肝阴不足而肝阳上亢的病变,即属此类。
二是母行过亢,引起其子行亦盛,导致母子两行皆亢。如木行过亢,可引起火行过旺,导致木火俱盛。临床上常见的肝火亢盛引致心火亦亢,出现心肝火旺的病变,即属此类。
(8)子病及母: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导致子母两行皆异常的变化。子病及母的一般规律有三:
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也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即所谓“子能令母实”,一般可称为“子病犯母”。如临床上可见心火过亢引起肝火亦旺,结果导致心肝火旺的病理变化。
二是子行亢盛,劫夺母行,导致母行虚衰,一般可称为“子盗母气”。如临床上可见肝火太盛,下劫肾阴,导致肝阴肾阴皆虚的病理变化。
三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一般也可称为“子盗母气”。如临床上可见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亦不足,终致心肝两虚的病理变化。
2.中土五行模式
中土五行,是指土居中央而木、火、金、水分位东、南、西、北四方的五行模式。这一模式中,五行之间是有主次的,即居中央的土控制分列四方的木火金水四行。
中土五行模式,来源于古人对方位和季节认识的“河图”(图1-15)。
图1-15 河图
如上图,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这是古代的方位,是以太阳的出落轨迹来定的,与现在地图中的方位是不同的,是正好相反的。白圆圈是奇数,属阳;黑圆圈是偶数,属阴。
古人以生数和成数来说明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生成。其中生数言其性,成数言其质。生数加上五则为成数,以合“土生万物”、 “土为万物之母”之说。《国语·郑语》也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在生数和成数前加上“天、地”二字,是表明其阴阳属性:在奇数前加上“天”字,表示属阳;一、三、五、七、九,前面皆冠“天”字。在偶数前加上“地”字,表示属阴;二、四、六、八、十,前面皆冠“地”字。《周易·系辞上》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例如:“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表示:一为生数,言水之性,如润下、寒凉等;六属成数,言自然可见之水。一为奇数,属阳,故称“天一”;六是偶数,属阴,故称“地六”。其他以此类推。
依据上面的河图:北方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与冬季通应;南方是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与夏季通应;东方是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与春季通应;西方是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与秋季通应;中位是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与四时通应。如是我们把河图翻译为下面的图型,看起来就比较清晰了(图1-16)。
图1-16 中土五行的方位和主时
河图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周易》。《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河图公诸于世,应该始自宋。宋代道士陈抟,首次将河图与洛书、先天图、太极图一起公诸于世,并由此而引出一场近千年的“图”“书”之争。此千年论战,止于1977年安徽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文物“太乙九宫占盘”。此占盘的刻画与河图洛书完全相符,并与《灵枢·九宫八风》首图完全一致。这就说明《内经》中有关阴阳五行的论述,的确吸收了当时《周易》和河图洛书的相关思想和内容。《内经》吸收了河图和《周易》的思想,构建了中土五行模式,或称河图五行模式。《素问》中的《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等篇对中土五行有较详细的论述。
中土五行与生克五行的最重要区别是:前者强调中土的重要性,它与其他四行是主从关系,即中土控制、调节其他四行;后者强调五行之间存在着对等的相生相克关系,它们之间是平等的,无主次的。
在中土五行中,土与木火金水四行的关系是:如上图,土居中央,调节和控制位于东南西北四方的木火金水四行,而位于四方的木火金水四行,则受命于中土。“中”位是标示四方的,与四方不处于同一个层面,有控制四方的意味。居中的土在万物的生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语·郑语》说:“土与木火金水杂以成百物。”宇宙万物的生成,是土与木火金水相融合的结果,所谓“土生万物”。
中医学将五脏中的脾属土而居中央,脾有主四时而长养和调控肝、心、肺、肾四脏的作用,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
另外,早期尚有心属土居中央,脾属木位东方,肺属火位南方,肝属金位西方,肾属水位北方的中土五行模式,这一模式强调了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心主管精神活动,能调控其他脏腑。《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属土居中的五行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在中国国内已被逐渐被淡化。但在朝鲜医学(韩医学)中,是被改造并发扬,发展为具有特色的“四象体质医学”。
在中土五行中,木火金水四行之间存在着递进发展的关系:如上图,木位东方,通于春季,春天的温暖源于冬天的寒冷,属阴中之阳的少阳,其性曲直,柔和而升发。火位南方,通于夏季,夏天的炎热由春天少阳之气逐渐旺盛发展而来,属阳中之阳的太阳,其气炎热而向上。金位西方,通于秋季,秋天的凉爽源于夏天的炎热,属阳中之阴的少阴,其性收降而宣散。水位北方,通于冬季,冬天的严寒由秋天的凉爽发展而来,属阴中之阴的太阴,其性寒凉而闭藏。中医学以此说明肝心肺肾四脏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纳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和精神活动,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进而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建立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1.生克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生克五行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等几个方面。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生理机能,故以肝属木。火有温热、向上、光明的特性,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故以心属火。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有清肃之性,以清肃下降为顺,故以肺属金。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功能,故以肾属水。
五行学说以五脏为中心,推演络绎整个人体的各种组织结构与生理机能,将人体的形体、官窍、精神、情志等分归于五脏,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同时又将自然界的方位、五气、五色、五味等与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将人体内外环境联结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如以肝为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主目。”《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是以知病之在筋也。”这样把自然界的东方、春季、青色、风气、酸味等,通过五行的木与人体的肝、筋、目联系起来,构筑了联系人体内外的肝木系统,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请参见上面的表1-3,并横着看,每一列就是一个以脏为中心的天人相应系统。
五行学说运用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五脏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肝生心即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心生脾即火生土,如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脾生肺即土生金,如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肺生肾即金生水,如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肾生肝即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肾制约心即水克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心制约肺即火克金,如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肺制约肝即金克木,如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制约脾即木克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依据五行学说,五脏中的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的生理联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机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致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和克制而不致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肺(金)气不足,脾(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脾(土)可克之。这种制化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2)生克五行在病理方面的应用,是以生克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两类。这两类传变,上面的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已经作了讨论,此处不再重复讲述。下面仅就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作一讨论和演示。
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如肝脏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乘;病传至肺,为侮(图1-17)。其他四脏,以此类推。
图1-17 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示意图(以肝为例)
此外,运用五行学说还可以阐释五脏发病与季节的关系。五脏外应五时,所以五脏发病的一般规律,是在其所主之时受邪而发病,即春天多发肝病,夏天多发心病,长夏多发脾病,秋天多发肺病,冬天多发肾病。
(3)生克五行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孟子·告子下》说:“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五行学说将人体五脏与自然界的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作了相应联系,构成了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因而观察分析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外在表现,依据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和生克乘侮规律,可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推断病情进展和判断疾病的预后。也就是《灵枢·本藏》所说的“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
五行学说以五行属性归类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包括以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以他脏所主之色、味、脉来确定五脏相兼病变。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是病在肝;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是心火亢盛。若脾虚患者,而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是肝气犯脾;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多见于肾水上凌于心等。故《难经·六十一难》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4)生克五行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表现在:根据药物的色、味,按五行归属指导脏腑用药;按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控制疾病的传变和确定治则治法;指导针灸取穴和情志疾病的治疗等几个方面。
生克五行以药物的五行归类来指导脏腑用药: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颜色与气味。以颜色分,有青、赤、黄、白、黑“五色”;以气味辨,则有酸、苦、甘、辛、咸“五味”。药物的五色、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是以天然色味为基础,以其不同性能与归经为依据,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的。即: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之精血;丹参味苦色赤入心经以活血安神;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气;玄参、生地色黑味咸入肾经以滋养肾阴等。临床脏腑用药,除色味外,还必须结合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和升降浮沉等理论综合分析,辩证应用。
生克五行以乘侮规律来控制疾病的传变:对五脏病变的治疗,除对所病之本脏进行治疗外,还要依据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防止传变。例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给大家说明白,这里的“实其脾气”,是指在治疗肝病的基础上佐以补脾、健脾,而非不治肝,只补脾。千万不能误解!
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盛衰。“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既要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掌握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调整太过与不及,控制其传变,防患于未然,同时又要依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切勿将其作为刻板公式而机械地套用。
生克五行以相生相克规律来确定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所谓“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
补母,是指一脏之虚证,不仅须补益本脏以使之恢复,同时还要依据五行相生的次序,补益其“母脏”,通过“相生”作用而促其恢复。补母适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如肝血不足,除须用补肝血的药物如白芍等外,还可以用补肾益精的何首乌等,通过“水生木”的作用促使肝血的恢复。
泻子,是指一脏之实证,不仅须泻除本脏亢盛之气,同时还可依据五行相生的次序,泻其“子脏”,以泻除其“母脏”的亢盛之气。泻子适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除须用清泻肝火的药物如龙胆草、柴胡等外,还可用清泻心火的生地、黄连等,以消除亢盛的肝火。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
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按五行生克次序来说,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而益火补土应当是温心阳以暖脾土。但自命门学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命门之火具有温煦脾土的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将“益火补土”法用于肾阳(命门之火)衰微而致脾失健运之证,而少指心火与脾阳的关系。
培土生金法:是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主要用于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若肺气虚衰,兼见脾运不健者,亦可应用。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亦称滋养肺肾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五脏相克关系异常而出现的相乘、相侮等病理变化的原因,不外乎“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太过”者属强,表现为机能亢进;“不及”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治疗上须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并侧重于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若一方虽强盛而尚未发生克伐太过时,亦可利用这一治则,预先加强其所胜的力量,以阻止病情的发展。
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肝气横逆,乘脾犯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旺乘土”,治疗应以疏肝平肝为主。又如木本克土,若土气壅滞,或脾胃湿热或寒湿壅脾,不但不受木之所克,反而侮木,致使肝气不得疏达,称为“土壅木郁”,治疗应以运脾祛邪除湿为主。抑其强者,则其弱者机能自然易于恢复。
扶弱,适用于相克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脾胃虚弱,肝气乘虚而入,导致肝脾不和之证,称为“土虚木乘”,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又如土本制水,但由于脾气虚弱,不仅不能制水,反遭肾水之反制而出现水湿泛滥之证,称为“土虚水侮”,治疗应以健脾为主。扶助弱者,加强其力量,可以恢复脏腑的正常机能。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四种。
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或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临床应用时,应依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对抑木和扶土法有所侧重。如用于木旺乘土之证,则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若用于土虚木乘之证,则应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
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也可称为“滋肺清肝法”。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若属肝火亢盛,左升太过,上炎侮肺,耗伤肺阴的肝火犯肺证,当清肝平木为主,兼以滋肺阴以肃降肺气为治。
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属火,位南方;肾属水,位北方,故称泻南补北法。若由于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则应以泻心火为主;若因肾水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则应以滋肾水为主。
但必须指出,肾为水火之宅,肾阴虚亦可致相火偏旺,也称为水不制火,这属于一脏本身水火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中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生克五行以生克规律指导针灸取穴:在针灸疗法中,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在治疗脏腑病证时,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如治疗肝脏虚证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肾经的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进行治疗。若治疗肝脏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以达到补虚泻实,恢复脏腑正常机能之效。
生克五行以生克规律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人的情志活动,属五脏机能之一,而情志活动异常,又会损伤相应内脏。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人的情志变化也有相互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以悲制怒,以恐胜喜,以怒制思,以喜胜忧悲,以思胜恐,即所谓情志病治疗中的“以情胜情”之法。古代文献中也有不少“以情胜情”的案例:如晋国的文贽以激怒之法治好了齐闵王的忧思病;还有范进中举后高兴得疯了,被岳父打了几个嘴巴,吓唬好了。
以五行生克规律阐释疾病的治疗,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并非所有疾病的治疗都能用五行生克规律来解释。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2.中土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主要有:运用中控四方的模式构建中医学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体系,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和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指导整体性调理模式的建立和应用,以及构建四象体质理论体系。
(1)中土五行以中控四方的模式构建四时五脏理论体系:
中土五行模式是构建中医学四时五脏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依据中土五行模式,将五脏配与方位、四时以及太少阴阳:肝属木,位东方,通于春,属阴中之阳的少阳,用药多辛散;心属火,位南方,通于夏,属阳中之阳的太阳,用药多苦寒;肺属金,位西方,通于秋,属阳中之阴的少阴,用药多苦降;肾属水,位北方,通于冬,属阴中之阴的太阴,用药多辛热;脾属土,居中央,主四时,为阴中之至阴,用药多甘缓。如此则形成了心上肾下、左肝右肺、脾居于中的四时五脏体系(图1-18)。
图1-18 四时五脏理论体系
中医学在以中土五行模式构建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体系的同时,创立了脾为孤脏,脾为至阴,脾主四时,脾为脏气升降之枢等概念。
脾属阴中之至阴,是因脾居于腹中膈下,属土而居中央。相对于外周的木、火、金、水而言,居于中央的土属阴,脾居中央,故称为至阴。
脾称为“孤脏”,一是因其无所配属:脾属土,居中央,与四时四方无配;二是因其大或重要:土敦厚而生万物,脾属土而为精气血津液的生化之源,长养四脏,充养全身,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脏。《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是说脾因其属土,居中央,能“灌四傍”而称为孤脏。
脾“主四时”,是说虽肝、心、肺、肾四脏各分主春夏秋冬四时,但都要依靠脾的支持。脾“常以四时长四脏”,“不得独主于时”,而是“各十八日寄治”于四时(《素问·太阴阳明论》)。脾气健旺则四时脏气充足,全身正气充沛,不易受邪气侵袭,即所谓“四季脾王(旺)不受邪”。
(2)中土五行以五行的升降运动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
五脏之气的升降运动与四时气候的温热寒凉变化是一致的。在中土五行模式中,肝属木,应春季,居东方,其气当升;肺属金,应秋季,居西方,其气当降;心属火,应夏季,位南方,其气升已而降;肾属水,应冬季,位北方,其气降已而升;脾胃属土,应四时,居中央,脾气升、胃气降而为脏气升降之枢。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升降运动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肝属木,位于人体下部,其气源于肾,柔和而升发,属少阳,体阴而用阳。肝气升发,发展为心气的旺盛。心属火,位于人体上部,其气得肝气的升发而旺盛,属太阳。然阳气盛极则阴气生,阴气渐长则心气降,故说心气升已而降。心气下降,发展为肺气的收降。肺属金,位于人体上部,其气源于心气,沉降而宣散,属少阴,体阳而用阴。肺气收降,发展为肾气的闭藏。肾属水,位于人体下部,其气得肺气的收降而旺盛,属太阴。然阴气盛极则阳气生,阳气渐长则肾气上升,故说其气降已而升。肾气上升,发展为肝气的升发。脾胃居中,属至阴,主四时,养四脏,脾气升而胃气降,为四脏之气升降的枢纽,斡旋和调节四脏之气的升降运动。
(3)中土五行以中控四方的模式指导五脏病症的整体调理:
中土五行模式启示对五脏复杂病症的处理,要综合分析,整体调理,灵活应用脏气升降及脾胃为枢的理论,通过兼治相关脏腑来增强疗效,构建整体调理的配方思路。例如,对下焦虚寒,小腹冷痛,宫寒不孕的患者,依据中土五行模式,不但要温补肾阳,尚要升肝阳、温脾阳,可在温肾阳的药物中加用升肝温脾之药以助肾阳升暖;对失眠多梦、心烦口疮者,依据中土五行模式,在泻心火时可兼清肺胃之火,泻肺清胃之品可助清泻心火。
中土五行模式启示临床调理脏气升降失常时,必须考虑脾胃之气的斡旋和调节作用。脾胃居于中央,是脏气升降的枢纽,脾气健升有助于肝气、肾气的上升,胃气和降有助于肺气、心气的下降。肝气虚而不升时要兼补脾气,肾阳虚而不能鼓动肾阴上济时应兼补脾阳。心火盛而不降时应兼泻胃火,肺阴虚而肺气不降时应兼补胃阴。脾气健升、胃气和降则斡旋脏气的升降运行。
(4)中土五行构建四象体质理论:
中土五行模式和太少阴阳体系,联合构建了太少阴阳四象体质理论。太少阴阳四象体质理论源于《内经》,《灵枢·通天》说:“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太少阴阳四象,即为四时:春为少阳,位东方,属木;夏为太阳,位南方,属火;秋为少阴,位西方,属金;冬为太阴,位北方,属水(图1-19)。
四象体质的表现与四时方位是一致的,与四时方位所配的脏腑也是相通的。太少阴阳五态人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除阴阳和平人外,少阳人、太阳人、少阴人和太阴人,都具有偏倾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五态人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见后面的“体质学说”。
此四象体质偏倾人的调养,要调养与其所配的脏腑,即少阳人调肝,太阳人调心,少阴人调肺,太阴人调肾。当然,此四象体质偏倾人都可以兼调脾。
图1-19 中土五行与太少阴阳四象体质
另外,前面已经提过,以心居中的中土五行模式,后经朝鲜人李济马的改造和发扬,发展为现在朝鲜医学(韩医学)中的四象体质医学。但此朝医学中的四象体质,与我们中医学中的四象体质,已经的有了许多不同。朝医学中的四象体质,是将肺属太阳,肝属太阴,脾属少阳,肾属少阴,这明显与中医太少阴阳的五脏配属不同。